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恒星是有寿命的,那么太阳的能量是否一直在衰减?人类在科学上是否已经探知?

赵柏萬


这个太阳的能量一直在衰减,指的是什么?如果是太阳的总能量那肯定是的,毕竟一定在消耗。如果是太阳的辐射能量,那其实不是这样的,它不仅没有在衰减,相反,他一直在增加。

太阳内部核聚变原因

目前太阳内部燃烧的机理已经探明,具体来说是这样的,太阳其实是靠核聚变实现向外辐射能量的。我们都知道太阳并没与一下子炸了,而是持续不断的辐射能量。这是因为太阳自身质量很大,在引力的作用下,核心部分受到的压力非常大,温度就会上升,达到一定温度条件下,就会点燃核聚变反应。

(所以,为什么地球,木星这类行星没有像太阳那样,就是因为质量不够,所以引力不够,导致中心的压强不够,温度不够)

这一点燃核聚变,我们知道反应会很剧烈,爆炸其实都会向外有冲击波。太阳核心的核聚变反应其实也是这样,它会向外产生压力,这个力会和引力相互处于动态平衡,具体来说大概是这样:

1,如果引力一开始大于向外压力,中心温度就会很高,核聚变反应就会很强,产生更大的向外压力,直接等于引力大小,甚至超过引力大小,这时核心的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小,核聚变反应减弱。

2,如果引力一开始小于向外压力,中心温度就会比较低,核反应就会减弱,产生的向外压力就会变小,使得引力逐渐占据上风,促使温度上升,核聚变反应变强。

通过引力和核聚变产生向外的压力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

核聚变逐渐变强

不过,毕竟太阳是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所以它的质量就会逐渐减小,这样会导致引力逐渐处于下风,越来越控制不住核聚变反应。所以,科学家发现每10亿年,太阳的辐射强度都会上一个台阶。再过20亿年,地球就会因为太阳的辐射太强,而导致不再适合居住了。

理论的提出者

这个理论早在上世纪40,50年代就已经被汉斯·贝特等几位科学家研究明白了,并于1967年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钟铭聊科学


恒星是否一直在衰退?这种观点是从宇宙大爆炸理论之后的一种联想。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恒星有大质量天体相近临会变得明亮起来,而当大质量天体与其相远离而会变得暗淡无光。但从总体上看,恒星只会越来越亮,直到其引力大到足以将大量的宇宙尘埃包裹其中,使我们看不到其真面目时,我们便称其为尘裹质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黑洞”,“黑洞”其实是一个质量天体,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它而已。恒星外部的光圈层并非由燃烧物质而形成,而是由恒星引力裂解宇宙尘埃的原子的引发的高能裂变射线。所以恒星质量体越大,其引力裂解原子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说,所以恒星会越来越亮。而恒星在一般状态下,是一种外热内冷的质量天体。


李波84091


宇宙天体系结构是星系组成部分,个别星体的变化是熵变或焓变,物质的变化是能量,能量的变化是增减。恒星的兴盛期是物质能量增值。恒星的衰退是物质能量减值。


蓝月亮192596508


研究人即哲学。作用是搞清人到哪里去了。那么多的什么科学家、艺术家呀,并未以科学为家。连演林黛玉的那个姑娘都出家了。我们的导弹之父钱学森,最后还相信起气功来,谁想通了?


吾道自然


人体就是无与伦比的宇宙探测器


人类你真能


根据质能守恒应该有寿命


远鹏8


理论都有局限性,希望你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