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取消編制,中小學實行退出機制,教師職業危機感來臨了嗎?

梁盛鋒


首先我認為高校取消編制是有可能的,因為這事兒已經研究了好幾年了,就目前來看我認為還是很有可能真的實施起來的,因為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對高效的發展其實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人才引入這塊。

不用擔心這會廣大的高校教師帶來什麼職業危機。

真正能感到危機的也就是那些混日子的人而已,而再過去有編制的情況下機會是不太可能把這些人開除掉的,但是沒有編制之後呢?所以這部分人應該會感覺大危機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在高校裡的教師大多數其實還是很有水平的,所以編制能夠影響的實際上就是退休後的待遇和福利,我倒是覺得國家推行這個改革的目的還真的不是為了減輕財政負擔,而是真的為了高校發展才這麼去做的。

而取消編制之後,學校在用人機制上就更加靈活了,一所朝氣蓬勃想要發展的學校就會更加高效率的引進優秀人才。

再說了,高校裡單反還差不多的教師,你覺得他們就算走進社會就會喪失自己的優勢了?

顯然不會的!

中小學實行退出機制跟“教師職業危機”沒太大關係

寧夏已經開始實施教師退出機制了。

新華社銀川3月27日電 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獲悉,寧夏建立教師退出機制以來,符合條件、自願申請的6155名教師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騰出的編制全部用於補充年輕教師。據瞭解,寧夏從2011年起建立教師退出機制。根據相關辦法,對年齡偏大、長期有病且不適應教育教學要求的教師,由相關部門做好分流工作;對3年內工作年限滿30年,或距退休年齡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可申請提前退休。老教師退出騰出的編制用於補充新鮮血液。近10年,寧夏累計補充教師2.5萬餘名,佔中小學專任教師總數的37%,教師隊伍平均年齡比10年前降低了4歲多。2013年,寧夏開始實施地方公費師範生項目,累計定向培養中小學教師1400多名,重點解決了音體美等學科教師短缺問題。寧夏還多舉措穩定鄉村教師隊伍,一方面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鄉村教師的補貼標準山區人均達到900元,川區達到500元,最高的補貼標準能達到1800多元;另一方面對連續在農村中小學工作15年、25年且目前仍在崗的6674名教師,不設門檻和職位限制,直接晉升中、高級職稱。此外,寧夏實施了鄉村骨幹教師支持計劃,各市、縣(區)每年按10%的比例評選認定鄉村骨幹教師並給予獎勵補助。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退出機制和過去說的那種“實行的中小學教師定期註冊制度,將打破教師“鐵飯碗”,清退不合格的教師,激活教師隊伍……”還是大大的不同的!

另外我們要知道的一個現實問題是:目前的中小學教師這個崗位對於很多、很多、很多人來說並沒有多麼強的新引力,因為它的誘惑力還是不夠。

僅僅是管理方式上的變改還不足以改變這個問題,

什麼時候教師這個職業成為大多數人都爭先恐後尤其是男性朋友們爭先恐後會去選擇的職業之後,我想真正的“危機感”才會來臨的!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老師的工資不高,可是社保高,獎金高,這個補貼那個飯卡或者什麼卡,這是我真實瞭解到的,而且還是農村老師。就這樣要不是嚴查教師開補習,還有補習費。這麼說吧,我認識的這個農村小學老師在我市最貴的地方都有房產,3套。其他存款啥的我們也不好問,2個孩子。另外我知道的退休老教師退休金平均6500一個月,但是我們普通老百姓,滿15年也就1000,這還是剛漲的。請問這樣的薪資和這樣的養老金,讓我們普通上班族一個2500差不多的人怎麼活。同樣是大學畢業,教師就有好的待遇,但是公司上班的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待遇,教師只要學生放假她們就放假,而且錢照拿不誤。上班族你修個假試試看。


小霞


江湖滿地一愚翁認為,教師的職業危機感的確來臨了。

不少高校在取消編制之前,就實現了末尾淘汰機制。我工作附近的兩所大學都是如此。我生活的小區不少鄰居就來自這兩所大學。去年有個鄰居抑鬱了,據說就是因為排名打分在院系裡排倒數第一。還有一個鄰居是博士後學歷,他一直很忙很忙,最近更忙了。原因也是末尾淘汰機制的實現。如今高校取消編制,必然會讓更多的大學教職工陷入危機感中。

中小學退出機制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我認為,高校取消編制,中小學實現退出機制,都是時代不可抗拒的潮流。政策制定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讓南郭先生失去體制的保護,將競爭機制引入教育行業,增強教育行業的活力。我雙收贊成這些政策。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危機感會讓教育進步。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公平合理的制度。

高校取消編制後,一般會採用聘任制。那麼聘任制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能將最優秀的人才聘任在合理的崗位上,是否能做到“行陣和睦,優劣得所”呢?這一切取決於高校管理層的權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制約。如果高校管理層出錯,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問責制度,那麼就很難指望他們制定出公平合理的聘任制。那麼,不公正、不合理的聘任制所產生的危機感就不能帶來大學教育的進步。

同樣的道理,中小學能否實現公平合理的退出機制同樣取決於管理層的權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制約。如果管理層出錯,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問責制度,那麼就很難指望他們制定出公平合理的退出制度。

近年來,職稱評定和績效工資差多成了很多一線教師工作積極性下降的主要因素,究竟原因,大多是學校管理層制定的職稱評定校內PK方案和績效工資方案明顯向偏向管理層,導致管理層評高級的難度遠遠小於一線教師;管理層的績效工資遠遠高於一線教師,甚至出現絕大所數一線教師都拿不到績效工資的平均數的現象,更誇張的是某些一線教師遠超工作量,也拿不到績效工資的平均數。幾乎所有人都明白職稱評定校內PK方案和績效工資方案是不合理的,但只能默默忍受著。因為,目前,還沒有制約中小學管理層權力的機制。目前的情況就是管理層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而且裁判的權力還很難制約。

自從我2002年參加工作以來,我看到很多副校長提拔為正校長,但從來沒見過正校長被降職為副校長以及副校長被降級為教導主任的情況。有些管理層肆意妄為,瞎指揮,瞎折騰,但是他們很少被追責。然而,我們普通教師近年來受到的制約越來越多。領導分分鐘都可能會教訓你,學生分分鐘都可能投訴你,家長分分鐘都可能找你麻煩。教學成績下降了,會被安排到後勤部門;被家長學生投訴了,會被要求賠禮道歉;學生出事了,被追責的往往又是一線教師。很多事實表明,管理層和一線教師存在事實上的不平等。

個人以為,無論是高校,還是中小學,能不能把教師職業的危機感轉化為前進的動力,關鍵是管理層的權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制約。

個人以為,在這個方面,我們要向民辦學校學習。在民辦學校,管理層和一線教師的身份性質是一致的:都是打份工。只不過是“打工”的崗位不同罷了。民辦學校的管理層如果出錯,那也是分分鐘會被問責,甚至丟掉工作。這也是民辦學校沒有所謂的職稱和績效工資之痛的主要原因。如果高校和中小學也能做到這樣,我相信目前中小學一線教師的職稱績效之痛就可以消除,高校編制取消之後的聘任制一定能夠公平合理,中小學退出機制也一定能公平合理。那樣的話,教育界的南郭先生才會真正沒有了藏身之處,教育職業的危機感一定會轉化為推進教育進步的動力,教育事業也將因憂患而充滿活力和生機。

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麼這麼多年的教育改革取得的進步不少,但也問題重重。那是因為,只要對管理層的制約機制沒有形成和完善,一切改革都有可能走到它原本想到達的反面。如果不能解決對管理層的制約問題,不如一切回到改革開始的原點。否則越改,教育受到的傷害越大。


江湖滿地一愚翁


如果真的可以這樣,我舉雙手贊成這種做法。

一、教師現狀

一直以來,不管是高校教師還是中小學生教師,基本上都是納入事業編制管理,工作由財政全額撥款,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鐵飯碗”。採用這種事業編制管理,有利有弊。其中一個好處就是能夠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讓每個教師在付出的同時,能夠享有應有的福利待遇,工作更有獲得感,不用為待遇而發愁。

而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一般來說,只要教師不出現重大違規違紀行為,都不會出現被裁員的現象,這就容易造成極個別教師不思進取,工作消極,不履職盡責等,這是跟企業最大的不同之處。

而事實上,目前不管是大學裡還是中小學裡,確實存在部分教師工作態度不端正,上課懶散,應付了事,完全沒有責任心,上課純粹是為了完成任務,特別是一些小學教師,由於課程簡單,連課都不備,再加上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這些小學教師上課隨便講講就下課。

而這種現象在大學裡就更常見了,有很多老師在一個小時的課堂裡,大部分上課內容跟課堂知識無關,天南海北的胡吹亂侃。專業課老師天天跟學生講國際時事,娛樂八卦,這對於那些不想聽課的學生來說,可以聽得津津有味;但對想學知識的學生來說,完全脫離了教學的上課,純屬浪費時間。

二,如果高校取消編制,中小學實現退出機制,那麼會怎樣?

雖然目前沒有官方發佈類似文件,也沒有任何吹風。但這種想法,本人是舉雙手贊成的。一直以來,在我國學校都是冠以公益性單位的名義,用財政資金來保障它的日常運轉,寄希望於學校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但是,對於學校來說,在不改變公益性質這個大前提下,仍然可以引入市場性動作方式,其中對教師的人員管理上,就可以採用市場化管理。市場化管理模式下,不管是大學老師還是中小學老師,工資待遇上可以完全採用市場化模式,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再加上完善的獎勵激勵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而如今這種模式下,對於很多同級別的老師來說,教得好壞工資待遇都一樣,沒差別,那麼對於老師來說,哪來的積極性呢?

要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只要抓住兩點即可:

一是重獎,二是重罰。

重獎是指對於教學上有突出貢獻,教學成果優秀,有著極高責任心的的教師,不是簡單地以一節課十幾塊錢的學時費來體現,而要拉開優秀與普通之間的差距,實現差別化管理。同時在職業晉升上,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優先保障教學上優秀的教師評高級或特級教師,而不能只是簡單的以資歷、年齡來論資排輩,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重罰是指對那些嚴重缺乏責任心,教學態度不端正,混日子的教師,完全可以建立退出機制,實行末位淘汰。那麼,對於那些想混日子,等退休的人來說,自然危機感會很強,倒逼他們端正教學態度,提高教學質量。

相信,只要真正引入市場化動作模式,真正優秀的大學教師、中小學教師,是不在乎是否有編制,也不害怕退出機制。這將對我國高等教育、中小學教育都將是一種極大的促進。希望這一天能夠儘快到來。

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歡迎交流討論。


教育有故事


高校取消編制,對於大學老師來說,職業危機感真的會增加!而中小學教師實行退出機制,並不是取消編制,所以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危機感幾乎沒有。

一、有沒有編制,事關職業危機感!

編制,是事業單位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因為有沒有編制,差距很大,比如下圖:孫悟空由弼馬溫到妖猴,是主動放棄編制的結果;由妖猴變成大聖,屬於沒有編制的勞務派遣;取經成功之後,重新獲得編制,成為“鬥戰勝佛”,獲得終身榮譽,成了令人羨慕的“體制內的人”。

國家已經明確今後要取消高校的事業編,保留事業單位的性質,讓事業單位真正成為幹事業的地方!由事業編到合同編,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學歷不合格、能力不足、師德有問題的老師,完全有可能被學校辭退。前一段時間,網絡上鬧得風風火火的臨沂大學辭退合同制老師的事件,就是一個例子,以後這樣的事情也許不會再是個例,因為高校要提高檔次,對老師的學歷要求就會越來越高,一些學歷較低的老師,就有可能被解聘。

二、中小學教師不會被取消編制,但是也有可能被“開除”!

取消編制和退出機制不是一回事,中小學教師取消編制,是一個誤解。

雖然取消編制可以提升教師的能力、責任心,增強教師的流動性,但是也恰恰是如此,中小學老師就更不可能取消編制了,這是因為教育需要連續性。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所在的班級,三天兩頭換老師,你會怎麼想?孩子的成績可能好嗎?如果中小學取消編制,這種可能性就非常大,既然沒有編制了,我為何不去私立學校?公立學校一年賺5萬,私立學校至少10萬,你說老師如何選擇?

大學老師可以出去講課,可以做課題賺錢,中小學教師不準有償家教,取消編制對大學老師衝擊不大,但是對中小學教師衝擊絕對很大,以後很可能出現很多公辦學校招不到老師的情況。所以,中小學取消編制是不可能的,起碼在短期內是這樣。

儘管如此,中小學退出機制還是有的,中小學教師已經實行定期註冊制度,成為教師進退的“門檻”,合格者繼續從教,不合格者則自動退出。通俗點說,就是這幾類老師會被“開除”:

1、違法犯罪的;

2、體罰學生,屢教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4、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高校教師已經感覺到了危機感,而中小學教師則沒有這方面的感覺。但是無論如何,那些態度認真、能力較強、品行端莊的老師,無論是大學老師還是中小學老師,都是會受到學校和學生歡迎的,怎麼說解聘就解聘呢?你覺著呢?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高校取消編制,中小學實行退出機制,各地自2015年就已經著手進行。

一、高校取消編制的改革推進進程

目前,高校取消編制,北京已經實施,山東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但因為此項改革涉及人數眾多,取消編制後相關福利政策如何進行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因此多年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但高校作為非義務教育,取消編制的改革勢在必行。2019-2020年相信各地會向北京和山東學習,大力進行事業編制改革,減少編制體制對高校發展的影響。

二、在高校取消編制,教師職業危機感來臨了嗎?

多年來,高校教師一直呈有編和無編兩種形式,在編制內的高校教師要通過評職稱來實現工資的增漲,而無編制的教師則按與校方鑑定的勞動合同為準,取得工資和福利待遇。

隨著取消高校教師編制的改革深入推動,目前進入高校教育系統的老師基本均屬無編制的“聘任制”“合同制”,無編的年青教師越來越多,與年老的有編教師形成平衡,同時也推動了高校編制改革的發展。

在高校,有編教師和無編教師在工作上並無多大差異,其工資待遇,工齡相當的差異也不是很大,且一旦被學校聘任,校方會為無編制老師交納五險一金,和企業一樣享有養老和醫療保障。而且高校鼓勵聘任教師常年從教,在不違背職業道德的標準下,不會輕易辭退教師。同時實行聘任制的教師也可以自由選擇校方,幹得不順心完全可以辭職。

這樣看來,高校教師取消編制,不以編制來束縛教師,實現的校方和老師的雙向自由選擇,真正的有真才實學、行為規範的高校教師根本不用擔心被校方辭退。也就不存在危機感之說。

相反,對那些師德水平不高,沒有真才實學的高校教師,無論有編和無編都會擔心自己不能適應本職工作,時刻想著提高自己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才對,因此,真正給高校帶來危機感的並不是有編或無編,而是個人能力問題。

三、中小學實行退出機制,自2013年左右實行,各地均推行過一陣子,後來隨著中小學減負活動,此項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並不沒有得到大範圍的推廣,因此政策產生的職業危機感並不是全國性的、普遍性的。

中小學教師實行退出機制,即相當於“末位淘汰制”,小徐老師所在地從2013年開始實行,當時中學連續兩年學生考試排名靠後的教師自願被淘汰出中學教師隊伍,被分流到小學任教,或調任至後勤工作。

在“末位淘汰制”的激勵下,老師們的工作積極性確實被提高,但與此同時,老師們的焦慮開始轉駕到學生身上,各地為了提高學生成績,體罰及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明顯增多,因此弊端顯現出來,2015年後,給中小學學生減負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地教育部門下發“嚴禁教師評優評模評職稱等與教學成績掛鉤的通知”,這樣一來,“中小學退出機制”也就名存實亡了。

但是,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升學率,依然實行這一政策,這一政策確實讓中小學教師充滿危機感,雖然教育系統從來沒有教學成績不好而開除過老師,但老師因教學成績不好而被分流,實在對不起老師這一職業稱號,所以大家都拼命幹。但其弊端是,有些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不考慮學生感受,作業多,要求嚴,很容易造成師生矛盾的激化,目前堅持實施這一政策的地區越來越少。

四、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危機感有沒有來臨呢?

小徐老師常年從事一線教育,可以明確告訴大家,近年來,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危機感確實大有增加,因為在師德師風建設下,教師的“鐵飯碗”早已被打破,老師的嚴重違規行為,是可以被降級、開除處理的,因此每個老師都繃緊一根弦,力求嚴格遵守教育部門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堅決不抹黑教師隊伍。只有不違規,不斷提高個人師德水平,提高個人教學能力,才能實現教師職業的安全和自由。

總之,教師職業的危機感,真正源自個人的是否有真才實學,是否嚴格遵守教師的行為規範和相關職業規定,而不在於有編無編或者實行怎樣的制度等。


指尖教育帝國


你把教師的待遇說的那麼好,為什麼各地招聘教師還是招不滿呢?有的地方要招一大批教師,但最終只有幾個人報名參加考試?為什麼?顯然,很多人還是不願意當老師的。你說的可能是少數地方。我們這裡的教師待遇就不怎麼樣。有的地方政府,一直都是,先工、商,後農、貿,有了閒錢辦文、教,這是極其錯誤的。其實,一個民族的未來發展,主要靠教育。提高教師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優秀大學畢業生,從事教育工作,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代代相傳,民族才會興旺,發展才會久遠……如果說教師有什麼不當行為或錯誤的話,政府可以整頓,管理,規範教師行為,提高教師素質。不要見不得教師的好,教師也是人,教師也需要錢生活,不要動不動就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有用嗎?!是不是把教師的工資壓到最低,讓他們的基本生活保障都沒有,讓教師守著清貧,買不起房,買不起車,不要有存款,甚至連兒媳婦都娶不起,才符合你要求的教師標準呢?!那樣的話,就能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優秀人才嗎?!你願意做這樣的老師嗎?!怎樣解決好教師的待遇,應該是全社會都要思考的問題。


老先生366


二胎時代來臨,學生逐年增多,新老師招聘不到,老教師漸漸退休。什麼時候中學教師崗位具備吸引力了,再來談退出機制。另外,很多老師抱怨職稱,抱怨績效,既然職業如此不滿意,你可以跳槽啊!但是現實中又有幾個自動退出?這種怪像只能說明兩點,一點是當初選擇當教師的大部分就是沒有多大斗志的人,沒了鬥志就只會抱怨;另一點是其他行業不見得比教育行業輕鬆,也不見得比教育行業公平,雖然多賺一點錢,但更可能累死累活,懶癌發作,所以選擇留下。所以,個人認為,既然選擇留在教育行業,就沒有必要去抱怨,因為你本身就不是個強者,如果是個強者,就做好本職工作,該開課開課,該寫論文寫論文,該做課題做課題,準備好所有條件,一旦機會來臨,成家成名也是一夜的事情。所以,個人認為,只會抱怨啥正事不幹的老師才是該清理出教育隊伍的老師。而那些一邊抱怨一邊還勤懇做事的老師是值得尊敬的老師,那些從不抱怨為自己理想奮戰的老師最終也是金字塔尖的老師。另外,我也是個普通的中學教師,我認為管理層強佔強吃現象得看學校,重點中學經常接受各級各種評估,管理層不見得比教師輕鬆,倒是那些沒有升學及高考壓力的學校,管理層精力不在管理上,就在與教師爭名奪利上了。



古安3


先把這兩個概念理順吧。

高校取消編制的說法,始於2017年發佈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實施方案》。高校屬於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將更多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進人才,促進人才創新管理。

但這個改革是漸進的,並不是一刀切將所有高校教師編制全部取消,而是對現有編內人員實名統計,隨自然減員逐步回收編制。所以,已經有編制的高校教師並不需要感到恐慌,其職業危機感亦不是來自於此。

後續招聘的高校教師,一般實施聘用合同制。權利義務待遇及聘用管理規定,在簽訂合同之初,雙方已經明確,也談不上因此而引發更多職業危機感。

再說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最近出現這個說法的文件,是去年初發布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實行定期註冊制度,建立完善教師退出機制,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活力”。但《意見》只是對教師退出機制進行完善,並沒有新的政策出臺。

其次是2018年修訂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中,詳細列舉了教師違反職業道德應予處理的行為。

再往前溯,就是《教師法》第37條關於解聘教師的具體規定。關於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以上文件法規中,並未涉及取消中小學教師編制,所以教師也不會因此產生更多職業危機感。

但是,有編制,也不表示教師就可以安枕無憂、隨心所欲。

雖然教師沒有取消編制,但若違反師德,或者觸犯法律,卻可以開除公職。那可是一擼到底,什麼也沒有了。

很多人以為有編制的教師不容易開除,其實是誤解。根據前述《處理辦法》規定,開除教師的處分,由縣級教育主管部門決定,報同級人事部門備案即可。而且,《處理辦法》中對教師違反師德行為的規定,涉及面非常寬,“量刑”自由度很大。有不少教師,因體罰學生、向學生銷售教輔資料、補課等行為,經媒體曝光之後,被頂格處理開除公職。所以說,開除一名有編制的教師,並不是什麼複雜的事。

無論是高校教師還是中小學教師,無論是編制教師還是聘用制教師,都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高於常人的道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學習,求實創新,努力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這樣,所謂的職業危機感就不會存在了。


毫米


那就是中國教育的危機來了。教育和從事教育,那是需要教育情懷的,而教育者隊伍需要相對穩定,需要一批忠誠於教育事業的人。如果如標題所示,那麼:①一所學校的教師之間就會出現人與人之間的惡性競爭,因為朝不保夕,為了生存各種手段就不足為奇,學校本來是社會風氣的差不多的最後淨土,也就會破壞得一乾二淨,如此環境還能教育好學生;②老師需要傳幫帶,需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團隊合作,那麼惡性競爭的後果是老的絕對不願帶新的,彼此聽課將成為過去式,資料和資源就不會共享,彼此融合的團隊變成單打獨鬥的個人;③人人自危,沒有未來,學校變成冷漠的世界,學生變成老師機械“產品”,什麼校園文化和文化沉澱就變成了校園競爭,那麼每個自私的“中子

”就會造成許多的裂變反應,學校成了培養自私自利的“裂變”反應堆;④學校缺了人文關懷和穩定的環境,那麼大批教師會選擇離開,要麼離開去私立學校,要麼離開教育事業,反正不能安心工作,一批有教育情懷的人也會悲觀失望,如此學校就不學校了,教育也就不教育了。

所以凡事要三思而行,要看它產生的可能效應,如此管理者視乎輕鬆了(好像便於管理),但中國的教育真正玩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