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淵在定軍山一戰之前算得上是常勝將軍,為何遇見黃忠就抓瞎?

D伯爵D


夏侯淵敗在黃忠手上,其實一點都不冤,為何?第一,黃忠的地位在蜀漢陣營裡是和關羽,張飛,馬超並列的,不輸給夏侯淵。第二,漢中地形艱險,張郃被圍攻,夏侯淵作為主將一定要救。第三,劉備這次可是舉全巴蜀之力,又繞道陽平關,由此化被動為主動,夏侯淵正是犧牲在這個大背景之下。第四,夏侯淵作戰一向講究勇武,曹操多次告誡過,卻在漢中之戰應驗。第五,曹魏在漢中兵力不足,但是問題不是因為實力,根源還是在地形。




夏侯淵最大的戰績,就是平滅羌氐,虎步關右,相當於抄了韓遂,馬超的老家,這讓他們依靠羌氐,東山再起的希望變得渺茫。另外,夏侯淵也順便清除了多年自立的宋建,可以說,曹操的宗室裡,夏侯惇是留守大將,曹仁主防,夏侯淵,曹洪則是主攻。但是,到了漢中就不一樣了,本來擅長長途奔襲,進攻的夏侯淵,搖身一變,成了屯守漢中大將,蓋因曹操戰略南移,進攻東吳報赤壁之仇,而率領著精銳騎兵的夏侯淵只好待在漢中了。但是,漢中地形太險惡,當年曹操攻打張魯,拔出夏侯淵軍時就說“漢中猶如天獄”。曹操,夏侯淵如此,更不用說普通的士兵了。



當年,劉邦被封漢中王,在去封地的路上,部隊就一邊走,一邊逃。當然,到了三國時期,漢中道路相對改善了不少,但是依然艱難。根據《三國志.趙儼傳》,趙儼曾經和平難將軍殷署押送一千二百名士兵到漢中駐守,結果這些士兵就是因為漢中路途遙遠,環境險惡卻引起了譁變。趙儼軟硬兼施,一面處理帶頭叛亂的士兵,一面連哄帶騙穩住部隊,又密告曹操派大將來支援,最後好不容易才把部隊輸送進漢中。由此可見,夏侯淵,張郃等駐守在漢中的部隊不會太多,至少相對不會太充足。縱然如此,張郃還是在劉備的第一輪進攻中,表現出色,沒讓蜀漢軍佔到便宜。隨後,劉備舉巴蜀之力,繞過陽平關,殺入漢中腹地,張郃急忙分一半軍來阻擊劉備,但是實力懸殊。



夏侯淵正是帶著另一半部隊支援張郃時,受到劉備的攻擊,作為主帥的夏侯淵修補鹿角,被居高臨下的黃忠給斬了。所以,夏侯淵的死不是因為抓瞎,而是多少有些意外,那老將黃忠又是怎麼斬的夏侯淵的呢?要知道夏侯淵的部隊可能不多,卻都是精兵,就算有客觀因素,夏侯淵也不了那麼好斬的。

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基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也就是說黃忠能斬夏侯淵,也是費了大力的,不僅自己要身先士卒,還要激勵將士推進敵陣,才能創造機會。黃忠原來是劉表的部將,後來歸附劉備,自葭萌關以來,就每戰先登,勇冠三軍,和霍峻一個攻,一個守,相得益彰,表現比魏延還勇猛。劉備進位漢中王后,拜黃忠為後將軍,和關羽,張飛,馬超同列。因此,夏侯淵的犧牲,雖然有意外的因素,也有地形的因素,但是遇到黃忠,也算不冤了。


大飛熊騎士


夏侯淵虎步關右,卻在定軍山栽了跟頭,並不是他能力比不上黃忠,而是因為他遇到了夜襲和兵力不足兩大原因。

夜襲是由劉備發起的,而兵力不足則是曹操的過錯,夏侯淵就死在這兩點上。

定軍山大戰,夏侯淵因兵力不足,首尾難顧,結果中了黃忠的埋伏

首先我們來看看《三國志》中在這場戰役中,關於幾位當事人的記載:

《夏侯淵傳》:二十四年正月,備夜燒圍鹿角。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黃忠傳》: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先主傳》: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 《張郃傳》:備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親兵搏戰,備不能克。其後備於走馬谷燒都圍,淵救火,從他道與備相遇,交戰。短兵接刃,淵遂沒,郃還陽平。

這四個人的記載不太一樣,曹魏方面的記載是夏侯淵被劉備所殺,而蜀漢方面記載是被黃忠所殺。我個人感覺蜀漢方面的記載比較屬實,畢竟作為全軍命脈的劉備,不太可能在這情況下冒險去斬殺夏侯淵的。

但曹魏方面記載更為詳細,綜合兩方來看,當時的情況應該是:劉備已佔據定軍山的險要之地(於興勢作營),夏侯淵來晚一步,又強攻不下,只好在山下修築鹿角防禦,做好再攻準備。結果劉備趁機夜襲,主攻張郃部,夏侯淵分兵救張郃,導致了自身防禦空虛,被黃忠居高臨下打了個措手不及。


說完夜襲,接下來說兵力方面:

曹操在攻下了漢中之後,因為北方鮮卑燃起戰火,於是立馬退兵回許都,留夏侯淵、張郃、郭淮等人守衛漢中,所以留守漢中的兵力不可能太多。

而且在拿下漢中之際,曹操就做了兩次大規模的遷移:

第一次在張魯投降後,雍州刺史張既“說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

第二次在曹操退出漢中前(伐張魯後),“太祖還,拜(杜)襲駙馬都尉,留督漢中軍事。綏懷開導,百姓自樂出徙洛、鄴者,八萬餘口”。

張既、杜襲兩次遷移漢中人口,不到一年時間就遷走了十萬餘人。漢末因天災人禍,人口劇減,漢中雖然相對而言穩定一些,但曹操一來,人口、經濟已經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張既所遷走的數萬人,還是漢中的精壯勞力(要不就談不上“以實長安及三輔”了),加上杜襲那八萬多人,整個漢中的原住民已經大幅度減少了。

而曹操留給夏侯淵的軍隊不多,夏侯淵也無法從漢中徵集到更多的部隊。在漢中之戰一開始,夏侯淵等人尚且能靠著陽平關等險要,抵擋劉備先鋒軍隊。

可到了定軍山一戰,夏侯淵在山下無險可守,兵力又不多,顧得了頭顧不了尾(劉備自己的夜襲部隊僅一萬人,就讓夏侯淵忙不過來了),而劉備方面已經到“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全國上戰場的程度了,再加上夜襲,這才導致了夏侯淵被黃忠所斬。

不過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夏侯淵確實不善於守城,而是更適合靈活地對戰。要不怎麼可能在無險可守的山下修築鹿角,還不防著敵人夜襲,一場大火就手忙腳亂,這也是曹操把夏侯淵放錯了位置。夏侯淵之死,漢中丟失,其實曹操也要負上責任的。



狐史首丘


在歷史上漢末三國時期的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帶兵大破劉璋成都城,而此同時曹操這個劉備命中的宿敵也在攻破了漢中,可以說漢中與成都幾乎就是互為表裡,本來關係就不太好的兩方又因為相鄰太近,於是大戰在所難免。

當時劉備領兵從陽平渡水,派大軍駐紮在定山軍,夏侯淵身為曹操手下鐵桿粉絲,當然不開心了,於是派出了張郃去給對方一個警告,讓劉備明白曹操的大軍勢不可擋,以後離自己遠遠的,不要在自己眼前亂晃。

但是戰場上面的事瞬息萬變,夏侯淵定下來的很多妙計都還沒有用得上,張郃就已經被包圍了,可以說這下是直接被打臉了,為了不讓自己的臉面被打的如此響亮,夏侯淵只能分兵一半去救張郃,而自己帶另一半兵去馬谷救火,也正是這一次的事件當中,守衛在定軍山的黃老英雄直接從山上衝了下來,直接在戰場上斬殺了夏侯淵。

說實話在歷史上夏侯淵的實力不容小看,別看黃忠身為蜀國五虎上將,但是那只是在武力上的排名,真實的作戰水平就不太好說了。

而夏侯淵就不一樣了,自從跟隨曹操之後,那是一路開始領兵作戰,可以說戰場經驗相當的豐富,而且夏侯淵自己是很有頭腦,每次作戰都是定好詳細的計劃,並且還擅長游擊戰與千里奔襲戰。

可以說這麼一個經驗豐富的名將居然會死在了黃忠這個領兵次數只有個位數的新將手中,相比於夏侯淵來說,黃忠就是一個新兵蛋子。

別看黃忠的年紀不小了,但是在之前只是劉表的手下,可以說幾十年來一直默默無聞,雖然很多人都說江邊有一個武力值逆天的高手在釣魚,但是那也是在黃忠成名後才傳出來的,在這之前誰認識黃忠是個誰呀。

自從關羽與黃忠在馬上相鬥上百回合不分勝負之後,黃忠可以說一下子出名了,一般來說能在關二哥手中過幾招還不死的都是高手了,而與關二哥相鬥幾百招不上下的,那就是頂尖高手了。

所以說黃忠在跟隨劉備之前的作戰經驗幾乎相當於零,因為他實在是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說實話在定軍山這一戰也是被劉備給趕鴨子上架,硬給了黃忠領兵資格,畢竟黃忠的武力值還是相當給力的,所以手下的那些兵士們也相對來說比較服氣。

而夏侯淵說實話在得知定軍山上是一員老將叫黃忠的時候,還是很仔細的打聽過對方的戰績,畢竟在戰場上知己知彼還是很重要的,可是這一打聽就有點發暈了,對方武力值很高,但是統兵經驗很低。

在這一瞬間夏侯淵就想過了無數種可能,最後得出來的結論就是劉備打算讓武力值很高的黃忠以個人的武勇堅守定軍山,因為不論從那一方面都看不出來黃忠會衝下山,所以這一條直接就讓領兵經驗豐富的夏侯淵給去掉了。

在這個時候夏侯淵腦子開始瘋狂的轉圈,那就是張郃的部隊已經被包圍了,自己雖說派了一半的兵馬去救他,但是其中的問題依然還是不小,也就是說勝算不高,所以夏侯淵打勝冒點險,那就是再多派出一部分兵馬去支援張郃,畢竟自己對面的黃忠只是一個有蠻力的大將而已,腦子可能不如自己靈活。

於是這樣一條計策就產生了,所以當時的夏侯淵身邊的士兵數量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夏侯淵就是打算用自己的大軍包圍定軍山的假像迷惑對方,讓劉備以為自己的大軍還在定軍山,然後出其不意在後方打劉備一個措手不及,本來這就是夏侯淵一直以來的戰術。

計劃是相當的好,而且自己明面上包圍著定軍山的大軍已經有一大半離開了這裡,這些離開的部隊打算在關鍵的時候偷襲一下包圍張郃的那支軍隊,就在夏侯淵為自己的妙計又一次成功快要開心起來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說實話大家都已經知道黃忠是一個新兵蛋子,統兵經驗幾乎為零的那種,但是這些人都少想了一件事,那就是黃忠年事已高,再加上自己又是新投入劉備的部下,雖說一上來就給封了這麼大一個官,但是自己也要證明一下自己是有用的。

所以在堅守定軍山的時候,黃忠也不顧眾人的反對,力排眾議直接帶著大軍開始向山下衝去,說實話黃忠怎麼也是和關二哥打個平手的人,手下的那些士兵還是相當的佩服,所以在黃忠領兵出戰的時候,雖說那些謀士不願意,但是手下的兵士們還是很願意的。

於是一場衝鋒就這樣產生了,在這一瞬間夏侯淵內心是奔潰的,說好的沒有腦子,居然會直接連腦子都不帶的嗎?身為一個新兵蛋子不是應該安安心心的堅守定軍山嗎?為什麼會直接衝出來與我戰鬥,這劇本不對呀。

反正不管劇本對不對,黃忠已經帶著自己的大隊人馬衝了過來,可是夏侯淵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戰場的重心放在這,所以自己留守的人馬並不多,對方這一衝鋒直接就打亂了夏侯淵的套路,而且黃忠還是帶兵從山上衝下來的,速度上又加快了很多,這讓夏侯淵連轉身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就被衝散了。

在這一場戰役中,黃忠那是一心要立功呀,所以在衝下山的那一刻,就開始自發的尋找夏侯淵的所在,當看到對方的時候,藉著從山上下來的那股衝擊力,直接撲到了夏侯淵的面前,於是身為曹操手下出名的統兵大將就這樣被一個新兵蛋子直接給幹掉了。

所以說在這一次的戰役中,夏侯淵身為一個常勝將軍一直以來都是用腦子吃飯的,但是他沒想到會遇到一個直接用拳頭來吃飯的人,連基本的戰場規則都不懂的人就敢這麼衝下來找死,更沒想到的是自己居然還被真的斬殺了。只能說一個水平很高的高手用著各種走位和各種技巧,但是對方就是一個狂戰士無視任何的魔法控制直接一路砍殺,直接把你幹翻了,很精準的走位都被對方無視了,還有很多套路也被對方無視了,就是一路蠻到底,然後一個常勝將軍就這樣含恨被斬。


虎頭山小妖


夏侯淵常勝將軍的水分非常大,在夏侯淵死後,曹操對於他的評價是:夏侯淵這個人絲毫不懂得軍事,平常將領們都叫他“白地將軍”,作為大將不應該親自去陣前冒險,更何況親自去救火呢?而劉備聽說黃忠斬殺了夏侯淵,對著大臣們說: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殺就殺了曹軍的首領張郃,殺了夏侯淵沒有多少用。當時夏侯淵是曹操定軍山軍隊的最高統帥,劉備稱呼張郃為魁首,夏侯淵可能只是名義上的最高統帥,並不是真正帶兵打仗的人,定軍山真正的前線統帥是張郃。

從這兩段話來看,夏侯淵的軍事能力應該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強,筆者在讀《三國志》的時候發現,夏侯淵每一次帶兵都是都督幾個名將出徵,並不是親自作為一線部隊的統帥。夏侯家族和曹操家族關係很好,夏侯淵即使真的是“白地將軍”,曹操也會象徵性的讓他去作為統帥,以防止其他將領們專權。

夏侯淵是曹操的親戚,他的老婆丁氏是曹操髮妻丁夫人的親妹妹,夏侯淵的出身已經決定了他在曹操軍隊中的地位。夏侯家族的強盛主要依靠著曹操的提拔,夏侯淵的哥哥夏侯惇,打仗多次失敗,官職卻越做越大,是曹魏第一任大將軍,定軍山之戰時期,夏侯淵一直都是坐鎮後方,前線的指揮和作戰都是張郃負責。當時劉備幾次攻擊張郃的營寨都不能得手,夏侯淵害怕張郃有危難,就帶著預備隊來支援。

當夏侯淵來到張郃軍營的時候,看到張郃軍營的鹿角起火,親自帶領士兵去救火。鹿角就是軍營外面擺放的防禦性器械,能夠阻擋騎兵長驅直入,這種小器械起火,根本用不著大將親自去救火,可是夏侯淵偏偏這麼的耿直,拿著水盆就衝過去救火。劉備看到這麼好的機會,立刻讓黃忠突襲張郃軍營,夏侯淵一死,張郃軍隊土崩瓦解,定軍山也就丟失了。從戰爭過程看的話,夏侯淵的軍事才能的確一般,甚至還有些愚笨。不是夏侯淵遇到黃忠就啞火了,而是夏侯淵沒有遇到黃忠前運氣比較好,沒有被敵人抓住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