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在定军山一战之前算得上是常胜将军,为何遇见黄忠就抓瞎?

D伯爵D


夏侯渊败在黄忠手上,其实一点都不冤,为何?第一,黄忠的地位在蜀汉阵营里是和关羽,张飞,马超并列的,不输给夏侯渊。第二,汉中地形艰险,张郃被围攻,夏侯渊作为主将一定要救。第三,刘备这次可是举全巴蜀之力,又绕道阳平关,由此化被动为主动,夏侯渊正是牺牲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第四,夏侯渊作战一向讲究勇武,曹操多次告诫过,却在汉中之战应验。第五,曹魏在汉中兵力不足,但是问题不是因为实力,根源还是在地形。




夏侯渊最大的战绩,就是平灭羌氐,虎步关右,相当于抄了韩遂,马超的老家,这让他们依靠羌氐,东山再起的希望变得渺茫。另外,夏侯渊也顺便清除了多年自立的宋建,可以说,曹操的宗室里,夏侯惇是留守大将,曹仁主防,夏侯渊,曹洪则是主攻。但是,到了汉中就不一样了,本来擅长长途奔袭,进攻的夏侯渊,摇身一变,成了屯守汉中大将,盖因曹操战略南移,进攻东吴报赤壁之仇,而率领着精锐骑兵的夏侯渊只好待在汉中了。但是,汉中地形太险恶,当年曹操攻打张鲁,拔出夏侯渊军时就说“汉中犹如天狱”。曹操,夏侯渊如此,更不用说普通的士兵了。



当年,刘邦被封汉中王,在去封地的路上,部队就一边走,一边逃。当然,到了三国时期,汉中道路相对改善了不少,但是依然艰难。根据《三国志.赵俨传》,赵俨曾经和平难将军殷署押送一千二百名士兵到汉中驻守,结果这些士兵就是因为汉中路途遥远,环境险恶却引起了哗变。赵俨软硬兼施,一面处理带头叛乱的士兵,一面连哄带骗稳住部队,又密告曹操派大将来支援,最后好不容易才把部队输送进汉中。由此可见,夏侯渊,张郃等驻守在汉中的部队不会太多,至少相对不会太充足。纵然如此,张郃还是在刘备的第一轮进攻中,表现出色,没让蜀汉军占到便宜。随后,刘备举巴蜀之力,绕过阳平关,杀入汉中腹地,张郃急忙分一半军来阻击刘备,但是实力悬殊。



夏侯渊正是带着另一半部队支援张郃时,受到刘备的攻击,作为主帅的夏侯渊修补鹿角,被居高临下的黄忠给斩了。所以,夏侯渊的死不是因为抓瞎,而是多少有些意外,那老将黄忠又是怎么斩的夏侯渊的呢?要知道夏侯渊的部队可能不多,却都是精兵,就算有客观因素,夏侯渊也不了那么好斩的。

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也就是说黄忠能斩夏侯渊,也是费了大力的,不仅自己要身先士卒,还要激励将士推进敌阵,才能创造机会。黄忠原来是刘表的部将,后来归附刘备,自葭萌关以来,就每战先登,勇冠三军,和霍峻一个攻,一个守,相得益彰,表现比魏延还勇猛。刘备进位汉中王后,拜黄忠为后将军,和关羽,张飞,马超同列。因此,夏侯渊的牺牲,虽然有意外的因素,也有地形的因素,但是遇到黄忠,也算不冤了。


大飞熊骑士


夏侯渊虎步关右,却在定军山栽了跟头,并不是他能力比不上黄忠,而是因为他遇到了夜袭和兵力不足两大原因。

夜袭是由刘备发起的,而兵力不足则是曹操的过错,夏侯渊就死在这两点上。

定军山大战,夏侯渊因兵力不足,首尾难顾,结果中了黄忠的埋伏

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国志》中在这场战役中,关于几位当事人的记载:

《夏侯渊传》: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黄忠传》: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先主传》: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 《张郃传》:备以精卒万余,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其后备于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渊遂没,郃还阳平。

这四个人的记载不太一样,曹魏方面的记载是夏侯渊被刘备所杀,而蜀汉方面记载是被黄忠所杀。我个人感觉蜀汉方面的记载比较属实,毕竟作为全军命脉的刘备,不太可能在这情况下冒险去斩杀夏侯渊的。

但曹魏方面记载更为详细,综合两方来看,当时的情况应该是:刘备已占据定军山的险要之地(于兴势作营),夏侯渊来晚一步,又强攻不下,只好在山下修筑鹿角防御,做好再攻准备。结果刘备趁机夜袭,主攻张郃部,夏侯渊分兵救张郃,导致了自身防御空虚,被黄忠居高临下打了个措手不及。


说完夜袭,接下来说兵力方面:

曹操在攻下了汉中之后,因为北方鲜卑燃起战火,于是立马退兵回许都,留夏侯渊、张郃、郭淮等人守卫汉中,所以留守汉中的兵力不可能太多。

而且在拿下汉中之际,曹操就做了两次大规模的迁移:

第一次在张鲁投降后,雍州刺史张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第二次在曹操退出汉中前(伐张鲁后),“太祖还,拜(杜)袭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

张既、杜袭两次迁移汉中人口,不到一年时间就迁走了十万余人。汉末因天灾人祸,人口剧减,汉中虽然相对而言稳定一些,但曹操一来,人口、经济已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张既所迁走的数万人,还是汉中的精壮劳力(要不就谈不上“以实长安及三辅”了),加上杜袭那八万多人,整个汉中的原住民已经大幅度减少了。

而曹操留给夏侯渊的军队不多,夏侯渊也无法从汉中征集到更多的部队。在汉中之战一开始,夏侯渊等人尚且能靠着阳平关等险要,抵挡刘备先锋军队。

可到了定军山一战,夏侯渊在山下无险可守,兵力又不多,顾得了头顾不了尾(刘备自己的夜袭部队仅一万人,就让夏侯渊忙不过来了),而刘备方面已经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全国上战场的程度了,再加上夜袭,这才导致了夏侯渊被黄忠所斩。

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夏侯渊确实不善于守城,而是更适合灵活地对战。要不怎么可能在无险可守的山下修筑鹿角,还不防着敌人夜袭,一场大火就手忙脚乱,这也是曹操把夏侯渊放错了位置。夏侯渊之死,汉中丢失,其实曹操也要负上责任的。



狐史首丘


在历史上汉末三国时期的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带兵大破刘璋成都城,而此同时曹操这个刘备命中的宿敌也在攻破了汉中,可以说汉中与成都几乎就是互为表里,本来关系就不太好的两方又因为相邻太近,于是大战在所难免。

当时刘备领兵从阳平渡水,派大军驻扎在定山军,夏侯渊身为曹操手下铁杆粉丝,当然不开心了,于是派出了张郃去给对方一个警告,让刘备明白曹操的大军势不可挡,以后离自己远远的,不要在自己眼前乱晃。

但是战场上面的事瞬息万变,夏侯渊定下来的很多妙计都还没有用得上,张郃就已经被包围了,可以说这下是直接被打脸了,为了不让自己的脸面被打的如此响亮,夏侯渊只能分兵一半去救张郃,而自己带另一半兵去马谷救火,也正是这一次的事件当中,守卫在定军山的黄老英雄直接从山上冲了下来,直接在战场上斩杀了夏侯渊。

说实话在历史上夏侯渊的实力不容小看,别看黄忠身为蜀国五虎上将,但是那只是在武力上的排名,真实的作战水平就不太好说了。

而夏侯渊就不一样了,自从跟随曹操之后,那是一路开始领兵作战,可以说战场经验相当的丰富,而且夏侯渊自己是很有头脑,每次作战都是定好详细的计划,并且还擅长游击战与千里奔袭战。

可以说这么一个经验丰富的名将居然会死在了黄忠这个领兵次数只有个位数的新将手中,相比于夏侯渊来说,黄忠就是一个新兵蛋子。

别看黄忠的年纪不小了,但是在之前只是刘表的手下,可以说几十年来一直默默无闻,虽然很多人都说江边有一个武力值逆天的高手在钓鱼,但是那也是在黄忠成名后才传出来的,在这之前谁认识黄忠是个谁呀。

自从关羽与黄忠在马上相斗上百回合不分胜负之后,黄忠可以说一下子出名了,一般来说能在关二哥手中过几招还不死的都是高手了,而与关二哥相斗几百招不上下的,那就是顶尖高手了。

所以说黄忠在跟随刘备之前的作战经验几乎相当于零,因为他实在是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说实话在定军山这一战也是被刘备给赶鸭子上架,硬给了黄忠领兵资格,毕竟黄忠的武力值还是相当给力的,所以手下的那些兵士们也相对来说比较服气。

而夏侯渊说实话在得知定军山上是一员老将叫黄忠的时候,还是很仔细的打听过对方的战绩,毕竟在战场上知己知彼还是很重要的,可是这一打听就有点发晕了,对方武力值很高,但是统兵经验很低。

在这一瞬间夏侯渊就想过了无数种可能,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刘备打算让武力值很高的黄忠以个人的武勇坚守定军山,因为不论从那一方面都看不出来黄忠会冲下山,所以这一条直接就让领兵经验丰富的夏侯渊给去掉了。

在这个时候夏侯渊脑子开始疯狂的转圈,那就是张郃的部队已经被包围了,自己虽说派了一半的兵马去救他,但是其中的问题依然还是不小,也就是说胜算不高,所以夏侯渊打胜冒点险,那就是再多派出一部分兵马去支援张郃,毕竟自己对面的黄忠只是一个有蛮力的大将而已,脑子可能不如自己灵活。

于是这样一条计策就产生了,所以当时的夏侯渊身边的士兵数量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多,夏侯渊就是打算用自己的大军包围定军山的假像迷惑对方,让刘备以为自己的大军还在定军山,然后出其不意在后方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本来这就是夏侯渊一直以来的战术。

计划是相当的好,而且自己明面上包围着定军山的大军已经有一大半离开了这里,这些离开的部队打算在关键的时候偷袭一下包围张郃的那支军队,就在夏侯渊为自己的妙计又一次成功快要开心起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说实话大家都已经知道黄忠是一个新兵蛋子,统兵经验几乎为零的那种,但是这些人都少想了一件事,那就是黄忠年事已高,再加上自己又是新投入刘备的部下,虽说一上来就给封了这么大一个官,但是自己也要证明一下自己是有用的。

所以在坚守定军山的时候,黄忠也不顾众人的反对,力排众议直接带着大军开始向山下冲去,说实话黄忠怎么也是和关二哥打个平手的人,手下的那些士兵还是相当的佩服,所以在黄忠领兵出战的时候,虽说那些谋士不愿意,但是手下的兵士们还是很愿意的。

于是一场冲锋就这样产生了,在这一瞬间夏侯渊内心是奔溃的,说好的没有脑子,居然会直接连脑子都不带的吗?身为一个新兵蛋子不是应该安安心心的坚守定军山吗?为什么会直接冲出来与我战斗,这剧本不对呀。

反正不管剧本对不对,黄忠已经带着自己的大队人马冲了过来,可是夏侯渊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战场的重心放在这,所以自己留守的人马并不多,对方这一冲锋直接就打乱了夏侯渊的套路,而且黄忠还是带兵从山上冲下来的,速度上又加快了很多,这让夏侯渊连转身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冲散了。

在这一场战役中,黄忠那是一心要立功呀,所以在冲下山的那一刻,就开始自发的寻找夏侯渊的所在,当看到对方的时候,借着从山上下来的那股冲击力,直接扑到了夏侯渊的面前,于是身为曹操手下出名的统兵大将就这样被一个新兵蛋子直接给干掉了。

所以说在这一次的战役中,夏侯渊身为一个常胜将军一直以来都是用脑子吃饭的,但是他没想到会遇到一个直接用拳头来吃饭的人,连基本的战场规则都不懂的人就敢这么冲下来找死,更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还被真的斩杀了。只能说一个水平很高的高手用着各种走位和各种技巧,但是对方就是一个狂战士无视任何的魔法控制直接一路砍杀,直接把你干翻了,很精准的走位都被对方无视了,还有很多套路也被对方无视了,就是一路蛮到底,然后一个常胜将军就这样含恨被斩。


虎头山小妖


夏侯渊常胜将军的水分非常大,在夏侯渊死后,曹操对于他的评价是:夏侯渊这个人丝毫不懂得军事,平常将领们都叫他“白地将军”,作为大将不应该亲自去阵前冒险,更何况亲自去救火呢?而刘备听说黄忠斩杀了夏侯渊,对着大臣们说: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杀就杀了曹军的首领张郃,杀了夏侯渊没有多少用。当时夏侯渊是曹操定军山军队的最高统帅,刘备称呼张郃为魁首,夏侯渊可能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并不是真正带兵打仗的人,定军山真正的前线统帅是张郃。

从这两段话来看,夏侯渊的军事能力应该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笔者在读《三国志》的时候发现,夏侯渊每一次带兵都是都督几个名将出征,并不是亲自作为一线部队的统帅。夏侯家族和曹操家族关系很好,夏侯渊即使真的是“白地将军”,曹操也会象征性的让他去作为统帅,以防止其他将领们专权。

夏侯渊是曹操的亲戚,他的老婆丁氏是曹操发妻丁夫人的亲妹妹,夏侯渊的出身已经决定了他在曹操军队中的地位。夏侯家族的强盛主要依靠着曹操的提拔,夏侯渊的哥哥夏侯惇,打仗多次失败,官职却越做越大,是曹魏第一任大将军,定军山之战时期,夏侯渊一直都是坐镇后方,前线的指挥和作战都是张郃负责。当时刘备几次攻击张郃的营寨都不能得手,夏侯渊害怕张郃有危难,就带着预备队来支援。

当夏侯渊来到张郃军营的时候,看到张郃军营的鹿角起火,亲自带领士兵去救火。鹿角就是军营外面摆放的防御性器械,能够阻挡骑兵长驱直入,这种小器械起火,根本用不着大将亲自去救火,可是夏侯渊偏偏这么的耿直,拿着水盆就冲过去救火。刘备看到这么好的机会,立刻让黄忠突袭张郃军营,夏侯渊一死,张郃军队土崩瓦解,定军山也就丢失了。从战争过程看的话,夏侯渊的军事才能的确一般,甚至还有些愚笨。不是夏侯渊遇到黄忠就哑火了,而是夏侯渊没有遇到黄忠前运气比较好,没有被敌人抓住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