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在5月2日即將來臨之際,美國和法國的4艘航母,已經形成對伊朗的包圍之勢呢?

幸福地帶2


美國和法國的航母是不是真的已經對伊朗形成了包圍之勢呢?現實的情況其實並沒有這麼誇張,美國的航母一直都在中東和地中海區域有部署,只是最近因為美國給部分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權即將到期,所以美軍航母在近期的行動才更容易引起外界的關注。


(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去年5月8號正式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隨後美國政府即恢復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更糟糕的情況是特朗普政府還在去年11月啟動了對伊朗石油的制裁。特朗普從一開始就希望把伊朗的石油出口直接降為零,但是由於考慮到國際油價和部分國家的現實情況,所以美國政府在去年11月的時候給了8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權。不過美國給部分國家的石油豁免權也是有期限的,各國只能在美國啟動對伊朗石油制裁的180天時間內繼續進口伊朗石油。

今年5月2號美國給予部分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權即將到期,從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態度來看,他顯然是不想延長給任何國家的豁免期,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朗局勢近期也是有快速升溫的趨勢。當然,實際上美國的航母戰鬥群一直就部署在中東地區,美軍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母在今年1月就已經被派往波斯灣地區,並且這艘航母還帶了一艘兩棲攻擊艦過去,只是最近一段時間斯坦尼斯號航母不僅在紅海跟法國的航母搞了一次演習,它這幾天還跑到地中海和林肯號航母一起溜達去了,這一系列的行動在敏感的時間點自然是很容易引起外界的揣測。
(法國戴高樂號航母)


現實的情況其實只是美軍的航母集中出現在了伊朗附近海域,法國航母最近也在配合美國航母的行動,要說美國和法國的航母已經對伊朗形成包圍之勢,這顯然沒有那麼誇張。一般當某個地區同時出現多個美軍航母戰鬥群的時候,這往往意味著美國政府可能想要搞一些事情,在某些時候這甚至有可能是戰爭的前奏。不過從現實的情況來看,特朗普政府基本上是不可能對伊朗發動戰爭,它最多也只是想要對伊朗進行威懾。

美國的林肯號航母和斯坦尼斯號航母同時出現在伊朗附近海域,同時美國給予某些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權又即將到期,僅從這一點來看,特朗普政府很可能是想要對伊朗進行武力威懾,喜歡秀肌肉的國家可不只有俄羅斯,美國在關鍵的時候更是喜歡把自己的航母拉出去遛一遛,而且美國總統特朗普本身就是一個很喜歡威脅自己對手的總統,即便他不支持美國隨意對其它國家發動戰爭。
(美國總統特朗普)


5月2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就算到時候有一些國家不會嚴格遵守美國的禁令完全停止進口伊朗石油,但是伊朗政府在5月2號之後必然也要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有些人或許會擔心伊朗政府在被逼到牆角的情況下會和美國魚死網破,但實際上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並不大,伊朗政府縱然面臨再大的經濟壓力也不敢輕易和美國拼命,畢竟美國軍隊的實力就在那擺著,伊朗軍隊衝上去也只能是自尋死路,另外美國也不會對伊朗發動戰爭,所以我們沒必要擔心伊朗局勢在5月2號會失控,雙方在涉及動武的問題上都會很冷靜。


李姓先生


我個人觀點是,美國在地中海部署航母以及在紅海與法國航母戰鬥群的演習,著眼的是整個中東的戰略局勢。其中地中海是針對敘利亞和利比亞,在紅海是針對也門局勢。因為地中海戰略和中東戰略(敘利亞、利比亞和也門)是密不可分的,而且美國剛剛宣佈要繼續支持沙特等國在也門的軍事行動。

相反,伊朗問題反而是距離戰爭化最遠的。實際上在伊朗問題上,美國和北約一直都是想“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最低的成本和風險讓伊朗翻天,而對伊朗採取經濟制裁是絕對單項的優勢手段。當然美國軍事霸權實力及其在波斯灣和伊朗周邊部署的軍事力量,是保障經濟制裁有效性的重要支撐。

所謂對伊朗的包圍之勢並非一時之舉,而是早已事實存在的。應該說只要波斯灣不翻巨浪,那麼中東局勢就不會有大動盪。而從部署上看,美國的兩個航母戰鬥群和一個兩棲戰鬥機以及法國的戴高樂航母戰鬥群都處於遠離波斯灣的位置,並沒有對伊朗表現出明顯的針對性。對與伊朗來說也是見怪不怪的現象。

5月2日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因為從這一天開始,美國要徹底扼殺伊朗的石油出口。很多人擔心伊朗被逼急了會孤注一擲。此前伊朗各層面包括總統魯哈尼都說過,如果伊朗石油出口受限或遭受戰爭威脅,那麼伊朗將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從而切斷這條世界最重要的的石油供應通道。

美歐這個時候如果搞大兵壓境的話,反而會引發恐慌,助長伊朗的戰略威懾實力。而隔著一個波斯灣就有美國的大量軍事基地,還有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軍基地挾制伊朗兩肋,這些實實在在的部署要比幾個非戰爭編制的航母戰鬥群要管用得多。美國現在針對伊朗的戰略是,加大經濟制裁力度,軍事戰略上以靜制動。


高峰軍事觀察


不用替伊朗擔心,別看美國和法國來勢洶洶,還派了4艘航母對伊朗形成合圍之勢,但你問問美國和法國,他們誰敢開戰?如果俄羅斯和東方大國再緊急出手,美國和法國又會做出什麼樣的妥協?

美國和法國的4艘航母只是恫嚇而已,他們的目的就是試探一下世界各國的態度,如果世界各國的態度強硬,美法兩國的航母自會散去,不會做沒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世界各國的態度軟弱,那麼美法兩國就會得寸進尺,逼迫伊朗不得出口石油,但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伊朗是中東強國之一,就算和以色列這個中東“小霸王”相比,伊朗也很有自己的國家的軍事優勢,如果美軍和伊朗開戰,伊朗的大規模導彈部隊就會先把自己的導彈都發射向美國的盟友以色列、沙特等國,還會導彈覆蓋中東的美國軍事基地,這一點美國總統特朗普、蓬佩奧等人非常清楚!

其次,本次和4艘航母隨行的,還有10架f-35戰機,美國可能會對伊朗進行空襲。可別忘記了,伊朗還有俄羅斯的軍事援助,伊朗境內也有不少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美軍不派遣陸軍登錄伊朗,美軍就動不了伊朗的的根基!

其三、如果惹急了伊朗,伊朗只需要想辦法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國就該引起公憤了,40%的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從這裡出去,歐洲、日韓、印度、東方大國都是伊朗石油的大賣家,特朗普得罪世界也是壓力山大!

其四、別隻看見美國和法國的行動,俄羅斯和東方大國還沒有出手呢,現在就是看美法兩個小丑表演,但關鍵時刻總能緊急出手!2018年的時候,美國也是給伊朗下了最後的通牒,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的幾十艘軍艦在伊朗周邊進行部署,隨時可以對伊朗展開封鎖作戰,但關鍵時刻怎麼樣?伊朗出口的石油不減反增,其中很大一部分石油都到了東方大國手裡,地球還不是照樣轉!

所以,別看美法兩國來勢洶洶,如果俄羅斯和東方大國等國緊急出手,堅決購買伊朗石油,美法還是不是隻能幹瞪眼,如果俄羅斯等大國再進行軍事援助,美國更怕!


老鱷魚觀天下


不僅僅是航母已經部署到波斯灣地區,還有大量的其他軍事作戰裝備,目前的伊朗已經處於美國的包圍之下。其實,美國的航空母艦早都已經部署在中東地區,只不過是因為這次美國提出5月2日暫停為期180天的原油豁免,近日,才凸顯了美國航母在中東地區的存在。

早在2019年一月份,美國就已經派出了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戰鬥群部到了中東地區,並且攜帶著兩棲攻擊艦隊。只不過當時美國正在炒作委內瑞拉問題,自然對於斯坦尼斯號航母進入中東沒有那麼大的熱度。而如今美國又開始炒作伊朗問題,那麼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動作自然惹人關注。



美國不僅僅部署了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母,在4月13日美國林肯號航母戰鬥群就已經度過了直布羅陀海峽入了地中海。而在15日,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母與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在紅海地區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這樣,美國在中東地區就部署了兩個大型航母戰鬥群和一個兩棲攻擊艦群。如果準備針對伊朗進行有限的軍事打擊,美國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打擊的效果。


其實,美國不僅僅部署了航空母艦,美國還在中東地區部署了空軍的作戰力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國部署了10架F-35A型戰鬥機,這可是美國空軍的隱形戰鬥機,顯然這對伊朗形成了巨大的隱身打擊優勢。同時,美國空軍還部署了18架F-15E戰鬥機,這都是美國最強的對地打擊力量。再加上美國前期部署的B-1B戰略轟炸機和超過400枚巡航導彈,這些都是強大的打擊力量。

美國已經確實對伊朗形成了打擊優勢,這是對伊朗的進一步威懾。但是這並不代表美國就一定會軍事打擊伊朗,美國的目的就是逼迫世界其他國家斷絕與伊朗的石油貿易往來。一旦伊朗反抗,甚至會封鎖波斯灣,那麼美國就要出動軍事力量,在霍爾木茲海峽或者波斯灣地區給予伊朗海軍一定的軍事打擊。這樣的戰火,必然會讓波斯灣的石油出口受到很大的影響,而這樣導致的結果必然是國際油價的暴漲。



所以,美國的最終目的是想逼迫國際油價上漲,這樣美國才能獲得原油出口的利潤。畢竟美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每天擁有高達1100萬桶的產量。未來將會成為一個巨大的石油出口國,而美國的頁岩油成本都在60到70美元/桶,這就要求國際油價必須要高於這個水平,美國才有利潤可言。顯然在伊朗問題沒有炒作之前的國際油價僅在70美元徘徊,而昨天(25日)的布倫特原油售價就已經達到了75美元/桶。一旦波斯灣地區出現了石油出口困難,那麼國際油價短期內突破100美元根本不在話下。



一旦出現這樣的狀況,對於美國來說絕對是一個福音,可是對於世界其他原油購買國來說那就是一個災難。畢竟石油價格的上漲會帶動一系列產業價格的增長,會導致本身出口產品在利潤微薄的前提下,成本進一步增加。那就大大削弱了產品出口國的競爭能力,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失去競爭力。美國的這盤大旗確實玩的很陰損,美國要劍指何方,恐怕在這裡不用在細說了!(淡然小司原創,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也謝謝大家對淡然小司的關注和點贊!)


淡然小司


實際上,自美國總統特朗普2018年5月8日撕毀伊核協議並宣佈對伊朗實施單方面制裁之後,美國就擴大了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其海、空軍都已加強了在該地區的部署。準確的說,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部署並不只是針對5月2日暫停進口伊朗石油豁免權一事,美國的最終目標是搞垮伊朗,限制伊朗石油出口僅僅是其實現這一大目標所採取的措施之一。

美國早就對伊朗形成了包圍之勢,而不是現在才形成,可以參考美軍在中東地區的部署情況。換句話說就是:美國只是在撕毀伊核協議後加強了對伊朗的軍事圍堵或者說是包圍。2018年9月,塔載F35B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美國“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率隊開往波斯灣,並通過了霍爾木茲海峽。2018年12月21日,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抵達並部署在了波斯灣地區。2019年4月13日,美國海軍的林肯號航母戰鬥群通過直布羅陀海峽抵達地中海。

美國空軍的動作也不少,比如說向該地區部署了18架F-15E“三代半”以及10架F-35A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等。美國不僅僅是海、空軍加強了在中東地區的部署,而且進行了海上大規模的聯合軍演,對伊朗的軍事威脅再明顯不過了。2019年4月15日,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與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戰鬥群在紅海地區舉行了海上聯合軍演。美國宣佈5月2日暫停“給予”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制裁豁免權,無疑是讓伊朗問題再次成為了世人關注的焦點,輿論自然會關注美軍在中東地區的一舉一動。



不過,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美國在短期之內並不會對伊朗動武。美國對伊朗的政策仍是極限施壓,特朗普政府採取的措施就是利用一切“非軍事手段”,確切的說是“非戰爭手段”。美軍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動作實際上是在配合特朗普政府對伊制裁、打壓、圍堵,而不是在為“軍事進攻”伊朗做準備。雖然伊朗與美國的軍事實力相差懸殊,不在同一個層次上,但美國目前在中東地區的海、空這些兵力只能夠對伊朗進行有限的精準打擊,根本無法進行全面戰爭。



對伊朗進行精準打擊,根本無法達到特朗普政府迫使伊朗屈服的目的,反而會讓中東地區成為真正的火藥桶。尤其是伊朗扼守著霍爾木茲海峽,美國還需防範伊朗採取魚死網破之術。對伊朗發動全面戰爭,需要付出的代價(包括經濟、傷亡等)以及戰爭風險、國際壓力,美國目前尚無力承擔,況且特朗普政府還需先擺平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因此,儒道之主認為:美國短期內不會對伊朗動武。


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雖然參加了與美國的聯合軍演,但其並不會加入到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之中——保留伊核協議,對歐洲國家更為有利,德、法絕不會支持美國對伊朗動武。美軍加強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首先針對的目標是伊朗的石油走私,加強對其監控,試圖斷掉伊朗的經濟命脈——石油。不過,想要徹底切斷伊朗的石油出口,這根本就不現實——美國需面臨來自於其它石油進口國的壓力,這也是美國一再改變對伊朗石油出口政策的根本原因。


儒道之主


其實早在去年,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就多次表示,如果美國對伊朗石油實施制裁,伊朗就會關閉霍爾木茲海峽,於是,美國在波斯灣,就一直都保持著最少一艘航母值班,特別在去年11月,3艘洛杉磯級潛艇,曾在霍爾木茲海峽出沒。
而簡單講,美國的航母編隊在一個地區超過3個以上時,就有可能是發動軍事行動的先兆,而這次加上法國的戴高樂航母的參與,對伊朗絕對是一個戰爭威懾,那這次美國是不是要對伊朗動真格的呢?答案是,美國不敢!自5月2日起,美國將禁止任何國家進口伊朗石油,否則將遭到美國的報復性制裁,現在距這個日期僅剩不到1周,對此,伊朗革命衛隊海軍司令唐西里少將在日前稱,伊朗大批戰艦已部署霍爾木茲海峽,如果伊朗石油被禁止出口,伊朗將關閉霍爾木茲海峽。


所以,美國向波斯灣增派航母編隊,就是為了威懾和阻止伊朗做出極端反應,據美國海軍研究會新聞網報道,目前美國斯坦尼斯號,林肯號航母,和一艘大型兩棲攻擊艦,法國的戴高樂航母,艦載機超過50架,已對伊朗形成三面包圍,所以,美國對伊朗,可以說是具有壓倒性優勢,但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儘管美國對伊朗的施加的壓力進一步加大,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卻已向特朗普保證,美國不會用軍事手段來推翻伊朗政權,蓬佩奧說,目前伊朗的溫和派在伊朗已沒有市場,對伊朗採取軍事幹預,並不會起到任何效果。

不過在美國宣佈將使伊朗石油“歸零”後,已有多個國家對此表示反對,而伊朗也信心滿滿地向外表示,伊朗正與“合作伙伴”保持著密切聯繫,因此,只要伊朗石油還有“出路”,伊朗並不會對美國做出過激行動,但假如美國利用軍事手段,阻止伊朗石油出口,沒有活路的伊朗,必將做出劇烈反應,到那時,也許戰爭真的會降臨,美國準備好收拾亂攤子了嗎?


海之波濤3


我瀏覽一下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看到最新的動態是4月24日美國海軍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CVN-74)和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CVN-72)以及來自西班牙,英國和法國的護航,空中飛機和戰艦的集合在一起在地中海進行了數天的演習。這次雙航母多國聯合演練旨在強調美國北約盟友之間持續而深化的合作關係,同時向區域對手展示武力,進行威懾,不過目標肯定不是伊朗,而是俄羅斯和敘利亞。在此之前4月22日,法國海軍航母戴高樂號與當時途徑紅海的斯坦尼斯號舉行雙航母演練。這次演練也是一次短期的戰術演練,跟伊朗沒半毛錢關係。真要是圍堵伊朗,為何不在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演練?


(戴高樂與斯坦尼斯號號紅海演練)

斯坦尼斯號航母打擊群在本週進入地中海的,其與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在此完成雙航母演練之後,即將前往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進行大修和中期補給。林肯號任務恰恰相反,其剛從諾福克趕來以接替斯坦尼斯號部署紅海、波斯灣,完成任務後將會經過西太平洋最終抵達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海軍基地的新港口。可以說這是美海軍的正常換防調動,同時藉此機會進行軍事外交活動,與地中海的北約盟國展開聯合演練。所以說將此事強行與伊朗局勢扯上關係,確實有點牽強。因為美國一直都未放鬆在中東的戰略部署。



4月22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將不再給予進口伊朗石油以豁免。此舉可視為美國對於伊朗的進一步打壓,斷絕伊朗的外匯來源,旨在迫使伊朗徹底棄核,停止彈道導彈開發,停止影響力輸出。伊朗外長扎裡夫4月24日在紐約亞洲學會發表講話,表示伊朗在5月1日之後可以為伊朗的石油找到買家,並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這一安全通道繼續對外出售石油。扎裡夫還表示如果美國海軍通過霍爾木茲海峽,將會與守衛它的革命衛隊打交道。毫無疑問扎裡夫這是在強調伊朗可能封鎖霍爾木茲,威脅波斯灣能源通道。


(扎裡夫表態)

事實上伊朗雖然可以短暫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能源通道,但是如果伊朗這麼做,那麼後果其根本無法承受。這約等於將自己置於整個國際社會的對立面,自身將面臨來自聯合國安理會的全面制裁。美國也將會組織盟國軍艦前往波斯灣進行護航,以宣誓航行自由。憑藉伊朗革命衛隊海軍以及岸防部隊的實力,根本沒有辦法應對。伊朗在去年的美國製裁壓力下,物價飛漲,抗議不斷,國內庫爾德、阿拉伯、俾路支等分離主義勢力接機動作頻頻,最後廢了很大的功夫才將政局穩定住。伊朗教士集團和革命衛隊本身都是伊朗社會的上層既得利益集團,作為統治者首先想到的是維護政權安全,而不是跟美國叫板,就算是叫板也只是為了轉移矛盾,強調凝聚力。在經濟社會狀況比較好的情況下會主動出擊對外進行影響力輸出,而在現在再主動挑釁,無異於自毀長城。


(霍爾木茲海峽)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美國和法國的四艘航母駛進了波斯灣,對伊朗形成了軍事威懾態勢,法國的這一艘航母更像是配合美國航母,來搖旗吶喊,打醬油來的,法國是剛剛募集了幾十億歐元的巴黎聖母院維修善款,大大超出了法國政府的預算。

法國人現在是手裡有錢了,可以把航母開出去溜達溜達了,既可以顯示法國是大國的存在,又可以來波斯灣蹭蹭熱度,法國的軍事力量在非洲都不能獨立應付局面,還在波斯灣顯示存在,高盧雄雞的遮羞布也快掉下來了。

特朗普宣佈要對伊朗石油零出口,美國和法國的航母此時現身波斯灣,是配合特朗普對伊朗石油封鎖政策的,美法的航母足以對伊朗形成戰略包圍之勢,但武力嚇不倒伊朗,美法的航母也阻止不了伊朗石油的出口。

西方社會用幾艘堅船利炮就能打開別國大門,用幾艘堅船利炮就能封鎖全球自由貿易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美國想用武力切斷伊朗的生路,伊朗就會用武力截斷全球經濟的財路。如果伊朗石油不能出口,伊朗會斷然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

伊朗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就會導致全球經濟處於恐慌大蕭條之中,美國要封鎖伊朗石油,伊朗就會要全球經濟和伊朗一起毀滅 ,在全球經濟成本飆升的時期,美國是最先垮掉的發達經濟體。

美國是金融資本服務性經濟體,是一種寄生在全球經濟上的經濟體 ,是靠全球經濟輸血供養的,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國經濟就會失去全球經濟的供養,失去全球經濟對美國經濟的輸血,在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中,最先倒下的就是全球經濟的寄生蟲,美國。


松間山水畫


美國🇺🇸制裁伊朗🇮🇷,除了在經濟上禁止其國際石油貿易,還在軍事上揮舞大棒,派出航母作勢隨時打擊伊朗!

開赴波斯灣的美國海軍航母

據美媒報道,4月22日,美國海軍將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和林肯號航母戰鬥群開赴波斯灣並與號稱小航母的基薩奇山號兩棲攻擊艦匯合,除了雙航母加小航母的陣容之外,一同出動的還有法國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這樣一來波斯灣出現了四航母坐鎮的壯觀場面,很明顯這是美國和法國試圖在軍事上強力震懾伊朗!



伊朗抗議美國霸權

美國海軍派出的小航母基薩奇山號、林肯號航母戰鬥群、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以及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等,共有四千多名海軍大兵,五十多架艦載機,其戰鬥力非常強悍,美國海軍第6艦隊也發表聲名,會與盟友共同行動,提升戰備等級,並執行作戰任務!

顯然,美國海軍如此大動干戈,無非是要軍事威懾伊朗,而促使其開動如此大規模艦隊的動力也無非就是石油利益。

我們知道特朗普已經發布新的制裁禁令,要求任何國家都不得進口伊朗石油,那麼一旦成行,少了伊朗這個石油輸出大國,國際油價必然會上漲,而美國石油生產位居全球首位,藉此機會美國必然會賺得盆滿缽滿,所以美國並不是真的想開戰,開動航母的背後是石油和美金在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仲夏輕颺


美國和法國的航母只是在地中海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更多意義上是在向中東地區炫耀武力。而且美國的兩艘航母很早就部署在紅海和地中海了,並不是最近才部署的,所以美國航母在中東地區的行動只是一種軍事威懾,而不是對伊朗動武。

美國在中東的軍事部署很密集,尤其是伊朗周邊,比如在沙特、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阿曼、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國都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再加上美國兩艘航母在海上游弋,美國對伊朗構成的軍事包圍早已成為事實。當然,美國只是對伊朗進行軍事威脅,並不是真想對伊朗動武,否則也不會等到今天。

(林肯號航母)

法國作為美國的盟友,配合美國在地中海地區進行軍事演習,但是法國在伊朗問題上立場與美國並不一致。法國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甚至還大力勸說美國留在伊核協議內。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運也損害了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利益,所以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單獨為伊朗開通支付渠道來規避美國的制裁。所以即使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幹預,法國也不會參加。

(戴高樂號航母)

5月2日只是美國對伊朗石油禁令豁免期屆滿,也就是從這一天之後其他國家如果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將可能面臨美國的經濟制裁,所以這個日期並不是美國對伊朗動武的時間。美國和法國航母的活動只是炫耀武力罷了,並不會發生什麼大的衝突或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