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為什麼喜歡讀書,為了能讀書都做過哪些事?

談歷史那些事


要說為什麼讀書,真的沒那麼多大道理可講,什麼增長見識啊,什麼陶冶情操啊,全是讀書成了習慣後總結出來的。

回答我為什麼喜歡讀書,只有一個答案:“先是悶的,後來成了習慣”。

我出生於農村,小時候家裡是很貧窮的,那時也沒什麼娛樂生活,讀書就成了日常無聊時的不二選擇。但書又是很少的,所以,借書看,就成了日常生活的一個主題。可是,誰家的書也不是那麼多的,所以,關於借書還書,還引發出了好多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別人借我的書。一位叫鋒的同學借我的書已經兩天了,還是沒有還的跡象,我就向他要,他就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一直推了近兩個星期還是沒還。我終於仍無可忍,不再理他了,他自知理虧,也沒再向我說什麼。沒有書看了,我只好再向別的同學借書看,向勇借書,他大方的借給我一本,我一看,可不就是我借給鋒的那本嗎?連忙追問,我的天哪,原來轉來轉去,已經轉了十一個人了,難怪鋒往回要時那麼難,真令我哭笑不得。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我借別人的書,確切地說,那不能叫“借”,只能叫“偷”,可是,“讀書人的事,能叫偷嗎?”同桌麗是我的發小兼鄰居,我們一同上學一同回家,那個課間,我見她書桌上多了一本書,便毫不猶豫地拿了來看。正巧,老師叫我到她辦公室一起討論下週的活動,我一時順手,把書裝進我的書桌裡便到了老師辦公室。下課了,我還在老師辦公室,麗倒哭哭啼啼的來了,說自己的一本書找不到了。我一聽,連忙承認是我拿了,麗一聽,哭得更厲害了,說自己找了一節課了,作業也沒顧得寫。老師狠狠批評了我,還沒好氣地指著自己桌上一本書對我說:“拿去看吧,看完了給我講講裡面說了些什麼。”我一聽,如獲至寶,頗有點因禍得福的樣子。

如今,隨處可見書,反倒,愛看書和文字的人越來越少了,手機上應有盡有,霸佔了人們大部分的業餘時間,每每看到此景,我可真懷念那時候找書看的日子啊。




留言講故事解析歌詞


在上學的時候,在學校的朗讀比賽中,由於拿了一個三等獎,同學們都相互之間將自己的書跟別人分享。第一名是一本雷鋒的故事,第二本是高玉寶的故事,第三本是小毛驢的故事。那時的我們根本沒有課外書,這幾本書就成了全班的寶貝,我可以以書還書,而別的同學只有排隊等候的份了。高玉寶故事裡的半夜雞叫讓我知道了地主老財對農民的剝削和壓迫,也看到了農民伯伯團結一致反抗鬥爭的故事。高玉寶是個農民的孩子沒有文化,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勤勞,刻苦學習,把自己童年時代的生活寫成了故事,故事很感動,生活氣息很濃,看過後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從此以後 ,我愛上了讀書。姐姐也經常給我借一些書,但是,看到好書就想佔為己有的思想一直纏繞著我,為了能得到自己心愛的書,自己把父母給的零花錢攢起來,暑假裡跟著哥哥去打工。有了錢,我買下了一套《西遊記》小人書,《岳飛傳》、《閃閃的紅星》、《雷鋒的故事》等,後來我有個要好的同學,來我家玩,把我的書全借走了。由於都參加了工作忙,他一直都沒有還回來,現在想起來都覺的可惜。以後再買書從來也不往外借了,下班沒事翻翻書,看上那麼一段,想想優美的詞句,回憶一下動人的故事情節,在夢中,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我是綠葉上的紅蜻蜓


二年級的暑假,鄰居家小孩借給我一本《草房子》。那個時候花了大概兩個星期才看完,不知不覺就喜歡了看書的感覺。

後來看過一些書,曹文軒系列也讀過不少,印象最深的還是二年級的桑桑和油麻地。

初中的時候大家都看小說,男生看修真類,女生追言情類,電子書互相分享。我還是執著的喜歡紙質書,更傾向於小說,類型很雜。當時也會借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給同學看,但發現有些人會把我的書折捲起來,傳過一圈之後邊角翹起,書變得很舊。出於愛書的原因,後來我的書幾乎不外借,實在有人想看就約週末去我書房看,只能在我家看不外借。

初一的時候在學校圖書館借了一本《夢裡花落知多少》,當時也不知道郭敬明,只是封面書名很吸引當時的我。看到一半還哭了,到最後大結局前幾篇感覺看不下去了,結局崩了整本書,然後氣的書都給撕了,真心覺得結局很爛。賠了圖書館二十塊錢,後來對郭敬明的書避之而無不及。

有一年暑假在上海呆了四十天,和一個阿婆很要好,阿婆也喜歡看小說,每週一都帶給我很多上海市圖書館借來的書,週一帶過來,週五還回去,就這樣接觸了一些相對來說很細緻的不一樣的小說,臨走的時候阿婆還送我了一大摞書。

大學期間每學期都會有人在籃球場論斤賣書,我大學期間買的書全來自賣書那兩天。

後來有了自己的書房,四層書櫃,滿滿當當都是書,看上去很有滿足感。在書房的窗戶上掛了木質房子風鈴,穿堂風過捧一本書相當愜意。


安暖moon


人各有各的愛好,有的人喜歡打牌,有的人喜歡讀書,有的人喜歡打球,我喜歡讀書只是因為我天性就不喜歡打牌,業餘時間總要找一點事情做,於是就只有讀書了。無論是我在農村幹農活,還是當兵在部隊服役,以至後來轉業回到地方,我都能將業餘時間用來讀點書,寫點小文章,這就成了我的愛好,有了愛好就能一直堅持下來了。不過,我讀的書並不是很多,算不得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之人,只是我時常將書放在自己的心中,沒有忘記與書交朋友,我平時喜歡逛逛書店,買上幾本書放在書架上,有閒時就翻一翻書,看一看報,聞聞書香味,感到很愜意也很快樂。,

自從我喜歡上了讀書,也就喜歡上了寫點小文章,一邊讀書、一邊思考,一邊寫作,這樣就將讀書與寫作結合了起來。使自己讀得有興趣,寫得有激情,也許就是這樣的原因,使我堅持了讀書、堅持了思考,堅持了寫作幾十年的緣故。每個人讀書人都有自己讀書的故事,我為讀書做了這些事情。

一是讀書讀到精彩的句子我總是將其摘抄在筆記本上。記得那時我在軍營,星期天就是我讀書的日子,旁邊放在一個筆記本,遇到書中精彩的句話就要抄下來,這樣也就成了一種學習,更是一種思考了。古所云:”不動筆墨不讀書。“摘抄書中的句子就是動筆墨,是讀書的一種好方法,隨著讀書的堅持,我摘抄精彩句子記了幾個筆記本,也有了一點成就感,不管是報紙上還是書籍的只要是認為精彩的句話我都抄錄下來,抄的多了,就有了寫文章的慾望,我將在書中摘錄的精彩句子你之為“磨礪集”,我的一篇文章《我愛我的磨礪集》還被《工人日報》採用。

二是讀書讀著讀著就有了寫讀書體會文章的激情。讀書尤其是讀到自己的喜歡讀的書,便會與在心靈上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就會有寫讀書體會文章的衝動和激情,把自己的所讀、所思、所想一下子吐出來,真有不吐不快之感,尤其遇到媒體中有讀書徵文時就會一顯伸手。我愛寫文章就是這樣練出來的,讀與思、讀與寫,就是最好的讀書方法,這就是學用結合,讀用結合。

三是給自己的書籍一個書櫃。讀書人不僅要有一個書桌,更需要書有一個書櫃,記得我轉業從部隊回來時,因家裡房子太小,家裡不能放書櫃,只好將書放在箱子裡,箱子放在床底下,有時需要找書時只有從床下拿,很麻煩不方便。直到2008年自己買了新房才有了書櫃,圓了我的書房夢,將多年來買的書從床底箱子裡拿出來放在書櫃上,看到自己的書櫃和書房,翻著這些一本本買來的已發黃的書籍,我心中百感交集,有一股小小的成就感,有了書櫃,有了書房,坐在書房看書,心中有一股幸福感。

可是當親朋好友們見到我的書房後,對我說:“你把這好的空間給浪費了,要是這間房子放上一個麻將桌是多麼的好啊!”聽了這話,讓我無語,是麻將桌好呢?還是書櫃好呢?各有愛好不同,所見也就不同了。現在麻將聲勝過讀書聲,也許是我讀書沒有什麼成就,也就沒有說服力,聽到這話,我只好默而無語。

喜歡讀點書只是自己的一點小愛好,就像有人愛麻將一樣,人有愛好不同,能用讀書消磨閒餘時間,能從書中獲得精神力量,書給了我快樂的人生,這就知足也!


悟思必得


為什麼喜歡讀書阿,其實也不知道為什麼,在我小的時候,要是發現同學有一本書我沒有看過,我就十分好奇,特別想把他看完,知道里面講的是什麼故事,我喜歡看書完全是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好奇這本書中的內容,好奇書中的故事是否是真實的,就這樣一直也就看過來了,只是這幾年工作了沒有許多空虛的時間來看了,現在我就是沒事的時候看看小說,其實只要是書,在書中就會有一些或大或小的道理。多看看書,其實也挺好的


河野丶


我喜歡讀書是:在初中從【基督山伯爵】開始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真正的想去讀好書,想從書中吸取營養那是在大學期間,這過程中又體會了文字的優美和穿透力,徐霞客筆下游記,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茅盾先生的【春蠶】......等等。工作後主要是找專業書籍📚!各種書籍給予我了很多營養,讓我在人生道路上更加堅定,更加豐富多彩。

我倒不會為讀書而去做哪件事,但我會把自己喜歡的書細細品,品作者的神奇想象力、品作者人生、品箇中各種滋味。

好書陪伴好人生,她是我生活中的燈塔,她也是我多彩人生中不離不棄的伴侶!



洗不白的豬


我讀書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發自內心的,單純的去讀書,這種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是一種享受。第二種是有很強目的性的去讀書,這種讀書前期也難受,但堅持下來後期收穫很大,以至於後面慢慢的喜歡上這本書或是這門學科!

我先說說第一種吧,我雖然是一個理科生出身,但我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歷史,工作以後天天面對的都是寫不完的代碼,下班回家的地鐵上我經常會看看很多關於歷史的文章我覺得這很有趣,我對於各個朝代不同文化,對歷史上各個傑出的人物有些濃烈的興趣。各種野史,各種人物傳記讓我是欲罷不能,知史知事知人,當你很累的時候,尤其是心累時不妨讀讀書。找一點心靈的慰藉,心累不是說你躺在床上玩玩兒手機就能撫平的,更多的是要要找一種心靈的寄託,就好比你受到委屈時,想不開時,想想韓信都能受胯下之辱,自身這點小事又能影響什麼,用知識豐富自己的見識,強大自己的心靈,昇華自己的靈魂。

至於第二種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大學時為了過計算機二級,英語四級六級,甚至為了不掛科而去讀書去學習,而我也不例外,我記得我讀大學時非常想要一個平板電腦,想到什麼程度呢,可謂是日思夜想,茶飯不思,想父母伸手又不開嘴,最後我發現我們專業有一個國家級獎學金的名額,那隻要是專業第一名這個獎必然唾手可得,我心底打定目標之後,每天我都是隨著圖書館開門關門而進出,那麼一段時間基本都是這樣,我記得那是我們最難的兩門課半導體物理和模擬電路,很多同學連看都看不懂就別提考高分了,所以這兩門成了我重點攻堅對像,單單是筆記本我都寫了兩個,每天我給自己的獎勵就是一瓶可樂和一包餅乾,當然還有一個平板電腦的彩色圖紙,就這樣我堅持了兩個月,最後辦導體物理98,模擬電路97的高分通過,當時全年級單模擬電路掛了一半多,而我最終如願以償拿到了獎學金,還進入我們學校的英特爾實驗室,而我自那以後對電路設計非常感興趣,後來畢業之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集成電路電路設計,雖然後面因為各種原因我沒有在從事電路設計,但是我還是很感謝那段時間的自己,讀書沒有壞處,多讀一點總有好處,總會有用得到的地方。

所以現在的我,只要有空我一定會讀讀書。各種小說,編程技術,歷史,情感哪怕是菜譜我都會看看,因為讀書真的很好,有時收穫的是心靈的寧靜,有時收穫的是金錢,有時收穫的是愛情和家庭,有時收穫的是你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歷史小蠶


以前不喜歡讀書,但是本身知道,讀書是迫在眉睫,並且對自己很有幫助的事情。

於是強迫自己,去讀完一本,然後兩本,後來成為一種習慣。也的確在書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養分。

這是一個成長。自己能感覺得到的成長。很奇妙的事情。

當我們下班,週末,大部分時間都留給了手機。電視,網絡。但是這些東西卻不能讓我們成長,只是耽誤時間。但是這些東西的誘惑無疑比書本要大的多。於是大部分人毅然決然選擇了精彩的充滿誘惑的互聯網世界。

其實走過圖書館時,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說,讀書有用,自己該讀書,可是卻不會走進去挑上一本然後讀起來。

要說為讀書做過什麼,可能就是接受周圍人的白眼,和調侃,甚至有心之人背後的議論。

因為周圍的人都只是停留在‘認為’讀書有用的階段。面對誘惑,他們會毅然決然選擇誘惑。還有就是很重要的是。讀不讀書,都不影響他們的生活,他們一樣吃飯。一樣生活。

當然自己也揹著家裡買過很貴的書籍,當然換來的就是嘲笑。或者一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並且伴隨著一些有的沒的爭吵。


封書絕筆


說說你為什麼喜歡讀書,為了讀書都作過那些事?

讀書能使人開闊視野,讀書能使人在現實生活當中,你所得不到的最高境界。

一個經常讀書的人,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感覺,他/她的氣質,他/她的言談舉止,無不透露出高雅,具有品味的俢養。

記得以前因為讀書捱了不少說;媽媽讓我幫她做一件事情!記不得是什麼事了,就記得很急的那種事,沒去做,媽媽走到背後踢了一腳,才去做的。

讀書是我的愛好!在工作之餘就會去看書的,總之,讀書就是提高人的品味和人的價值觀……!




黎明小志7696


剛開始我是不喜歡讀書的。

因為某些原因相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堅持讀書,就算是大學剛畢業經濟最緊張那段時間也沒在買書的消費上省錢。就這樣不怎麼喜歡的堅持讀書讀了五年,加上在學校堅持的讀書習慣,差不多十年讀了大概600本書。

然後就喜歡上讀書了,確認過眼神,是真的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