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曾经的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国人对自行车有着一种难舍难分的情谊。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片中,一男子边打太极边撒把骑自行车

1972年,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拍摄了著名的纪录片《中国》,在影片开始,镜头对准了长安街如流水般行进的自行车潮,这是北京的写照。

北京的近邻唐山,也能见到同样的景象。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1972年唐山街头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1972年唐山街头

唐山作为一座产钢大市,自行车产业名列省内前茅。早在1958年,唐山就出现了自行车零件生产单位,1965年开始对外出口。1968年5月,自行车零件厂试制成自行车整车,定名为“燕山牌”,并于当年量产投入市场。而自行车零件厂也更名为唐山市自行车厂,成为省内第一家生产自行车的专业工厂。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燕山牌自行车下线

自50年代末,“三转一响”成为普通百姓必备的家当,其中的“一转”——自行车,爆款产品多为上海永久、凤凰以及天津的飞鸽等。不过想要在那个年代购得一辆自行车,还得需要另一样东西——自行车票。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80年代中期,唐山新华西道上的车流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大牌哥的邻居,是厂里的劳模,获得奖章的时候工会奖励了一张自行车购车票,其幸运程度堪比在北京第一次摇号就拿到车牌。

由于产能有限,各地区需要自我消化车辆供给,因此在唐山乃至全河北,路上跑着不少唐山的自行车。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唐山本土的自行车品牌(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燕山牌、铁树牌、东昇牌、渤海牌、迎春牌、工农牌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龙凤牌自行车(唐山市自行车总厂生产)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龙凤牌自行车(唐山市自行车总厂生产)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带有特定历史烙印的迎春车标

那个年代“唐系”自行车的繁荣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大牌哥上面列举的多是大型自行车厂出品的自行车品牌。除了这些“正规军”,各县区、各乡镇的生产大队还有不少作坊,大多制作自行车零部件。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自行车买到了,骑呗!对不住,搁以前,若想骑自行车上路,还需为车上“牌照”,驾驶者还要考自行车执照,和现在开机动车有得一比。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曾经的自行车也是要上牌照的(唐山自行车牌照)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1990年的唐山自行车行车执照


听说,当年坐在“燕山牌”自行车上笑着的唐山女孩,都老了

1990年的唐山自行车行车执照

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大牌哥接触了几名喜爱收集老自行车的大拿,通过他们的话语,大牌哥才对唐山的过去的自行车文化有所了解。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先生说道:

“唐山的自行车文化,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

锈迹斑斑的车牌,记录着几代唐山人踏出前路的激情,唐山自行车厂的辉煌已成历史,但从唐山生产、下线的动车组正驰骋在神州大地上,“唐山造”地铁、轻轨畅销海内外,从两个轮子到多个轮子,从20km/h到350km/h,这座城市对速度的追求永不停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