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用戶71132670330
歐盟的政策傷害到了部分英國人的利益,所以有一部分英國人一直想脫歐。但是想脫歐和要脫歐,這是兩碼事。實際上,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是一場“政治意外”。不僅歐盟傻眼了,連英國政府也傻眼了。
一、英國脫歐公投的原因
英國並不是歐盟創始成員國,當年法國組建歐洲經濟共同體之前,曾經極力邀請英國也加入其中。但當時英國很自負,拒絕了法國的盛情邀請。於是法國就甩開了英國,單獨和意大利等五國組建了歐洲煤鋼共同體。
這就好比,法國人建了一個群,邀請英國當小群主,可是英國瞧不上。其實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英國人對歐洲大陸的事情並不感冒,他們後來又加入歐盟,完全就是衝著有利可圖去的。如果一旦利益受到傷害,退出歐盟也必然是分分鐘的事情。
上世紀七十年代,歐共體搞得紅紅火火,英國眼紅了,就極力的要加入。起先法國不願意接收,但後來為了利用英國壓制西德,就給英國開了門。於是在1973年,英國正式加入了歐共體。
加入之初,英國享受了歐洲統一市場帶來的紅利,賺了不少錢。英國和歐洲大陸雖然有一些矛盾,但大體上還是和諧的。
可是在1993年11月1日,歐共體正式更名為歐盟後。英國和歐盟的矛盾就激化了。
由於歐盟的集權化加強,而英國又一直反對歐盟的集權化,拒絕出讓本國核心主權。於是就產生了英國堅決不加入歐元區(保護英鎊的地位),也拒不加入申根區(保護本國就業)的決定。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英國當初的決定確實有其合理性。因為歐盟從創立至今,一直都沒有一個正確的定義:歐盟到底是一個政治經濟聯盟,還是一個國家?
如果是一個政經聯盟,那麼這個聯盟委員會的權力有點太大了!如果是一個國家,那麼歐盟委員會的權力又太小了。就拿統一貨幣和關稅來說,歐盟統一了貨幣和關稅,但卻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這讓經濟基礎比較弱小的國家怎麼玩?
比如說,歐盟沒有統一之前,歐洲國家有很多汽車品牌。可是現在呢?基本上都是大眾的傀儡子品牌了吧?依照目前歐盟的經濟政策,小國家就是砧板上的肉。
並且更讓英國不能容忍的是,英國在歐盟的話語權不大,法國和德國壟斷了話語權。英國公投脫歐的時候,就有人對歐盟的這個問題打過一個比喻。
如果說歐盟成員國是微商,那麼歐盟就是歐洲大微商建立的一個微信群。起初這個微信群裡面都是大老闆,大家一起賺錢,有錢的人就會相互接濟,互相發紅包玩。可是後來微信群裡面混進來一幫小微商,這些窮鬼來了以後只搶紅包不發紅包。英國這個大微商有意見,但是群主法國和小群主德國不理會英國的意見,依然是我行我素。於是英國就生氣了,嚷嚷著要退群。
這就是英國為什麼要萌生脫歐的起因。
二、出人意料的公投結果
英國人想脫歐,但是想脫歐與真正脫歐,完全是兩碼事。英國脫歐的結果,簡單來說是一場政治意外。過程很可笑。
卡梅倫上臺前為了獲得選舉的勝利,承諾選民在他上臺後,舉行脫歐公投。當時卡梅倫認為這個公投就是走過場,最後的結果肯定不會真正脫歐。
卡梅倫上臺後,為了履行諾言,他發起了全民公投。在正式公投之前,英國議會有過一次小圈子的投票。投票結果是留歐,大多數議員都支持留歐。比如看下面的圖片,支持脫歐的主要是保守黨的一部分人,這部分人只是議會的少數派。保守黨的另一部分人以及絕大部分的工黨和蘇格蘭國家黨議員都支持留歐。
有了這種民調基礎,這也是為什麼卡梅隆從一開始就對脫歐公投信心滿滿的原因:無論怎麼算,結果應該都是留歐。
可是最後的結果卻出乎意料,脫歐派以微弱優勢勝出。
於是這就導致出現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卡梅倫從來沒想過公投的結果是脫歐。他毫無準備的捅了一個大簍子。等到公投結果公佈之後,他只能馬上辭職。(連首相椅子都還沒有坐熱)
而英國混亂的脫歐進程由此拉開序幕。
三、英國脫歐帶來的警示
從事後來看,英國一開始就不應該公投。因為脫歐是非常複雜的大工程,普通民眾根本沒有知識、時間、信息和資源去分析脫歐帶來的利與弊。
比如脫歐派告訴選民,英國每年都給歐盟交了幾十億歐元的會費,如果把這些錢拿回來花在醫院上,你們的全民醫療體系就會比現在好得多。選民肯定會投脫歐票。
但是當留歐派告訴選民,英國的醫院裡僱傭了好多外國護士,這些人是廉價勞動力,沒有這些外國人,你啥病都看不了的時候。選民又會投留歐票。
比如當脫歐派再告訴選民,中東難民會搶走你們的工作,會破壞生活習慣的時候。選民肯定會投脫歐票。
但是當留歐派告訴選民,如果脫歐後,你們很難再像現在一樣與歐洲大陸正常貿易,你們的工作會受影響的時候。選民可能又要改投留歐票。
是的,民眾的意見就是這麼反覆無常。因為絕大多數人都只看眼前利益,不會從長遠考慮問題。但問題是,英國和歐盟是一種長期合作關係,不是一錘子買賣。留歐和脫歐的矛盾,其實就是屁股決定腦袋的矛盾。一個人坐在什麼位置,往往就決定了他的思考角度和範圍。
而更怕的是,英國議員和選民的觀點居然不一致!這也就意味,有相當數量的議員走到了選民的對立面,根本不知道支持自己的選民的利益點在哪裡。用一句話來形容,英國的精英和普通民眾,利益點相悖。
但是,這也不能全賴英國。歐盟實際上也有問題。英國嚷嚷要脫歐,直接起因就是中東難民問題。德國和法國要當聖母,部分英國人不想當,矛盾就此產生。
站在英國人的立場來說,歐盟亂了,沒有前途了。歐盟的一攤子破事,嚴重耽誤了英國的發展。經濟和移民問題本來就是大事,但是歐盟卻把經濟和移民問題看的太輕鬆。長此以往,或許歐盟的前途真的會很不妙。
Mer86
英國脫歐實際上並不僅僅只是英國一時的衝動想要離開歐盟,在這裡面實際上有著很多方方面面的因素共同的作用,才導致了英國決定在2016年發動公投脫離歐盟,在這裡面美國、法德以及英國自身都參與了這場勢力的角逐。
當然了最後還是美國技高一籌,從歐盟手裡拉走了英國,使得歐盟一下子就損失了一架馬車而元氣大傷。
英國在歷史上是日不落帝國,但是在歐盟中的地位卻不盡如人意,正是這種心理上的落差,使得英國很多人都不願意屈居人下,最終投下了離開歐盟的選票。
英國的近代史,是一段異常輝煌的歷史,從18世紀開始,英國就開始進入全球殖民時代,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地,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都是世界上的最強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的其他國家陸續興起,使得英國的國際地位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由於是主要的參戰國,因此在戰爭中元氣大傷,並被曾經的小弟——美國一舉超越。
事實上從二戰以及戰後的幾十年裡,英國人過得可以說是相當的悲慘,先是在二戰的軍事戰中被德國炸成一片廢墟;接著在戰後的經濟戰裡敗給了美國,被迫向其敞開了所有英聯邦國家的市場;然後在組建“歐共體”(歐盟的前身)期間,也是“歐共體”內部的“二等公民”,一直到1973年才與丹麥、愛爾蘭一起成為第二批加入“歐共體”的國家。
由於英國不是歐盟的創始成員國,因此在歐盟內部的話語權也就比不上法國和德國,再加上過去的英國一直扮演著“歐洲攪屎棍”的角色,使得大多數歐洲國家都不太喜歡英國。
儘管英國加入歐盟之後,成為了歐洲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但實際上英國在歐盟體制內的地位一直都處於被邊緣化的狀態,所以在英國國內在加入歐盟這個問題上一直都飽受爭議,而這股聲音在被美國“放大”以後,才最終成為了英國脫歐的原動力。
英國脫歐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正是因為美國對歐盟實施打壓、分化的政策,才使得英國被從歐盟集團裡給拽了出來。
歐盟的成立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美國了,因為自從蘇聯解體之後,世界上唯一具備了能夠與美國進行競爭的經濟體,就只剩下了歐盟。因此美國對於歐盟的成立,至今都秉持著不遺餘力的打擊的態度。
在歐盟成立以前,美國為了削弱歐盟的經濟實力,就曾經瘋狂的狙擊英鎊,最後硬是把英鎊打出了歐洲匯率體系,等到歐盟發行統一貨幣——歐元之後,美國又再一次狙擊歐元,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通過經濟戰讓歐元貶值了接近30%。
除此之外,美國還2008年~2010年期間連續在歐洲數個國家內策動主權債務危機,並在隨後的幾年裡,在敘利亞、利比亞連續發動內戰,引發中東難民潮,在歐洲人為製造難民危機。
美國在歐盟成立之後所做的一切行動,實際上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阻止以法、德為首的歐洲強國把歐洲整合成為一個統一的經濟體,避免歐洲因此脫離美國的掌控。
因為一旦歐洲統一,那就意味著在歐洲形成了一個擁有足夠實力與美國對抗的國家聯合體,這對於美國的全球戰略部署的威脅非常大,這就是美國為什麼要不遺餘力的毀掉歐盟的根本原因。
在美國人目標裡,歐洲必須是一個分散的歐洲,是一個能夠被美國完全掌控在手裡的歐洲。實際上英國脫歐,與美國對歐的其他行動一樣,也是美國打擊削弱歐盟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前,美國人從來都沒有對歐洲留任何情面。
所以英國脫歐實際上不僅僅是英國想脫離歐盟體系,而且與歐盟內部法德等國的排擠,與外部勢力美國的策動,實際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否則的話,英國也不可能會輕易的脫離歐盟,因為這麼做對於歐盟以及英國自身的傷害都非常的巨大。
但是最後英國還是決定離開歐盟,也正應了那一句老話“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歐盟其他國家不珍惜英國,最終還是害人害己啊。
落下m
英國將於2019年3月29日退出歐盟,脫歐過渡期僅剩下1年多。英國為啥公投退歐,原因如下:
一、英國不是歐盟創始國之一,總感覺主導歐盟力度不足。1951年,法國、德國、意大利等7個國家創始立了歐盟,英國於1973年才加入歐盟。歐盟是個經濟組織,德國經濟實力最強,話語權最大,英國人有些吃醋。
二、英國屬於歐洲,但英國隔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從地理上英國有獨善其身之志,自然環境與歐洲大陸形成隔閡,認為自己是世外桃園,不想完全融入歐洲大陸體系。
三、1999年歐盟統一了貨幣,建立歐元區,促進了了歐盟經濟發展。但英國人思想保守,一直繼續使用英鎊。這說明英國人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保持英鎊獨立地位。美國曾打壓過歐元,英國人一直狡兔三窟留下英鎊等待退路。現在看,英國人早就有退歐打算。
四、東歐劇變後,2004年,歐盟實現擴盟,波蘭等十個窮國家同時加入歐盟。分享了歐盟的福利份額。歐盟預算裡,歐盟資金的75%來自各成員國按照各自GDP比例上交,英國繳納的比例約為12.5%,列德法後第3位。但英國得到的回報少,像波蘭這樣國家,上繳歐盟資金少,拿回的福利卻很多出十幾倍。歐盟是富國救濟窮國,英國入歐後與大英帝國時期相比正好相反,奉獻多回報少,不合適。
五、中東戰亂,敘利亞等大批難民湧進歐盟國家,為化解難民危機,歐盟按國家承受能力分配名額,英國不想盡義務,但說不出,惹一肚子怨氣。倒是德國安排難民最多,帶了個好頭。
六,英國經濟不錯,移民政策嚴。但對歐盟國家人口流入卻無法阻攔。有許多人採用移民波蘭等東歐國家,取得波蘭等國藉,然後擁有歐盟"綠卡",來英國打工,搶了英國人的飯碗和福利。英國政府很無奈,英國民眾有意見,因此公投退歐,英國人贊成的多,促使脫歐成為現實。
從卡梅倫首相提議退出歐盟,到特雷莎·梅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發表脫歐講話正式脫歐,英國忍受了44年的歐盟矛盾心理得到解脫。英國脫歐後,能否引發蝴蝶效應,德法能否支撐住,歐盟能走多遠還不好說。
英漢微視
歐盟相當於一個國家,裡面的人可以自由到歐盟成員國工作,享有與當地一樣的福利,而且還能享有零關稅,免簽證互通歐洲國家等,但是由於相當於一個國家,很多事務要交由歐盟決議,而歐盟議會又非常複雜繁瑣,一件事要通過多層,讓英國人感覺不爽。
這樣就產生問題了。
英國本來比較富有,與歐盟貿易本身就有貿易順差,但是歐盟的人去英國,大量東歐廉價勞動力衝擊英國市場。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餐館洗碗工人,原來在沒有廉價勞工之前,由於洗碗屬於比較累比較髒的活,願意做的人就少,老闆就不得不提高待遇水平,來吸引人去就業,雖然老闆用多了錢,但是卻均富了,老闆 不得不多花錢請人,這樣英國低下階層也不至於太窮。
但是由於加入了歐盟,大量的勞動力湧入英國市場,甚至敘利亞難民也有可能要分配一部分到英國,這樣一來,老闆就可以以很低很低的價格請人洗碗,導致貧富差距增加,甚至增加失業人口。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好像香港現在最低工資是32元一個小時(我記得好像是,不太記得是28還是32),這樣換算下來,一個洗碗工做夠一個月正常就要10000多,由於現在有了最低工資,洗碗跟其他工作的最低工資是一樣的,大家都想去做沒這麼累的工作,因此洗碗就越來越少人去幹,因此,老闆不得不提高工資,來請洗碗工人,據說曾經12000都請不到人去洗碗,最後無奈洗碗只能交給洗碗工廠。而建築工人也是,幾萬塊都請不到人,因為在戶外,比較辛苦,所以乾的人就少,因此很多建築公司都不得不花3萬甚至更高的價格請一個工人。而香港管理外來人口工作是非常嚴格,如果沒有入境處批准,在香港境內工作,僱主和工作的人都可能會被判刑。這樣其實就比較保障低下階層的收入,或者說讓一些幹髒累活的人活得更有尊嚴,生活更有保障吧。
而且你想一下,洗碗都收入過萬,那麼稍微比洗碗好一點的如廚師等也跟著漲工資,這樣很多人受惠,而香港的實際實行最低工資下來,提高底下階層人的工資不但沒有增加企業負擔,而讓企業賺更多的錢,因為大家都富有了,捨得多花錢來改善生活,反而讓經濟有了一點小增長。
另外由於歐盟的協議,他們在享受福利政策跟英國人是一樣的,在英國做手術,要進入國家醫療系統登記排期,歐盟的人一來,本來等候的時間就長,再加上其他人,等的時間就更長,很多人為此或多或少不開心。
在歐盟裡,屬於歐盟的一個成員國,那麼跟歐盟貿易討價還價的餘地就少,因為受到歐盟條約牽制,因此英國人也覺得這樣對他們本來就有貿易順差不太公平,原因很簡單,資本家都想利潤最大化,沒理由能賺100的只賺50。這個你懂吧。
其實最主要還是應該某些地區失業率高才導致這次脫歐。。。
雖然短期對英國經濟不利,但是長期還是能夠對英國有利。歐盟接下來可能要檢討一下策略才行了。
遊走的浪客
英國脫歐主要是因為英國不想承受太多歐盟的貧窮國家給英國帶來的經濟負擔。英國脫歐對英國有非常大的好處。我舉例說明:
1.歐盟地區有28個成員國,歐盟就相當於一個國家,而28個成員國就相當於28個省。這28個成員國的每一位公民,都可以自由來到每一個歐盟國去工作,享受與當地人一樣的福利。
2.英國是歐盟成員國裡非常富裕的國家,由於很多歐盟的成員國經濟水平都比英國落後,這導致大批東歐國家的貧困人民來到了英國進行打工,還有大量的敘利亞難民來到英國打工,這確實搶佔了英國本地人的就業。
3.例如:英國的建築工人是比較辛苦的一個職業。因為這種工作髒活累活比較多,很多英國人都不願意幹。因此英國公司把建築工的工資調到很高,這吸引了大量的英國本地人當建築工人。英國人的錢英國人自己賺,英國政府沒有怨言。
4.可是由於東歐和敘利亞大量的窮苦人民來到英國打工,他們需要的報酬比英國本地工人要低廉得多。而英國的企業家願意聘用這些來自東歐和敘利亞的窮苦人民,這樣可以給英國的企業減少工資支出,節約成本。可是英國當地人就失去了工作。
5.而歐盟國家來到英國的打工者們,都能夠享受到英國的福利政策。例如英國本地的病人需要進入國家醫療體系登記排隊動手術,可是大批的歐盟國家人口也來到英國享受英國的醫療,這就增加了其他英國人等待看病的時間。
6.而英國每年從歐盟國家的進口額,要大於英國對歐盟國家的出口額,因此英國感覺到非常吃虧,所以英國一定要脫離歐盟。英國不想讓其他歐盟國家的人民來到英國,享受英國的福利待遇。
杜達特洛夫斯基
英國脫歐問題吵嚷了幾年,但國內意見仍無法統一,把梅姨首相搞得焦頭爛額。至於英國為什麼要脫歐,當然是有利有弊。小甜嘟爸爸作以下分析:
英國脫歐後,有利的方面有三個:
一,經濟上完全實現自由化。歐盟,即歐洲聯盟,也是歐洲經濟共同體。歐盟內部有許多條條框框,所有成員國都要遵守。比如,成員國不能單獨與其它國家發生經貿關係。如果英國脫歐,就如同自由飛翔的小鳥,想幹啥就幹啥,不必受歐盟內部規則制約。
二,不再承擔昂貴的會費。歐盟要正常運作,必須有經費作保障。各成員國根據國家大小,經濟實力,每月都要按時交納會費。而英國作為歐盟重要成員,承擔義務更大,責任更重,交錢更多。有時還要對一些弱小成員國提供義務幫助。如果英國脫歐,昂貴的會費省了,至於幫不幫弱小國家,要看自己的心情了。
三,不受規則制度的限制。歐盟理事會為了歐盟一體會,制定了許多規章制度,所有成員國必須嚴格遵守,重大事項必須報告。英國想幹個什麼事,必須徵得歐盟理事會同意,英國我行我素慣了,又有日不落帝國的榮光,骨子裡不想受制於人。英國脫歐之後,當然是更加自主靈活,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用看歐盟的臉色行事。
不利的有兩個方面:一是英國脫歐後,英國公民不能自由出入其它歐盟成員國,必須要辦簽證。二是不能享受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零關稅和福利待遇。
小甜嘟爸爸
憑藉著島國的地理優勢,英國在歷史上一直奉行“光榮的孤立”和“大陸制衡”原則,向來遊走於歐洲大陸之外,打心底裡不願意與歐洲融為一體
在進入20世紀之後人類共計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而非常不幸的是,歐洲大陸都是兩次大戰的主戰場。一戰的巨大傷亡和損失讓英法心有餘悸,戰後英法試圖通過《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進行束縛,希望讓一戰成為“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
雖然《凡爾賽和約》對戰敗國的懲罰非常地苛刻,但這並沒有阻止德國重新崛起,反而還造成了德國民眾對英法的敵視。而面對著重新武裝起來的納粹德國,英法的畏戰心裡十分嚴重。當然,德國也確實強大,使得英法不得不畏懼。
不過一味地妥協和讓步並沒有換來和平,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英法盟友波蘭,二戰歐洲戰場的帷幕就此拉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將歐洲打殘,無論是戰勝國英法還是戰敗國德意,全部都是一片廢墟,實力大衰的歐洲就此退出了世界中心。
面對戰後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和美蘇爭霸,法德兩國決定握手言和。在法德的牽頭下,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在1952年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這就是歐盟的前身。
隨著之後西歐的復興,法德等國開始準備逐步取消關稅,並且加強在安全和金融方面的合作。1965年4月8日,聯邦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整合了之前的多個歐洲合作組織,正式成了“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布魯塞爾條約》於1967年7月1日生效,歐共體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到1973年,英國、丹麥和愛爾蘭成為除創始國以外第一批加入歐共體的國家。但其實早在1960年英國就曾申請加入歐盟前身之一的“歐洲經濟共同體”,但遭法國總統戴高樂否決。
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聯邦德國的還沒有完全走出戰爭陰影,法國是組織內部說一不二的老大,因此法國不願意讓英國人進來稀釋自己的權力。不過鑑於英國對歐洲事物強大的影響力,以及保持歐洲團結的需要,法國最後還是同意了英國的加入。
此後在歐共體的影響下,歐洲開始了一體化建設。
1991年,歐共體馬斯特裡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決議將歐共體進一步統合為歐洲聯盟,簡稱“歐盟”。到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
歐盟建立後,申根區和歐元區也相繼籌備建立,隨著各國人員自由流通的放開以及歐元的使用,歐盟越來越像一個統一的國家了。
不過此時的國際環境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鉅變,歐洲東面的軍事威脅大大減弱,而歐洲的一體化也引發了歐洲許多國家民眾的牴觸心裡,其中以英國分離傾向最為嚴重。
英國作為一個島國,憑藉著大海的保護,安全環境優越,使其得以獨善其身,笑看歐洲大陸風雲變幻。即便是強大如拿破崙和納粹德國,也沒能踏上英倫三島。
在歷史上英國長期奉行“光榮孤立”和“大陸制衡”政策,避免歐洲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讓倫敦可以坐山觀虎鬥。也正是由於英國的存在,使得歐洲一直未能統一。因此英國也獲得了“歐洲攪屎棍”的雅號。
(英國人眼中的歐洲)
在以前,英國是不願意看到歐洲統一的。即便到了今天,英國仍舊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的歐洲,而英國自身則更不願意加入統一的歐洲。為此,作為歐盟四大經濟體之一的英國不但拒絕加入歐元區,也沒有加入申根區。
但英國畢竟是歐盟的成員國,歐盟內部最基本的規矩英國還是得遵守的,比如“歐盟國民自由遷徙和定居”的權力,英國政府就不可以拒絕。
根據這個要求,大量來自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的打工者湧入英國,這些人不僅搶了英國本國公民的工作,還消耗了大量英國福利,提升了犯罪率,極大的惹惱了英國保守人士。
除此以外,歐盟作為一個超國家組織,對英國的金融政策和法律也有所限制,而英國政府每年還要向布魯塞爾繳納大筆會費,這讓英國民眾對於歐盟越來越不滿意。
2013年1月23日,英國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及脫歐公投一事,他表示如果自己連任成功將啟動公投程序。而在卡梅倫連任之後,他決定兌現自己的承諾,於英國當地時間2016年6月23日上午7點正式開始脫歐投票。
其實卡梅倫並不想脫歐,他只是想豪賭一把,藉助脫歐一事迫使歐盟能給予英國更多的內部權力。可他萬萬沒想到,英國脫歐公投竟然通過了!這個結果不僅是卡梅倫沒有想到,就連英國人自己都沒有想到。
在投票之前,英國人雖然對歐盟帶有很大的怨氣,但多次民意調查都顯示公投是不會通過的。就像之前的蘇格蘭獨立公投那樣,英國最終會平穩過關。可結局卻如此的出乎意料。
在脫歐公投通過之後,卡梅倫傻眼了,他的玩火行為直接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隨即宣佈辭去了首相一職。而許多原本支持脫歐的英國民眾也開始後悔自己的行為,紛紛要求將這次公投作廢。
(“痛不欲生”的卡梅倫)
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公投結果已經出來了,那麼英國只能硬著頭皮開啟脫歐程序了。而面對英國的執意離去,德法並沒有半點挽留的意思。柏林和巴黎的態度很堅決:你若要走,我絕不挽留,分手就分手,要滾趕緊滾!
千佛山車神
英國一直不熱衷於歐洲一體化,加入歐盟這些年來,和法德等國也若離若即,顯得格格不入,近期通過全民公投確定與歐盟分手,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歷史地理原因
英國是一個島國,有著“光榮的孤立”的傳統,一直奉行著對於歐洲大陸事務不干預的政策,和法德等大陸國家一直面和心不和,道不同志不和。
二、經濟原因
英國一直覺得在歐盟裡,自己的付出與回報不平衡,歐盟預算裡,英國繳納的會費比例約為1/8,按額度計算為德法後第3位。但德法利用歐元區內的有利地位,通過歐元區內的差異化利率政策,在製造業,服務業上都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反之,英國覺得自己使用的是英鎊結算,處於歐元區外,並未得到與付出相當的經濟好處。
歐盟共同農業政策對農業實施配額和補貼政策,旨在確保歐盟充足的糧食供給。但英國認為此政策使農民過於依賴補貼,違背了自由市場經濟規律,並造成農產品的過剩。
三、難民問題
歐盟條約規定允許歐盟內部人員的自由流動,這就使得後來加入歐盟的經濟較為落後的國家如東歐國家,可以合法的進入英國並生活和工作。帶來了犯罪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並且按照歐盟的規定有權享受英國的福利,大多數英國人不能接受與移民分享經濟紅利。
四、美國因素
美國出於戰略考慮不願意出現一個統一強大的歐洲與自己分庭抗禮,利用與英國的特殊關係,一直不遺餘力的分化離間英國與法德等其它歐洲國家的關係,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世事新思考
說一千道一萬,英國要脫離歐盟源於英國對歐盟的深度不信任。
英國曆史上對歐洲的戰略是"勢力均衡政策"。這個戰略的宗旨是,努力讓歐洲各個大國處於均勢狀態,誰也不能一家獨大,從而保證歐洲大陸始終處於四分五裂狀態,並不斷互相競爭,從而消耗歐洲的力量,進而保持英國對歐洲事物的影響力。
為維持歐洲的勢力均衡,英國採取了"光榮孤立"政策,對歐洲內部事務,英國保持一定的距離,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海外殖民,這樣既保持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形象,又有大量精力可以拓展外部生存空間。
在中國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先例。漢朝時,為對付匈奴,漢庭同樣對匈奴採取了分化政策,利用匈奴控制匈奴,這個政策奏效了。匈奴分成了南匈奴,北匈奴。但是漢庭的分化政策並非一種深謀遠慮的戰略,只是一個明顯的戰術,結果南匈奴很快就"歸義"了,成了漢的一部分,這是戰略失誤。結果,漢庭又得派兵重新把北匈奴趕跑,耗費大量國庫。而被漢庭收復的南匈奴則在漢末魏晉時期,逐漸坐大,成為五胡亂華的罪魁禍首。北方漢族被迫衣冠南渡,整個北方漢族遭到中創。
到了宋朝,趙宋對北方的政策就更差了,支持金滅遼,又聯合蒙古滅金,最終自己遭到蒙元的徹底消滅。這就是不採用均勢政策帶給中原華族的災難的原因。倘若當初趙宋朝廷能,支持遼與金互相對抗,又支持遼金擋住蒙古,形勢就會大不一樣。
相反英國在這方面做的就很好。歐洲大陸出現希特勒這樣的獨霸天下的力量,英國首先把禍水引向蘇聯,結果希特勒在蘇聯遭到沉重打擊,戰後有聯合歐洲美國拉起鐵幕對付蘇聯,最終同樣取得冷戰勝利,這就是打擊強者,聯合弱者,從而維持均勢的智慧。
現在,歐盟在歐洲羽翼越來越豐滿,法徳聯合掣肘英國,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現在似乎看不出什麼不好,但是未來的歐洲共和國必會對英國不利。
當然,脫歐的導火索是移民問題,但是深層次原因在於女王不想受制於人,歐洲內部的聯姻,對大英帝國來說是大大的壞事。
泳思歷山
英國為什麼要脫離歐盟,大家作為局外人,會根據自己的見識和理解,一二三的來說上一說,至於是不是呢,恐怕就只有天知道了。
英國脫歐,是英國民眾集體給出的一個結果,假如讓英國再來次二次公投,沒準英國就又不脫了。可見,英國脫不脫歐,並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標準,脫歐有脫歐的好處,不脫歐有不脫歐的好處,各有利弊,而且在英國民眾心裡,肯定兩種選擇的利弊還正好差不太多,要是某種選擇有明顯的好處,那就沒有現在這樣左右為難的局面了。
如果非要以英國民眾的角度來找一找脫歐的理由,咱們也不妨試著來分析一下:
1、大英帝國總是忘不了
這個小小的大不列顛島國,以前那可是大英帝國啊,日不落啊,如今怎麼混著混著就成了歐盟的一部分了?那怎麼行,就算不能再回到大英帝國,也要跟歐洲大陸劃海峽而治啊。
2、小算盤打的啪啪響
都說英國人會算計,以前靠實力,用皇家海軍在世界上到處劃拉找殖民地,現在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實力不濟,就只能靠扒拉小算盤來過日子了。既然加入歐盟既要掏會員費,又要接受難民,那就先給歐盟劃清界線才行,至於為此付出的代價大不大,那以後再說啦。
3、美國的因素
美國一直是英國的一個依靠,隔著大西洋似乎感覺比隔著英吉利海峽還來的溫暖,加入歐盟,那不是要冷落了美國這個親生兒子了嗎?何況這個兒子如今黃袍加身,自己這個太上皇的身份哪能輕易丟掉呢?
以上三點,只是在下的揣測,是與不是,大家當面問問英國女王吧,梅姨現在忙的估計要死,你們去問她估摸著她也沒空搭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