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滬鋁後市能否持續“傲視群雄”?

2019年滬鋁期貨累計漲幅不足4%,其中絕大部分漲幅是在4月出現,沉寂已久的滬鋁後市能否持續“傲視群雄”,未來上漲潛力還有多少?市場人士預計,滬鋁價格的主要波動區間或在13500—14800元/噸,市場還需對二季度鋁企停復產和去庫存保持關注。

沉寂已久的沪铝后市能否持续“傲视群雄”?

4月以來,國內有色金屬多數回調,鋁價穩健上行突破萬四關口,與其他品種形成反差。截至4月25日午盤,滬鋁期貨主力合約Al1906觸及14270元/噸,刷新2018年10月份以來最高紀錄。2019年滬鋁期貨累計漲幅不足4%,其中絕大部分漲幅是在4月出現,沉寂已久的滬鋁後市能否持續“傲視群雄”,未來上漲潛力還有多少?多位業內人士對後市相對樂觀的同時,也對諸多焦點問題表達了不同觀點。

多重預期利好共促鋁價強勢

“國內鋁價穩健反彈是受到在宏觀預期向好、旺季供需邊際改善、國內去庫存加速的多重利好支撐。”國信期貨研發部主管顧馮達說道。

國泰君安期貨有色及貴金屬研究總監王蓉表示,2019年以來貨幣寬鬆預期先行,但是實體企業信用擴張的持續性與向企業利潤傳導的時滯仍有待觀察,未來宏觀和終端需求的現實表現將是滬鋁期貨的主要指引。

“近期市場對宏觀偏空的預期得到修復,國內3月製造業PMI指數、3月外貿及貨幣供應數據均超市場預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於國內經濟下行的憂慮。同時,官方通過貨幣寬信用託底經濟的政策效應開始顯現,製造業及外貿數據進一步企穩。鑑於宏觀預期向好,基本面呈現改善,對鋁價構成較強支撐。”中信建投期貨高級研究員江露說道。

海外進口增加 緩和國內缺口

記者從某鋁企人士處瞭解到,2019年一季度國內鋁土礦價格整體走弱,而海外大型礦山進口衝擊不減,馬來西亞開採禁令解除後,未來國內鋁土礦進口增加的預期將放大。

從國內鋁土礦供應來看,受資源特點及環保安監等因素的影響,國產鋁土礦產能增長有限,價格表現為高位持穩,這使得對海外鋁土礦的依存度將進一步提高。

上述鋁企人士表示,目前幾內亞流入中國的鋁土礦大幅增加,這正好適應了我國沿海港口的氧化鋁項目大幅增長態勢。預計2019年二季度中國鋁土礦和氧化鋁項目將藉助進口達成一定平衡,緩和此前中國鋁資源供應瓶頸,行業將再次聚焦於鋁企成本利潤的平衡。

目前鋁市的另一大爭議在於氧化鋁價格壓力是否會削弱電解鋁成本支撐。“2019年國內氧化鋁的供應呈現一定過剩,價格面臨進一步下行風險。不過,目前北方氧化鋁價格已經接近了部分企業的完全成本線。”業內人士認為,短期氧化鋁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限,對電解鋁的可能成本削弱影響需要下半年體現,氧化鋁價格或在2500元/噸—3000元/噸區間波動。

鋁企虧損減少 供應壓力延後

王蓉表示,今年國內電解鋁的供給端將迎來從政策驅動向利潤驅動的轉換。按照鋁廠目前的利潤水平,電解鋁供應存在放量空間。相關數據顯示,今年電解鋁計劃新增產能可能接近200萬—300萬噸,實際產量增加預計在100萬—200萬噸,市場對此並無太多預期差。

長江期貨有色金屬研究員吳灝德則告訴記者,去年由於環保限產等因素影響,不少鋁企實行彈性生產甚至停產等措施。“今年年初開始,氧化鋁和預焙陽極價格下跌。春節後電解鋁價格反彈,雖然部分產能因成本下跌而扭虧為盈,但企業並無足夠的復產動力。”

他表示,對於停產的鋁企而言,目前鋁價的安全墊還不厚,運行產能的基數很大。如果此時企業強行復產,會導致鋁價下跌,企業可能再次虧損,因此企業復產會很謹慎。

顧馮達表示,今年以來,國內電解鋁減產規模超50萬噸,同期新增和復產產能規模相對緩慢。儘管目前鋁價有所上行,但行業的利潤情況仍不足以導致供應的顯著提速,這對二季度鋁價構成反彈窗口。

政策託底消費 旺季增長可期

業內相關人士表示,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近年來鋁消費增速有所減弱。但在各領域剛需平穩以及材料替代競爭愈發激烈的格局下,國內鋁消費整體增長仍可期待。

上海有色網(SMM)數據顯示,2019年3月國內電解鋁實際消費量同比增加4.9%,結束前兩個月消費負增長的局面,預估4月國內實際鋁消費量同比增加2.5%,旺季保持消費增速。

王蓉告訴記者,現階段供應端對鋁價的影響不是主驅動,核心驅動還在於宏觀對需求端的確認。如果後期基建資金情況能夠全面改善,市場對終端消費向好的預期才會更確定。同時,若房地產資金不出現問題,有色將大大受益,這與去年的情況將截然相反。

江露認為,在政府開始政策託市、擴大內需的背景下,今年對房地產和汽車消費不宜過分悲觀。

去庫存加快 短期供需偏緊

“庫存是體現鋁市場供求關係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短期來看,鋁錠處於去庫存化階段,當前多空的分歧依然在下游消費端能否進一步回暖。”江露說道。

王蓉表示,這兩年國內鋁市一直在發生預期和現實的“劈叉”。2017年鋁錠庫存和鋁價齊漲,短缺預期與過剩現實發生“劈叉”,價格走預期短缺。2018年鋁錠庫存和鋁價齊跌,短缺現實與過剩預期發生“劈叉”,價格走預期過剩。今年一季度,在鋁錠庫存增加的同時,鋁價再次出現小漲。後期也需持續關注市場是否存在預期差。

同時,顧馮達表示,中國鋁產品庫存波動存在季節性規律,即每年春節後國內鋁產品社會庫存會產生季節性累庫,隨後的二、三季度是傳統的去庫存階段。

相關數據顯示,2013—2018年,國內鋁社會庫存在春節前後一個月內的平均累庫在46萬噸左右,而2019年此數據僅為42萬噸,低於2018年的50萬噸。對此,他表示二季度去庫存速度明顯加快,對於國內鋁價而言將減輕價格壓力。

此外,從庫存與供需的聯動來看,2019年國內電解鋁產業正處於“去產能—去產量—去庫存”的傳導鏈末端,預計國內鋁現貨市場在二季度將呈現結構性偏緊。

短期鋁價偏強 中期恐有壓力

前述鋁企人士告訴記者,今年鋁產業正消化俄鋁和海德魯產能迴歸的衝擊,並在大環境上受到中美政策的影響。同時,國內在供給側改革後,目前產能釋放相對有序。產業上游原料端的鋁土礦及氧化鋁生產要求趨嚴,疊加燃煤自備電廠的清理整頓帶來的影響,預計未來數年內,電解鋁下跌空間有限是大概率事件。

“在基建和房地產方面,呈現出邊際改善、隱憂仍存的局面,這也是當前鋁價單邊走勢膠著的原因。”王蓉認為,滬鋁價格恐繼續陷入振盪,技術上的低點和高點都有可能提供短線的買點和賣點。

吳灝德表示,滬鋁期貨反彈從春節後開始,至今已持續兩個多月。從近階段來看,宏觀面消息對鋁價的影響幅度相對較小,市場對鋁價仍較為樂觀,此輪反彈預計還將持續。

顧馮達表示,未來鋁價走勢的核心變量是鋁廠利潤和消費復甦。預計鋁市行情將以振盪回升為主,滬鋁價格的主要波動區間或在13500—14800元/噸。市場還需對二季度鋁企停復產和去庫存保持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