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净利润齐增 华联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公布“成绩单”


去年净利润齐增 华联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公布“成绩单”


图片来自CNSPHOTO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莉)4月24日晚间,北京华联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同时公布了2018年年报。华联股份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14.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79.92万元,同比增长65.13%;华联综超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15.95亿元,同比下降1.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39.87万元,同比增长6.18%。

华联股份:专注于社区型购物中心运营

年报显示,2008年公司实现了主营业务由百货店经营向购物中心运营管理的战略转型,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唯一专注于社区型购物中心运营管理的上市公司。自转型以来,公司通过购买、租赁、受托管理等方式获得了购物中心物业资源,在资产规模和项目数量上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的购物中心数量从2008年的两家增长至近35家,旗下购物中心资产规模超过百亿元,项目遍布北京、成都、合肥、南京、西宁、沈阳、兰州等地区。截至去年12月底,公司旗下已开业的购物中心共27家,建筑面积约达166万平方米,其中北京地区14家,京外地区23家。总体来看,公司购物中心运营管理业务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北京具有领先优势。

2018年度,在深入研究消费者需求以及满足顾客体验的基础上,公司推进并完成了旗下16个购物中心项目的调整改造升级,根据社区需求合理布局购物中心内各业态的比重,实现了购物中心内容创新与改造升级,并通过打造舒适的购物环境给予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了多家低效、亏损门店。所处置物业的所处城市均为北京以外的城市,且绝大多数非公司战略核心城市。

此外,公司于2016年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华联院线,截至去年12月底,华联院线已运营管理11家影城,92块银幕。

未来,公司将继续通过购买、租赁、受托管理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购物中心资产和店铺规模,以北京为核心拓展范围,积极寻求契机拓展新的发展区域,巩固提升现有成熟商圈,加快寻求新的发展区域。华联院线将采取自建、收购等方式扩大影院规模,在区域上优先发展北京区域、聚焦西北、打造华北,辐射其他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华联综超:逐步提高生鲜经营能力

年报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华联综超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100多家门店,公司在部分地区较早地抢占了有利的市场地位,并建立了良好的商誉,为未来公司门店网络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六家门店,实现营业收入115.95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4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39.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18%。公司在年报中解释称,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2017年出售全资子公司华联精品后门店数量减少所致。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主要由于出售华联精品后营业成本及销售费用等支出下降导致毛利提升,同时去年在处置亏损门店资产所形成的营业外支出较2017年大幅降低。

华联综超表示,作为食品零售商,始终把生鲜作为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公司将逐步提高生鲜经营能力。

今年,华联综超将在优势地区加大店铺密度,保持区域领先策略。同时,在现有综合超市业态基础上继续创新,丰富社区零售功能。坚持生鲜自营策略,提高自营能力,保证生鲜品类的品质、鲜度和价格形象,解决好群众的“菜篮子”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军社区零售市场,华联综超在报告期内与BHG百货签订了《北京百好吉社区百货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以现金方式收购BHG百货所持有的北京百好吉社区百货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价格为2.08亿元。

此外,华联综超计划于今年开店10家至20家左右,每家门店的投资规模约2000万元,资金需求将通过自有资金、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