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海岸和中西部院校也這麼大差異?什麼才是你想要的?

去美國東岸,西岸,還是中西部?每個想要去美國出國留學的孩子也許都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而我們關注的焦點普遍集中在美國私立公立、學校排名、環境氣候等問題上,卻不會注意美國東西中部之間,歷史和文化積澱下的隱性差異,或許會決定我們畢業後的人生走向。


美國東海岸和中西部院校也這麼大差異?什麼才是你想要的?


一個人一生都跟自己的大學時光有很多聯繫;而在美國的中西部,大學給你提供教育,但是不負責這個名字給你帶來的其他附屬品。大家畢業了就畢業了,跟大學聯繫不緊密。因此,很多家長與其糾結“是送孩子去東部學校還是西部學校”,不如先想想為什麼送孩子留學和希望將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因為這才是決定擇校何處的根源!。

正如不同的歷史沿革造成中國南北方的巨大文化差異,不同歷史和文化積澱下的美國東西部,同樣形成了氣質各異的學校和風格迥然的教育文化。東部的頂級私校保留著從歐洲帶來的悠久傳統,提供貴族化的精英教育;西部的學校延續著拓荒、創新的自由主義精神,教育則更具實用性。下面立思辰留學360小編具體給大家講講美國東海岸和中西部院校的一些差異,幫助大家前期做好選擇定位。

東海岸是英國清教徒最先來到的地方,他們從英國來到東海岸是為了政治避難,所以大部分都是有知識、有抱負、受盡欺凌的教士。這些人保留著英國的傳統,英國的生活習慣,還有英國的價值觀。

這些我們現在在新英格蘭地區都還可以看見。東海岸歷史比較悠久的學校,都還保留著以前的那種常青藤佈滿紅磚牆的校園,兢兢業業的學術傳統。東海岸的大學,曾經都是給貴族男性開的教會學校,所以很多時候被美國平民認為是一種貴族的享受。在東海岸,大學為你建立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個人一生都跟自己的大學時光有很多聯繫,而在中西部的州立大學裡,大家畢業了就畢業了,跟大學聯繫不緊密。後來如果成功,很多都是靠自己。

東海岸的私立大學為學生建立了非常好的關係網,這是無庸置疑的。

比如Haverford,40%的人拿獎學金,那麼剩下的60%不拿獎學金的都是每年出的起5w美金的家庭。而且作為一個小的文理學院,知道這個學校的基本上都是在這麼一個上層社會圈子裡的人(美國人不看排名,所以Haverford排多少他們也不在乎)。

而在中西部,大學給你提供教育,但是不負責這個名字給你帶來的其他附屬品。我美國的媽媽是在東海岸長大的,但是在密歇根州立上的大學,後來又到Ohio讀了法學院。她告訴我,在密歇根州立讀大學時,她的實習全自己找的。而且她到了大四才開始實習。她說在她所知道的中西部大學,很少有學校組織的校友networking events。中西部的人似乎不太在乎。他們更相信自己的能力,而非家族和學校的關係。

可以說,中西部長大的美國人大多有這樣一種保守黨的思想:我自力更生做我自己的事情,政府沒有理由來將我的成果奪走。我如果努力了,有錢了,我的目的不是給我的後代提供一個優越的、不用工作的環境,而是一種拓荒、創新、兢兢業業的精神。所以我的孩子從小就要努力工作,像其他沒錢人家的孩子一樣。

相比起中西部,東海岸的有錢人有很多是繼承財產的,所以他們有一種貴族的、上層社會的對於簡單勞動的鄙視。而在開發較晚的中西部大平原,農場主們認為簡單勞動是每個人必備的,基礎的品質,所以他們非常重視在這一方面對於孩子的培養。東海岸在衡量一個人方面,更多是學歷、素質、禮儀、家族。

那麼,哪一種更為中國化呢?

其實,東海岸的這種貴族式教育和中國傳統的貴族教育是很像的。孩童們受教育,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貴族,而不是為了能夠謀得生計。

而西海岸,就像美國西海岸一些朋友不明白長曲棍球、壁球、cricket、划艇這些在東海岸歷史悠久的運動的意義一樣,古時勤勞的中國農民也不明白蹴鞠的意義何在。

可惜,我們沒能將這種中式的貴族式教育延續下來。那麼我們是否又有這種中西部的拓荒精神呢?好像也很難找到。

很多中國同學說,如果你學習不是為了錢,以後沒有錢,你怎麼能快樂。為什麼不能?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你快不快樂不是由錢的多少來衡量的,而是由你如何看待錢來決定的。那麼即使我以後沒有錢(實際Haverford的學生因為家庭、學校和自身努力都還是很富裕的),我照樣會大量閱讀,以相對便宜的方式周遊世界,試圖以不同的方式去看世界,每天寫出自己滿意的東西。

在美國中西部和東海岸的價值觀中,我更傾向於東海岸的觀點。我開始發現學習的樂趣,發現每個人都有他們的路,我們何必相同。

其實每一個人需要的深入想想的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想要在這個世界成為一個什麼的樣的人,最後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