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肃顺的死是晚清史上的一大损失,否则可以改变后面割土赔款的局面,是不是呢?

江东汪郎


肃顺是个执政能力很强的人,而且很有政治眼光,如果让他尽情发挥作用,大清定会得以中兴。肃顺虽然是个英雄,但在咸丰死后,他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的生与死对晚清影响不大。



咸丰驾崩,把同治托孤给顾命八大臣,但是咸丰并不完全相信八大臣,又弄了两个印章给两宫皇太后,让她们一人把一个,八大臣行使政务下发指令,必须有两个皇太后盖章才生效。两宫皇太后如果都是慈安那样的人,不热衷政治,也无所谓,偏偏慈禧对权力特别喜欢。咸丰皇帝的这一安排决定了肃顺的命运,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

慈禧在咸丰生前,帮咸丰处理政务,积累了经验,再加上他天生对政治敏感,咸丰驾崩时,26岁的慈溪已经有了很强的政治斗争能力。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是同治小皇帝的监护人,再有咸丰给她的印章,实际上把国家最高权利给了慈禧。



想当初,咸丰在时重用肃顺,现在慈禧当家,就得按慈禧的思路办事,你不按她的思路办,她就不给你盖章,你再有能耐也没招。肃顺能发动政变干掉慈禧吗?不能,她是当今皇帝的生母,是皇太后,肃顺杀她是犯上作乱,罪大恶极。

肃顺不能杀慈禧,慈禧却可以杀肃顺,因为他是臣子,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杀掉。肃顺是个强硬派,不把慈禧看在眼里,而且肃顺曾经建议咸丰杀掉慈禧。慈禧能放过肃顺?干掉肃顺只是早晚的事。



退一万步,就算慈禧格外开恩,不杀肃顺,肃顺也改变不了割地赔款的局面。肃顺有三大特点,重用汉臣,铁腕反腐,强硬外交。大清人才缺乏,多事之秋,用人之际慈禧能同意;铁腕反腐,不反到慈禧头上也问题不大;强硬外交,肃顺可以顶住压力,慈禧不见得能顶住,外国列强大兵压境,慈禧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肃顺能挡得住?有慈禧掣肘肃顺基本干不成啥事。

不否认肃顺是有能力的人,但他生不逢时,又不当位,英雄无用武之地,他生也好死也好,对晚清没有太大影响,割地赔款是大清的命,他改变不了,所以他的死对晚清也无所谓损失。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豫有得


慈禧在咸丰死后,发动了辛酉政变,并且斩杀了发配以肃顺为首顾命八大臣,从此开始夺权,走向垂帘听政。

肃顺是谁?

其实就是皇帝的一个远方亲戚,家底不厚,只不过顶了爱新觉罗的姓氏而已。但是正因这层关系,肃顺在宫内的升迁之路还是比较平稳的,在道光时期就升到了二品官儿。

满人当官与汉人当官的区别就在于,肃顺三十出头就做了二品,而十年七迁的曾国藩,火箭式升官升到二品也已四十岁。

到了咸丰时期,肃顺才真正开始走入权力中心。肃顺的个人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咸丰比较倚重肃顺,而且对于肃顺的建议,大多能细细考量斟酌。

肃顺在权力范围内,曾两次帮过曾国藩,第一次是像咸丰表明对曾国藩的信任。太平天国战乱时,咸丰无人可用,有人推荐曾国藩,让曾国藩掌兵,咸丰自己比较担心,毕竟汉人掌兵是大忌,于是他询问了肃顺的意思,肃顺并没有在这点上并没有秉持满汉之分的愚蠢,向咸丰坦言曾国藩可用。于是曾国藩才被调用。

后来,曾国藩率领湘军打仗的时候,屡屡受挫,进展不大,因为曾国藩虽有兵权,但没有地方实权,原因是咸丰皇帝不想给曾国藩地方权力,所以让地方巡抚提督之类的官员对曾国藩加以制衡。

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年,曾国藩的进展让清政府很着急,曾国藩也屡屡要求实权,但咸丰都没有答应。终于,两江大营都被太平天国攻破,清朝内部实在无人可用。

于是肃顺向咸丰进言,让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收复失地。咸丰是比较信任肃顺的,所以就让曾国藩去了。

所以,在后来肃顺死后,曾国藩才扼腕叹息。当然,肃顺用暗中助曾国藩,并不代表他多信任曾国藩,只是没有别的更好办法。

肃顺虽然能力很强,但是欲望也不浅。

首先,在咸丰死前,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是他带着皇帝去热河逃难,而且随从大臣都是肃顺的亲信,把政敌都留在了北京城内,他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得到咸丰信任,取得更大权力。

当然,他的目的达到了,他成了顾命大臣,离左右朝堂的距离只剩从热河回到北京的那几百里地。

但恰恰一点,是肃顺算错的。

他想把咸丰带去热河,独享咸丰恩宠,但是在咸丰死后,就是京城里被他留下来的政敌,成了慈禧和恭亲王的杀人刀。

慈禧没势力,恭亲王没权力,他们联合谁呢?那就是恭亲王用自己的好人缘联合肃顺政敌,然后借机杀掉肃顺。

杀掉肃顺之后,慈禧还顺带抄了肃顺的家。传言,晚清有两大富豪地主,第一是和珅,第二就是肃顺。

所以,可见肃顺也并不干净,虽然有点能力,但并没有起到至关作用,只是识大势,不像别的满臣那么愚忠而已,而且他贪权贪财。

说肃顺对外强硬,可能是对的。换句话说,咸丰没死时,列强的獠牙还没呲的那么亮,所以肃顺敢强硬,其余的大臣更敢强硬。

但八国联军进北京,怂恿咸丰出逃的也是肃顺,可见肃顺并没有多少担当的能力,最终被留在北京和谈的是恭亲王,和谈结束之后,就开始联合慈禧对付肃顺。

所以,可以说是肃顺的权力欲望亲手把自己推向死亡。

肃顺,无论在带兵,政治,还是对未来的眼光来看,都不高明,即使不死,对清朝的影响也只能局限于朝堂内。他能左右同治和两宫太后,但是左右不了列强。

故而,肃顺的死,对大清命运影响不大,该灭亡还是得灭亡。

至于肃顺救左宗棠,以前有一篇文章专用国家档案的史料讲解,其实这事儿是虚构的。

不过虚构的很精彩。


梁宇航


爱新觉罗·肃顺,清宗室,郑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满洲镶蓝旗人,晚清权臣。他爹是郑慎亲王乌尔恭阿,他在诸兄弟中排行第六。肃顺是“根正苗红”的清宗室贵胄,所以仕途顺利。自道光中期起,他历任御前大臣、内务府总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等要职,位高权重,烜赫一时。咸丰帝对其十分宠信与倚重,他和其兄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都是咸丰时炙手可热的重臣,堪称权倾朝野。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临终前封肃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遗命他辅佐其六岁的太子载淳顺利登基称帝。为防止其异母弟、恭亲王奕䜣篡权夺位,咸丰又命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位大臣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这就是咸丰帝临死前按照满清的祖宗家法所实行的顾命(托孤)制度。

到清中后期时,满清八旗子弟们坐拥特权,生活骄奢淫逸,大都贪鄙无能,出身爱新觉罗家族的肃顺却是其中的一个异类。史载,他掌权后,以雷厉风行的铁腕方式整饬自乾隆末期愈演愈烈的官场贪腐之风,严厉打击官员贪赃枉法,渎职失职,极力整肃愈发不堪的官场颓风。他果断处理了咸丰八年发生的“戍午科场舞弊案”,并将文渊阁大学士、一品大员柏葰送上了断头台,其霹雳手段,使晚清官场的风气得以改观,特别是贪腐之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肃顺虽擅权跋扈,目中无人,但他为政颇为开明,能够重用汉官,特别是对有才华的汉臣格外青睐,礼遇有加。史载,肃顺和大多数无知狂傲的满蒙亲贵不同,他轻视“不堪一用”的满员,对才华卓著的汉人名流却格外看重,“颇极谦恭”。

肃顺慧眼识才,用人不拘一格。他向清廷推荐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等汉族英才,为平定太平天国,实现“同治中兴”网罗了大批有用之才。尤其是他力保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左宗棠一事,更被传为政坛佳话。肃顺对外强硬,在主持签订中俄《瑷珲条约》时据理力争,不惧沙俄威胁,竭尽全力促成了中俄划界,最大限度维护了大清的尊严......

载淳即位后,以祺祥为年号。是为同治帝。载淳的生母就是叶赫那拉氏,按清朝惯例,她经嗣皇帝亲封为皇太后。那拉氏本就野心勃勃,权势欲望尤其强烈,被皇儿晋封为西太后(慈禧),为其夺取清王朝最高权力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资本。此时,清廷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新帝又是个懵懂小屁孩,但西太后脑袋里想的却不是大清的命运和儿子的皇位,她所关注的只是如何攫取个人的权力。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在慈禧的心目中,越是江山残破,越是大厦将倾,越是多灾多难,越有机会,此刻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夺权好时机。咸丰帝刚一崩逝,尸骨未寒,西太后慈禧便联合东太后慈安同“顾命八大臣”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她对咸丰“临终托孤”的辅政八大臣极为不满,视为阻挡其攀上权力巅峰的绊脚石,于是便利用自己是小皇帝的生母和被尊为圣母皇太后的有利地位,紧锣密鼓地开始了阴谋篡权的活动。

按咸丰遗诏,朝廷的所有重要文书必须同时盖有东后慈安和幼帝载淳的两枚印章才能生效。

权欲勃发的慈禧,对咸丰的安排极为恼火:这不是把自己排斥出权力核心了吗?苦于没有实权, 她一方面竭力拉拢慈安,一面利用有同样野心的恭王奕䜣,和他勾搭上了。

她趁奕䜣前来为哥哥咸丰哭灵的机会,两人躲在暗室密谋了好长时间,策划发动政变,除掉碍手碍脚的“顾命八大臣”。她有些不放心的问以善办交涉著称的奕䜣:“如此做,不知外国人会支持否”?

奕䜣拍胸保证道:“没问题,他们不会反对,我可以担保”。

慈禧大喜道:“一旦成功,议政王尊位非你莫属了”!

商量妥当,奕䜣连夜从热河赶回北京,召集亲信党羽,按照他和慈禧商定的计划,加紧了舆论和武力的两手准备。不几日,御史董元醇上了一份奏折,大意是“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原来,古代举凡皇帝年幼,不能视事,就由太后在龙椅后挂一道帘子,代小皇帝临朝称制,处理朝政大事,称为“垂帘听政”。实际上是牝鸡司晨,由女人掌大权,而这在清朝是明文禁止的。

肃顺等八大臣认为董元醇的奏折是公然破坏祖宗成法,于是拟旨处分他,慈禧代载淳掌印,却拒绝盖章,肃顺手握尚方宝剑,加上脾气刚直,当即和她大吵起来。年方六岁的小皇帝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吓得尿了一裤裆,慈禧虽然气急败坏,但感到时机还没成熟,于是很勉强的在弹劾董元醇的圣旨上盖了印。

八大臣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八人中属载垣、端华的地位最高,但论能力、威望和手段,则非肃顺莫属。此刻只有肃顺比较清醒,看清了慈禧有篡权的野心,而且她诡计多端,不择手段,于是私下里打算先发制人,一举除掉她。

肃顺准备在运咸丰灵柩返京途中动手,处死西太后,以免出现“女主临朝”的吊诡局面。为保密,他并未声张。

其余七位辅政大臣自以为有咸丰帝的遗诏护身,都没把慈禧这个女流之辈放在眼里。他们没有料道,对方早已经过精心准备,磨刀霍霍,抢先出手了。

1861年10月26日,咸丰帝的“梓宫”启运回京。东、西二太后故意提出让肃顺担任护送皇帝灵柩的重任,而她俩则带着小皇帝抄近路提前四天赶回了北京。这一来,肃顺筹划的“半道杀后”计划落了空。

慈禧提前四天赶回京城,在时间上已占得先机。她和奕䜣早已联络好手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与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掌控了所有在京的军队。次日早朝,慈禧立刻颁布了早已拟好的圣旨,当堂宣布:“逮捕‘顾命八大臣’” !

她公然否认了咸丰遗诏的合法性,诬陷遗诏是八大臣伪造,实属大逆不道之举。在公布八大臣罪状时,其中有一条煞费苦心的提到八人“不能尽心议和”,以此表明其政变的立场,以博取洋人的欢心。随后,奕䜣果然被封为议政王。改年号祺祥为同治。赐载垣、端华自尽,将八大臣的精神领袖肃顺斩首示众,其余五人或被革职罢黜,或被流放新疆。

这场宫廷政变,史称“祺祥之变”,亦称"辛酉政变"。之后,慈禧正式垂帘听政。令人讶异的是,她一反历史上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潜规则”,继续重用由肃顺攫拔的曾国藩、左宗棠等汉臣,后又与洋人联手剿灭了太平天国,获得了满汉统治阶层的赞赏与认可。以后她以阴狠果决的权谋手段,处死了胜保,鸩(毒)杀了慈安,摧折了议政王奕䜣,终于巩固了她的独裁统治。慈禧专权长达48年......肃顺虽非雄才大略之人,但他思想开明且颇有能力, 知人善任,对汉族知识分子尤其尊重,反对对外投降,反对割地赔款,慈禧杀他真的是“自毁长城”,他的死亦是清廷的一大损失。假如他仍执掌大权,后来清廷对外极力妥协,动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的荒谬举措或许就不会发生,清廷的运祚或许能延长几年......而慈禧的这种对外绥靖态度,亦加速了腐朽大清的彻底覆亡。

【插图源自网络】【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铁马冰河wu


铁腕、务实、敢做事 若肃顺执政10年 大清脱胎换骨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两宫太后与天子共治的垂帘听政模式 和八顾命大臣辅政幼主的辅政模式孰优

大清历史上有过4次幼主时期:顺治帝的多尔衮辅政、康熙的四大顾命大臣辅政、同治的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溥仪的裕隆太后锤炼听政。

2次辅政、2次垂帘听政,各有优劣。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四大顾命大臣为康熙奠定基础,两宫太后平定叛乱、进行洋务运动、实现同治中兴,裕隆太后因为个人能力问题失败。

因此是顾命大臣辅政,还是垂帘听政,关键在于主导者。

肃顺的价值观和能力

根据今年来对肃顺的研究:

1、铁腕吏治,整肃政风。果断处理戊午科场案、户部宝钞案,一心想要“求起积弊于衰靡之世”;要求将被派遣去和英法联军谈判但私自回京的耆英由绞监候变为处斩,最后咸丰帝让耆英自尽;和咸丰帝力争处斩因为顺天乡试舞弊、咸丰帝意图宽宥的大学士柏俊;两次查出宝钞处蒙混案、官票所官吏交通案,官吏被抄家几十人。

2、发行纸币,铸造大钱,设立官方银号,以遏制因为白银外流导致的通货膨胀——发行纸币,可以减少白银和铜钱的流通量;铸造大钱,可以减少对铜的需求量。

设立宝钞处,管理发行纸币;设立官钱总局,负责铸造大钱;设立9间吸纳民间资本进入的官方银号。

3、改革八旗供养制度,身为旗人皇族,曾说:

”咱们旗人混蛋多“
”满人糊涂不通,不能为国家出力,惟知要钱耳!“

4、重视提拔汉人,不限制民族。郭嵩焘、尹耕云、王闿运、高心夔、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都得到肃顺的重用:

”平时与座客谈论,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识量,故文忠公之才略。“
”於剿匪主用湘军,曾国藩、胡林翼每有陈奏,多得报可,长江上游以次收复。左宗棠为官文所劾,赖其调护免罪,且破格擢用。“

5、爱国主义精神强烈。对英法联军太毒强硬,极力反对割让外东北的《瑷珲条约》

6、满人中的佼佼者:

”才识在满大臣中实无其比“

《清史稿》中对肃顺的评价虽未负面,但负负得正:

”肃顺揽权立威,数兴大狱,舆论久不平;奏减八旗俸饷,尤府怨。“

正好说明了肃顺铁腕整顿政风,加强吏治,改革八旗的行为。


假如辛酉政变没有成功,肃顺得以执政

八大顾命大臣中,其实为主的就是肃顺——载垣、端华二人以肃顺马首是瞻。

以铁腕整顿、改革货币、改革八旗、重视人才等,加上”敢任事“的标签,可以看出肃顺是一个务实之人,并非抵制改革的顽固者。

作为皇族,肃顺力主让湘军占压太平军,已经说明了他的思想开放。改革八旗,则说明肃顺敢于正视现实,不回避。改革货币,说明肃顺有创新的能力。纸币在明朝朱元璋废除之后再无人提起,肃顺敢于再用,勇气不小。

敢做事、能做事,如果肃顺能够在同治帝执政10年,大清在吏治、政风、财政、军事方面都会有全民性的脱胎换骨。

肃顺虽然对英法联军态度强硬,但在务实主义价值观下,不会拒绝和英法交流——至少军事方面没有拒绝的理由。

肃顺执政,和两宫垂帘听政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肃顺有干事的能力,也有干事的心。两宫太后只能依靠别人干事。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很难,晚清割地赔款的局面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改变的,就算是康熙在世也要割地赔款,何况肃顺?再说肃顺是否斗的过慈禧,结局也是必死,下面我简单的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确定的是肃顺不死,就没有慈禧和鬼六子奕訢的事了,肃顺一直倡导杀母存子的方针,慈禧就算不死,至少那就被软禁,而对于鬼六子奕訢,肃顺一直打压他,在咸丰在承德避难的时候,肃顺就排挤防范奕訢争权。

就这样,慈禧代表后党领袖,当时的朝中大员文祥僧格林沁都是后党成员,如果肃顺掌权,这些人必然会被清算。而奕訢是宗党代表,奕訢被打压就等于奕誴奕譞这样有权的皇族被打压。就等于肃顺的掌权后,朝中大臣排除掉一大半。

而地方大员,支持肃顺的也不多,在肃顺与慈禧争权的时候,地方最大军阀曾国藩就公开表示不支持肃顺。由于咸丰朝时,肃顺年轻的时候就是地痞流氓不拘小节,掌权采用的是铁腕政策,虽然对贪污腐败启到一定作用,但是却成为地方大佬的眼中钉,并且在朝打压满臣,几乎得罪一圈着,就是咸丰喜欢,所以咸丰去世后,我说肃顺必死,就当肃顺在同治朝继续掌权。

失去开明的鬼六子奕訢的清朝,有没有洋务运动都说不准,没有洋务运动就等于没有中兴四臣,没有中兴四臣就没有清末的工业大发展,没有清末的工业发展,那新疆收复不了,中法也战败,沙俄侵略更加猖狂,甲午被日本虐的更惨。

关键就在于肃顺掌权后是否会有洋务运动。肃顺的文化程度导致肃顺不会有开阔的眼界,肃顺的经历导致肃顺也不会有改革的观点,再上肃顺并非爱新觉罗家族核心成员,必然对家族王朝的责任心不高,他在乎的只有一个权利,甚至在他代领下的清朝会更早的进入半殖民国家,成为列强的代言人,搞不好国家还会分裂,因此肃顺掌权后的清朝会比慈禧掌权更惨,慈禧再怎么不堪,至少对清朝的控制欲还是很强的,没有分裂。


曹小翔xixi


历史不能假设。但由于胜利一方的慈禧老佛爷统治得并不佳,所以如果换成肃顺他们来执政的话,我认为应该会好些,但具体能好到何种程度,我还真描述不好(想象力欠佳哈)。



风宪台不及阁大学士


《清史稿》肃顺的本传记载:

“文宗即位,(肃顺)擢内阁学士,兼副都统、护军统领、銮仪使。以其敢任事,渐乡用。咸丰四年,授御前侍卫,迁工部侍郎,历礼部、户部。”

由于肃顺善于逢迎皇帝,办事则不仅老练周到,而且还非常有胆识,“敢任事”,有作为,不像道光朝留下来那一大帮只会每天打卡上班领皇粮,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庸碌之辈。相处日久,比起表面职务上的升迁,更重要的是咸丰不论在政务上和感情上,都对肃顺愈加倚重和信任。因此恭亲王奕訢被贬抑后,肃老六实际上已经成功代替恭老六,成为了天子身边的第一近臣。

肃顺后来在“辛酉政变”这场政治斗争中落败,导致他的缺点和过失被政敌们无限放大,称其骄横、跋扈、揽权,而所取得的功绩则被掩盖和忽略。实际上,肃顺称得上是一位能人,而他之所以在仕途上一路青云,最后却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和他本人性格有很大关系。总的来说,肃顺是一个格局大,能力强,但野心也很重的人。

所谓格局大,肃顺虽为满人,而且是爱新觉罗皇族,但他并不拘泥于满汉的门户之分。且恰恰相反,肃顺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颟顸的满人不足恃,必须依靠有能力的汉人来挽救大清江山。而在汉人当中,“肃顺推服楚贤”,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等湖南人,都为肃顺所保举和重用。“平时与座客谈论,(肃顺)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识量,胡文忠公之才略。”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陷江南大营,以致人心惶惶,时人皆谓不出曾国藩不足以安天下。当时咸丰皇帝担心以大事托付曾国藩,会让汉人操持权柄,对朝廷构成威胁。后来是在肃顺的坚持和保荐下,咸丰才重新启用在家守制的曾国藩,以其出任两江总督,稳住了东南战局。

而对左宗棠,肃顺更是称得上对其有再造之恩。当时左宗棠为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僚,据说因永州镇总兵樊燮对其无礼,两人产生了矛盾,甚至还发生了肢体冲突。骆秉章上疏劾罢樊燮官职,而樊燮则通过湖广总督官文反咬一口,要拉左宗棠垫背。这件事上达天听后,咸丰降旨要求彻查此事,“如左宗棠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事态一下就严重了。

左宗棠当时虽只是骆秉章的一个师爷,但实际上当时湖南一省的军令政务,皆出左宗棠之手。肃顺深知左宗棠是个人才,不能因此丢了性命,因此当咸丰问及他的意见时,肃顺尽力回护。

“闻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中,赞画军谋,迭著成效,骆秉章之功,皆其功也。人才难得,自当爱惜。请再密寄官文,录中外保荐其疏,令其察酌情形办理。”

咸丰采纳了肃顺的意见。官文见皇帝要他“酌情办理”,立马知道了上边的意图,便没有为难左宗棠。若非肃顺居中调停,或许左宗棠此刻便脑袋搬家,也就遑论后来大张挞伐,收复新疆的壮举伟业了。因此甚至可以说,后来同光时期中兴名臣的大半个队伍,都是肃顺这几年给拉起来的。

所谓能力强,肃顺并不只是在咸丰面前磨磨嘴皮子,他是那种雷厉风行、杀伐果决,能干大事、办实事的人。咸丰八年(1858年)到咸丰九年(1859年)之间,肃顺历任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时,就以“严禁令、重法纪、锄奸宄”这九字纲领,分别办理了“戊午科场案”和“户部宝钞案”两个大案。

在戊午科场案中,最初是御史举报,当年的北闱(顺天府乡试)中存在贿考舞弊,调换试卷之事。旗人平龄是个游手好闲,爱唱京剧的富家子弟。在考试期间,平龄还在外面唱戏,发榜后却高中第七名,以致物议沸腾。彻查之下,贿考中榜者竟有50人之多,这其实也是道光一朝官员因循,闱风日下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此案牵连出的最高层,为主考官柏葰。柏葰官居文渊阁大学士,是内阁一品大员。在科场案中,柏葰疏于失察,本罪不至死,咸丰本意也是宽宥其罪。但肃顺认为乱世应用重典,非杀柏葰不足以改变科场舞弊的不良风气。最终在肃顺的坚持下,咸丰下旨判柏葰斩首。

《清史稿》柏葰传中评论道:

“自此司文衡者懔懔畏法,科场清肃,历三十年,至光绪中始渐弛,弊窦复滋,终未至如前此之甚者,实文宗用重典之效,足以挽回风气也。”

此处所谓“文宗用重典”,其背后实际上是肃顺所推动。到后来肃顺任户部尚书,查办宝钞案时,也是对其中官商勾结、贪污贿赂的行为穷追彻查,一举扳倒了曾经管理户部,后官拜体仁阁大学士的翁心存。肃顺的这一系列动作,让贪官污吏为之颤栗,使晚清官场对贪腐习以为常的污浊政治生态随之焕然一新。

肃顺的“重典”,在扫清官场积弊的同时,也得罪了不少贵族官僚。舆论指责其滥杀重臣,专权跋扈,杀柏葰、问罪翁心存,其实是为了排除异己,独揽大权。此类评论,大多都是利益受损的官员们的怨言。就连后来咸丰北狩热河,肃顺因物资紧张,裁减六宫费用,都被慈禧所记恨。可见只要进行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自然也免不了受到一些苛责。

然而,要说肃顺完全是公忠体国,毫无私心,也不尽然。翦除柏葰和翁心存,事实上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以及肃顺组成的铁三角扫清了障碍,而肃顺作为这个铁三角的核心,自然能圣眷日隆。而将肃顺野心展露无遗的,是他对待恭亲王的态度。

自咸丰五年以后,恭六退而肃六进,而且恭亲王犯下“礼仪疏略”之过时,肃顺正好任礼部侍郎。肃顺心里明白,自己是踩着恭亲王的肩膀上位的。万一咸丰顾念旧情,重新重用恭亲王,那么疏不间亲,肃顺势必要屈居恭王之下,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肃顺只有不遗余力地排挤恭亲王,才能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权位。在咸丰末年,皇帝对肃顺几乎言听计从,因此,咸丰对恭亲王的态度,基本代表了肃顺的态度——不是“敬而远之”,而是“用而远之”。

“用”,是因为不得不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仍然胶着,北方又遭进犯。咸丰七年(1857年),洋人启衅于天津大沽口,咸丰复授恭亲王都统一职,咸丰九年(1859年),再授内大臣,协助办理洋务。而“远”,则是咸丰一直对恭亲王刻意保持着距离。

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打响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最初派怡亲王载垣和尚书穆荫前往议和,不料载垣以议和为诱饵,拘禁对方使者巴夏礼等39人,其中20人在狱中死亡,激怒了英法联军,致其大举进犯京师。咸丰带着肃顺等人以“木兰秋狝”、“北狩”为名逃亡热河,却把恭亲王留在北京与洋人谈判。

与洋人们议和,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若谈判破裂,便是有负天子重托;而若和议谈成,又必然是城下之盟,落得个卖国贼的骂名。肃顺近在天子之侧,可以狐假虎威发号施令;而恭亲王独守京城,与咸丰相隔数百里之遥,不得见面,更易遭到猜忌。

当时群臣反对咸丰北狩的联章中,有这样一条理由。

“若使乘舆一动,则大事涣散,夷人借口安民,必至立一人以主中国,若契丹之立石敬瑭,金人之立张邦昌,则二百余年祖宗经营缔造之天下,一旦授之他人,先帝托付之谓何?皇上何以对列圣在天之灵乎?”

夷人要立的这个“儿皇帝”还能是谁?大家心中有数。因此咸丰一旦北狩,恭亲王不仅身负千斤重担,而且还居于疑谤之地。胡思敬在《国闻备乘》中记载的一则故事,证明这种忧虑也并非空穴来风。

“文宗北狩,已得疾,内外惶悚。英人欲拥立恭亲王奕訢,如契丹待石晋故事,恐廷臣异议,未敢轻发。合约成,大宴夷酋于礼部,英法皆以兵往,议尊恭王绝席,令王公以下皆跪迎,以觇人情向背。”

而在后来《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流连于热河行宫,纵情声色,以致病体日衰,不愿回銮。而在肃顺阻隔之下,咸丰也不准恭亲王到热河探视,一直到死,两兄弟都没有再见上一面。由于无法面谈,咸丰失去了与恭亲王彼此释怀的机会,反而对他疑虑更深。成天围在身边献忠心的,只有肃顺以及载垣、端华等人。

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8月),咸丰在热河行宫驾崩,临终前留下遗诏:

“召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宣谕立为皇太子。命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赞襄政务。”

咸丰在遗诏中指定的“赞襄政务顾命八大臣”里,有七人是肃顺一党,外加一个惯当老好人的额驸景寿,并且将宗室中与咸丰最亲的恭亲王奕訢踢出顾命之列。两位“六爷”历经多年的明争暗斗,最终是由肃老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幼主新立,两宫无能,帝胤失势。从此以后,朝廷便是我们的天下了——肃顺为咸丰“承写朱谕”完成后,内心里或许这样想着。


新闻人AAA


咸丰元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1860年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帝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后,由顾命八大臣负责辅佐幼帝登基,继承大统。

为了防止外戚干政,权臣当道,军阀割据,避免国家长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于是,慈禧就当仁不让,剪除了顾命大臣,自己跟慈安,一起垂帘听政,才有了同治中兴,洋务运动,大清帝国的国祚得以延续。


沈阳杨艺


肃顺的见识、度量和能力都不如恭王,应该这样说~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恭王来主导晚清,可能历史会重写


电费超标了


满清康熙打胜了照样尼布楚条约割地赔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