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乡酒人酒故事:酒怪石曼卿

北宋诗人、军事家、书法家石曼卿,是我们鹿邑人。石曼卿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并称宋朝“三豪。

世人记住石曼卿诗歌的同时,也记住了他发明的很多喝酒方法:披头散发,赤脚戴枷喝,叫囚饮;爬大树上蹲在树杈上喝,叫巢饮;全身脱光光,跳进一大捆稻草里,在里面躲好了,伸出头来喝,喝完了再把头缩回去,叫鳖饮;夜晚不点灯,与客摸黑而饮,说是鬼饮;饮酒时一会儿跳到树上,一会儿又跳到地上,说这是鹤饮。

归纳一下他的怪招:

囚饮。望字生义没错,就是像囚犯那样饮酒。为此,石延年把头发故意弄散乱,脱掉鞋袜,戴上枷锁,一副阶下囚的模样,却快活地饮酒。

巢饮。爬到大树上,如鸟儿在巢穴中吃东西般,张大嘴巴往里边倒酒。

鹤饮。选在树边饮酒,每饮完一杯酒爬上树伸展双臂,下树后再饮一杯,又上树伸展双臂。如此反反复复,好像仙鹤飞飞停停,自诩为鹤饮。

鳖饮。

想想就好笑。他用稻草绳束身,只有像龟鳖那样使劲探头,才能碰到酒杯,喝完后又缩回原位。

为喝酒,不惜自降身价自我糟践,也真算怪杰。

接下来,还有两种玩法,也是石年延的酒创意。

鬼饮。石延年猫在室内,夜不点灯,制造恐怖气氛,像在地狱黑灯瞎火地喝酒。只有鬼才这么饮酒,所以叫鬼饮。

啕饮。这个比较情绪化,门槛也相对高些。石延年一边高唱挽歌,一边嚎啕大哭。等歌啕到位了,便喝干杯中酒,然后接着歌啕,再喝酒。直到嗓子变调,他也喝成了醉鬼。

后人分析,石曼卿之所以这样“怪”,因为他在官场彷徨失意,在孤独求醉,用肢体语言,宣泄怀才不遇的郁闷。以酒浇灌愁绪,越喝越觉得憋气,干脆不作不休,玩开了“顽劣”的酒游戏,其实他是在游戏现实、游戏人生,向世俗宣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