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級並行晉升人員超過規定指數按什麼辦法晉升?

1362510


職級並行超過規定職數就不能晉升了,在職數限制方面,職級並行和職務晉升是一樣的,都得嚴格按照職數規定在職數範圍內進行晉升。

大家知道2015年執行的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級並行政策是沒有職數限制的,當你達到了規定的任職年限和級別要求就可以晉升。在縣以下機關或者鄉鎮,機構規格最高為正科級,但是人們通過職級並行以後可以晉升為副處級,甚至正處級。新公務員法從2019年6月1日起執行以後職級並行就有了職數限制,將來在一個編制20人左右的單位,一般不設置二級調研員,但會設置1~2名的三級四級調研員職數,設置12名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

在職數允許的範圍內是可以晉升的,但是超過了職數範圍肯定是不能晉升的。並且新職級並行政策對於任職年限的規定,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必要條件,並不是充分條件。現在的職級並行政策,只要你達到了任職年限和級別要求,就一定可以晉升職級。而新的政策規定,任職年限只是其中的一個條件,就和公務員職務晉升一樣,達到了任職年限以後還會有很多條件進行限制。也就是說,即便你達到或者超過了年限,也不一定能夠晉升職級。

另外,職級職數和領導職數是分別進行核定的,比如,一個單位設定職級職數的同時,也會核定幾名領導職數,在職級職數已經滿額的情況下可以晉升領導職務。比如,四級主任科員兩年可以晉升三級主任科員,如果主任科員的職數已經滿額或被其他同志佔用,那麼就可以晉升副科級領導職務,佔用領導職數。

總之,新職級並行政策是有職數限制的,超過職數範圍肯定是不能晉升的。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中省直遴選


職級並行人數超職數,只能按照組織程序綜合考核實現職級晉升

今年六月,新《公務員法》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正式實施。公務員將迎來職務與職級並升時代。根據職級並行規定,公務員職級有職數和比例限制。

以地級市為例,市直機關一至四級調研員可配20%,其中一級、二級調研員不超過一至四級調研員總數的40%,一級調研員不超過一級、二級調研員總數的50%;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60%,其中一級、二級主任科員不超過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總數的50%。假設一個市直機關有60人,那麼一至四級調研員職數是60×20%=12個,其中一二級調研員可配5個(一級2個、二級3個),三四級調研員7個;一至四級主任科員60×60%=36個,一二級主任科員18個,三四級主任科員18個。在一個60在編人員的市直單位有12個調研員、36個主任科員,主任科員以上佔比80%,職級並行帶來的利好顯而易見。

這一點在縣一級體現尤為明顯。按照規定,縣直和鄉鎮機關二級調研員可配2%;三級、四級調研員可配10%,其中三級調研員不超過三級、四級調研員總數的40%;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可配60%,其中一級、二級主任科員不超過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總數50%。假設一個縣直單位有20個在編公務員(相當於大局了),按照比例可配20×2%=0.4個二級調研員,不到1個,這就意味著縣直單位想晉級二級調研員基本不可能,爭取三四級調研員,其職數為20×10%=2個,其中一個三級調研員、一個四級調研員;一至四級主任科員20×60=12個,其中一二級主任科員6個,三四級6個。一個20個編制的縣直部門有2個調研員職數、12個主任科員職數,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總的來說,職級並行對基層公務員有激勵。按照公務員職級並行的條件,公務員基本上每滿兩年即可滿足晉級的條件。但因為受職數限制,公務員公務員晉升職級不是達到最低任職年限就必須晉升,也不是簡單按照任職年限論資排輩就可以晉升,而是需要組織經過綜合考核晉升候選人工作實績、資歷等方面,經研究決定才能確認晉升。換句話來說,職級晉升不是自然晉升,不是想升就能升的,是必須經過考核的。

具體而言,公務員職級晉升一般來說必須走以下程序:

1、單位或組織人事部門拿方案;

2、對符合晉升條件的人進行民主推薦或測評,提出初步人選;

3、對初步人選進行考察;

4、晉級公示;

5、報組織人事部門審批。

無論是哪個層級,可以肯定的是,符合職級晉升條件的人會非常多,因此雖然職級崗位比以前躲了,但因為存在共需矛盾,在基層單位特別是縣級部門,職級晉升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更多時候仍需要耐心等待。


80後小公


新《公務員法》將原來在縣級以下公務員和參公人員中實行的“職級並行”政策,擴大到了全國所有的公務員和參公人員。3月底也出臺了《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對如何實行職級並行做出了詳細規定。6月份新《公務員法》實施以後,各省也會出臺職級並行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公務員和參公人員職級並行相關待遇落實措施。

和縣級以下公務員職級並行不同的是,新的職級並行政策,雖然縮小了職級年限限制,卻增加了名額限制,比如縣區黨政機關中,享受職級並行政策的一至四級主任科員,為綜合管理崗位的60%,也就是按行政編制的60%核定,同時還規定一二級主任科員佔一至四級主任科員的50%。這就是說,在縣區黨政機關中,如果編制為十人,一至四級主任科員為6名,其中一二級主任科員3名,三四級主任科員3名。

三四級調研員名額比例為10%,10名編制的黨政機關也只有一名調研員名額供正科級幹部爭取,這是縣區黨政部門一把手爭取的對象。那麼對於符合條件的老職工,或者副科級幹部、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爭取的對象就只能是一至四級主任科員,編制數超過20個的黨政機關,主任科員可以爭取四級調研員職級。如果大家同時符合條件,就只能優中選優,以現任職務為基礎,結合自身職務、職級、工資級別、學歷等條件,進行綜合比較,依次享受待遇。


真寧腔調


職級並行的方案,實際上等於增加了一點虛職職數,並沒有解決許多晉升無望的基層公務員的待遇問題,很多當了十幾年的科以下公務員仍然無望,也調動不了積極性,讓大家很失望。這說明這個頂層設計是失敗的,是脫離實際的。


浪遏飛舟389999


一職數限制,二比例要求,三職務職級可以互兼,四不主要依據任職年限,上述四點讓職級並行規定和實施程序都比2015年變得複雜了,受惠人員大幅減少,評定結果讓人心中無數,撲朔迷離,後面留言看有人說畫餅充飢,有人說競爭激烈,有老同志說傷心無望,但我更擔心大家尺度不明爭來爭去的,影響了工作,削弱了幹勁。

建議一,首次套改職級不受指標限制;建議二,放寬職數限制和各職級所佔比例;建議三,慎用職務職級互兼,一人佔兩位,把職數變得更加緊張。


阿里爸爸200310499


職級並行後,使以前有十三、十四年的老主任科員與只有幾年的主任科員在對應二、三級主任科員上差別不大,按以前老政策差一、二年就可以任非領導職務的副處了,可現在的新政策只能對應二級主任科員,連一級主任科員都評不上,太虧了這部分人了


手機用戶64512017334


新的公務員法馬上就實行了!關於職級並行的問題,設置了職級名額的跟制,這給基層公務員職級晉升設置了障礙,規定任職年限縮短了,這不是給任職二年以上公務員與任職年限十幾年以上的基層老公務員同一個起跑線了嗎!我覺得這樣頂層設計不合理,職級並行對基層來說,沒有多大意義!並且有名額職數限制,這不是給在職掌權者搞腐敗製造機會嗎!建議在基層搞職級並行,應取消名額限制,對基層公務員職級並行做出傾斜幫助!


51652739


1,公務員職級並行不是什麼新東西,舊公務員法裡早就有的,只是從沒人執行。二年一晉級丶五年一個職級是吧?現在又來個比例。那就是說,你賣了老鼻子命可沒指標,那是你命運不濟,君不知,現在官多兵少,指標早超幾倍了,年年稱職年年優秀沒個指標你還有什麼希望?這6月1號要來的初評如果非設指標,那陳年沒兌現待遇虧死的舊帳只能一筆勾了!!!


龍哥5662598981162


我就覺得第批進級的應先照顧一下快退休的,要不年輕的上去了,很長時間倒不出崗位,何時輪到別人?三十幾年的幹部與三四年丶五六年的幹部比,誰貢獻大?但現實是:快退休了,受職數限別,推薦沒優勢,就是到了退休也進不了職級。強烈建議快退休的不受名額限制,或優先進級。


270038


這個比例限制真的是定政策的不懂基層情況。現在的基層機構改革人員基本停招,按照比例限制60%,那後面進來的人如果沒有新人加入不是不能晉升,那做的好與不好有任何差別嗎?可以通過按照年度考核來晉升,不設職數職級限制,要不然年度考核的意義根本沒有什麼體現,同時基層的年輕人也是搞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