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聞名不退願

四十七、聞名不退願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參學,2003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2000年後,遵照元音老人的傳法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

【原文】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1]者,不取正覺。’

【章旨】

唸佛觀音,至心專注。如是修行,得不退轉。

【譯文】

‘我作佛時,他方菩薩,若聞我名,皆得速至,不退轉地。若不如是,則非正覺。’

【釋義】

聞我名字,“即得至不退轉”。聞我名字,即得至阿鞞跋致。《阿彌陀經》雲:“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們終日唸佛名號,終日聞佛名字,已經唸了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至不退轉了嗎?至阿鞞跋致了嗎?若未至不退轉,未至阿鞞跋致,原因何在?答曰: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向外喊他,向外求他,這不是“念我名號”,這不是“聞我名字”。

蓮池大師雲:“如今唸佛者,只是手打魚子,隨口叫喊,所以不得利益。必須句句出口入耳,聲聲喚醒自心。”[2]

省庵大師雲:“念彌陀佛貴專精,唸到功深念自純。念念圓明真性體,聲聲喚醒本來人。”[3]

世人唸佛,是“句句出口入耳,聲聲喚醒自心”嗎?是“念念圓明真性體,聲聲喚醒本來人”嗎?正如蓮池大師所說,這不是念佛名號,這不是聞佛名字,而是“手打魚子,隨口叫喊”。向外喊他,心外求法,則不得利益,則不名“聞我名字”。

問:如何是“聞我名字”?

答曰:聞名見實,觀音入理,是名“聞我名字”。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我名無量壽,實際是哪個?世人念不知這個實際,更不求見這個實際,所以不名“聞我名字”,不得利益。

諸佛祖師,恐人向外追求,是故唯說一心法,唯說自性法,唯說諸人“本真的自己”。經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祖師雲:“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既然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學人又向何處求彌陀?學人又向何處求淨土?

蓮池大師雲:“阿彌陀佛,雖過十萬億剎之外,而實於此娑婆世界眾生心中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何乃佩長生之訣,枉自殤亡,負杲日之明,翻成黑暗?心本是佛,自昧自心。佛本是心,自迷自佛。”[4]

蕅益大師雲:“須知一切了義大乘,諸祖公案,皆我現前一念腳註。說來說去,總不離我一心。我今此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若不能當下反觀,則靈知靈覺之性,恆被一切法所區局。縱慧成四辯,定入四空,依舊迷己為物,認物為己。若能直觀現前一念,的確不在內外中間諸處,無體無相,無影無蹤,但有一法當情,皆心所現,終非能現。此能現者,雖雲量同虛空,亦無虛空形相可得。若有虛空情量,又是惟心所現之相分矣。一切時放教歷歷明明,空空蕩蕩,亦不認歷歷明明空空蕩蕩者為心。以心體離過絕非,不可思議故。了知一切惟心,心非一切,忽然契入本體,一切語言公案,無不同條共貫矣。”[5]

佛以一音演妙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一音”,即是諸人的妙明真心。這“一音”,即是諸人的自性法身。菩薩修行,只聞這一名,只聞這一音。如是而聞,是名“聞我名字”。聞此一名,聞此一音,久久功純,即得見佛,亦名見我,亦名見“本真的自己”。見佛之後,隨佛而行,是名“得至不退轉”。

一切菩薩,修行佛法,“念我名號”,“聞我名字”。如是而念,如是而聞,久久功深,則自然根塵脫落,則自然見我實際,亦名見諸人“本真的自己”。若不如是,則非正覺。


[1]不退轉:菩薩修行的階位。菩薩修行,到了這個階位,便不再退轉,直至圓成佛道。

[2]《雲棲淨土匯語》。《卍續藏》第六十二冊,第五頁中。

[3]《省庵法師語錄》。《卍續藏》第六十二冊,第二五二頁下。

[4]《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三。《卍續藏》第二十二冊,第六五三頁上。

[5]《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二。《嘉興藏》第三十六冊,地二八〇中。

四十七、聞名不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