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上世纪70年代,农村吃饭旧照,在饭场用大海碗,吃得很开心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吃饭”对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吃饭文化。比如,上世纪70年代,中国很多农村地区吃饭就不像现在这样不出门在家吃,而是到了饭点,人们就端起大海碗,盛上饭菜,到村里的固定场所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这个场所就叫“饭场”。

饭场,一般选在开阔干净的地方,比如夏天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冬天在背风向阳的墙根下,由村民自发形成,一旦形成,饭场的地点就不轻易改变。

上世纪70年代,饭场依然存在于农村很多地区。每到饭点,人们不分男女老少,三五成群,陆陆续续的来到饭场,找个合适的地儿或站或坐,聚在一起吃饭。那时候虽然物质贫乏,但人们却没有什么私心,都将自己家的好菜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品尝。

在饭场吃饭,没有长幼尊卑之分,也没有正席上的主次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用当时的一句话讲就是“吃饭场上无大小”。

在饭场中,不仅是吃饭,还是村民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场所。在这里,谈天说地,天南地北什么都聊,虽然往往有不少是无稽之谈,但也增加了不少乐趣。同时这里也是村民们交流农耕经验的地方,比如来年的种植如何安排,庄稼长虫了如何解决等等。

当然,有的人就算不去饭场,也经常不会待在家里吃饭,而是端着碗坐在家门口吃饭,偶尔跟路过的村民聊上几句,似乎这也是一种乐趣。有的还边吃饭边串门,一餐饭下来,能串好几家,吃好几家的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