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上海金定線渡輪(圖片取自網絡)

黃浦江,是一條流淌著故事的河流。她自上游青浦、松江流經上海市區兩岸的霓虹映照。穿梭的船隻,汽笛聲聲,似乎在詠歎著這座城市百餘年來的滄海桑田。

1843年,上海開埠,浦西逐漸建立起繁華的都市,然而一江之隔的浦東,卻仍是蘆葦飄搖的荒野。浦西霓虹燈亮起的時候,浦東還飄著村煙與海霧。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1930年代依舊寂靜的浦東(圖片取自網絡)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昔日浦東的田園景象(圖片取自網絡)

外商們強行租用沿江的土地,趁機吞噬公地的浦面,老百姓不勝其擾,日常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干擾。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一場重大的自然災害爆發了,歷史上稱為“八月初三大海潮”,颶風襲來,海潮氾濫,浦東的欽公塘外圩塘全被沖毀,昔日的良田變成了一片汪洋。黃浦江邊的土塘由於年久失修,被沖決多處,人畜被沖走眾多,傷亡慘重。

面對人禍和天災,以謝源深為代表的一群浦東新型士紳積極行動起來,成立了一個民間自治組織——浦東塘工善後局。他們清理被外商隱佔的公地,鞏固地權,同時興辦市政、交通、教育。自1906年至1927年,採用合法鬥爭的方式,一點點地會勘丈量,一日日地交涉談判,前後辦結了44個案件,迫使侵佔公地的日商,美商,英商等幾十家著名洋商承認非法侵佔事實,或退地,或補繳銀款,其精神讓我們後生無限敬仰。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浦東塘工善後局做的土地測量(圖片取自網絡)

浦東塘工善後局把維權獲勝後洋商補交或追繳的錢款,向政府報賬後,全部用於浦東沿江地區的市政建設:闢建新路、修築道路與橋樑、開竣河道、建造碼頭。

在促進這一系列工作的過程中,他們深感交通的不便。那時候維繫兩岸的渡口,最初是來自山東、蘇北、寧波等地的農民漁民,以撐划子、搖舢板往來擺渡自然形成。採用的都是義渡,不定期不定班,有人過江就開船。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黃浦江上的舢板小船(圖片取自網絡)

手搖的小船,抵不住大風大浪。為了接送員工上下班,浦東塘工善後局向王仁泰船行租賃的“安泰”號小火輪,航線從外灘銅人碼頭到浦東東溝。這是對江航線的首次開行,標誌著“官辦”上海輪渡正式誕生。

由於員工人數不多,他們也就順便讓一些需要過江的人上船,收取一點渡費。雖然船費比舢板小船高一些,但又快又安全,還能抗風雨,大家口口相傳,乘客越來越多。塘工善後局在結算當年收支時驚喜地發現,這些酌情收取的費用,竟然輕鬆抵消了租船的費用。於是,便有了正式開辦輪渡的設想。

1910年10月31日,塘工善後局的董事向上海知縣呈文,列出了三條理由:

1我們地處東溝,這裡離上海市區遠,如果遇到風潮不順,非機動船肯定會發生許多遲誤,只能開辦小輪;

2我們東溝這的位置非常重要:“貫通上(海)、南(匯)、川(沙)、寶(山),直達浙江平湖各境,為水路要口,航渡往來絡繹”;

3如今各項事務都需要便捷:“如營房之押解匪類,領發軍裝薪餉,鄉櫃之解送錢糧,地方各項調查並投遞一切公文,均關重要,尤貴便捷”。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塘工善後局所處的關鍵地理位置(圖片自繪)

1911年1月15日,塘工善後局正式開辦自銅人碼頭至東溝的對江輪渡。如此寶貴的航行權,眼紅的人太多了。在利益驅動下,不少商家甚至勾結外商,來爭奪這項權利,德商、日商多次加入混戰。塘工善後局據理力爭,鬥智鬥勇,1916年贏得階段性勝利,由當時的交通部及江蘇省公署定案,將上海浦東塘工岸線範圍內的航行權,劃歸塘工局獨享。在此範圍中,他輪不得築埠、載渡。自此,黃浦江上相安無事十餘年。

為了獲得這項權利,塘工善後局也做出了承諾:“市”輪渡保持“非營利”性,即使收費,也只是為了維持輪渡的日常運營,除此之外不會多賺取利潤。一般乘客房艙每人收費銅元160文,統艙100文。後因民營輪渡紛紛開辦,並與之競相壓價,塘工局便將房艙渡資降至100文,統艙降至80文。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滬市銅元貶值,煤卻漲價了,導致塘工局輪渡虧損累累,不堪重負,這才決定恢復原價,並請上海縣知事出示公告,命令港警嚴加稽查,懲處不按原價購票的人,但“辦公往來的人”仍可憑該局所發票證免費乘坐。

作為一項新鮮事物,輪渡在最初開行時,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當時的舵手為了多收錢,常常超載出行;乘客們上下船的時候也是爭先恐後,生怕趕不上,這無疑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為此,塘工局出示公告,告誠舵手不得任意超載,冒險駛行,如果違章,不僅要被罰銀兩,還要追究責任。如果乘客不守規矩,還要負責去教育、勸誡他們。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排隊購票的人們在銅人碼頭排著長隊(圖片取自網絡)

1917年,由銅人碼頭駛往西渡的航線增設,兩年後開往西溝(慶寧寺)的航線增設。同時,商家也進行集資籌辦商業輪渡。

1927年,上海特別市成立,上海迎來了城市發展中的一個階段性高潮。城市流動人口大增,商貿、製造業齊頭並進,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上海特別市最初的政府大樓(圖片取自網絡)

黃浦江西岸大多有設備完善的大型工廠及碼頭倉棧。服務於這些企業的大量員工。大大小小的公司,爭先恐後開出了數條輪渡。為改變黃浦江上混亂的狀況,上海市特別政府宣佈,撤銷整編浦東塘工善後局,將輪渡業務收歸上海市公用管理局,至此官辦輪渡級別從浦東上升到市政府。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市輪渡1號輪落成試航(圖片取自網絡)

1929年11月10日,浦江輪渡管理處訂造的市輪渡1號輪落成試航,前端亭頂是特有的標識,這是上海輪渡自建新型輪渡的開端。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市輪渡2號落成試航(圖片取自網絡)

1930年1月8日,市輪渡2號落成試航,自21日起,1、2號輪渡對班行駛長渡線,至此,市輪渡原租用的小火輪全部退出運營。

1935年,市輪渡擁有對江輪渡航線6條,鋼結構浮碼頭9座,木質碼頭3座,渡輪12艘,可載座客5026位,年運輸乘客1298萬人次,貨物475347件。至戰前的1937年,市輪渡成為浦江渡運的主要力量,構成官辦為主、商辦為輔的渡運體系。

抗戰爆發後,市輪渡因戰爭遭到嚴重破壞,業務萎縮至叄條航線,到1945年,市輪渡塬有的長渡輪只餘兩艘,並都出租,普通渡輪只剩3艘並且因引擎故障無法運營。

1947年3月,官商合辦上海市輪渡公司成立,逐漸恢復原有航線。截至1949年,市輪渡共有東東線、其秦線、塘董線、慶定線四條對江輪渡,長途輪渡滬淞線一條,南陸線車渡一條。渡輪19艘、鋼質浮碼頭13座,木碼頭2座。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1947年上海市輪渡公司股票(圖片取自網絡)

1949年12月28日,上海市軍管會徵用上海市輪渡公司。1956年,上海全市渡輪行業進行公私合營改造,傳統的民營舢板因安全問題全部取消,同時購置增添新型輪船,開闢新的航線。1993年,市輪渡公司共有航線21條,日客流量達100萬人次,最高日曾達110萬人次,年運輸客流總計3.7億人次。至2011年,上海市輪渡公司共有對江輪渡線18條,客輪55艘,日均乘客為25萬人次。

黃浦江的第一班渡輪何時啟航?

百萬市民乘輪渡過江(圖片取自網絡)

百舸爭流,黃浦江的波濤洶湧。如今,在隧道、大橋、地鐵、公交構成的城市立體交通網中,上海輪渡已經“退居二線”。 但是這段坐船擺渡的記憶,卻不可磨滅,佇立在岸邊,我們彷彿還能看到從前人們熙熙攘攘爭渡的畫面。下一篇文章,我們將會繼續追述輪渡的航線和普通民眾的生活與輪渡千絲萬縷的聯繫。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