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利率普漲,都帶來了哪些金融信息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1季度末,銀行在MPA考核壓力和流動性收緊的形勢下,大額存單成為銀行攬儲“新寵”。據融360最新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3月份,銀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均比2月份有所上漲。其中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漲幅度均超過1BP,漲幅最高的是3年期利率,環比上漲了2.26BP。而20萬元起購的大額存單各期限利率繼續上漲,均較基準利率上浮了50%以上,創出自去年3月份以來的最高值(4月8日《證券日報》)。

說實話,看到這則新聞,除了更多的是令人欣喜之外,也還存在些許擔憂。欣喜的是銀行存款利率上漲對廣大民眾來說,意味著銀行願意付出更高的成本來吸引老百姓手中的資金,老百姓可獲得更高的利息收益,可抵消物價上漲導致的財富縮水;最為重要的是它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銀行過去那種高高在上、不愁百姓存款不存入銀行的“懶惰”經營意識,它會促使銀行更加重視對民眾利益的重視,把存款人當成上帝,讓普通民眾獲得銀行更大的尊重。擔憂的是銀行經營成本將更加上升,中小銀行經營困難將加大,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銀行的經營生態。

銀行存款利率普漲,都帶來了哪些金融信息

然而,如果對目前銀行存款利率普漲現象進行深刻分析,便不難發現其釋放了多重金融信號:

大型銀行競爭處於存款競爭的強勢地位,中小銀行經營將更加艱難,未來銀行“馬太效應”將顯現,中小銀行兼併或破產將成為可能。中小銀行由於小法人地位,資金實力不雄厚;在央行MPA考核壓力下,加之自身因素在存款市場上與國有大型銀行相比處於弱勢地位,存款增長放緩,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通過提高存款利率手段來確保資金來源的穩定,以維持經營發展。而這種靠高成本來擴大存款的行為是難以為續的,時間長了必然以侵蝕利潤為代價,最後的結局是難逃虧損、甚至是關閉破產的命運,銀行之間“大魚吃小魚”的兼併行為也將不可避免。這樣有利於加速我國銀行經營變局,實現銀行機構整體優勝劣汰。

銀行存款利率普漲,都帶來了哪些金融信息

銀行存款利率普漲,意味著普通民眾投資理財意識的覺醒,不再願意接受負利率政策的“剝削”,這對銀行來說無異於要做出更多、更大的經營讓步,將自身經營利潤的一部分分割給廣大民眾,銀行躺著賺錢的日子真的一去不復返。銀行之所以普漲存款利率也是情非得已的,面臨存款增速放緩,甚至是存款的下降,不提高存款利率是不行的;而且我國銀行長期實行的負利率政策確實讓民眾財富縮水不少,在當前各種新興金融業態不斷湧現及金融產品不斷創新的大趨勢下,銀行存款分流尤其嚴重,銀行只有重視普通民眾的利益,讓民眾財富縮水的程度降低一點,才有可能讓廣大民眾將錢存入銀行。可見,銀行存款利率普漲其實是民眾投資理財意識覺醒的倒逼,不僅有利於增加民眾存款收益,也有利於促進銀行改進金融服務,提高經營服務效率。

銀行存款利率普漲,都帶來了哪些金融信息

越是經濟發展地區的銀行,存款競爭的程度更加猛烈,表明未來銀行競爭的主要驅動地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也會導致金融資源向經濟發達地區流動,會更加劇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落後地區之間的差距。從新聞反映的情況看,目前國有銀行存款利率上漲明顯,5年期利率出現倒掛。各銀行類型中大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調最明顯,各期限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調,主要集中於無錫、合肥等二線城市。它也說明銀行把存款競爭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經濟發達的一、二線城市,這種存款利率上漲的結果,會將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資金通過系統內資金往來、資金拆借市場及其他途徑流向經濟發達地區,更會加劇落後地區資金的貧乏,導致落後地區的“金融貧血”,使得經濟發展更加落後和差距拉大。

銀行存款產品期限面臨較大的考驗,銀行應重點將存款產品的利率放在中短期存款上,長期存款將會日漸受到冷落,這表明民眾因懼怕貨幣發行超速加劇財富縮水的擔憂心裡增強。如信息反映,一些銀行的3年期定存利率明顯高於5年期定存利率,尤其是郵儲銀行表現更明顯,5年期定存利率最低達2.75%;3年期與5年期的基準利率相同,而最高和3年期利率相差110BP。原因在於5年期定存利率由於沒有基準利率,且期限偏長,對存款人也沒有吸引力,銀行也沒有動力提高利率。這顯示,銀行應儘量多開發存期短的存款產品及其他理財產品,並儘量提高存款利率;同時,國家應當實行穩定的貨幣政策,控制貨幣發行數量,防止物價上漲而加劇民眾對銀行存款收益下降的擔憂心裡。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開偉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