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導讀

據媒體公開報道,近7天內

全國多地接連發生溺亡悲劇

粗略統計

已有10名孩子因溺水不幸身亡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下發2019年第1號預警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近期,全國各地氣溫迅速回升,很多人選擇去河裡游泳。雖然每年都在提醒,但還是會有媒體報道學生、孩子溺水事故,令人痛心。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發佈2019年第1號預警,提醒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吸取教訓,時刻緊繃安全弦,堅決防範溺水事故的發生,確保學生安全。

請加強

對孩子的安全提醒和教育

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

1. 4月13日,河北邯鄲一9歲男孩在河邊玩耍時,不慎滑入水中,被救起時已失去生命體徵。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2. 4月13日,貴陽市一男孩不慎落水,被吸入一根大鐵管中,不幸身亡。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3. 4月13日,海南省4名男孩(年齡均為11歲)相約到河邊玩耍,不幸溺亡。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4. 4月17日晚上11點,九江市潯陽江廣場附近,有一名17歲的少女在江邊遊玩時,不慎落水。直到第二天上午十點,救援人員才在下游300米處,發現落水女生,但不幸的是,女生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5. 4月20日,河南開封一女童(11歲)在河邊玩耍時不慎落水(後溺亡),附近玩耍的兩名未成年人(12歲、17歲)在施救過程中溺亡。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

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

盛夏將至,溺水又進入了高發季節。

如何避免悲劇發生?

遇到兒童溺水怎麼辦?

2018年5月27日,廣東開平,

某水上樂園一8歲男童不慎溺水。

一工作人員立即對溺水小孩,

實施“倒掛”急救。

▼現場視頻▼

而後,醫護緊急到場

實施心肺復甦術後送醫

但最終經搶救無效死亡

在此要提醒大家

這樣的急救方式是錯誤的!

遇見溺水,如何自救與營救?

貴州消防手把手教學!

溺水急救技巧

“人發生溺水後,一般4-7分鐘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必須爭分奪秒積極搶救,才能為溺水者贏得生機。”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龍勇介紹了溺水施救的基本方法:

①若遇溺水人員,急救者可用仰泳、側泳或其他方式將患者抱上岸。對於精疲力盡的淹溺者,搶救人員可從頭部接近,對於神志清晰的淹溺者,搶救者應從背後接近,用手抱住淹溺者的頭頸,另一隻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遊向岸邊。

②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時,要立即進行心肺復甦。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心肺復甦要領

  • 將患者仰臥平放;
  • 救生者跪在患者大腿兩側或身旁;
  • 兩手掌相疊,掌根按胸骨下端,兩臂伸直;
  • 身體前傾,藉助身體的力量下壓,壓力集中在掌根,使胸骨下陷5-6釐米;
  • 上體復原,放鬆雙手,但掌根不離位;
  • 動作要連貫迅速,每分鐘至少100-120次。

人工呼吸要領

  • 將患者仰臥平放,在頸下墊衣物使頭部稍後仰;
  • 跪蹲在患者一側,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手托住其下頜;
  • 深吸一口氣,用嘴貼緊溺水者的口吹;
  • 吹進約500-600毫升空氣後,嘴和捏鼻的手同時放開,注意胸部有無起伏。

特別提醒

每到夏季,這個倒背溺水兒童的圖片就瘋狂刷屏,說此法能救人,溺水1小時都有效。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而實際是,此法無效且會害死人!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圖中這位溺水兒童已死亡

有醫生和游泳教練均表示,這種倒掛控水法不可取!不僅會拖延救治,還會增加死亡幾率!

每年都有機構在進行闢謠

↓↓↓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這是因為:

對於清醒的溺水者或者昏迷但是呼吸脈搏尚存者,其溺水時間比較短,肺內根本未吸入水或者僅吸入很少水,完全沒必要控水,控水過程導致胃內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誤吸風險,有害無益。

對於溺水心臟驟停者,控水造成心肺復甦延誤,同樣增加誤吸,增加死亡率。

所以溺水之後不管他是清醒的、昏迷的、還是心臟驟停,任何一個狀態下去,倒掛控水只能害了他!


丁香醫生在知乎上也對此做了科普: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溺水其實就是被水淹沒導致原發性呼吸系統損傷的過程。

人一旦溺水大致會經過屏氣期 - 喉痙攣期 - 水入呼吸道期 - 最後的心臟驟停期,當然心臟驟停的發生也可能往前移一兩個期。

因為溺水的根本機制是缺氧,所以溺水的人被救上岸後要立刻組織施救。

廣大人民群眾在生活實踐中創造了很多種溺水急救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控水法」。控水法的核心在於用衝擊的方法將溺水者的水從腹部和肺部懟出來,以此來施救。

想必你們一定見過各種奇奇怪怪的控水方法:

比如已求婚的姿態單膝頂著溺水者的腹部,施壓控水。就是這樣: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比如倒揹著溺水者以疾風般的速度滿大街跑,倒立控水,就是這樣: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還有諸如掛在樹上,放在牛背馬背上的控水法: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然而,可以明確的告訴各位,控水法不是溺水急救的合適方法,反而會拖延救治,增加死亡率!

首先,沒有證據表明水能成為阻塞氣道的異物,控水法控出來的往往是胃裡的內容和胃內水,對於肺內的水很難弄出來。

其次,對於溺水時間比較短的人來說,肺內根本未吸入水或者僅吸入很少水,完全沒必要控水。控水過程然而容易導致胃內容物排出,增加了誤吸風險。

最後,對於溺水時間長已經心臟驟停的患者來說,控水容易延誤心肺復甦,同時增加誤吸風險,

所以,對於這種流行很久,但是也落後很久的溺水急救方法↓↓↓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注意!不是所有溺水者都會拼命呼救

為什麼溺水的人就在身邊,周圍的人卻沒有察覺?對於溺水者的表現,難道不像影視劇裡演的那樣雙手亂揮、大聲呼救、拼命掙扎嗎?

浙江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外科主任醫師王欣解釋說:“一般情況下,人溺水時會緊張,肌肉變得僵硬,喊不出來,根本無法掙扎和呼救。”人在溺水時,大腦處於半昏迷狀態,所以,溺水者一般都很安靜。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那麼正確的溺水上岸後的

急救方法是什麼呢?

丁香醫生在知乎中說,這要根據溺水者的狀態來決定:

如果溺水者清醒、有脈搏、有呼吸

陪伴左右,做好保暖措施,打 120 或者送醫院觀察。

如果溺水者昏迷、有脈搏、有呼吸

立刻呼叫 120,清理口鼻異物,把溺水者穩定側臥位,等待救援人員。同時要密切觀察呼吸脈搏情況,必要時心肺復甦。

如果溺水者昏迷、有脈搏、無呼吸

這時溺水者已經類似「假死」狀態,患者喉痙攣,無呼吸,脈搏微弱瀕臨停止,此時要立刻呼叫 120,同時對患者給予開放氣道、人工呼吸,溺水者的脈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強。恢復呼吸後,可側臥位,等待救援人員。

如果溺水患者昏迷、無脈搏、無呼吸

這是最危險的狀態,此時要立刻清理溺水者口鼻的異物,然後按照 A-B-C 的傳統心肺復甦順序急救。即開放氣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壓(Compression), 切記同時呼叫 120,並持續復甦至患者呼吸脈搏恢復直到急救人員到達。

關於溺水時用 A-B-C 傳統心肺復甦法

心肺復甦主要用於心臟驟停的急救,雖然 10 年最新版的《國際心肺復甦指南》,已將過去傳統的 A-B-C 心肺復甦法,調整為 C-A-B,即先胸外按壓,再開放氣道,然後人工呼吸。但是在溺水急救時還是建議用 A-B-C 的傳統方法。

之所以有這樣的區別是因為常見的心臟驟停患者,大部分是心源性的心臟驟停,患者心臟驟停前體內尚有充足氧合,部分甚至存在瀕死喘息也能提供部分通氣氧合,此時維持基本循環供給大腦血供是首要目標,因此採用 C-A-B 急救順序。

但是溺水者主是窒息缺氧性心臟驟停,供氧是首要目標,因而採用 A-B-C 順序急救。

如果還不明白,那麼這麼說,如果遇到一個嚴重溺水者,已經昏迷,且呼吸脈搏全無,那麼施救的順序是:

開放氣道

先進行 5 次人工呼吸

再胸外壓按 30 次

然後再進行 2 次人工呼吸

再胸外壓按 30 次

然後按 2 次人工呼吸+30 次胸外壓按的順序往復下去。

之所以第一次要 5 次人工呼吸,就是因為溺水的根本機制在於缺氧,所以要在第一時間提供給患者充足的氧合。

所以,以後遇到溺水急救,如果有人這樣做: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你一定要去制止,這是不對的。

那麼如何預防溺水呢?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四肢易抽筋者不易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下水前先活動身體,水溫太低時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適應水溫再下水游泳。

3、游泳時,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4、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後游泳。游泳過程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7天10名孩子身亡,請務必將這份1號預警告訴孩子!包頭廣播電視臺

家長片刻疏忽是1-4歲兒童

溺水的根本原因!

①5歲以下兒童的家長或看護人,絕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浴缸、浴盆裡,或待在開放的水源邊,不能把兒童獨自留在衛生間和浴室;

②無論兒童在家裡、室外或其他地點的水中或水旁,家長與兒童的距離都要伸手可及,專心看管,不能分心,如打電話、聊天、做家務時都要能監管得到;

③兒童一定要由成人監管,不能將5歲以下的兒童交給未成年人看護。

在泳池會游泳,不等於會野泳,野外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水情比泳池複雜。

會游泳也不等於會救人。“手拉手搭救溺水者不可取。”在日常培訓中,戶外運動教練、長沙市紅十字會救護員羅格反覆教育學生,不要盲目下水救人。他讓學生在平地上手拉手,演示牽手搭救溺水者,“溺水者”用手一拉,其他學生根本站不穩,“更別說在斜坡上去搭救求生慾望強烈的溺水者了。

請讓孩子

請讓自己

請讓周圍的人

遠離溺水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