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 = P*Q並不適用於對加密貨幣的估值

​本文由財經網鏈上財經編譯自Medium,不代表財經網·鏈上財經立場。

作者:Brian Koralewski 編譯:LornaQ

原文鏈接:https://cryptodigestnews.com/mv-p-que-love-and-circularity-in-the-time-of-crypto-2b84074fa2d2

目前,貫穿數字資產領域的一個問題是過分痴迷供應量短缺的模式。

創造數字黃金的最終目的是依賴其稀缺的特性,賦予數字資產持有者獲取超過數字資產本身價值的財富。這就好比看似無用的物理,通過社會共識賦予其價值。

因此,某種加密資產的創始人在發行之前都會制定一個有限的或固定的供應計劃。當有限的供應量無法滿足逐漸增長的需求時,持有者所持有的數字資產就會增值。

假設:通貨緊縮優於通貨膨脹

為了驗證此假想,我們將運用費雪交換方程式(又稱交換方程式)來進行估值。


M*V = P*Q並不適用於對加密貨幣的估值


在一段時期內,

M 為一經濟體中,名目上貨幣供給的平均總量;

V為貨幣流通速度;

P為物價水準;

Q為對新產出貨物與勞務之實質支出的一項指標。

因此PQ是名目上支出水平。

費雪首次提出費雪交換方程式時,美聯儲尚未成立。在金銀本位時代,貨幣供應需要有真金白銀作為後盾。

這種貨幣與“黃金掛鉤”的模式使經濟處於低速增長的趨勢,由於資金流動(例如對新業務的投資,貸款等)受到可用貨幣供應的抑制,相應地,貨幣供應又受到黃金儲備的數量和增長率的限制。黃金儲備的增長依賴於黃金開採的速度。因此,貨幣數量基本保持不變。表面上,貨幣看起來很“安全”,但同時很稀缺。

與黃金掛鉤的貨幣很容易受到銀行擠兌的風險,在不確定的時期,持有人會紛紛湧向銀行將持有的貨幣換成等量的黃金。

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嚴重地衝擊了金本位制。20世紀30年代又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使“金本位制”徹底崩潰,各國紛紛加強了貿易管制,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進出口,公開的黃金市場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倫敦黃金市場關閉。直至15年之後的1954年方重新開張。在此期間一些國家實行“金塊本位制”或“金匯兌本位制”,大大壓縮了黃金的貨幣功能,使之退出了國內流通支付領域,但在國際儲備資產中,黃金仍是最後的支付手段,充當世界貨幣的職能,依然受到國家的嚴格管理。

20世紀30年代金本位制崩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混亂和動盪不安嚴重損害了世界各國的利益。

1944年,經過激烈的爭論英美兩國達成了共識,美國於當年5月邀請參加籌建聯合國的44國政府代表在美國佈雷頓森林舉行會議,簽訂了《佈雷頓森林協議》,由此建立起“金本位制”崩潰後人類第二個國際貨幣體系。

1971年,美國宣佈關閉黃金兌換窗口,停止履行對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 由於美元不斷貶值,1973年3月再次引發了歐洲國家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風潮。西歐和日本外匯市場不得不關閉了17天。各國經過磋商最後達成協議,西方國家放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至此佈雷頓森林體系完全崩潰。

從此開始了黃金非貨幣化的改革進程。轉而進入信用本位時期,以政府信用為貨幣作擔保。政府信用是社會公眾對一個政府守約重諾的意願、能力和行為的評價,是在政治委託—代理關係中產生的代理人信用,反映了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一旦社會公眾對政府信用產生變化,那麼信用貨幣的價值將會根據市場作出供需再平衡調節

貨幣政策的其中一個缺陷是央行無法直接影響貨幣的流通速度V。

自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央行政策制定者們意識到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公開市場操作(open-market operations)(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吞吐基礎貨幣,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通過中央銀行與指定交易商進行有價證券和外匯交易,實現貨幣政策調控目標。)來調整利率比單純地操縱貨幣的供應量更有效。

在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之後,即使公開市場操作無法阻止市場的衰敗。面對就業率低、償還能力喪失的情況,消費者和投資者們紛紛選擇持有現金來避險。

美聯儲和其他國家的央行實施了最大膽的政策實驗--“量化寬鬆政策(QE)”。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干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也被簡化地形容為間接增印鈔票。

物價穩定和通貨膨脹 M*V=P*Q的用處是,幫助央行政策制定者設定一個最佳的貨幣總量數值,從而使GDP,也就是P*Q維持在一個穩定增長的水平,此公式在“金本位制”廢除之後顯得尤其重要。 另一方面,速度V由P*Q除以M計算得來。 一旦計算出V之後,我們可以假設V在短期內是常數。

例如,在V恆定不變的情況下,貨幣總量M就與P*Q成正比了。在短期內,只要M增長,GDP就會隨之增長。 但是Q,對新產出貨物與勞務之實質支出有約束,並且增長速度緩慢,則也可在短期內視為常數,則M增長,相應地P增長,即通貨膨脹,甚至可能導致惡性通貨膨脹。

因此,貨幣總量M可以用來控制通貨膨脹,通過增加或減少以維持物價穩定。央行決策者們以這種方式,來增強投資者和消費者們對經濟的信心,刺激投資和消費,從而維持經濟的穩定發展

M*V=P*Q 與通貨緊縮“美麗的”誤會

在加密貨幣領域的爭論點是對固定貨幣供應量的痴迷,換而言之,對通貨緊縮的本質的信奉。貨幣的稀缺性導致貨幣升值,而這恰恰與法幣(美元)貶值的本質相悖。

然而,通貨緊縮在現實世界中並不是一件好事。事實上,這與“金本位制”相似,在通縮的環境下,人們更趨於囤積貨幣,因為認為它們會增值。這種囤積行為會導致經濟衰退,最終,陷入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

甚至可以假設,在沒有央行的加密貨幣的世界裡,沒有人會在資本流動受限時,提供流動性注入,這樣可能導致貨幣流動速度V快速下滑至0,而加密貨幣市場會快速滑入一個漫長而又絕望的大蕭條中。

所以,雖然從法幣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拋物線式增長的加密貨幣價格很誘人,但對加密貨幣真正的使用者們來說這種增長卻是十分糟糕的。也許只有百分之一的短期投機者享受這種幾何式的增長。

M*V = P*Q應用到加密資產

M*V = P*Q有一個複雜的相互作用,它涉及到貨幣總量、GDP和對投資者、消費者和儲蓄者之間的經濟刺激。

但是將該等式運用於加密貨幣估值,則需要暫且忘掉上述這些複雜的經濟關係。

在加密貨幣中,M*V = P*Q通常用來確定Token的目標價格、市場容量、市值,甚至是dApp和協議網絡的估值

通過使用原生Token的分佈式網絡框架,Chris Burniske構建了一個用於Token估值的模型。

他的假設是:通過向協議客戶售賣Token,Token持有者可以賺取網絡或者協議每年所產生的收益。換句話說,用預期的美元計價的收入P*Q,除以Token供應量M得到流動速度V。所得結果可認為是目標價格,也就是這個加密貨幣與美元交易的價格。

這存在兩個問題。

首先,計算一個加密網絡的收入P*Q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根本沒有收益存在。(有人說交易收益也算收益,但是通過價格上漲而獲得的交易收入並不能計為收益,因為這種收益本質上依賴於類似龐氏騙局的機制,換句話說需要不斷有新韭菜接盤,通過新入場的資金支撐起所謂的“收益”)

其次,作者認為為了計算出這個等式必須對V進行計算。和傳統經濟的案例中V不同,這裡的V是一個可以估計的動態指標,然後再被用來計算M。

一個可以任意假設的V,即在不考慮任何token模型和對token持有者進行經濟刺激的情況下進行假設的變量V,不符合成為定量的標準。

M*V = P*Q的循環

為了確定Token的美元定價,我們需要用美元估算P*Q。從邏輯上說這是合理的——畢竟目前幾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務都用法幣計價,且從長期來看暫不會有所改變。

因此,等式M*V = P*Q的右邊以美元為單位。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步驟。

我們現在開始以美元來計算加密貨幣網絡的收入。

但是這個擬定的協議需要有自己的原生Token,李如比特幣這樣的Token。為了使用該區塊鏈網絡,人們需要先購買一定數量的Token。而為了購買Token,用戶需要使用美元,按相應的兌換率進行交易。


M*V = P*Q並不適用於對加密貨幣的估值


首先估算一個Token對應的美元的交易價格初值,以此可以算出美元的收入,再用M*V = P*Q來計算Token的目標價格,然後,直接把目標價格當成輸入的交易價格再次計算美元收入,從而使得上示循環運作起來。

示例

假設X是一個分佈式帳本供應鏈初創公司,他們有自己的原生Token,叫做XXX。為了使用他們的帳本,無論是向供應鏈寫入數據或者獲取數據,用戶都需要使用XXX。

假設一個XXX可以購買1MB的數據。一年全球總共有100MB的數據。那麼X每年的收入(P*Q)是多少呢?

P*Q=100MB*1=100 (即100個XXX)

如果XXX以1美元的價格被售賣,那麼,我們可以計算出X區塊鏈網絡的美元收入。

P*Q =100MB*1XXX/MB*1USD/XXX=100USD

雖然我們計算出X公司的收益,但是,這個以美元計算的收入已經被用到計算XXX目標價格過程中去了。

這意味著確定XXX價格的最重要的元素,也就是以美元計價的P*Q,在計算這個價格的時候就已經在計算XXX/USD的實際兌換價格時使用過。

結論則為MV=PQ根本就不能用來計算加密貨幣的目標價格。

有人或許認為,我們一直用美元對不同國家的GDP進行分析與比較。同樣地,也許存在著某種方式可以用美元來比較不同的加密貨幣經濟體?

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用原生Token計算P*Q,然後將它們按照年末的兌換價格轉換為美元。

然而,並不能這樣做。因為P*Q這一側一開始就是用法幣來計算的。

網絡或者協議的效用將始終以鏈下的價值兌換媒介來衡量。該網絡總是以法幣來獲取其在市場中的價值,而Token的價格則與客戶是否願意為服務付費沒什麼關係。

這也就難怪了,這些加密貨幣的創造者允許將token分為很多更小的單位來方便它們在現實世界中的使用了。

M*V = P*Q是否可用於加密貨幣估值?

不行。

但是,可以把區塊鏈初創公司影響Token供應量的能力理論化,該供應量基於觀察流通速度V,V可以幫助該公司調控終端用戶支付的實際價格。通過自行發行或銷燬Token在協議設計中進行調控。

加密項目設計者可以密切觀察流通速度V,以此監控分佈式網絡持續有效地運行。若V太低,不論是由於協議設計,還是參與者和用戶的激勵機制,從而會拉高Token價格,但這將導致區塊鏈網絡在商業上不可行。

然而估算這些數值也非常困難,因為流通速度V是基於項目用戶對該網絡的使用頻率和Token持有者們的激勵機制,但是這些情況都無法提前預測。

另外,越是受熱捧的區塊鏈網絡,其用戶越多,它的Token價值也越大。這導致投機者和持有者囤積Token,而不是將Token運用到去中心化平臺中。

矛盾點在於用法幣估值加密貨幣系統所提供的服務,

這麼做甚至讓我們懷疑對Token最初的需求,日過是這樣,為什麼不直接用法幣購買所提供的服務?

對於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這種循環性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我們認為這是因為比特幣有一個和它內在價值完全無關的交易價格。可能也存在其他的原因,比如像投機或者避稅這些因素拉昇比特幣價格,但這已經超出了單純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的範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