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機統一

蘇軾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機統一

蘇軾出身於一個富有文學傳統的家庭,祖父蘇序"讀書務知大義","詩多至千餘篇",父親蘇洵"為人聰明,辨智過人","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母親程氏知書達禮。蘇軾的出身培養了蘇軾良好的家學基礎,蘇軾他的哲學人生觀是以儒學體系為根本,同時浸染了釋、道思想。儒家固窮的堅毅精神、老莊超越時空和物質環境的超然態度以及禪宗觀念的三者的有機結合,一貶再貶的貶謫生涯帶來更加豐富而深刻的人生體驗,使得蘇軾的散文呈現出一種波瀾壯闊、海納百川的美,實現了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機統一。

蘇軾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機統一

蘇軾曾經寫過一篇非常有名的書札,叫做《文說》,這篇文札表達了蘇軾自己寫作文章的體會和對文藝的不可多得的真知灼見,"吾文如萬斛之泉,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日行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它雖吾亦不能知也。"

所謂"吾文如萬解泉源" ,就是說他的文章大都是在"不能不為" 的時候,即興會靈感來臨之際寫的。他說:"餘性不謹語言, 與人無親疏,輒輸寫腑臟,所所不盡,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 。" 有了這樣的性格,心中有所感觸和積蓄,就如骨鯉在喉,不吐就會不快,發而為文,也就不免直抒胸臆,坦率自然 ,因此一下筆就文如泉湧,勢不可擋。 所謂"不擇地而出",是指他的文章信筆抒意,千 變萬化,姿態橫生,沒有固定的格式 。"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是說他的文章自然流暢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意而言,意盡言止。其實,蘇軾的散文概括起來,就是實現了情、景、理的有機統一,具體來說,有三個較為突出的特點——精於思辨、善抒性靈、自然酣暢。

1、 精於思辨,蘇軾散文中的思辨思想

1.蘇軾的文章長於議論,不僅立意新警,善於翻空出奇,推到舊案,而且精於思辯。即使在奏議、政論中,也不乏其例。在雜著、記敘等散文中,則尤為精闢出色。

比如《前赤壁賦》中關於宇宙、人生的論辯,最精彩的是蘇子與客人的論辯,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甞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曽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蘇東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種對宇宙對人生的看法,他緊扣水月,闡述了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樣。江水日夜流,江水實際上並沒有消失:月亮有圓有缺,而月亮實際上並沒有虧損。

"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我們若從變化的角度來觀察,那麼一眨眼之間,萬事萬物都在變化。我們若從不變的觀點來觀察,那麼萬物包括你我,都是無窮無盡的,你何必"羨長江之無窮,抱明月而長終"呢?

蘇軾的回答,反駁了客人的虛無看法,闡明自己從宇宙的變化中看到人類和萬物同樣永久地存在著,給予人生以積極意義,比唐代詩人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更為達觀,與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精神相類似。

蘇軾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機統一

2. 善抒性靈,蘇軾散文中的自我形象

北宋初期的古文家多主張宗經明道,至蘇軾則轉而強調寫情達意。他曾自謂"與人無親疏,輒輸寫腑臟"(《密州通判廳題名記》),故其文多寫自我,抒性靈。

比如說《喜雨亭記》寫居官巧遇甘霖之喜。"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於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於岐山之陽,其佔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於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蘇軾與宋仁宗嘉佑六年到鳳翔任籤書判官的第二年,這一年占卜算卦為豐年,但不巧的是當地整整一個月沒有下雨,旱情顯現,大旱望雲霓,百姓的憂愁是可想而知的,百姓們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結果是"乙卯乃雨,甲子又雨"。古人以干支紀日,乙卯是四月初二,甲子是四月十一日。這種句子簡單,並不寡味,很像甲骨卜辭中的語言,讀起來容易很有味。雨下得夠不夠?老百姓最有發言權,認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丁卯是四月十四日,半月之內連降了三次雨,前兩次只能夠解燃眉之急,第三次連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實在。"民以為未足"這句話一抑,然後產生後面的三日大雨,效果更能強烈顯示出來。

這一場大雨產生的歡快氣氛是很可觀的:"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於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這是一幅萬民同樂、官民同慶的喜慶圖。蘇軾在這裡並不是為文造情,而是如實地寫作。這一種與民風雨同舟的高尚情懷,本質上是與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修《醉翁亭記》是相類似的,憂和樂在本質上是一質的。范仲淹無論居高官或者退居民間,都掛念國家百姓;歐陽修雖遭貶謫而失意,仍然積極施政,與百姓同樂。蘇軾也是一樣,他們都心憂天下,以天下蒼生為念,始終關心百姓疾苦,關注百姓悲喜。中國社會長期以來是個封建農耕社會,而由於生產力的低下,長期以來氣候對農作物的影響極大,作物的豐收離不開風調雨順。尤以人民與雨水賴以生存的關係為旨要,《喜雨亭記》表現了作者於人民休慼與共的思想感情。

蘇軾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機統一

3. 隨意揮灑、自然酣暢,蘇軾散文中的自然思想。

歐陽修的文章"條達疏通"、"容與閒易",是平易自然風格的典範。蘇軾沿著歐陽修的道路邁入了工巧與天然渾化統一的新境界,自然酣暢

比如說《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文與可是蘇軾的表兄弟,擅長畫竹,元豐二年不幸病逝,蘇軾在曝曬其書畫時,看到遺作有感而發,於是寫下這篇文章。

第二段中,作者寫到與可生平瑣事,"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足相躡於其門。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曰:"吾將以為襪!"士大夫傳之以為口實。"、"篔簹谷在洋州,與可嘗令作《洋州三十詠》,《篔簹谷》其一也。予詩云:"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讒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文與可把絹布當作襪子穿、失笑噴飯滿案,蘇軾在追憶與友人的歡樂時光中,以喜寫悲,更加襯托出他與文與可那種深厚的感情、性情相投、感情至深。

文章看似隨意揮灑,實則形散神凝,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語言樸素自然,毫無矯揉造作之情。蘇軾散文手法多變,往往突破凝固格局,使情、景、理有機融合,渾然一體。語言有莊有諧,韻散互用。文體不拘常套,因題命意。隨物賦形、姿態橫生。活潑暢達,如行雲流水。

蘇軾其人天真爛漫、博學多才,詩、詞、散文都代表著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其作品表現出來的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哲理、意境、語言三方面都有著完美的體現,以情感為文,以才氣為文,呈現出了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

蘇軾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機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