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阿里巴巴副總裁遇上100名重刑犯……

當阿里巴巴副總裁遇上100名重刑犯……

擁抱變化,在任何時候,都不放棄,不拋棄。

天下網商記者 汪帆

斯登不會想到,他的人生,會和100名甚至更多重刑犯聯繫在一起。

在此之前,他是阿里巴巴副總裁,空中飛人,往來全球洽談業務。像大多數美國中產階級一樣,畢業於名校,任職名企,處處令人豔羨。

直到一次偶然機會,他來到美國加州聖昆丁州立監獄……

最瘋狂的連環殺手

在點綴著紅杉樹的舊金山灣邊上,聖昆丁監獄坐落於金門大橋北面12英里處。

這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存在:一座始於大淘金時代日漸腐朽的城堡,在加州最富裕的郡,霸佔著岸邊432英畝的面積。

當阿里巴巴副總裁遇上100名重刑犯……

加州聖昆丁州立監獄全景(來源:加州懲教局(CDCR) 網站)

監獄建於1852年,是加州最古老的監獄。同時,它也是美國最大的男死囚監獄。以擁有一座死刑毒氣室和關押過無數窮兇極惡的重刑犯而聞名遐邇。

美國曆史上最瘋狂的連環殺手,查爾斯·曼森,就關押於此。

當阿里巴巴副總裁遇上100名重刑犯……

查爾斯·曼森(中)

查爾斯·曼森,被稱為“最危險的殺手”。他曾自稱殺了35人,其中,以一起虐殺明星孕婦和富豪滅門案最為慘絕人寰。

當然,曼森並不是聖昆丁監獄的“頭牌”囚犯。與他能一較高下的,還有斯坦利·圖基·威廉斯。

威廉斯人生堪稱傳奇,他是美國臭名昭著的“瘸子幫”創始人之一,曾在1979年的搶劫中殘忍地殺死了4人。但在長達24年的牢獄生涯中,威廉斯著書立說號召青年遠離黑幫,因此屢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當阿里巴巴副總裁遇上100名重刑犯……

電視劇《越獄》場景

關押在這裡的,還有曾刺殺過肯尼迪總統兄弟的兇手,瑟罕、備受新聞節目關注的殺妻犯史考特·皮特森……每一個都足以令人毛骨悚然、聞風喪膽。

所以,當斯登第一次走進聖昆丁監獄的時候。那感覺,彷彿,一隻腳踏進了地獄。

“像是一所大學”

斯登,阿里巴巴副總裁,同時也是“最後一里路”項目的老師。

2011年,“最後一里路”項目由硅谷兩名資深人士創建,並首先在聖昆丁項目試點。

項目旨在給囚犯提供包括編程在內的技術技能培訓,讓他們出獄後能夠有一技之長,重新開始人生。

不過,和想象中的窮兇極惡不同,聖昆丁監獄給了斯登不一樣的感受。

穿過一道道門禁,來到監獄核心區域。左側是關押加州最難管教死刑犯的整治中心。右側是天主教堂,被精心照料的花園圍繞著,教堂頂上的十字架,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安寧而平和。

當阿里巴巴副總裁遇上100名重刑犯……

電視劇《越獄》場景

沿著大道一直走,路過警衛塔,走進一個院子。院子裡有數百個身穿藍色制服的犯人,在打籃球、健身、下棋或者四處晃悠。偶爾他們抬起頭打量遠處的陌生人,很快又低頭專心自己的事情。

沒有暴力、狂躁,沒有陰森恐怖,怎麼說呢,就像是,一所大學。

這種感覺,在斯登步入課堂的時候,更明顯了。

因為,這裡的“學生”,上課,真的是,太認真了!

這些大塊頭們,有點不一樣

斯登上課的內容包括介紹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和中國。

只消去課堂上看一眼,你一定會被他們震撼到。這些彪形大漢們滿眼的求知慾,不停地記筆記,認真思考、踴躍發言,如果不去看他們身穿的囚服和裸露的紋身,你甚至會以為自己來到了斯坦福。

不,他們比斯坦福的學生,更專心。因為,沒人在課堂上玩手機!

認真也因為機會來之不易。加入“最後一里路”要經過非常嚴格的考核。必須是模範囚犯,在獄中沒有汙點記錄。而且加入課程之後,只要出現哪怕一次行為不端,就會被立刻除名。

而且,這些學員每週都要上40個小時的課程,學習JAVA、C++、VC,不少人甚至要挑燈夜戰,才能將課堂上晦澀難懂的內容消化好,跟上下一次課的進度。

當阿里巴巴副總裁遇上100名重刑犯……

“學生”們在上課

除了編程實操技術,還有很多人對中國、阿里巴巴、以及互聯網電商很感興趣,纏著斯登,讓他多講講。

“當然,課程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傳遞信心,相信自己。”斯登說。

在他看來,這些人過去都犯了錯,他們是真的下定決心,才加入這麼辛苦的課程。所以,課堂上,斯登不僅會告訴“學生們”,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也會告訴對方,要擁抱自己,對自己的成就自豪。

當阿里巴巴副總裁遇上100名重刑犯……

一位囚犯正在實操編程

從教以來,斯登對這些看上去有些嚇人的大塊頭們,有了更深的理解。

“監獄裡的囚犯其實也是社會中最脆弱的人群,我不會為他們過去犯下的錯誤做辯護,但是,一個人的一生不應該由他過去的錯誤所定義。”

“只要他們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起責任,堅定地去彌補。”在斯登看來,這也是和阿里巴巴一直強調的,要幫助弱小群體這一理念相吻合。

沒有一個重返牢獄

截至目前,斯登已經教了有大約100名學生。已經有26名重刑犯拿著畢業證,出獄後到硅谷的科技公司上班了。傑森·瓊斯就是其中之一。

出獄後,瓊斯還回到了他小時候生活的街區,給當地高中生上課,講述自己的經歷。在一次交流會上,他問在場的所有高中生:身邊有沒有認識的人進監獄。幾乎大部分人都舉起了手。

“我小時候沒有什麼積極向上的楷模。”瓊斯說,“我11歲就加入幫派了,因為身邊都是這樣的人,所以根本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我去給高中生講編程,就是要告訴他們還有這麼一條路可以走。不然的話他們根本不會想到這個方向。”

當阿里巴巴副總裁遇上100名重刑犯……

第一排左起第二為傑森·瓊斯

現在,有更多像瓊斯這樣的“最後一里路”的學生回到自己長大的地方,打破這一過去的惡性循環,為下一代展示一種完全不同的可能性。

“我對他們的期望,出獄後並不一定要成為程序員。而是能找到一份工作,重新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斯登說,他現在也定期和包括瓊斯在內的學生見面,一起吃飯,聊聊最近在做什麼。

美國司法統計局在5月發表的報告稱,從州立監獄出獄的囚犯68%在三年內重新被逮捕,而在六年和九年內被重新逮捕的幾率則達79%和83%。

讓斯登欣慰的是,“最後一里路”的“畢業生”們,沒有一個重返牢獄。

有人調侃說,肯定是因為這個監獄的編程課太難了,犯人們出去後就算餓死也不願犯罪再回來上課了……

“從他們身上,我也學到了很多。”在斯登看來,他收穫頗豐。那就是,擁抱變化,在任何時候,都不放棄,不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