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简约人LXH


现在家长的大多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好好读书,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找个好对象。不好好读书就只能去干苦力。虽然家长的说法顺应了社会规则,但是孩子并没有那么多对未来的想法。而家长的逼迫和监督让孩子备受压力,导致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如今很多刚为人夫人母的80后90后,更多人到了大学就觉得释放了,脱离了家长的束缚,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抓紧学习,就只顾玩,甚至很多还因此挂科毕业不了业。所以让孩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不是监督和逼迫就能养成的习惯。


那么,正确的方式,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首先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读书的道理


1.读书的目的没有那么功利,它伴随我们一生

首先要明确告诉孩子,读书不是为了考大学,不是为了好工作,也不是为了好找对象。读书的根本是要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知识打开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学习知识一直陪伴着我们一生。

2.读书能汲取到更多的知识,让自己更加充实、更加优秀。

告诉孩子,读书得到的知识都可以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技能,将来孩子总会有自己的理想,学习到的知识能让孩子更好的朝着理想前进。

3.读书能让自己勤加思考。

告诉孩子,读书如同和别人谈心,书中的智者会让我们懂得很多道理,这些道理有很多是现实中很难得到的真谛。


二、面对孩子不爱读书,我们应该这么做

1. 不要过高要求孩子有多爱读书。

很多家长认为多读书就会有好成绩,于是就要求孩子拼命读,完全忽视了孩子是否能承受那样大的压力。其实会读书并不能代表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他的品德和涵养一定会往好的方向。所以家长要学会把心态放轻松些,对孩子宽容一些。

2.多观察,找到最合适的。

有的家长非常过激,总是觉得孩子对读书没有什么兴趣,每天都拿着手机或者看着电视,并没有拿读书当做头等大事。家长对于这个情况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孩子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籍,孩子对哪块的知识比较感兴趣。从兴趣去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


3. 不仅要言传,身教更重要

家长的唠叨对于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麻烦,躲都来不及。当家长絮絮叨叨教育孩子多读书之后,家长自己却在旁边玩着手机,看着电视,都没有顾忌到刚刚被一阵教育的孩子。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家长在教导之后能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孩子自然而然就从家长的身上学习到了读书的习惯。


4. 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爱上读书

就是营造一个适宜的读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即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光线明亮,空间大小适宜,既可以放得下书架,也能让孩子在这里找到安全舒适感,愿意待在这个区域,更好的养成读书的习惯。


此外,孩子心中都反感家长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只有孩子自己真正找到其中的乐趣,心中对知识的渴求,才能真正喜欢,强求不得


朗朗育儿课堂


家长好好读书,孩子天天向上!

如果父母多读书读好书,当父母能够在别人面前独立而有价值的观点时,孩子会看到读书可以胜人一筹,可以精神独立,这对孩子有很强的引领作用。

如果父母发现未来的发展目标,还需要有更多的知识积累,因此而奋发读书,孩子也会对未来产生担忧,这样的焦虑是存进性的,发展性的。

孩子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长大的,孩子的成长是在暗中观察我们习得的。我们的优秀与拙劣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在行里。我们修正自己,就是在帮助孩子。






未成年心理与家庭教育


通过我自己和我周围的朋友真实的生活经历让孩子意识到,只有认真读书学习才能获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争取到生活的主动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