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枪,雄风犹在!AK之外,另一个枪械传奇


百年老枪,雄风犹在!AK之外,另一个枪械传奇

1941年4月13日晚,约40名德国士兵组成的一支小分队,在利比亚托布鲁克镇周围悄悄逼近,准备渗入澳大利亚军队的阵地进行偷袭,他们有6挺重机枪、若干迫击炮以及2挺轻机枪。

德军首先向离得最近的澳大利亚步兵营开火,澳大利亚中尉迈克尔、下士艾德蒙森发觉了敌人,立即进行反击。澳军用手中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迎着德国的机枪火力进行顽强抵抗。艾德蒙森被两次击中,仍然坚持战斗,用刺刀捅死了一个靠近的德军。迈克尔也在顽强战斗,后来不断有其他澳大利亚士兵加入,德国人最终被击溃撤退,而艾德蒙森因受了致命伤,4个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鉴于他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他成为第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澳大利亚人。

百年老枪,雄风犹在!AK之外,另一个枪械传奇

澳军使用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螺栓式步枪之一,其普及程度仅次于德国毛瑟98K。在20世纪,它是大英帝国的标志性步枪。无论是欧洲、非洲还是亚洲战场,处处都能看见这款步枪的身影。

李-恩菲尔德步枪起源于19世纪后期,这款步枪使用的是美国发明家詹姆斯·李开发的弹匣和螺栓系统。1889年,共制造了约13000支配发给军队试用。经过一系列升级完善后,于1892年开始标准化量产。但这款步枪仍然存在一些弱点,如枪管易磨损等。

百年老枪,雄风犹在!AK之外,另一个枪械传奇

李-恩菲尔德步枪代表了20世纪初步枪的技术水平。军工界当时对步枪和卡宾枪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大多认为全长型步枪适合步兵使用,远距离内射击依然精度良好,能达到2000码的射击距离;而卡宾枪枪管短,在马背上使用更方便,所以适用于骑兵。

百年老枪,雄风犹在!AK之外,另一个枪械传奇

在长枪好还是短枪好的争论中,短枪最终占了上风,于是就有了李-恩菲尔德马克III型步枪,于1907年开始标准化生产。但李-恩菲尔德步枪服役后遭到专业型射手和枪械专家批评,主要是说这款枪精确性不好、后坐力大而且枪身太重等,普通士兵则极少有人批评。时间用久了后,这款步枪的声誉越来越好。

在一战中,这款步枪经受了实战考验。当时的英军规模不大,约有24.7万人。英国人用李-恩菲尔德步枪重挫了德国士兵的锐气,这款枪声威大振。战争结束后,李-恩菲尔德马克III成为军队的标配。为提高射击精度,设计师加重了枪管,重置了枪口,装了新刺刀。改进后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被称为马克4号,二战中广泛运用于英联邦。

百年老枪,雄风犹在!AK之外,另一个枪械传奇

据统计,除英国外有46个以上国家使用过这款神奇的步枪。迄今在中东、亚洲、非洲,依然能看到这款步枪的身影。英国人制造的步枪用了100多年,居然还没消逝,这恐怕是AK之外的另一个枪械传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