相聲史一位奇特的捧哏,對相聲行業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

相聲捧哏系列今天說一位很奇特的捧哏,他的奇特在於他大部分時間都是給自己兒子當捧哏,而且捧一個紅一個,捧紅一個再換一個兒子接著捧,到了晚年甚至還給孫子輩的當捧哏,正所謂當逗哏的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說到這裡,那隻能是常連安了,因為像李潔塵等相聲名家也給自己兒子當捧哏,可要比兒子的人數誰也比不過常連安。

相聲史一位奇特的捧哏,對相聲行業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

筆者題目中後半句說常連安對相聲行業的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這話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去講。

一、 個人貢獻

常連安1899年生於北京,滿族正白旗人,七歲喪父,八歲母親改嫁,中間讀過兩年私塾。9歲開始學京劇,10歲就去東北賣藝,去過海參崴等地。16歲回到北京進入富連成連字科學京劇,主攻老生,同科同學有馬連良夢露等人。18歲倒倉沒法繼續唱戲只能回家,娶了田英為妻,19歲到張家口變戲法賣藝為生,23歲得長子常寶堃。

常連安的戲法不是單純的變魔術,他是中間帶說口的,類似於春晚劉謙那種形式的加強版,他說的也不是什麼見證奇蹟之類而是一些笑話和小包袱。常連安外貌俊朗,身形瀟灑嗓音清脆引來不少觀眾,這中間居然還有一位叫赫淑卿的姑娘表示非他不嫁,最終在常連安母親同意之下,常連安娶了赫淑卿為二房。大房田英身材瘦弱為瘦夫人,赫淑卿身板強壯為胖夫人。

相聲史一位奇特的捧哏,對相聲行業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

赫淑卿到來對常連安是如虎添翼,她身體好不僅可以照顧家裡還能幫著常連安賣藝。隨著常寶堃長大,常家的賣藝生意越來越好。常連安和幾個賣藝同行結拜為兄弟。其中老二肇錫賢是趙佩茹父親,老三焦少海是趙佩茹師父,也是後來常連安師父焦德海的兒子。老四是常連安,老五則是評書相聲兩門抱的藝人陳榮啟。這幾位結拜兄弟對常家日後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張家口發大水生意不好,常家轉去天津,在陳榮啟介紹下,張壽臣收常寶堃為徒,同時代拉常連安為師弟,這樣常家正式進入相聲行。

相聲史一位奇特的捧哏,對相聲行業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

常連安的相聲路子有些類似侯寶林,能唱能說。比侯寶林多的地方他還能說單口相聲,晚年常寶堃犧牲以後,常連安不願再說對口,他就將很多對口相聲改成了單口,這和馬三立又有些相似。此外,他會變戲法,晚年還跟著徒弟高元鈞學說山東快書。

應該說常連安個人的相聲水平是很高的,只是他精力比較分散而且大部分時間都作為捧哏出場,所以他在這方面的名氣不是很大,大家記住最多的還是他對常家這個家族的貢獻還有對相聲整個行業的貢獻。

相聲史一位奇特的捧哏,對相聲行業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

二、家族貢獻

首先說常家家族是非常龐大的,常連安有六個兒子,六個女兒,其中原配田英所生子女:常寶堃,常寶霖,常寶玉,常寶華,常寶環,常寶珊。二夫人赫淑卿所生子女:常寶珠,常寶霆,常寶玲,常寶瑛,常寶慶,常寶豐。六個兒子全都從事相聲行業,六個女兒小時候也多數登臺表演,後來分別從事其他行業。

相聲史一位奇特的捧哏,對相聲行業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

常連安還有一位義女常寶珍。而常家第三代從業人員有些減少,比較有名的常貴田和常貴德,其中常貴德還是以京劇見長。到了第四代只有常亮和常寶華外孫楊凱還從事相聲行業。和侯家馬家一樣,常家相聲也是逐漸凋零。

相聲史一位奇特的捧哏,對相聲行業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

此外,常連安還有一位義妹常俊亭,這位妹妹嫁給了相聲大師郭榮起,郭榮起由於這層關係再加上他和啟明茶社的淵源,所以郭榮起也算半個常家人。

其次,雖然如今常家相聲人才逐漸凋零但不能抹殺常連安對家族相聲事業的貢獻。他首先一個就是好捧哏。常寶堃十五歲以前的搭檔就是自己父親,兩人在當時也算是火檔,還經常被邀請到電臺演出。筆者聽過幾段,父子之間雖然也說倫理哏佔便宜,但感覺並不讓人厭煩,畢竟都是自家人,佔點便宜也跑不出常家門。尤其是常寶堃嗓音偏粗,而常連安嗓音清亮,強烈對比尤其有效果。

常寶堃大了以後,有觀眾提意見說父子之間不能再用這種俚語笑料。常連安頓悟,他立刻給常寶堃找了新搭檔趙佩茹,為了請趙佩茹他花了大心思,除了請客之外他還給常寶堃趙佩茹定下了五五分賬的規矩。要知道在當時的相聲行,逗哏捧哏之間大多數都是八二分賬,甚至九一的都有。比如李德鍚一個人能同時養著另外三德當捧哏,而趙佩茹的待遇可謂常連安慧眼獨具。

相聲史一位奇特的捧哏,對相聲行業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

安排好常寶堃,常連安接著捧常寶霖和常寶霆,小孩紅一個接一個。而他另外一個神來之筆就是給常寶霆找來了白全福,為此他不惜拆散了白羅鍋組合,而常白搭檔成為延續幾十年的火檔,不得不說常連安的眼光極其精確。

常連安是相聲常氏家族的開創者,同時也是組織者和推動者,他在的時候常氏家族欣欣向榮,他去世之後雖然常家五位兄弟仍在,常家相聲卻日漸凋零,這也能看出常連安對這個家族的重要性。同時常氏相聲的繁榮也直接推動了我國相聲行業的繁榮。

相聲史一位奇特的捧哏,對相聲行業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

三、 行業貢獻

說常連安自然不能不提啟明茶社。有些人以為啟明茶社乃是常連安所創,這個只對了一半。當時常連安哪有錢能開得起茶社,啟明茶社是北京西單商場一位富商出資尋找常連安組織開辦的,一開始目的是為西單商場招攬人氣,在常連安的組織下啟明茶社不光起到了最初的作用甚至還成為北京相聲的大本營。

常連安對啟明茶社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比如要求演員說文明相聲、要求演員上臺前對詞等,這在當時的北京城都是少見的。而常連安本人在啟明茶社起到了經理、演員和教師三個作用。

相聲史一位奇特的捧哏,對相聲行業貢獻堪比侯寶林馬三立

在常連安的組織下,啟明茶社在北京城聲名鵲起,很多社會名流也都願意到這裡聽相聲。我們大家現在耳熟能詳的很多相聲名家少年時都曾在啟明茶社聽過相聲接受過薰陶,比如當雜役的楊少華,還有李文華以及當時還叫馬樹槐的馬季等。

相聲三大家族侯馬常如今都陷入人才凋零的境地,但我們不能忘記他們對於相聲事業的貢獻,如果說侯寶林對相聲行業作用類似於團長的話,那馬三立則相當於政委,而常連安則相當於參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