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军身手究竟如何,与普通士兵对抗是否真的和砍菜一样?

米斯特库


古代将军大多很能打!他们与普通士兵对抗真的就像切菜一样!否则怎能带兵?又怎能服众?自古都有:文能提笔安邦,武能上马定国之说!



只是从赵胤禛开始,就刻意重文轻武,武将才开始慢慢没落,到最后只能文官领军出征,这也实属无奈之举!因为赵胤禛怕武将夺他的天下啊!因为他是武将,他的天下就是夺的人家的!

比如岳飞就是古代武将中能打的一个缩影。

据《宋史.岳飞传》载:岳飞“战于太行山,擒敌将拓拔耶乌。居数日,复于敌战,飞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敌兵败走。”显示了岳飞岳家铁枪的神威。


在建炎3年(公元1129年)2月,27岁的岳飞带领几员勇士,跃马冲进张用万余人的营阵。岳飞“左挟弓矢,右运长矛”,与金军大战三、四个时辰,大败张用。此战在古代军事史上传为佳话。

岳飞能同时左手用弓箭,右手使铁枪的左右开弓的绝技在古代武将中非常罕见,又岂是普通士兵所能及?

建炎4年(公元1130年)5月初十日,在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战役中,28岁的岳飞手持丈八铁枪,在敌阵中横枪跃马,左挑右扫,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敌兵成片倒下。在他的带领下,岳家军胜利收复建康。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在突袭马进部时,29岁岳飞身披重铠,跃马冲进马进部。马进军望风披靡,敌军逃到河渡土桥,桥塌,马进无路可逃,率部反扑。岳飞射死马的先锋,带军冲杀,敌溃不成军。

岳飞在38岁时,也就是岳飞遇害前一年的最后一战。绍兴10年(公元1140年)7月初十,敌军重兵袭来,大家都劝岳飞不要硬碰硬,并拦住岳飞的马头:“相公为国家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

霍坚抓住马缰不放,岳飞用鞭抽开他的手,然后跃马冲向敌阵。当他杀出一条血路,瞥见金阵中有一个身披紫袍的将领,便冲上去挥枪将其刺死。金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


打扫战场时,从紫袍将领身上发现“阿骨杂孛堇”字样的红漆牌子,才知杀了金军大将。这是岳飞最后一次在战场上施展自己的武艺,从此便离开了他精忠报国的沙场。

正所谓:将无偷生之意,士有必死之心,岳飞虽位居将帅,但每次冲锋都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所以,他统帅的岳家军也所向披靡!他在《五岳祠盟记》中说:“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戎,历二百余战。”

自古以来,中国历史都存在文治武功。一方面“以文教佐天下”教化民众,维护社会和谐;另一方面“以武功戡祸乱”保护国家安定、巩固国家政权。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取武官的手段。兴于隋而废于清。古代称考取武进士为“跳龙门”,李白曾说:“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这些武状元被各朝用作保家卫国的良将,比如唐朝大将郭子仪就是武状元出身,东北奉军中的郭松龄是他的后代,也是战功赫赫!可见基因之强大!


小熙为人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认为古代将军,都是武功高手,可以一个打十个。

其实,很多古代将军压根不是武人。

比如明代袁崇焕,他压根就是文人,进士出身,手无缚鸡之力。

就这样,袁崇焕仍然能够统领辽东的明军。

同样道理,满清的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全部都是文人。

以曾国藩为例,他中进士,入翰林院,迁内阁学士,先后担任兵、工、刑、吏部侍郎。

然而,曾国藩只是文人,在咸丰二年(1852年)之前从没打过仗,也没有带过兵。

当年太平军杀到湖南,绿营兵闻风溃散,满清政府走投无路,被迫任命曾国藩等人组成地方武装对抗太平军。

所以,曾国藩办理团练,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就是因为没带病,经验不足,曾国藩出道两次被太平军击败。

当时太平军攻势凌厉,湘军陆军溃退,水师也被太平军炮火猛击,最后在洪家洲全军覆没。曾国藩尽失威颜,悲愤中两次投水自尽,被部属救起。

但是,随后曾国藩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很快上手了。

3个月后,他出兵攻陷岳州,杀死太平军将领曾天养。

古代的军官,尤其是高层军官可以完全没有武功,因为他们不需要参战,只需要指挥。

其实就算到了现代也是如此。

解放战争中,连长以上军官实际开枪的就很少了。

原则上,连长还可以参战,但营长则不可能,也不允许营长随便参战。

因为营长的任务是指挥,不是打仗。一旦营长伤亡了,这个位子很难有人能够接受,影响数百人作战。

解放军在内战的装备中,班长、排长都是装备驳壳枪的,也就是盒子炮。

这种手枪属于进攻手枪,几乎可以当做卡宾枪来用,装弹也有10发,有效射程最远可以达到50米。

但是,从连长开始一般不装备盒子炮,营长以上基本都是小手枪,各种撸子。

到了师长、军长之内,手枪都五花八门,有的是左轮枪,有的甚至是冷门手枪,因为他们没有开枪的机会。

古代也是如此,中高级指挥官,是不需要拿兵器作战的,只需要指挥。

其实真正最高级军官,甚至只需要制定战略,具体执行由部下执行。

实际上,也有高级军官和普通小兵作战的战例。

比如苏联著名将军瓦图京。他乘坐的吉普车,突然被乌克兰民族主义游击队袭击。

瓦图京仓促跳下吉普车,用TT手枪对准游击队射击。刚打了两枪,对方一个梭子扫射过来,瓦图京被射倒负重伤,最终伤重不治死亡。

这是现代,古代其实也差不多。

古代很多将领都是被小兵杀死的。

以孙策为例,他一次遇到3个刺客。孙策先下手为强射死一个刺客,但随后被一箭射中。孙策带着伤逃走,最终还是死了。

你要说孙策武功已经够高强,堪称三国最能打的将领,也不过如此。


萨沙


一说起古代的将军,许多人脑海里都会冒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这样的场面。

他们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手中大刀挥舞,杀小兵如切菜分瓜一般。实际上,将军们真的有这么勇猛吗?

古代将军的来源,一般是世袭的。比如戚继光,他十六岁时就是将军了,因为他世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这个职务。



不管他能不能打,他总是将军了。但是大多数世袭的将军都有两下子,他们家学渊源,从小就会被培养军事指挥能力和武艺。

第二种来源是武科举,从中选拨的武进士,武举人们也有可能当上将军。

这些人通过“过五关,斩六将”一样困难的层层选拨,可以说是百里挑一,所以战斗力还是很厉害的。

第三种才是按军功提拔,只要你够勇敢,在战场杀敌足够多,也有可能当上将军。

这样的将军一般都很生猛,只恨自己杀的人少,军功不够高,所以战斗力也特别强。还有一种是文官出身的将军,比如袁崇焕、虞允文这样的文人将军,他们一般不会在战斗第一线,所以基本上不会和小兵下面交锋的。


总体来看,只要不是文官出身的儒将,基本上都有两下子。他们砍小兵,不说和砍菜一样,起码想杀死一个士兵,也并不困难。

不管是从装备还是战斗意志,战斗素养,小兵和将军都是不能比的。古代士兵是一种职业,一般家里有了当兵的,就一直世世代代当下去,这叫“军户”。

很多士兵年纪很大了,为了挣一碗饭,还在部队服役。《木兰辞》里就说了,花木兰的老爹,年纪很大了,又有病,打仗起来一样得上阵。这样的士兵,又有多少战斗力呢?

再从武器装备来看。武将基本上有马,这是很大的优势。骑兵为什么能完虐步兵,区别就在于有没有马。

骑在马上,居高临下,速度又快,动能加势能,站在地上的小兵是不容易伤害到骑马的将军的。将军自身防护措施又做得好,他们一般都身披铠甲,首先保证了自身的安全,在战场上先立于不败之地,士兵又怎么能够伤害到他呢?


我们以曹变蛟为例。崇祯十一年,曹变蛟追击农民起义军,在陕西阶州、文县两地与大天王、混天王等部决战。

曹变蛟转战千里,二十七日未解甲,斩敌七千余人,曹变蛟一人就斩杀数百义军。松锦大战中,他在清军中纵横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将皇太极的护卫们砍杀殆尽,,斩敌数百名。这样的将军,砍杀士兵和砍菜有什么区别?

虽然将军在战斗中有很大优势,但他们和士兵正面PK的机会不是很多。除了那些喜欢亲自冲锋的悍将,一般的将军是不会冲锋的,他们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指挥作战。

如果到了需要他们亲自冲锋了,说明这场战也差不多要失败了。

所以,古代将军和士兵相比,想杀几个小兵,还是和砍菜一样的。完虐。


刚日读史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首先打仗不是两堆人由各自的头头带领一窝蜂往前冲,那叫打架,战争都是很讲章法的,放到现在那就是踢球,踢球没章法那叫国足。


武将就是用来讲章法的,打仗冲在前面的都是军中猛士,让将军带头冲锋,就算将军想,周围人也得拼命拉着,将军跑前面杀敌了谁指挥?万一将军死了,他的亲随都得遭殃。

所以打仗将军和小兵互砍的事非常少见,能活下来的都青史留名了,顶多了也是将军带着一大帮亲随打仗,亲随帮着挡刀挡枪,将军负责收人头。

但是也不是真的打不起来,要是真打起来,三五个小兵还真应付不了一个武将。

首先,绝大部分的武将要不是武将世家,要不是富商巨贾出身,从小就开始打熬力气,锻炼身体,家里也不惜血本,各种出名的枪棒教头,珍贵的中草药给你堆起来,其身体素质那是农民,流民出身的小兵不能比的。


其次,武将手里长的是步槊马槊,这种兵器势大力沉,又非常有韧性,抡起来是方圆两米无人近身。近短的是百炼钢打造的宝刀宝剑,身披明光铠(举个栗子)小兵手里的粗制滥造赶工期的铁片刀一磕就两截了,能拿刀还算是不错的,要是赶上乱世,拿着粪叉子,搂草耙子,锄头竹竿也能让你上战场,身上穿的好点的给你穿个布甲扎甲,赶上乱世还给你发铠甲?

这样的小兵真和全副武装的武将打起来,不说砍瓜切菜,三五个是绝对不够一个武将收拾的。


乱世草根出身的武将那更是不得了,他虽然没有好的身体素质,但是人家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一步一步杀到这个位置的,其杀人经验何其丰富,怎么是一个被撵上战场的小兵能对付的了的。


守仁读仁


除了个别少数儒将,古代的武将大都有两下子。有些还是超级大杀器。虐小兵如砍白菜。

第一,与普通士兵相比,武将大都武艺高强。

武将的来源有三种

一种是世袭的职位。也就是所谓的将门之后。这种武将大都有家学渊源,包括军事指挥和个人武艺。


比如三国的马超,他们家世代都是武将。马超的武艺自然超群。

隋唐的武将,大都是军事世家,基本都来自关陇军事贵族。这帮人从小就狂练武艺。

唐朝大将李靖,是韩擒虎的外甥。韩擒虎在自己头上放一个铁环,让李靖骑着马用长枪挑铁环!这时玩命啊,武艺能练不好吗?

明朝的戚继光就更牛了,十四岁继承祖业当了将军!他的武艺,怎么说呢?箭不虚发!

另一种,就是战场上杀出来的。

能从小兵一路杀到将军,战斗力当然不用说了。


关羽张飞,平民出身,能成就大业,全靠一身好武艺。

宋武帝刘裕,贫民出身,曾有过一人单挑千人的壮举。

岳飞出身农家,32岁官封节度使,只因为神勇无敌。

最后一种是武举人出身。

唐代开创了武举制度。名将郭子仪救出身武举。能考上武举人,武艺最少是全国五十强吧。

而大多数小兵,都是普通农民,根本没有经过训练,当然不是武将的对手了。

第二,武将的装备比小兵好得多。

一般武将都有铠甲。有的还会身披重铠,就是穿两层铠甲!


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都不好使,武将当然猛了。

小兵则可怜的多。我国古代的军队,披甲率很低。最多百分之三十就了不得了。绝大部分小兵是没有铠甲的,就算有铠甲,质量也不能和武将的相比。


上将嗳福斯


对比古代将军和普通士兵,除了一些特殊情况,极少数的士兵比较强之外,大多数的情况,将军完虐士兵。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一、古代将军是都是来之不易的,能够当上将军,统领大军,没有真本事是不可能坐到这个位置上。

古代的将军也好,现代的将军也罢,能够当上将军都是付出了多倍的努力的。

拿古代将军来说,古代要想晋升为将军,基本分为两种途径。

第一个,世袭将军,古代皇帝赐予将军职位,有些是可以世袭的。但是只要父亲或者其他长辈是将军他的后代就一定是将军吗?显然不是。要知道,古代将军一般都有很多子嗣,如果不能在众多的兄弟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不可能世袭职位的。所以这就决定了,要想世袭将军,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打败一个个竞争者。而且由于是武将世家,资源什么的都是比较全面的,也有系统的锻炼,这就比普通士兵的基础高了很多。再加上各种培养,普通士兵是没法跟他们比较的,所以大部分家族任何一个子弟都能完虐普通士兵。

第二个,靠自己的功绩一步步晋升将军。这些人都是在众多的战争中,踏着无数的尸体走向高位的。就算人家起步时候跟普通士兵一样,但是经历了那么多的战争,早就锻炼了自己,格斗技巧,战术,都是普通士兵无法比拟的。无数次从鬼门关擦过,又有哪个是平凡的呢。所以,与他们相比,普通士兵就好像刚开始的他们,就像小时候的你跟现在的你打架,结果可想而知。

二、普通士兵的出身相比较将军是天壤之别,这就决定了他们无法在同一层次。

古代的用兵打仗,他们的士兵都是征兵,从每户人家之中抽取青年,加入军队。这样一说就很好理解了。

古代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大部分都是贫民。营养跟不上,身体素质就会很差,就算后期的营养跟上了,也不能官宦世家相比。

农民出身的士兵,他们在打仗时是听从上一级的安排指挥的,个人没有技术,没有战术,拿着武器横冲直撞。这样是比不上多年训练下来,战斗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将军的。



综上这些可以知道,普通士兵的身体素质,战略战术,作战技巧,反应能力等方面跟将军是无法相比的,所以如果两者对抗,将军完虐士兵。


老黑说说事


这个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主要两点:看装备哈看出身。


看装备

在冷兵器时代,一套好的装备直接会影响一个人的战斗力,我们就来说说铠甲。

在中国唐代。铠甲的制作水平就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种类繁多,形制多样,根据《唐六典》(见注释1)记载的铠甲有十多种,包括明光甲、缀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等,甚至还有专门为战马制作的马甲。

其中最好的当然是大名鼎鼎的明光铠,其名来自于铠甲胸前的1到2块极为光亮的铁甲护胸。这点也被后世的大部分铠甲沿用下来,用以保护要害部位。明光铠将周身要害尽皆防御在内,在战斗中普通的冷兵器已经很难对其造成有效伤害,防御力强悍。

而相较于明光铠,最基础的布甲和皮甲防御力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近战能够起到的保护作用也极为有限。

宋代以后,虽然已有火器出现,但那时的火器仍处于初级水平,在破坏力上很难对身穿如明光铠的军人造成有效的穿透伤害,所以铠甲仍是重要的防护装备。按照宋代对铠甲的分类,主要有钢铁锁子甲、黑漆濒水山泉甲、明光细网甲、明举甲、步人甲等数种。

到了清代,铠甲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清太祖努尔哈赤便是以13套铠甲起家,而后称雄中原。清朝的铠甲主要吸取了明代的工艺技法,同时又兼具游牧民族的铠甲优点,在增加防御力的同时,装饰性也有很大进步。具体我们可以看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铠甲。

康熙锁子锦金叶盔甲(故宫):

康熙明黄缎绣平金龙云纹大阅甲(故宫):

铠甲美观是次要的,关键还是防御力。所以对于重要的将领,在战场上绝对是要武装到牙齿。比如与明军对战的满族八旗精锐——巴牙喇兵,就配备了当时可以说是最好的装备。据史书记载巴牙喇兵上阵之时会穿三层甲,内有锁子甲,中有绵甲,外有铁甲,防御力惊人。碰上这样的怪物,挥着武器杀向毫无防御装备的普通士卒,的的确确可以达到砍瓜切菜的效果。

即使是弓箭,除非能够精准射到眼鼻等铠甲覆盖不到的部位,不然很难穿透三层铠甲的巴牙喇兵。由此来看铠甲对于满清,的确有着重要作用,并成为满族八旗横扫中原的重要依仗。

当然,随着热兵器彻底替代冷兵器的时代到来,以及清末政府编练新军,曾经辉煌千百年的铠甲也终于走下了历史舞台,成为历史博物馆中尘封的藏品。曾经血染沙场的它们,隔着透明的玻璃窗,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看出身

一说到将军,大家往往都会想到关羽、张飞,亦或者岳飞、戚继光等,这些在历史上以武力著称的将领,个人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将军也不一定全是武将出身,还有很多是半道弃文从武,或者直接就是文官统军。

比如被崇祯皇帝砍了脑袋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就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而那个时候他已经35岁了,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袁崇焕至少有20多年时间过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那你能指望他有多高的武艺呢?

再比如领导湘军剿灭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同样前半生都在读书考进士,曾国藩的武力值和普通人比应该也高不到哪里去。

之所以我们总认为将军就应该武艺高强,杀起普通士兵如砍瓜切菜一般,主要还是受到影视作品和小说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往往那些冲锋陷阵的场面才容易塑造人物的丰满形象,而一味的沉静思考总是会让读者感到乏味。这或许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注释1:《唐六典》全称《大唐六典》,是唐朝官方性质的法典。成书于唐玄宗时期,既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


瓦尔登的船夫


确实可以!这主要是双方不是一个等级的。我们看以前描述武将的言语都是身高八尺九尺,膀大腰圆。这是什么概念呢?武将们多是一个身高一米九两米,体重两百多斤,又全是肌肉的人。而当时的小兵们大多只有一米五一米六的样子,这对阵起来怎么打?完全就是大人在打小孩,拎起来就扔掉了。

其次,战斗经验问题,武将们往往都是当兵几年十几年的老兵,这样的人常年在战场上历练武艺这东西本来就是欺生恋熟,武将的打仗经验足临阵发挥好。而小兵们多是刚参军入伍的,没训练多长时间,很多还只是第一次上战场,这对比之下就是一个职业拳击手对打一个中学生。

再者,武器装备不同。古代武将的装备是比小兵高很多的,从佩剑到盔甲都是另外一个等级的,这使得武将具备比小兵高得多的杀伤力。

不过呢,小兵也得看情况!当时的骑兵就没那么弱了,哪怕是随便一个骑兵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士,骑兵从遴选到训练上都很严格,就没有那么好打,哪怕一个小骑兵也是个不好对付的战士,秒不了。


优己


古代将军也是人,也非三头六臂,将军也分陷阵杀敌的先锋战将和中军指挥的统帅之才,并非所有的将军都能武艺高强,也并非如艺术形象中“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普通士兵与将军作战时的差异是在军事素养、身体素质、装备配备、协同护卫、战斗经验、以及信念荣誉感。



军事素养



古代将军出身行伍由军功一级一级做到将军称号的,基本上都是身经百战,立下军工无数的老兵,“身披疮痍”是经常的事,对于战争的残酷和血腥的场面已司空见惯,临阵时的心理素质过硬,对于战场上的突发状况更能从容应对;对于装备器械,刀枪棍棒使用的技术要领掌握的更为娴熟;对于统帅的军事部署执行效果更为确切;这一点上相对于普通士兵要强,因此在战场上陷阵时会展现更大的战斗力,以一敌众不在话下也是合理的。


如果是出身教好,特别是将门世家的子弟,会受到很好的军事训练和文化教育,就像如今的体育运动员,从少年时就开始训练,走向职业道路肯定要比半路出家的人更为优秀,如三国时期吕布“辕门射戟”这一真实事件来看,有多少人能达到这样的射术;而不少寒门子弟也喜欢自幼研读兵书,如名将韩信,虽不善武艺,但对于阵法,战法的苦学,终成一代名将,正如项羽当年对项梁所说,剑术只能敌百人,欲学万人敌之术,从而开始研读兵书,那么项羽就能成为既能陷阵杀敌,又能指挥兵团的绝世名将,这都归功于军事素养的积累。

身体素质


常见史书记载一些名将身高八九尺,力大无穷等,这个记载实际上就说明了为将之人的身体素质是相当好的,至少在身高臂展,力量体能上优于普通人,那么在战争中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有考古学家趁研究唐朝“明光铠”,以羽毛球运动员披铠甲跑跑步机测试心率,结果职业运动员慢跑三十分钟就已经坚持不住。因此在古代战争中,冷兵器和铠甲的重量会成为负担,若非良好的体能做支撑,也许不用作战就已经将自己累的举不动矛枪,这一点上,将军和普通士兵也是有差距的,虽然没有演义小说里那样挑灯夜战三百回合的案例,但持续战斗几个小时,拖垮敌人的将军还是比比皆是。

而身高臂展的优势在冷兵器时代就更为明显,唐代马槊的发明,就胜在长和利,使敌人不能近身就挂了。那么身高臂展在古代的优势就是杀敌于身外,在肉搏战中,兵器长短大致相同,身高和臂展无疑是给自身增加了战斗值。力量的大小也是关键因素,枪矛刺出去的力道是不相同的,挥刀砍下去的力道也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战场上的致死和致残率,也是消灭敌人反抗能力的关键,而弓弩射出去的远近和穿透破甲能力也由弓弩的材质和射手的力量有关,演义里说吕布能开百斤之弓,虽不可信,但这代表了将军的射程和力度是更为优越的。

装备配备

所谓“好马配好鞍”,将军也一样,虽不像文学创作里说的“青龙偃月刀”之类,但将军的装备一定会比普通士兵的要好,如出图的越王勾践之剑,两千多年后依然锋利无比,这等王剑不是一般的人能配上的。同理,将军的装备打造一定要比普通士兵的好,或是材质教好,或是重量更重,且在战后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护和保养。


古代冷兵器战争中,铠甲是很重要的装备,并不是所有士兵都能得到很好的防护,一般的士兵在国家富裕之时,皮甲上能镶嵌上贴片都已经不错了,有些游牧民族的士兵基本上都以兽皮作为战甲,这样的防护能力当然不高。而将军的防护措施一般要比普通士兵高很多,从头到脚的防护都比较完善,特别是头盔的出现,对于弓箭的防御还是有很好的效果,唐朝时期的经济发展算是很强盛了,但“陌刀队”也不过万人,李靖的“明光铠”配“马槊”也不过万人,装备的成本太高,只会配备给将军和特种部队,一般士兵的装备差距是战斗力较弱的重要因素。


战马也是古代装备的重要部分,一般骑兵的战马与将军的战马差距也很大,所谓宝马配英雄,为将者的战马是其冲锋陷阵的关键因素,马的爆发力和耐力决定了冲锋的速度和力量以及持久作战的能力,“赤兔”马是《三国志》里明确记载的吕布坐骑,日行千里虽夸张,但普通马与之相比,定逊色不少。

饮食是古代战争中战斗力高低的一个关键,虽有很多记载为将与士同食,但大部分将军与士兵的伙食是不同的,不说肉类、酒类的供应会有差别,但说能不能吃饱都是有差距的。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纵横亚欧大陆,军粮为随身携带的肉干和奶酪,这种体能和营养补充必定要比以米面为食的士兵更有战斗力吧。同理与将士之间,将吃肉,士吃饼,将能衣食无忧,士只求裹腹,这等差异可能在粮草充沛时体现的不太明显,但粮草紧张时,就说不准了。

协同护卫



不是每个将军都会孤身一人陷阵做战,所谓亲卫和护卫都是有明确职责分工的,将军陷阵,往往会有一队到两队护卫协同作战,并以将为中心,列圆形阵势对外,这样的作战环境下,将军的斩敌数肯定要比普通士兵多。还有一类将军只坐镇中军指挥,并不陷阵杀敌,中军护卫就成为保护将军的核心力量,成吉思汗之所以打败扎木合,也是运用了“两翼侧切,中路直指中军”的战术,所谓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就是将中军统帅作为战略目标,孤注一掷的发动攻击,这也体现了中军的防护能力是很强的。

信念与荣誉



为将者心中当是陷阵杀敌,立绝世之功,拜将封侯之志,也是马上定乾坤,保境安民,报效国家的理想。儒家思想为根本思想的封建社会,忠君爱国是每一个将军心中的信念,这也是战场上勇敢无畏的心里优势,有信念的人是最可怕的,普通士兵不是没有信念,而是层次没有达到那么高,古代很多主动参军的士兵都是以填饱肚子为目的,而被动征召的兵役心中不仅少有报效国家的志向,反而还有抵触情绪,逃兵、装死者也很常见。在这个层面上,将军要比普通士兵更有斗志,更有战斗欲望,因此战争效果也会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古代战争中,将军确实具备以一敌众的能力和优势,但也并非如砍菜般简单,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名将李广还曾被俘过,又何况一些校尉,先锋呢?古籍有载如项羽、文鸯这种陷敌阵杀敌一两百后全身而出的,但非常见之事,将军之责乃博取胜利,并非逞匹夫之勇,如文艺创作里那样杀敌如砍菜一样的将军并不可信。


棍哥观史


现代人对古代将军的了解大都来自于影视剧,将军那必须得贴身肉搏,那必须得血肉横飞,血溅当场才过瘾。影视剧中的正派牛逼将军必须要具备三种素质。

第一是陈浩南一样的帅,狠,义气。敢光着膀子和对手互砍的才是爷们。好的将军明明和女主爱的死去活来,却要顾忌男配兄弟的感受,一定要熬死兄弟,才能半推半就的和女主在一起,然后快乐的生一大堆孩子。

帅吧,可是岳飞肯定不长这样


虽然也不知道这张像不像但是肯定比上面靠谱

第二是像张飞一样猛才够气势。不管演员自己条件如何,一定要能力举千金,即使连盔甲都撑不起来,也要出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讲真的,你确定穿成这样是为了打仗,不是刺激别人来抢你

第三像李云龙一样的鬼,一定要不守规矩,不抗命的都是软蛋。

造成大家对古代战争的理解就是流氓打架,幻想着以自己现在懂得现代军事理论的皮毛(在抗日神剧里学的),到古代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别否认很多人心中的战争是这种感觉

事实上,古代战争,一样是一门科学。是一种组织之间咬合很紧的集体行为。

我们以春秋战国时代为例。战争其实更像是大规模的团体操表演:将军们并不亲自上阵,而是站在高处以便看清战局,用不同颜色的旗帜、不同声响和频率的金鼓发出号令,譬如《墨子》就记载了不同旗帜的含义:需要调集敢死队时就打出苍鹰旗,需要精锐部队就要挂出虎旗,请求多余士兵支援时挂双兔旗,等等。你们则事先在训练中熟记这些信号,到时候根据指令排列成不同的战斗队形:常规阵形的方阵,用于防御的圆阵,用于进攻的锥形阵等,紧密有序地与战车、骑兵等各兵种协同作战。

无聊吧,古代战阵就是这个样,各司其职

秦军以军法严苛闻名,如果你只是一名无爵普通士兵,必须听伍长指挥,跟其他战友协同作战。如果自己脑袋一热就冲出去,会乱了百人队的行次,先被执行战场纪律。秦国军法,每伍若有一人阵亡,其他四人有罪,如果每人杀死一个敌兵就能免罪。因此,你脑子里必须想着先保护同伍的战友,而不是如何砍敌人的脑袋。伍长、什长、屯长、百将同样得服从上级的指挥,让干嘛就干嘛。除非部队建制被打乱,否则你无法像打擂台那样跟敌兵单挑,一切都得按战术配合走。而且秦军有规定,伍长战死,全伍有罪,什长战死,伍长有罪,依次类推,假设你是秦军大将,骑在站马上面对敌军热血沸腾,想一马当先杀入敌阵,你的副将会拼死拦住你,因为你死了,他会倒大霉,倒不如给他机会让他去,其他将军又会拦住副将,所以一切还是按照安排来做的好。

所以说冷兵器时代的将军,自己动手杀人的机会很少,大多数时间都在坐镇指挥,至于武艺怎么样,那就因人而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