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迴歸農村,《哈哈農夫》收視率為何不如《嚮往的生活》?

夏傑


我比較有時間,嚮往的生活和哈哈農夫兩個節目我都有開著視頻在那裡看,看向往的生活時,如果中途做事有部分播放過去了,我會倒回來看過。哈哈農夫我通常是聽個聲音,讓自己沒那麼無聊。

按正常來說,哈哈農夫每次去的地方不一樣,而且明星他們是去接觸不一樣的農作物生產。讓大家瞭解各個不同農村生活。可能畢竟年輕點吧,有點硬拗話題,不過在這個節目發現賈乃亮做起事來還是不錯,也有一定的領導能力。

王源和楊超越應該是這個節目主推的兩個流量明星吧。是不是兩人的人設都是農村有關啊?也不知是我不瞭解90年代末00年代初的農村小孩是什麼樣的,反正我感覺他倆相對其他幾個人說還更不像農村來的,小孩就動不動說自己剛。那個女孩幹農活時基本不動的,不過女孩子嘛,本來很讓人理解的,但幹嘛處處提出自己是農村長大?應該是導演要求吧?

嚮往的生活雖然大家評論說那些飯菜做出來的是沒那麼好吃,但有黃磊和何炅兩張能說會道的嘴引導,哪能存在不好吃了,而且何炅畢竟主持綜藝節目這麼多年,很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兩人又是認識多年的好友,在很多配合的時候都很默契。

還有嚮往的生活除了打人類的感情牌,還打動物的感情牌,狗啊,鴨啊,羊啊,都一直存在他們周圍。




宏齊配件饒


有關鄉村題材的電視電影或者綜藝節目都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所以《嚮往的生活》《哈哈農夫》兩個節目都有看。如若從收視率高低來看本人有如下觀點:

首先,定位不同。嚮往的生活主題鮮明,光是看名字已經吸引了大批粉絲。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大多向往簡單純粹的鄉村生活,恰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群城市人真正的融入到鄉村去生活,而不只是短暫的停留。而哈哈農夫是一群城市人去鄉村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不同的地點不同的風格。代入感沒有那麼強。

其次,家的感受。嚮往的生活裡面的人設像是一個完整的家庭,何老師像勤勞賢惠的母親,黃老師像是無所不能的父親,大華像是家裡的大兒子,朋朋像是二兒子,新加入的子楓像是受寵愛的小女兒。而哈哈農夫裡面的只是兄弟姐妹,團結友愛,互相關照,但是家庭感沒有太多。

第三,來訪的友人參與感融入感的差異。嚮往的生活裡面嘉賓會親身體驗幹活,寫日記,種菜,遊戲,讓人覺得更親切,更貼近生活。而哈哈農夫裡面的嘉賓感覺有些許的生疏,或許只是節目組的安排和裡面的人都不是很熟悉。

第四,美食帶來的驚喜。不得不說嚮往的生活裡面主要是吃一頓黃老師做的美味佳餚。一天辛勤勞作以後吃上令人垂涎的食物絕對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尤其是和令自己放鬆令人舒服的人在一起。而哈哈農夫裡面的幾位做飯只是一種形式,沒有營造出美食的誘惑。

第五,嚮往的生活裡面何老師黃老師本身的強大人格魅力,以及圈子裡無數的都是熟悉的資源,吸引了無數的粉絲。哈哈農夫裡面雖然都是當紅的流量明星,但是吸引的年輕人比較多一些,而年紀稍長的就會相對少些了。

第六,觀眾的代入感。嚮往的生活裡面喜怒哀樂都會深入人心。包括兩隻可愛的小H和小O,彩燈,小黃,小白等。讓人惦念。哈哈農夫裡面除了四大隻以外,沒有其他的人設令人牽念。當然會受到影響。

不過,兩個節目本人都會繼續追看哦!

……


冷竹涵一


首先做的飯就不如黃老師, 嚮往的生活,做飯、吃飯都是一種享受,還有分享故事,而哈哈,感覺完全為了吃飯而做。再就是嘉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