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屋藏嬌”到長門冷宮,漢武帝為何對原配陳阿嬌過河拆橋?

呂孟謙


陳阿嬌這座橋被拆,不是漢武帝一個人的“功勞”,既有漢武帝的冷酷無情,又有陳阿嬌自作自受的成分,同時跟長公主的驕縱密不可分,最後新寵衛子夫的出現,給了搖搖欲墜的朽木最後一擊。可以說他們四個人“齊心協力”,給陳阿嬌搬了一次家。

一、“金屋藏嬌”背後的交易

“金屋藏嬌”不見載於正史,而是出自魏晉時期的小說《漢武故事》。講的是陳阿嬌的母親長公主劉嫖,想將女兒嫁給太子劉榮為妃,不想被太子的生母慄妃一口回絕。

這事被心機頗深的皇十子劉彘(即漢武帝劉徹)的母親王娡得知。她深知劉嫖作為竇太后的女兒、漢景帝的姐姐,在宮中的影響力有多大,就主動攀附劉嫖。

有一次,劉嫖逗只有4歲的劉彘玩,挨個指著身邊的宮女問,把她們做你的媳婦好不好?劉彘直搖頭。劉嫖又指著陳阿嬌對劉彘說:把阿嬌給你做媳婦呢?

劉彘當著眾人的面,說下了千古名句:“若得阿嬌為妻,當以金屋儲之!”此言一出,劉嫖非常高興,就和王娡定下了二人的親事,並奏請漢景帝同意。這就是“金屋藏嬌”的故事源頭。

“金屋藏嬌”的說法不是真的,劉彘和陳阿嬌結下娃娃親是真的。這段婚姻,說白了就是一段政治聯姻。兩個孩子結親後,王娡和劉嫖一個明裡一個暗裡,搞得太子劉榮被廢,慄妃慘死,小劉彘奇蹟般地坐上了太子之位。

二、漢武帝就是一個“薄情郎”

漢武帝登基後,迎娶陳阿嬌為後,史書上沒有交代,他們倆婚後初期的感情狀況,但我個人判斷,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本來就是政治聯姻,沒有什麼感情基礎,同時漢武帝又是一個非常理智的人,他不會因為個人感情影響政治。所以,極有可能是陳阿嬌心滿意足,漢武帝盡心敷衍。

當竇太后去世後,長公主劉嫖失去了對漢武帝控制,雙方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改變。漢武帝已經坐穩龍椅,長公主對他的價值歸零了。從這時候開始,漢武帝就不再像以前那樣,事事縱容陳阿嬌,陳阿嬌的好日子也就算到頭了。

漢武帝一輩子身邊新寵不斷,他從來就不是一個情意綿長的痴情男,更不是一個為了感情不顧一切的情痴。別說是女人,就是他的母親、舅舅、兒子、女兒等血親,以及竇嬰、主父偃、韓嫣等寵信重臣,說貶就貶說殺就殺,一切為了政治需要,從不留情。

這就註定了陳阿嬌的悲劇,不,應該說他所有女人的悲劇,一旦他不需要了,立刻會棄之如敝履。陳阿嬌碰上漢武帝這麼個“薄情郎”,命中註定不會有好結果。

三、陳阿嬌自作孽

陳阿嬌有兩大特點,一是性格上蠻橫霸道,一個是智商上“殘缺不全”。陳阿嬌一直自詡是漢武帝的恩人,總覺得漢武帝欠她一輩子的債,加上養尊處優的大小姐脾氣,全部用來對付漢武帝了。

蠻橫霸道要看對誰,假如是晉惠帝那樣的面瓜,不受也得受了,偏偏漢武帝比陳阿嬌還要蠻橫霸道,倆人針尖對麥芒!尤其讓漢武帝不能忍受的是,長公主劉嫖壓得他抬不起頭。所以,一旦頭上的這座大山被搬掉,可以想象,漢武帝會怎麼對待陳阿嬌。

但陳阿嬌智障似的,不能看清形勢的變化,不能洞悉未來,以為漢武帝就是他們家屋裡的“那口子”,彼此制約。別說皇帝,這樣的女人,就算普通平民家庭的男子,也未必能夠忍受得了。

衛子夫受寵後,陳阿嬌採取極端的手法對抗漢武帝,這是完全沒把皇帝當皇帝。漢武帝看中的不光是衛子夫這個人,而是自己的尊嚴,無疑陳阿嬌一次又一次地挑戰了漢武帝忍耐極限。

當然,陳阿嬌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不育!這對後宮女人來說,就是致命傷。倘若陳阿嬌能意識到自己的危機,夾起尾巴做人,緩和與漢武帝的關係,即使不受寵,維持一個皇后空頭銜還是有可能的。但陳阿嬌面對懷孕的衛子夫,採取的是極端的做法——巫蠱詛咒!

巫蠱歷來是高壓線,碰不得,她這麼做無疑是自尋絕路!

四、煽風點火的劉嫖

劉嫖此人也有兩個特點:一是貪婪,二是愚蠢,估計陳阿嬌的智商就是遺傳她的。女兒悲劇的源頭就是源自於劉嫖的貪婪,自己是皇帝的姐姐,女兒還想當皇后,所有便宜都想佔盡。

便宜佔到手後,還是不滿足,還得讓女兒獨佔龍寵,這就很愚蠢了。既然知道是政治婚姻,就應該知道政治婚姻的特點,就該接受政治婚姻的命運。她不,她愚蠢地認為皇帝就應該拜服在她們母女的腳下。

面對女兒與女婿的婚姻危機,她不是積極地疏導勸正女兒,而是採取不恰當的方式,助紂為虐。她妄圖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給皇帝施壓。豈不知,她這麼做其實是在拱火!面對衛子夫的得寵,劉嫖竟然企圖截殺衛青洩憤,這等於逼著漢武帝跟她母女翻臉。

有這樣一個幫倒忙的蠢媽,陳阿嬌越滑越遠不足為奇。

五、衛子夫像助燃劑加速了陳阿嬌的毀滅

雖然自始至終,衛子夫都沒有對陳阿嬌有任何報復,乃至反抗的舉動,但她的出現,無疑在漢武帝與陳阿嬌的婚姻火災上,投下了一注助燃劑。

如果沒有衛子夫,相信早晚也會出現張子夫劉子夫,但至少陳阿嬌的悲劇會來得晚一些。而且衛子夫很爭氣,得幸就開花,為漢武帝先後生下皇長女和皇長子。要知道,漢武帝的第一個孩子到來前,他也飽受不育的譏諷。

衛子夫接連為漢武帝生下三女一子,關鍵她跟陳阿嬌完全不同,不但歌舞俱佳,而且溫婉賢淑。兩個女人,你說漢武帝會選擇誰?

所以,陳阿嬌被過河拆橋,不能單純責怪漢武帝,是多方因素造成的結果,陳阿嬌自己要擔負很大責任。好在漢武帝這個人有個特點,只要不涉及政治,一般他還比較寬容。被廢的陳阿嬌從“金屋”搬遷到長門宮,沒有被殺,也算保留了一點點溫情。


尋根拜祖


相對於陳阿嬌悽慘的結局,我還是喜歡“金屋藏嬌”的故事,不問故事真假。

那時的劉徹還不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太子是漢景帝的大兒子劉榮,太子的母親是慄姬。當時長公主劉嫖有意把女兒許配給太子劉榮,被慄姬給拒絕了,這讓長公主劉嫖感覺很沒有面子。就這樣,慄姬被長公主劉嫖給恨上了,於是經常在弟弟漢景帝面前說慄姬的壞話。可以這樣說,慄姬失寵太子劉榮被廢有長公主劉嫖一半功勞,劉徹能當上太子也有長公主劉嫖的一半功勞。而“金屋藏嬌”的故事運作人正是長公主劉嫖。

在慄姬這碰了釘子後,長公主劉嫖又把聯姻的注意打到了劉徹的身上,於是和同樣有想法的王夫人是一拍即合。有一天,劉嫖指著宮中一眾女官的面,問年僅幾歲的劉徹想娶媳婦嗎。劉徹搖了搖頭。當劉嫖說娶的媳婦是陳阿嬌時,劉徹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並信誓旦旦地說願意為陳阿嬌建一座金屋。“金屋藏嬌”的故事正史沒有記載,在我看來虛構的成份比較大,幾歲的小屁孩懂個啥。劉徹和陳阿嬌的結合,只是一場政治聯姻,至於愛情幸福什麼的都是其次。作為漢武帝劉徹的青梅竹馬和初戀,陳阿嬌在和漢武帝成婚後,也曾和許多世俗中的小夫妻一樣,有過甜蜜和幸福的生活。最恨身在帝王家,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女人,新鮮感一過,漢武帝和陳阿嬌的婚姻就名存實亡了,因為另一個美麗的女人——衛子夫,走進了漢武帝的視野。

衛子夫的闖入,讓陳阿嬌有了危機感,變得患得患失,自小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生性驕傲的她,能容忍漢武帝的冷落,唯一不能容忍的是漢武帝的移情別戀,她是真的愛他啊。這就是古代後宮制度的原罪了,皇帝可以和很多女人產生愛情發生肉體關係,但是後宮妃嬪的愛情只能是皇帝一人。嫉妒會使人瘋狂,迷亂人的心性,陳阿嬌就是這樣。一個出身高貴的人,竟被一個出身卑微的女人搶去了原本屬於她的愛情,這讓她的自尊心受不了,把一腔妒火全撒在了衛子夫身上。明著不能來,咱們就來暗的,陳阿嬌選擇了一種極端方式,用“巫盅之術”來詛咒來報復衛子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陳阿嬌用“巫盅之術”詛咒衛子夫一事最終還是暴露了,被漢武帝得知。早就對陳阿嬌沒感覺了的漢武帝,這次對陳阿嬌是徹底失望了,當了十一年皇后的陳阿嬌就這樣被廢了,轉到了門庭冷落的長門宮,直到去世,陳阿嬌再沒能得到過漢武帝的寵幸。


陳阿嬌被廢后除了“巫盅之術”事件外,還和她一直不曾生育有關,在母憑子貴的皇權時代,身為皇后不能生育,絕對是一件不能容忍的事,皇帝還想著江山要千秋萬代傳下去呢,此前的薄太后就是因為沒有兒子死後皇后位被廢的。漢武帝不是一個安分的皇帝,除了政治上的不安分,還有感情世界裡的不安分。自陳阿嬌後,衛子夫後來也失寵了,衛子夫最後的結局也不好,因“巫蠱之禍”受牽連被逼自殺,歷史驚人的相似。

陳阿嬌的悲劇是由自己性格導致的,仗著竇太后的寵愛,母親長公主劉嫖在劉徹當太子一事上幫過大忙,恃寵而驕,做事全然不顧漢武帝的感受。母親索求無度,女兒不懂收斂性格,擱在誰身上樂意,尤其是漢武帝這種雄主。不是說漢武帝過河拆橋,而是陳阿嬌不懂珍惜,哪怕你城府深點也行。


逍遙客小劉






這個陳阿嬌,皇親國戚,家庭條件極好,與漢武帝結婚後,嫉妒心強,總想一人獨享寵愛,對漢武帝也是管的很嚴格。最重要的是,漢武帝與她婚後幾年,一直沒有子嗣。漢武帝有點著急,大臣臣也很急。大臣們給漢武帝介紹大臣家的美女,漢武帝都看不上。


漢武帝在去姐姐家時,看上了歌女衛子夫,於是帶進宮裡。衛子夫出身卑微,卻得到了漢武帝得寵愛,陳阿嬌嫉妒至極,幾次以死相逼漢武帝。使漢武帝很反感,不再管陳阿嬌了。最後,陳阿嬌鋌而走險,用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這是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的罪行。被漢武帝發現後,陳阿嬌被廢除了皇后的位置,打入冷宮,孤老終生! 不是漢武帝過河車橋,而是陳阿嬌嫉妒心太強了,犯了打罪了!


路遙lgy


覺得“過河拆橋”用在漢武帝身上有點滑稽,是題主對帝王的溫情寄予了厚望;而“金屋藏嬌”表面上是在昭示花好月圓,實際上已經為“長門宮”悲歌譜寫了淒涼哀婉的樂曲!



1.“金屋藏嬌”是利益導致的短暫的合作關係,利盡則散。

陳阿嬌的母親是長公主劉嫖,原想將女兒陳阿嬌嫁給當時的太子劉榮為妃,不料被太子的生母,獨寵後宮的慄妃高傲地拒絕了;劉彘(即漢武帝劉徹)的母親王娡(她進宮前已有過一次婚姻,工於心計)得知後,處心積慮地攀附劉嫖,她深知劉嫖作為竇太后的掌上明珠、在後宮中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有一次,劉嫖逗4歲的劉彘玩,她指著阿嬌問劉彘說:“她給你做媳婦,好嗎?”, 劉彘當著眾人的面,不假思索地說:“若得阿嬌為妻,當以金屋儲之!”。這典故正史無記載,出自魏晉小說《武帝紀事》,我覺得不靠譜,縱使是真的,保不定王娡事先對劉彘搞過情景模擬訓練,即是王娡早先教他說的!

金口玉言,讓劉嫖心花怒放,就刻不容緩地奏請景帝,與王娡定為兒女親家,這就是典故“金屋藏嬌”的來歷。

明眼人懂得:劉彘與陳阿嬌結合純屬政治聯姻,此後,王娡和劉嫖各顯神通,一內一外,一明一暗,縱橫捭闔,終於廢黜了太子劉榮,慄妃落得慘死,而劉彘被冊封為太子。

2.竇太后殯天,武帝掙脫羈絆,阿嬌失去了保護傘。

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武帝上位後,立阿嬌為皇后,竇太后在世時,懾於長公主的勢力,武帝對阿嬌態度不明朗,最低是相安無事;奶奶殯天后,姑媽劉嫖失去了靠山,武帝真正親政,大權獨攬, 血氣方剛的他開始追逐佳麗,新寵不斷;由此猜想,長輩蒂結的政治聯姻,並沒有拴縛住劉彘的心,他對她並無感情。



而陳阿嬌秉承了母親長公主的不可一世與蠻橫霸道,缺乏作為女人應有的辯風識向與見機行事的能力,繼續以武帝的恩人自居,動輒頤指氣使, 誰來買你的帳呢.


3.阿嬌本人有不孕症,沒為武帝生下一兒半女。

儘管婀娜多姿,顏容嫵媚動人,但她的肚子不爭氣,始終無懷孕跡象,儘管武帝花巨資遍求名醫良藥,但阿嬌的肚子始終沒動靜。

而在馬車上被臨幸的衛子夫,後來入宮受寵就大腹便便,阿嬌由嫉妒而昏聵,做了一個觸碰高壓線的動作——“巫蠱詛咒”! 這在當時可謂罪惡滔天,無異於自尋絕路!


4.劉嫖 的貪婪與愚蠢,是阿嬌受冷落的催化劑。

貪得無厭,慾壑難填是劉嫖的特點,竇太后在世,武帝睜隻眼閉隻眼,現在劉嫖依然獅子大開口,要這要那,武帝早已怒火中燒;匪夷所思的是,衛子夫得寵後,愚蠢的劉嫖運籌帷幄竟然綁架了衛青(衛子夫的親弟,後來出將入相),企圖除之而後快;這無異於逼著羽翼豐滿的武帝翻臉。


5.衛子夫優秀,阿嬌相形見絀。

衛子夫不僅風姿綽約,能歌善舞,而且性格溫婉,懂得察言觀色又謹言慎行,頗有賢淑風範;並且接二連三地為漢武帝生下三女一子,在武帝心目中無疑是母儀天下的主。


希望星晨58298869


漢武帝對原配陳阿嬌冷落,其實也不能全怪漢武帝。陳阿嬌作為皇后,沒有一點皇后應有的氣質,習慣飛揚跋扈,總是惹怒漢武帝,最重要的是十幾年來她沒有給漢武帝生下一個子女,漢武帝廢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漢景帝時期,漢武帝劉徹還不是太子,當時的太子是劉榮。劉榮被廢也是他的母親一手造成的。劉榮母親慄姬嫉妒心太重,特別是對陳阿嬌的母親長公主劉嫖很怨恨。後宮很多女人都是因為劉嫖才得到寵幸的,而他母親卻反其道而行之,恃寵而驕,對劉嫖要求和他兒子劉榮結為親家時一口回絕了,劉嫖很生氣,,便把目光轉向了還只有八歲的膠東王劉徹,劉徹生母王夫人很愉快的答應了。

劉榮的悲劇開始了。長公主劉嫖經常在漢景帝面前說劉榮母親的壞話,久而久之,慄姬失寵,劉榮太子之位終於不保,最後廢了劉榮太子,立劉徹為新太子。漢武帝劉徹能當皇帝,陳阿嬌的母親長公主劉嫖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

陳阿嬌和她母親劉嫖就此功勞,陳皇后經常在武帝面前飛揚跋扈,劉嫖常向武帝索取財物。時間久了,武帝對此很討厭。

陳阿嬌因此被漢武帝獨寵,但是她始終沒能生孩子,花了九千萬錢也沒能治好不孕之症,遂武帝對陳皇后的寵愛也慢慢減少了。

前139年,平陽公主獻歌女衛子夫以衝後宮,衛子夫得以寵幸,一年後衛子夫懷孕,衛子夫的寵幸一天勝過一天,接連為武帝生下了三個公主,陳阿嬌的皇后最後因此不保,被漢武帝廢后,衛子夫上位。


歷史如歌


李白有一首《妾薄命》: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形象生動得描述了陳阿嬌從“金屋藏嬌”到長門冷宮得經歷。並闡述了女子以色示人,終究年華易老不在受人恩寵得悲慘教訓。

對於這個事情我有些不同得看法。漢武帝劉徹和陳阿嬌看起來是青梅竹馬,實則是一場政治婚姻,劉嫖與王美人定下得一場約定。有沒有真實情感很難說,不過我想之間劉徹肯定偽裝得很愛憐。如願登基皇帝之位,也確實修建了黃金屋。

登基為帝得劉徹,肯定要重振自己得威嚴,施展自己得武略,歷史上得劉徹確實也是這樣一個君主。這時候得陳阿嬌還是嬌蠻任性,恃寵而驕得話,肯定會磨平劉徹得耐性。這也是為什麼衛子夫不驕不妒,性情溫順,善解人意更得人喜歡。就像現代你工作了一天,哪裡還有心情跟你的妻子跑來跑去,還是希望自己回家安穩吃飯,倍感溫馨。再加上一個天天覺得劉徹得位子是她幫助得來得劉嫖,天天索取各種各樣得財物,時間不長還好,時間久了,人心都會變。

作為一國之後竟然不可以生育,古代對於傳承看的很重,儒家禮法,禮記綱常都是不容許這樣得現象出現的。君不能一日無子,偌大得大漢帝國,難道交給別人管理。

最愚蠢最直接得原因就是陳阿嬌與母親聯手用“巫蠱”的手段,想除掉衛子夫。在後宮招引女巫,妄想用巫蠱邪術詛咒並謀害衛子夫與衛青。歷朝歷代因為陷害巫蠱之術得太子,公子死去多少,還有人正大光明得這樣做的。隨後就被打入冷宮。

這個悲劇有一定的歷史原因,更有很多源於陳阿嬌的嫉妒,愚蠢。


話小房


很意外會被邀請答此問,不過我確實對陳阿嬌的故事有自己的看法,就獻醜回答啦!

一、古來帝王將相的愛情,幾乎和權利相連,漢武帝也不例外。

‘金屋藏嬌’是漢武帝對陳阿嬌的誓言,更是仰仗長公主之力,登上王位的一條好路子。無論是長公主還是陳阿嬌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女婿或是丈夫能夠君臨天下。為此,這一對母女也是傾盡全力,為當年劉徹登基付出不少努力,劉徹自然看在眼裡,也對這對母女感恩有加,履行當年的承諾。

二、陳阿嬌是否真的如所記載那麼善妒惡毒?外戚干政才是罪魁禍首!

可以肯定的是,漢朝自立朝開始,呂雉,竇漪房外戚干政嚴重。

劉徹的丈母孃乃是長公主,比當年呂雉,竇漪房的孃家背景更牛,假如劉徹一直將陳阿嬌金屋藏嬌,大概他自己都怕陳阿嬌成為外戚干政的又一典型代表吧!

至於陳阿嬌性格如何,也許是真的善妒,也許只是杜撰之詞。

三、只聞新人笑,哪聽舊人哭

當年《長門賦》的話語,不無道理。

不說帝王,只說一般男人都是隻聞新人笑,哪聽舊人哭,更何況劉徹這個男人是擁有天下的帝王啊!

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陳阿嬌不過是眾多女人之一!劉徹不成帝王之前,可以情深義重,成了帝王之後,糟糠不夠愛的也再正常不過。

四、漢武帝反擊匈奴,衛青的姐姐衛子夫是最好的選擇!

衛青,霍去病,選擇身為歌女的衛子夫,不僅可以籠絡他們,更可以一定程度阻止外戚干政。

不過,不說陳阿嬌,阿嬌之後的正宮娘娘衛子夫也不過只是風光一時,最後也被劉徹擔心外戚干政。不過那些就不在本回答裡細說了!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關注我哦!


蔚水水


“為防外戚做大”

先前已經有呂后的先例了,難道要讓竇太后和館陶公主效仿先例?

漢武帝劉徹昂藏不凡,不會讓任何人來阻止或妨礙他的大業。

劉彘娶陳阿嬌是一個必然,因為劉彘和他的母親都要通過與館陶公主聯姻往上爬。

劉徹廢后也是必然,他絕對不會讓外戚做大。

陳阿嬌如果不是館陶公主的女兒,劉彘不會娶她,劉徹不會廢她。總而言之,這是因為身份和背景造就了陳阿嬌的孤苦一生。


龘譶惢磊


漢武帝劉徹與陳阿嬌幼時便在一起玩耍,還承諾為其蓋座金屋。漢武帝初登基,但皇位並不穩定,作為皇后陳阿嬌的母親長公主對皇位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皇上自古就是後宮美女如雲,加上陳皇后一直沒有子嗣,慢慢受到了冷落。陳皇后由於嫉妒便命人將漢武帝喜愛的妃子製成紙偶,用針扎詛咒。後事發,被漢武帝打入冷宮,終其一生。


風向標欄目


不嫁給皇帝,才有可能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