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成就了《你好,李焕英》

六年之间她胖了40斤,从女神变成了女汉子,从小美妞变成胖阿姨。她没有控制体重却赢得了观众,从相声到“酷口相生”,再到喜剧小品,综艺喜剧小品再到创作电影的导演,即使她一步步被相声边缘化,贾玲一路走来为何如此坚持和执着成为一个喜剧人?一句《你好,李焕英》,扎在她的心里,成为贾玲心中最深的痛,也依旧把欢笑带给大家。

是什么成就了《你好,李焕英》

相声喜剧演员这个职业本就是一个需求量少,行业门槛高的行业。几乎每一个成名的演员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往事成就他们。而成就贾玲的,正是《你好,李焕英》。1982年,贾玲出生在湖北襄阳。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的她几乎面临辍学的困境。关键时候是比她大五岁的姐姐贾丹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贾玲,自己辍学打工补贴家用供妹妹上学。

谁知贾玲刚上大学不久,就发生了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母亲不慎意外离开了人世,这让贾玲悲痛万分。当时贾玲刚到北京,新年的时候刚给父母买的衣服都买小了,她拿回去换。谁曾想母亲没等到衣服就离开了……

更残忍的是,悲伤的贾玲还要返回学校,因为当时选择的专业是相声表演,一个带给别人快乐的职业。而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直到现在,贾玲每每一演《你好,李焕英》就会在现场失控的原因。谁都不想让她再演第二次,但是我们看很多次都不禁潸然泪下。她说:“在没有一件事情能让我真正开心起来,即使我上了春晚,我能嫁的很好,我再怎么怎么样,我都始终觉得……我妈不知道。”

是什么成就了《你好,李焕英》

一面这种失去至亲的痛苦一直深埋在贾玲的内心之中,一面现实的残酷也直逼贾玲。失去母亲,让这个本不太富裕的家庭显得更加拮据,作为学生的贾玲没有收入,家庭的重担全靠在外打工的姐姐。贾丹一个月800的工资,给贾玲寄500,自己留300也让贾玲吃足了苦头。越是如此,贾玲越是努力。虽然贾玲专业成绩都很优秀,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很红,或者有活干。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贾玲只能接到一些零星的表演工作,北漂6年只能租着400元一个月的地下室。为了省钱寒冬的北京也不敢开暖气,一次不小心忘了关暖气,正发愁懊悔时,发现电表坏了。可是让她高兴了好一阵儿。

北漂几年,本来支持她梦想的姐姐坚持不住想劝她回家工作。这让贾玲一直励志坚持梦想的贾玲很是为难,无奈给恩师冯巩打电话,希望他给自己一点儿信心。“她如果在北京奋斗多年都吃不起饭,我来管饭!有什么责任来找我冯巩!”听到授业恩师这样的鼓舞,贾玲也立下军令状:“宋丹丹是29岁登上春晚的,给我最后一年,27岁我贾玲不火就回家”

是什么成就了《你好,李焕英》

天道酬勤在恩师冯巩的帮助下,贾玲终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解了燃眉之急。随着表演的增多,经济的状况也有所缓解。在表演相声的同时,贾玲发现普通相声对女性的局限很大。于是就独树一帜的思考出一种“酷口相声”,她在相声前面加上“酷口”目的是为了把相声的空间扩大,让相声更注重表演,更活跃,更搞笑,更具有新时代的潮流。她找到了搭档白凯南,创作了《大话捧哏》,偶然的一次机会她遇到了姜昆老师,姜昆老师觉得这个作品甚是吸引,把它推荐给了春晚节目组,就这样,贾玲凭借着这独树一帜表演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一炮而红。这让远在家乡的姐姐和爸爸顿时喜极而泣!

是什么成就了《你好,李焕英》

她是一个颇具才华的演员,但也因为对相声喜剧的执着才一步步走到了现在。从《大话捧跟》到《芝麻开门》,再到后来的综艺节目《喜乐街》、《百变大咖秀》、《喜剧总动员》、《欢乐喜剧人》、《王牌对王牌》等等。她一步步的屡出奇招,从相声到酷口,从小品到喜剧创作,从演艺到自黑。每一步她都坚定不移,冯巩曾爱惜她对她的“自黑”行为进行斥责:“你还想不想嫁人了?”,怕她自“黑”的行为找不到归宿。但是她依旧坚持,她觉得:“十年前二十年前,很多人认为周星驰的电影是恶搞。但是现在不照样卖30亿票房吗?”

是什么成就了《你好,李焕英》

2016年,羽翼丰满的贾玲成立了自己的大碗娱乐有限公司。第一件事情就是创作了《你好,李焕英》,2016年至2018年创作出该小品的电影剧本,2019年开年,贾玲准备自己执导这部内心很多年的作品。这一主题虽然是老本新唱,但是新颖的风格和内容深深地扎在每个人心里。相信一个魂牵梦绕很多年贾玲的李焕英,能带给我们电影版的新期待!“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是扎心贾玲很多年的一个主题,未见最后一面的遗憾、未尽完为人子女最后的孝道、未共享天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