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農村跟大字不識的爺爺奶奶生活,家中也沒有一本書,這對孩子讀書學習有影響嗎?

司馬大師說


我在農村教書四年,發表的論文《淺談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獲得湖北省優秀論文一等獎。題主的這個問題我來說。



父母在外工作,孩子在家中跟爺爺奶奶生活,這就是留守兒童。中國有句古話“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認為它誤導了很多人。我做過調查,雖然農村孩子有不少優點,但是總體上無法和城市裡的孩子比較。同樣是人教版教材,農村學生的平均成績要比城裡學生低很多,而且從學生的課堂表現、言行舉止、語言表達、思維方式等各方面考量,城裡孩子也更優秀。以我們學校為例,全校9個精準扶貧家庭子女,他們的成績都在中下層。這就是事實,我們必須承認。那麼什麼原因導致農村孩子越來越難翻身呢?這就關係到題主講的問題。

1、隔代教育問題。



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沒有辦法照顧孩子,大都對孩子產生了比較強烈的愧疚感。於是,他們就用“金錢+物質”的方式來彌補孩子缺失的親情。這極易使孩子滋生好逸惡勞、拜金主義等思想,形成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的人生觀。同時,由於監護人年齡較大或者是忙於農活,精力有限,對留守兒童物質上給予的多、精神上關心的少,品行上溺愛的多、教育上引導的少,無暇顧及留守兒童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甚至有些農村老人自身素養不佳,會對處於成長階段的孩子產生不良示範。

2、農村教育資源問題。



很多農村學校老師配不齊,優秀老師留不住。經常出現一個班換幾個老師,一個老師帶幾個班的現象。這種情況怎麼能做到振興鄉村教育呢?不僅老師資源不足,教學資源也不足,我們學校圖書館的藏書都是多年前的陳舊圖書,微機室僅有的十臺電腦還是上個世紀留下來的。在這種教育環境下,農村學生怎麼和城市裡的孩子比呢?

3、給各位家長的建議。

首先,父母要把子女的教育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克服困難,儘可能地創設條件將孩子帶在身邊,正確處理創收與教育子女的關係,不能以犧牲孩子的成長來換取眼前暫時的收益。

其次,請各位父母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現在小孩子多數心理承受能力差,學校學習壓力大,如果沒有正確開導,很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我是鄒老師,專注小學生德智教育,關注我,和你的孩子共同成長。


鄒老師德智教育


我父母沒讀過書,我大兄長讀書跳級,考上大學,給人掉包了,另一兄長,小升初,不用考,直接上老家最好的學校,85年考上大學,我的侄女,從來不補習,父母不在身邊,我老媽三幫帶10多年,中考全鎮第一,在老家重點學校讀,才讀一個星期,老家教育局跟深圳教育局開了4部小車去我兄長家,要把我侄女轉到深圳免費學校去讀,高考737分,哭了一個月,嫌考得不理想,三個侄女我老媽帶大,二個重點,一個大專,大專的大侄女,讀書也可以,沒辦法,家裡窮,想她先出來工作,幫家裡減輕負擔,我的侄子,小升初全鎮也是考得第一,但去了初中讀,成績不好,伙食很不好,身體差,加上父母不在身邊,反正有人說我們老家的祖屋風水好,80年代,差不多10個大學生,在我老家很出名,一說起我們的姓,人家都說我們這裡的人讀書利害,整個縣,就我們10多個村同姓,所以一說姓,就知道我們是那裡人!


坦蕩做人688


我敢拍胸脯保證的說,肯定有影響。在城市條件好一些 ,像父母或者爺爺奶奶那一輩的人 多少都認得字 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在農村的話,普遍都處於文盲和半文盲之間,大字都不認識幾個 怎麼去輔導孩子學習。在我印象當中,我上學那會每逢期中或者期末考試過後,我們那一片成績報告單上的家長意見,都是我的一個本家叔叔給代寫的 沒辦法啊,家長都不怎麼識字沒法寫。要是以前的話還好一些,大家的孩子都一樣,普遍都是靠學校和老師去學習知識,那時候國家的教育水平還沒有那麼高,基本上沒什麼大問題。現在不一樣了,畢竟社會 科技都發展進步那麼多年了,教育更是一樣。在孩子教育這一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必須有一定知識的家長去指導 學生才能更好更快的去跟上大家的腳步。




緣來是你145982162


這個還真不好說,從表面上來講,爺爺奶奶不識字,會影響孩子的教育問題,問題是,爺爺奶奶需要親自教孩子讀書嗎?而我覺得教育孩子,家人只需要教他們如何做即可,而孩子的學習成績則是老師的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爺爺奶奶起監督作用

如今農村很多父母都習慣性的把小孩扔給父母照看,自己則去外面打工賺錢,很多爺爺奶奶不識字的大有人在。

雖然爺爺奶奶不識字,但是他們總該知道如何管小孩吧?如果只知道給小孩餵飽、穿暖就沒事了,或者小孩哭鬧就用糖哄,小孩沉迷電視也不管,捨不得打捨不得罵,那麼作為父母的千萬不要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帶,這是帶壞的節奏,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起到監督的責任,這屬於瀆職。

雖然爺爺奶奶不識字,我覺得他們需要嚴格監管小孩,小孩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就一定要善加引導,這跟是否識字沒關係,但是這個道理總該懂的吧?遏制小孩看電視、愛哭鬧、愛玩耍等不良習慣,說不聽就打,打幾次,小孩就會聽話了,如果爺爺奶奶放任不管,只會使得孩子越來越叛逆,學習成績一塌糊塗。

孩子的學習成績跟老師有著直接的關係

因為是老師教孩子們讀書、寫字、甚至做人,雖然農村條件落後了點,但是我覺得選擇一個好老師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啟蒙教育階段,如果不善加引導,對小孩甚至會產生一生的影響。

總的來說老師白天陪伴這孩子們,可是晚上卻沒辦法教育他們,那麼孩子們在學校學到的東西,不能一回到家,就忘得一乾二淨吧?這個時候爺爺奶奶要確保孩子在家裡依然保持著學習的狀態,雖然孩子會遇到學習問題,爺爺奶奶不懂,但是可以指引他們如何做。

因此我覺得老師負責教育,爺爺奶奶負責監督,這樣形成一個互補的關係,我相信肯定能把小孩教育好。


老梁話三農


這個影響肯定是有的,而且還影響很大。畢竟能讓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沒有多少知識和文化的人群當中,那麼他的思想甚至是習慣都會影響到他。

在農村裡面留守兒童確實是一個非常無奈的問題,讓很多人都有鬱悶的情況。到底農村的教育和國外的教育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肯定會影響

知識決定著眼界,決定著自己的性格

大家可想而知,在農村裡面,如果爺爺奶奶都是沒有接受過教育,甚至不認識字的,是屬於文盲的狀態。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自己如何去教導孩子,確實是非常困難的,或者說陪同孩子做作業,根本就不會怎麼能夠幫助孩子,怎麼能夠在教育當中家庭的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幫助呢?

所以知識決定的眼界,也決定自己的性格,面對於這個問題農村的孩子在爺爺奶奶的隔代教育之下,如果說能夠學習成績很好,或者說他的很努力學習,這種情況多半是屬於孩子的天性,也是屬於少數人,能夠成為在隔代教育當中學習優良的學生。

因為知識的不同層次的不同,他接觸的人群也會不一樣,所以面臨這個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知道農村裡面的父母,特別是農村裡面的爺爺奶奶這一輩的人

由於讀書少或者沒有讀過書的,基本上會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


家庭教育沒辦法正確的發揮

在我們的教育理念當中,家庭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在沒有文化和沒有知識的情況下,如何能夠發揮正確的家庭教育,這個可能是非常困難。

比如說晚上陪伴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如果是農村裡面的父母沒有接受過多大教育的,基本上能夠輔導孩子寫一二年級的作業已經很不錯了。

到了三四年級甚至五六年級,根本就沒辦法陪同,因為這些知識他自己都不認識,或者自己都不懂的情況下,如何陪同農村裡面的孩子,能夠做好這個學習的問題呢?更加別想能夠正確的輔導孩子做作業的問題。

所以在家庭教育的觀念當中就沒能夠正確的發揮出來,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有的,而且特別嚴重。


這是農村裡面一個很無奈的現象。

說起農村裡面大多數農村的家長,特別是留守兒童的父母,他們也希望能夠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好,也希望帶在身邊,但是由於生活的原因。

由於需要支撐這個生活的經濟來源,不得不外出打工,那麼這種情況不得已把孩子留在家庭裡面。讓自己的父母,但是隔代的教育他們也知道,不可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加優秀。

所以面對於兩者的問題,不得不進行在其中選擇一個較為重要的問題。先解決這個溫飽的問題,才能夠解決對孩子教育的問題。

所以面臨這個農村裡面的留守兒童,確實是一個非常無奈的情況出現。面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大家有什麼樣不同的看法呢?


農人莫小道


有影響,會決定一生!

1.老人沒文化,孩子幼兒時期早教就沒有,智力開發、興趣培養就沒有,即使先天聰明後天努力也很難成才!

2.和老人一起生活,老人話少、且普通話正規用語少,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不出來,長大和別人溝通起來困難!

3.和老人一起生活,缺少了幼兒園群體生活,小朋友之間的早期人際關係沒有學會處理,以後長大成熟的晚,交際能力不強!

4.和老人一起生活,受眼界和格侷限制,孩子的見識會很少!

影響很大,請年輕的父母三思後行!


流星751006


針對您提出的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肯定的回答:是有影響的,並且影響還非常大。我們從生活成長、教育文化、安全這個幾個方面來分析,以下是我們分析的的幾點影響觀點:

1、教育方面

現在的老人基本上都是50、60年代的人,那個年代的人接受的教育觀念相對較傳統,而且接收的文化和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他們會按照他們那個年代的方法和方式來教育孩子,如果和現在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相比,肯定會落後很多。另外,現在小孩教育從小學都開在學外語了,不要說現在大部分老人的外語了,就連最基本的普通話可能都會不標準。如果這樣小孩在老人帶的環境下,肯定要比其它小孩接受的要慢 。

2、生活方面

因為輩份隔代生活,現在很多老人對小孩都有一種溺愛的習慣,只要是小孩做的不對的地方,老人也知道是不對,但都還是順從了,這樣對小孩的成長和以後長大的性格影響也是相當大,可能會造成任性等一些壞習慣。另外,老人在飲食方面,他們照顧小孩都是按他的飲食習慣來進行分配,因為小孩正在身心都在生長髮育的最佳時期,如果按照他們的方式,很多會造成營養不良導致身份發育不正常的問題。

3、安全方面

老人年齡都比較大了,那麼他們的作動和思維都會變慢。如果我們發現經常會有一些小孩在公路上跑來跑去,老人在後面跟著,但是萬一出事,就來不急了。如果是在農村像水邊、電器、高處等危險地方,因為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心智也不全,不懂哪些危險哪些不危險,有可能因為老人照顧的疏忽或不主意,就會釀成大禍。

從以後幾點看,如果我們大人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建議還是自己帶!


山太子


會有影響,在農村而且爺爺奶奶都是文盲,接觸的人不多,生活交流的都很狹隘,何況又是隔代教育,所以不可取!


浙江海浪


爺爺奶奶多大歲數了?七十歲以上的我不敢說,六十五歲以下的文化不一定比爾等低。


A平安是福32


會有影響,孩子學習能力強在成長的過程都在不斷學習,如果大人都不識字 會影響到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