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文學作品跟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相比,誰的貢獻比較大?

木蘭香麗麗


之前有人邀請我回答了一個問題,是莫言和袁隆平誰的貢獻大,我還沒有答完,現在又有人邀請雜交水稻和魯迅的文學作品誰的貢獻大,莫言和魯迅都是屬於文學範疇的,放在一起講一下吧。

先上結論,無論莫言也好,還是魯迅也罷我都覺著他們的貢獻是遠遠不能跟袁隆平相比的,有幾點原因,如下:

1.魯迅作品的受眾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在三四十年代中國的文盲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魯迅確實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但是也僅僅不超過百分之十的人認識他的作品,那麼能理解他的作品就更少了,而反觀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如果沒有雜交水稻糧食產量會低一倍還不止,而這些年全世界或者說全中國的人口翻了好幾倍所以說他的貢獻是對於全人類的,如果沒有袁隆平我覺著糧食價格會翻好幾倍,那麼平民老百姓溫飽問題很難解決。

2.人可以不看書,而且現實社會中真的有很多人沒有看過書的,但是誰能不吃飯呢?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就餓得慌,僅此一點我覺著袁隆平的貢獻就是空前的。

3.一個代表著精神食糧,一個代表著物質糧食,物質基礎才能決定上層建築,所以糧食遠遠要比精神食糧更加重要,相比於學習,人們更需要先填飽肚子。

綜上來說,我覺著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比魯迅的文學作品貢獻要大的多,魯迅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作家,而且在那個時代棄醫從文從拯救人的身體到拯救人的精神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但是呢我們可以沒有任何作家,但是我們不能沒有袁隆平,沒有袁隆平的話或許生活在最底層的我現在需要上街討點糧食吃了。


路人象


魯迅的文學作品是精神文明層面的貢獻,袁隆平雜交水稻技術的應用是物質文明領域的貢獻。

我們初中政治教材就提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兩手都要硬。

魯迅的文學與袁隆平的水稻都有特定時代的意義。魯迅的筆桿子在那個愚昧的時代喚醒了沉睡和麻木,袁隆平的水稻讓我們肚子更飽,民以食為天,到什麼時候糧食的作用都是生命存在的第一要素,先有生命,再談精神。

但是人也需要思想和靈魂,活著不是為了被奴役,活著不是為了沒有自由。就像那句話,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可是他還活著。

所以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是解決物理生命的問題,魯迅文學解決的是更高一級生命狀態的問題。不能說誰重要,誰的貢獻最大隻能說,人活著,水稻不能缺,精神也不能無,都有著各自歷史時期和各自領域的卓越貢獻。

歷史在前進,我們要與時俱進,我們需要無數的袁隆平和魯迅,他們在不同時代以不同名字出現,來服務著人類。



茶入真知


我認為還是袁隆平先生的貢獻大,我們先從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以人民安居樂業的層次上講,袁隆平先生的發明,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袁隆平先生的雜交水稻,促使了國家糧食安全的穩定,進而也推動了社會的穩定,手中有糧心不慌,中國的糧食安全一直控制在中國人的手中, 這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在改革開放以來,全國沒有發生一次大的饑荒,這和糧食安全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的推廣,使全國的稻米畝產量得以大幅度的提高,滿足了廣大 人民的溫飽,為中國的改革事業夯實了基礎。

而魯迅先生 是對那個時代的人,精神思想層次上進行犀利的剖析。但是不管是任何一個偉人,都必須在吃飽肚子的前提下去戰鬥。由此可見,還是袁隆平先生的雜交水稻貢獻大。


海納百川1210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兩個不同領域的高手相PK,誰略高一籌呢?更重要的是,兩個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差異很大,魯迅所處的社會現狀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舊社會,就是生產再多的糧食,老百姓照樣挨餓受凍,吃不飽穿不暖,不只是財富都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最重要的原因是社會制度決定的。學醫也是救人於水火中,但救不了所有的勞苦大眾,魯迅正是看清了這樣的社會現實,才棄醫從文,從精神上喚醒人們不要再沉睡了,只有拿起武器推翻舊社會,才能有生存的希望。這就說明,人的精神,決定人的命運。其實,不管到了任何時期,人的精神都大於一切!

袁隆平所處的時代不同了,“朱門”被徹底推翻了,社會問題的性質完全不一樣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激增,糧食的需求顯得尤為重要,成了社會首要問題,袁隆平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人是離不開精神支柱的――無論到何時,沒有靈魂的活著,比死人更可怕。


建國285914429



盛大spd


這題目到有點意思!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將此題目作為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一《請論述你認為魯迅和袁隆平二人,誰對國家貢獻大》。

本人認為此題目的論述觀點正確與否,標準是唯一的,沒有二選。憑今天的高中教育和語文教師水平,再結合如今的學生素質,過關率不會很高,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試金題目。

這是個跨時代的二個名人,其所起的作用又會涉及社會歷史的人文知識領域,同時又會體現文理科學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不同。可以肯定如果不是一個文理兼優,同時又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的學生是不會寫好此作文,很難達到一定的高度。大家想想看,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已很明顯地改變了文風,不在是單純的風花雪夜或完全脫離社會現實的死板殭屍題目,而是以二種內涵的形式出現。一種是涉及民族團結統一的歷史社題目出現,如那的少數民族從伏爾加河畔東遷,其實央視十套專門談過,而且還拍過一部電視劇,只可惜當時理科生一看就蒙圈了。而前年和去年則明顯是社會與科學技術關係的題目,這裡涉及到一個導向問題,而不再讓一心只讀聖賢書,卻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八股文風佔居教育主壇。如今教育什麼樣人,什麼樣的人去教育,其實是個重要問題,甚至是個關乎民族未來的大問題,只是我們社會對此還處於半睡半醒狀態罷了!


亂飛的錘子


剛剛有傻逼問莫言和袁隆平誰的貢獻大。現在又有傻逼問魯迅和袁隆平誰的貢獻大?我用剛剛的答案複製一遍給你行了。傻逼,頭條怎麼盡出傻逼人才,袁院士千辛萬苦培育出來的雜交水稻,是為了讓你吃飽了撐的問這種問題的嗎?魯迅寫作難道是為了讓你這個傻逼精神上得到愉悅之後問出這種問題的嗎?傻逼


不淡1117


袁隆平能讓糧食高產,人民能吃飽飯,他比誰都重要。魯迅就是一老色鬼,他的書都是罵人的。那些書如果寫在中共掌權後,肯定給魯迅扣上右傾分子的帽子,很可能坐牢。莫言的書聽說主要反映新中國的陰暗面,我一本也沒看。賈平凹的《廢都》我倒是看過,是一本色情書,把男女之事寫得特露骨。不論魯迅、莫言,還是賈平凹都沒法和袁隆平比。


LBT211


小編,拿先賢文學家魯訊先生和現代水稻科學家袁隆平先生比,你不感覺奇怪嗎,兩個領域的東西只能說都是最好的,你這樣比不感覺有點荒唐可笑嗎:是不是讓人知道一下你進化了很正常完善呢:比一般人聰明會奇想呢?那我問你,你的親爹和你親媽,你認為那個更重要呢?可能是你爺爺奶奶更要,對嗎?你的祖宗和你現在的愛人孩子那個更重要呢:不好回答對嗎?我看你腦殘片吃多了,奇怪的比較,莫明奇妙的比較,別有用心噁心莫明弱智可笑的比較,


記史8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