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半空蛛網般的線依舊保留著當初的記憶(圖片取自網絡)

“叮鈴鈴,叮鈴鈴”,110年前(1908年1月21日),上海第一輛有軌電車從靜安寺車棧駛出,並在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上進行試運行和相關設備的最後調試。3月5日清晨,上海第一條公交線路,英商1路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通車,全線總長6.04公里。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有軌電車從靜安寺車棧出棧(圖片取自網絡)

自此,有軌電車開始穿梭在老上海的大街小巷。有著窈窕身段的旗袍女郎挎著手袋,優雅地踏上電車,頭戴禮帽的老紳士們側倚在車廂裡的木長椅上,氣定神閒地看著窗外沿途的風景。張愛玲的小說中寫:“一陣歡快的風颳過這大城市,電車噹噹噹往前開了……”,《情深深雨濛濛》、《新上海灘》等影視作品,也不約而同地選擇用有軌電車來還原老上海的場景。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有軌電車是眾多老上海主題的影視作品必選的元素(圖片取自網絡)

此時距離世界上第一批有軌電車問世,已經過去了二十年。早在1888年,美國人剛剛造出第一輛有軌電車,英商怡和洋行就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申請在上海建造有軌電車。這種大事,工部局當然不敢擅作主張,就召開納稅人會議進行討論。會上,煤氣公司和自來水公司的代表不答應了,他們聲稱“電車軌道迴轉電流會侵蝕煤氣管道和自來水管道”,堅決反對提案。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怡和洋行老照片(圖片取自網絡)

於是,這件事不了了之,直到1906年,天津租界的有軌電車已經通車運行,反對的聲音才終於不那麼強烈。於是,工部局正式批准建造,開始招標。英商布魯斯·庇波爾公司最終獲得公共租界有軌電車專營權共35年,在租界內赫德路附近購地招商建造電車車棧,後又將專營權轉讓給了英商上海電氣建設公司上海電車公司。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修建有軌電車的過程(圖片取自網絡)

1907年10月1日,英商上海電車公司總管理處在外白渡橋北堍的北蘇州路2號成立,法定資本70萬英鎊,實際開辦資本為32萬英鎊,公司董事會設於倫敦。同年赫德路80號靜安寺車棧竣工。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英商上海電車公司舊址(圖片取自網絡)

這趟全程6.04公里的有軌電車,標誌著上海近代公共交通的誕生。路線從靜安寺起,沿愚園路、赫德路(常德路)、愛文義路(北京西路)、卡德路(石門二路)、靜安寺路(南京西路)、南京路,至外灘上海總會。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圖片取自網絡)

最初上海市民對於這一新鮮事物不太敢嘗試:傳說“電車”通身帶電,坐上去難保不觸電而死。所以一開始電車是免費乘坐的,電車公司還邀請華人名流虞洽卿、朱葆三及電車公司的中外董事20多人乘坐第一班電車,車廂外掛著“大眾可坐,穩快價廉”的標語。

第二日,《申報》《新聞報》等幾家大報都發布了通車典禮現場照片。最後,電車公司使出了絕招,乘坐電車不僅免費,乘客還可以獲得花露水、牙膏、香皂等贈品。這下子,終於有華人市民敢於“鋌而走險”了。後來,人們稱之為“鐺鐺車”,因為沒有喇叭,司機一邊搖著手柄掌控方向,一邊用左腳踩一個踏板,一踩,掛在車外的鈴鐺就鐺鐺鐺地作響,前面的行人才知道避讓。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上海新開穩速電車全圖(圖片來自由上海市檔案館研究員邢建榕)

與車廂相關的管理制度逐漸完善,公司制定了《全體司機售票及其他職工守則》,對職工衣著、儀態、司機操作程序等作了規定。車廂分頭等與二等,票價按段計算,每段1.25英里,頭等車廂每段銀5分,全程15分,二等車廂每段銀2分,全程6分。最初為車上售票,後改為車下售票,公司委託車站附近煙雜店代售車票,後因不切實際,不久即廢止。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英商電車公司的司售人員,穿著統一的制服(圖片取自網絡)

電車的開通使得上海的城市風貌大不同於從前,市容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尤其是市中心商業區,馬路逐漸變得寬闊平坦,商店鱗次櫛比,人來車往,日夜不歇。 第一條有軌電車促進了南京路的繁華,四大公司相繼彙集在此,上海市區的版圖也因電車軌道的鋪設而逐漸擴大。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運行在外灘的電車(圖片取自網絡)

人們的生活習慣等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上海市檔案館研究員、上海史專家邢建榕曾在接受採訪時說:“19世紀時,市民出行沒有精確的時間概念。直到電車出現,因為有了最早與最晚一班車的時刻表,老百姓有了‘準時準點’的講究。”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電車引領了人們新的生活方式 (圖片取自網絡)

任何新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必定需要時間來試錯,也同時一定是在喜憂參半中不斷髮展。起初,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電車道互不相通,跨區乘客必須換車並另購車票,很不方便。為此英商上海電車公司開辦後不久,即向法商電車電燈公司提出了互通電車的建議。1912年,兩公司開始互相通車,最初通車不通票,在行駛入對方的路線時,乘客需重新購票。第二年,兩公司簽訂合同,對互通路線、行車時刻、售票、結算等作了規定,從此跨區乘客無須兩次購票。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在百老匯大廈上俯拍北蘇州路,不寬的馬路井然有序(圖片取自網絡)

1912年,民國時期,華界也打算鋪設電車了。但這兒房屋密集,人口眾多,產權又比較分散,所以花費買房拆房,在空地上鋪設路軌,費用很高。同時,華界的電車票價參照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來定,第一條路軌共計九里長,分為六站,每站一里半。乘客座位分為頭等二等,頭等每站三枚銅元,全程十二枚;二等每站一枚銅元,全程只收四枚。上海市民深感電車“穩快價廉”,紛紛選擇電車代步,衝擊到了華界一直以來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力車。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南京路上的有軌電車(圖片取自網絡)

感受到巨大威脅的人力車伕,開始聯合起來反抗電車。華界電車尚未開通,行經華界的法商電車就成了他們的主要攻擊對象。他們把石子泥塊堆在路軌上,讓電車無法通行,需要司售人員下車清障。電車公司也曾派員與車伕行會協商,反而被打傷。最嚴重的時候,新閘巡捕房派出巡捕鎮壓車伕的抗議行動,一名車伕中槍身亡,另有兩人被打傷。巡捕房還賠了一筆錢。然而,趨勢不可逆,僅用了三個月,上海華商電車有限公司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就在1913年8月11日通車了,自小東門至高昌廟(今高雄路),線長4.8公里。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上海有軌電車網絡圖1959(圖片取自網絡)

歷史的長河奔騰不息,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車軌道也由於建造年代已久,設備陳舊,線路佈局不合理,逐漸無法與城市建設適應,交通矛盾越來越顯著。最終,1963年,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同意市公用局關於拆除南京路有軌電車軌道,改駛無軌電車的請示。該份檔案有市人委同意拆除的批覆、當時南京路有軌電車的拆除方案和路線調整方案。

叮鈴鈴~上海有軌電車的故事

上海第一輛20路無軌電車在城市中行駛(圖片取自網絡)

1963年8月15日凌晨零時17分,最後一輛有軌電車末班車從靜安寺開出。等候在南京路兩旁的工人、幹部和解放軍戰士等這一輛最後的有軌電車開過,立即撬掉電車鋼軌。在南京路上行駛了整整55年的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3時52分,第一輛20路無軌電車離開靜安寺起點站向外灘方向駛去。南京路上的交通揭開了新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