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福保險是產品真的不好還是其它公司同業不瞭解平安福這款產品呢?

保而易見


平安福最大的好處是:一攬子計劃。

對於怕麻煩的客戶來說,一家公司一個產品全都能搞定。

如果選擇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則需要多個保險公司的不同產品去做組合,重疾+意外+醫療……

雖然性價比更高,但是每一個產品就可能對應著一個合同,一個繳費日期,相對就會更麻煩。

對於不在乎一點點保費的客戶,尤其是不太懂保險的客戶,又想要全面保障,自己又沒有能力去科學組合各類保障產品的客戶,平安的平安福雖然貴,但確實能省心不少。

而且平安RUN保額增長規則,直接模仿了香港和美國等健康險的Move計劃,只不過平安是漲保額,而海外保險是減保費。

但是,對於內地保險來說,這仍然算是一個創新之舉了。


Jayden微分享


雖然我就是個普通人,但從父母那輩就有好多保險被坑,我沒錢了研究點保險,前段時間我朋友去平安上班了,,非讓我給小孩入個平安福,仔細研究了一下網上的各種噴,也應付了朋友找來幾個銷售主管,很多時候銷售只告訴你,出問題能陪多少錢,但卻不告訴你,要什麼條件能拿的到錢,動折就告訴你幾十幾百萬的,最後我就死活不入,我說你給我介紹別的保險。讓你介紹,讓你賺錢,我也不入平安福,後來推薦另外華夏的銷售,來了2話不說我就入了,我說提成你自己留著就行了,不想因為這點錢傷感情


只為支持你


我中肯的說一下吧,因為我在平安上了兩年班,現在已經離職。

平安福是一款以平安名字命名的保險,也是平安的拳頭產品。目前市面上所有類似的產品都是針對這款產品優化而來。所以,在某些地方,其它公司的產品肯定優於這款平安福。

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要忘記,買的肯定沒有賣的精,既然你看得到的地方有優勢,那你看不到的地方呢。

第一,我們選產品的同時,是不是要考慮下公司。同樣,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公司實力更強大,是不是讓我們更放心。

第二,平安有許多針對壽險客戶一些很好的保障小保險,比方說意外救援,海外救援等等。這些小項目很便宜,但是非常實用。平安信用卡也帶意外保障,一般我們車險的車上人員險是一萬的,但是平安車主卡會送你十萬的保障。類似這些還是蠻多的。

第三,平安的持續收益一般都高於其它公司,從長期利益來說,更應該選擇它。

單純的從產品對比,平安福優勢基本沒有,無論從保額還是繳費,都沒有。公司層面,它優勢很大。

買保險,有錢人有有錢的買法,沒錢有沒錢的買法,保障人人還是要有的。

希望這個答案能幫到你。


山巔壹寺


罵聲中的平安主打產品,為何市場佔有率依然第一!

看到這個標題,很多保險業內人士及一些熟悉平安的客戶都立即猜到了我要寫什麼內容,沒錯今天就是要寫的就是在網上罵聲一片卻依然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平安旗艦產品——平安福。

在開始前,想把這篇文章送給同業中的惡意詆譭者和轉載詆譭文章的同業人員,請先將自身基礎業務知識水平提升,並認真瞭解和認識中國平安這個企業之後,再本著對客戶認真負責的態度客觀地發聲,尤其建議惡意詆譭者,既然有時間寫那麼長的詆譭文章不如拿這些時間多關心關心如何把自己客戶的保障做全、做足,而不是詆譭競對,套路客戶,成全自己!

第二送給想購買商業保障,但看到網上熙熙攘攘對平安罵聲一片,卻一直不明真相的讀者和觀眾;在這裡不得不承認保險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水平參差不齊,惡意詆譭和中傷同業競爭對手的人大有人在,如果這讓您對這個行業感到噁心了、反感了,我先在這以保險從業者的身份向您道歉,在中國從事保險業,任重而道遠,但是中國的保險業未來一定是乾淨的!

下面正式開始今天的話題,我們先看一下互聯網上都罵平安福哪些所謂的“問題”!

所謂平安福將輕疾“1拆3”的問題

為什麼要先說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在互聯網上被罵的最兇、罵的最狠、罵的最激烈,但是對平安而言這個詆譭非常的可笑,因為所有詆譭者都沒有看明白平安福這樣設計輕度重疾的原因和背後的良苦用心!下面先來看網上是怎麼詆譭的。首先,網上說平安福的輕疾將早期惡性病變這一項拆成:早期惡性病變、原位癌、皮膚癌,這種“1拆3”的做法是為了湊輕疾的【數量種類】,提出這個觀點的同業人員你已經輸了,因為平安這麼設計不是為了湊數,而且非但不是平安福將輕疾做了“1拆3”,而是其他公司在模仿平安福產品的時候將輕疾“3合1”了,況且平安這麼設計恰恰是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多的賠付機會!或許很多人看到這裡就蒙圈了,因為你們可能已經被這篇文章的作者帶到他理解的概念裡了,他看重的是數量種類,而這裡平安的設計初衷不是這個Level!

下面我客觀的一一為各位解讀,先說平安福的輕疾責任,首先繳費期如果罹患輕疾,會豁免剩餘繳費期的長險保費,同時輕疾有3次賠付機會的,每次賠付重疾保額的20%,但是要求3次賠付的輕疾不能屬於同一類輕疾,也就是說同一類輕疾賠付只有一次,如果先後罹患不同種類的輕疾,每個輕疾可賠付1次,最多可以賠付3次,市面上的其他公司的產品基本上也是完全模仿平安福的這種設計(當然也有的產品設計成可賠付5次的,呵呵,一個人罹患5次輕度重疾的概率有多大?3次就已經夠多、夠倒黴了好麼?)

但模仿也就算了,卻沒有模仿到精華!因為首先根據業內以往賠付的數據來看,惡性腫瘤賠付的比例是最高的,大概佔所有重疾賠付中的70%,所以惡性腫瘤相關的輕度重疾——早期惡性病變罹患的概率也自然是很高的,關鍵點來了,惡性腫瘤的前身:原位癌,以及皮膚癌罹患的概率尤其高,因為原位癌的下一步就是惡性腫瘤,而早在08年美國研究就發現皮膚癌患者罹患其他癌症的概率會很高,畢竟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並且到2015年皮膚癌發病率正逐年升高,最小患者僅20歲;

這麼高概率的病種,如果一旦罹患很可能會引發其他惡性病變,而在平安福裡,如果罹患了皮膚癌又罹患了其他早期惡性病變,是有2次賠付機會的,因為這2項是拆開的!同樣,如果罹患了原位癌又罹患了其他早期惡性病變也是有2次賠付機會的,同樣因為這2項是拆開的;最倒黴的情況罹患了皮膚癌,又罹患了其他器官原位癌,最後又有其他的惡性病變,這也不是不可能的,因為惡性病變轉移復發是很常見的現象,而這種情況平安福就有3次賠付,因為這3項是拆開的!反觀他們的論點,再看看網上他們引以為傲的條款,他們只有1次賠付機會!因為他們將這三項特別常見且發病概率較高的輕疾合併成了一項!

這還沒完呢,他們不僅這項模仿的不到位,並且沒有模仿完全,因為平安福不僅僅有輕疾賠付和豁免保費,並且每次的輕疾賠付後會給壽險、重疾分別增加20%的保額!而這樣的設計其他公司是沒法輕易去模仿的!因為這種“自我顛覆式”的產品設計,需要強大的賠付實力和公司非常穩健的經營能力做背書!

平安為什麼這樣設計?因為我們所有人在健康的時候都覺得自己不會得病,因此買保險是重要不緊急的一項規劃,但是試想一下當一個人購買了保險後,如果真的罹患了輕度重疾時,拿到輕疾賠付的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重疾再增加一些保額!這樣將來真的罹患了重疾可以多得到一些賠付,而此時他已無法再購買更多的商業保險了,因為身體已不再健康!所以平安福這種顛覆式產品設計無疑在患者最困難的時候不僅拉了他一把,還為他的將來增加更優厚的急用現金,而且是最高可達原保額160%的急用現金!

這就是為什麼說,當我看到網上同業者這樣抨擊平安的主打產品感到可笑的原因!一款完善的保障產品的設計不是那麼簡簡單單的模仿模仿,加加噱頭然後再降降價,就可以上市銷售了!買保險買的是未來,所以真的要站在客戶的未來去考慮產品的規劃設計!

當然優秀的產品和領先的市場佔有率也不是通過惡意詆譭、抨擊、偷換概念就可以PK下來的,或許你可以一時矇蔽外行懵懂的消費者,推銷自己的競爭產品贏得一時之快,但是1.53億的平安客戶是理性的,絕大部分消費者是理性的,行業內的相互抨擊只會給行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讓大家對這個行業產生厭惡和反感!

任何一家公司的產品都有他自己的亮點和保障責任範圍,而且在中國大陸買保險也是受保險法保護的!買哪一家的保險產品,消費者自有判斷,沒有必要通過詆譭和抨擊的手段去拉攏客戶,功利的讓客戶在自己這裡簽單!還是那句話有這個精力,不如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客戶規劃完善的保障,剩下的事情就是他們的選擇了!

上面回應了業內某些同業人員惡意詆譭平安輕疾“1拆3”的問題,不是為了PK某個人或某個公司,只是呼籲大家迴歸以客戶的需求為中心,而非以詆譭同業產品為樂趣!

其實業內很多真正專業的壽險規劃師,不會去做、也沒有時間去做此類行徑;因為保險行業本身具備特殊的專業性,雖然目前國內很多家庭或個人都有很強的保險意識,但是,畢竟對如何規劃全面的家庭保障並沒有完整的概念和清晰的認知。因此,真正專業的壽險規劃師更多關心的是如何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客戶配置足夠全面的保障規劃,並建立客戶對全面保障的認知,讓更多的家庭擁有保障,不至於因風險而導致家庭經濟的破產!

那麼,針對網上的詆譭和抨擊,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平安福“所謂捆綁銷售長期意外傷害險”的問題,在聊這個之前,我們需要深刻認知一個問題:

什麼是全面的人身保障規劃?

從人身風險角度出發,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哪些風險會導致我們家庭的經濟狀況遭受毀滅性的經濟打擊?很多人會想到重大疾病!沒錯,一旦罹患重疾,這將意味著患者長期不能正常工作、長期忍受病痛折磨、長期醫療費用的支出,這些很可能導致患者對未來希望的破滅!而對於患者家屬意味著要尋找最好的醫院、尋找最好的醫生、尋找最好的藥物,這些很可能導致家庭的經濟破產!但還有一個風險也會導致上述結果,那就是意外傷殘!

從各大保險公司2017年的TOP10理賠案件我們也不難發現這個問題。平安人壽2017年十大理賠案件中,有7件就是意外導致的賠付,並且4件理賠案件屬於交通意外,交通意外佔比十大理賠案件的40%,如下圖:

太平人壽2017年十大理賠案件中,有5件也是由意外導致的賠付,並且意外理賠佔據理賠榜前兩位,另外交通意外案件佔4件,交通意外佔比十大理賠案件也是40%,如下圖:

泰康2017年十大理賠案件中,意外事故佔9件,並且全是交通意外,交通意外佔比泰康十大理賠案件90%!(圖例太長,本文未進行截取)

由此可見,做全面的保障規劃不能放過任何一個風險缺口,因為迴歸到購買商業保險的本質不就是為了轉移未來不可預測的風險麼?因此在《【一張圖】讓你正確認識人身商業保險》中,我們可以認識到,全面的保障至少覆蓋如下四個部分:大病(重疾險)、小病(住院醫療險)、大意外(意外傷害險)、小意外(意外傷害醫療險);其中大病(重疾險)、大意外(意外傷害險)更是重中之重,都是缺一不可的!

為什麼一定要擁有長期意外傷害險?

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首先還是要看我們購買保險的初衷:

第一,需要全方位的防範風險!這一點剛剛已經提到了,人身風險中的兩大風險“重大疾病險”、“意外傷害險”都需要配置!

第二,購買保險要的是確定性的保障!平安福的長期意外險本身就是確定的,例如可交20年保至70歲,在合同期限內,保障一直都在;

那如果不選擇長期意外,選擇一年期的短期意外每年續保是不是也可以呢,並且一年期的意外比長期意外的費率低,看起來有誘人的價格,貌似這樣確實也可以的,但是一年期短期意外險存在2個問題會導致意外保障的不確定性:

① 投保人很有可能忘記續保,或自動續保時繳保費的銀行卡餘額不足,由於一年期的短期意外險是沒有寬限期的,到期合同即終止,因此大概率會存在風險缺口;

② 不論是哪家保險公司的產品,一年期的短期險是很有可能停售的,停售後就更談不上續保的問題了,特別是普通消費者自助在線購買的一年期短期意外險,線上產品本身是沒有代理人1對1服務的,所以其產品下線停售後,重新選擇一款新的意外險這個事情更容易被忽視;

因為普通消費者不是專業的保險從業者,不可能每一年都花精力和時間處理單獨的一個險種,如果之前產品停售還需要再花精力去尋找替代品,這對消費者的專業性要求太高了!因此還是會存在風險缺口的問題。

對抨擊平安福的同業者看來,大家本身的工作就是跟保險打交道,大家每天都關注的事情也是保險,自然不能拿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專注程度要求所有消費者,這本身就不現實!

另外在跟大家分享一個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的例子,以前看過一則新聞,一位母親為了給孩子湊關節置換手術的費用,想用自己的生命,為了換取20萬的意外險保額,最後自殺身亡,但沒有獲得到賠償。先拋開自殺能否獲得意外險理賠這件事兒不說,首先這位母親的意外險就是短期的意外險,但在她需要的時候已過期失效!新聞見下圖:

這則新聞也向我們傳遞了另外一些信息,如果不能正確、全面的配置保障和規劃,無法真正解決家庭未來的財務風險;再者,有了全面的保障,但也容不得任何空檔期,否則風險在空檔期發生時會前功盡棄、後悔莫及!

因此,綜合來看,您如何選擇呢?

為什麼要選平安的長期意外?

我們先看看網上是以何種角度詆譭平安福附加長期意外的,如下圖:

上圖的作者的第一觀點,非常蒼白無力,因為全面保障是第一前提,其次就是風險保障容不得空檔期,前面篇幅已經探討過,這裡不做贅述;

其次,他對平安福附加長期意外的責任並沒有解讀完全,因為平安福不僅僅只有一般意外傷害保額而已,針對交通意外導致的身故或殘疾平安福附加的長期意外是雙倍賠償的!交通意外不僅僅是自駕車意外,還囊括所有公共交通的意外!

為什麼要加上這一點?因為平安很早就通過理賠大數據發現,但凡是意外賠付,交通意外佔絕大多數!文章前面列舉了三家公司的2017年Top10理賠案件的數據也足以說明了這一問題!因此為了讓意外保障更有意義,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賠付,平安的意外險在設計時,交通意外傷殘或身故都是雙倍賠付的!

千萬不要小看交通意外的雙倍賠付這一點,絕大部分公司是不會輕易模仿的!並且能把保險期限保至70歲,這又是難上加難,因為對於65歲~70歲的人來說本身交通意外的概率就非常大了!而很多有長期意外售賣的險企僅僅把長期意外保到65歲!我們要用未來的需求看待今天的決定,我們的未來肯定有別於父母或爺爺奶奶那一代,將來肯定都是人手一輛車,年紀大了也是自駕出行!

其次,平安福附加的長期意外險不是消費型產品,由於是長期繳費,因此它是有現金價值的!但是當我們想用錢時,可以用平安福整個保單的現金價值進行貸款,長期意外的現金價值是可以一起利用的!另外,如果我們在晚年期身體非常好,可以選擇退保(雖說終身保障的產品不建議退保)但是長期意外的現金價值也是可以一併取出的!因此這樣一來,比純消費型的意外險更有優勢!

所以,當我們想購買保險時,先問一下自己購買保險的初衷是什麼?我們購買保險無非就是想要全面、完整且確定的保障(確定性這點尤為重要)!而不是真正要用到保險的時候發現當時沒買全!真正要用到保險的時候發現過期了!平安福的產品設計初衷是站在全面保障規劃的角度,目的是為了給客戶提供確定的、全面的、不留任何遺憾的保障體系!是真正站在科學保障的角度設計產品!所以,長期意外作為平安福必選附加險,我個人認為是對客戶負責的體現!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保險產品是保障落地的最後一步,只要科學的做好保障規劃,具體的產品落地選擇權都在消費者自己手裡,每一家保險公司的產品都有各自的特點,選擇哪一家的保障產品是大家自由 🙂


走皮


平安普惠是大坑,捆綁高額擔保費服務費,高額保險費,遠離毒品,遠離平安,平安不死,天理難容!天下人,人人得以誅之!平安套路多!附圖為證!

【中國平安】尊敬的客戶,您的i貸於04月24日發生主動還款,截至目前已成功扣除服務費199.21元。如尚欠其它費用,系統將稍後扣除,請耐心等待

【中國平安】尊敬的客戶,您的i貸於04月24日發生主動還款,截至目前已成功扣除保險費265.61元。如尚欠其它費用,系統將稍後扣除,請耐心等待

【中國平安】尊敬的客戶,您的i貸於04月24日發生主動還款,截至目前已成功扣除利息及本金1854.94元,詳情請登錄APP查看或詳詢APP在線客服。

每個月都有高額利息,保險費,擔保費!這就起是萬惡的平安!

另外平安已經涉嫌偷稅,你收我的保險費,擔保費,服務費,沒給貸款人開具增值稅發票!沒有郵寄給客戶!


盛京生活網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1.不要拿那些不帶身故保障的純粹重疾險來和平安福或者國壽福對比,沒有可對比性。

2.平安福是稍微貴一點,但是和國內前十的保險公司同樣保障的產品對比,貴的不是特別多是5%到10%的樣子。

3.拿平安福和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對比,不能只對比基本保額,要知道平安福的保額有上浮的。例如平安福壽險保額50萬,重疾50萬,意外險50萬,如果疾病身故則賠付50萬。如果七十歲前普通意外身故則賠付100萬,公共交通或非營運私家車或自駕車身故則賠150萬。

4.拿其他公司意外險來和平安福附加的意外對比除了保額上浮之外還要注意,不能拿一年期意外險和終身意外險來對比,沒有可對比性,要知道意外險也需要做健康告知的。(如下特意找熟人給了個截圖)

5.有人問小保險公司會不會破產,這裡說一下,小保險公司被脫管(連安邦都被託管了)或破產是存在的,但是就算破產,只要整體金融沒動盪,國家還有餘力肯定會接盤的(沒餘力另說)。但是接盤後因償付能力變低,理賠肯定變嚴格,之前能賠,後來能不賠的就不會賠。

5.其他人說平安福壽險和重疾險共用保額,例如壽險保額51萬,重疾保額50萬,那麼重疾賠完以後壽險保障剩下1萬,這是很正常的,國內前十的保險公司,保障和價錢差不多的其他產品,你能找到重疾賠完以後身故還能全額賠的產品嗎?

6.總之,已經買了的朋友,不要糾結於要不要退保,只要沒買錯並且是適合自己的就不要退了。買保險就是給自己買一份保障,即使生病或身故也不在經濟上拖累家庭。

愛以保障,情方久遠!!!

我不是代理人,不為拉單。客觀立場發表評論,請各位嘴下留情!只是以前在友邦和平安,國壽總部都工作過,專做核保核賠。如下截圖是平安福壽險20萬,意外險15萬時候,意外身故的賠付金額。



堅守原則和正義


來聊聊吧!平安福自上市以來,一直被指責攻擊!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渾身上下沒有一點是好的,但是事實如何呢?平安福有優點,但也有缺點,只是你從哪方面去看咯!

咱們就最直接的先講一個保費吧,講到保費要講產品組合,很多人說平安福是一個主險+兩個必選附加險,真的嗎?

平安福,是由主險平安福終身壽險和附加平安福終身重疾險組成,這與其他公司的重疾險組合形式一模一樣,沒有區別。

又有人說,平安福必須捆綁長期意外,這就更奇怪了,長期意外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可選附加險,完全可以勾選不投保,哪來捆綁之說?

還有人說,豁免保費,別的公司都是送的,而平安福要單獨繳費,我就呵呵了,我做了兩個險種,各位可以看下,一款是新華保險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款重疾險,一款是平安福,在均是主險的情況下,平安福+重疾+豁免,保費卻還低一點。可見,平安只是將保費豁免條款單獨列了出來而已,並沒有額外收費,而如果將平安福主險保額與重疾保額設置成一致時,豁免保費也可以不投保,各位,這樣說清楚了嗎?

不要跟我說,新華也是大公司,你應該跟小公司比,不好意思,同檔次才有可比性,檔次低了我覺得掉價!你總不能拿一個大學生的成績跟一個小學生去比吧?

再來看保障內容,這款新華的這款健康無憂C1真的非常不錯,保障35種輕症和85種重大疾病以及6種特定重疾,輕症豁免保費,輕症可賠付3次,而且還享受前十年關愛金,可謂扛鼎之作!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款產品。

那麼平安呢?輕症20種,重疾80種,輕症豁免保費,輕症三次賠付,每次輕症賠付後主險保額和重疾保額增加20%,最多增加3次,即60%。被保人參加平安RUN,完成運動指標,主險保額和重疾保額增加10%。

條款也是相差無幾,並沒有太大差異,也是各有優點,健康無憂病種多一些,有前十年關愛金,有6種特定重疾額外賠付20%保額,而平安福有保額增加,運動增加,你如果絕對的要分出好壞,我覺得就沒有必要了!

而平安福最大的優點是什麼呢?其實並不在條款裡,那麼是什麼呢?

就是可以升級!可以升級!可以升級!

我來問大家,假設,十年前你買了一份重疾險,那麼有什麼保障內容?

沒有輕症、沒有豁免、只保12種重大疾病(不要懷疑,最早的重疾險就是12種)

五年前呢?沒有輕症、沒有豁免、保45種重大疾病。

現在呢?有輕症、有輕症豁免、保80幾種重大疾病!

那誰能去想想一下,未來重疾險會變成什麼樣呢?

好,假設有一個人,在10年前投保了一份重疾險,10萬保額,年交3000元,交20年,只保12種重疾,交了五年,發現,重疾病種已經增加到45種了,可自己買的只有12種,太少了,他要怎麼做?只有一個辦法,重買一份!沒錯吧!前一份要麼退掉要麼繼續繳費,可是新保險又是一個漫長的20年開始了!交了沒幾年,發現又有新險種了,有輕症了,輕症就可以豁免保費了,以前的都沒有輕症,怎麼辦?再買一份?行,有錢任性,再買一份,尷尬的事情來了,得了輕症了,第三份保單理賠了,也豁免保費了,可是第一份第二份保險還得繼續繳費!尷尬嗎?很多公司推出新險種推的不亦樂乎,為什麼?就是這個原因,老客戶又可以加保了!更尷尬的是,得了重疾了,不在第一份12種裡,也不在第二份45種裡,而在第三份80幾種裡,第三份賠付了保額,保單終止了,可第一份第二份都要繼續繳費!

而平安福呢?很簡單,在原保單上直接升級,以前是3000元一年的保費,升級後是3500了,沒問題,你每年多交500就行,享受新的保險責任,這到底是幫你省錢呢?還是浪費呢?你老保單已經交了15年了,最後五年你就按3500交,五年交完就不用在繳費了!我想問,除了平安,除了平安福還有哪家公司可以這樣?

對保險,不能為了噴而噴,別人說不好你也說不好,別人說捆綁你也說捆綁,事實上並沒有捆綁,尷尬不?

補充!

本文引來不少噴子啊!首先感謝各位噴子的關照,以前我還會扯幾句,現在我已經可以無視了!

我只說幾點,大公司小公司,這是實力之分,你叫死了,小公司還是小公司,同樣兩部手機,如果配置完全一樣的前提下,一部是華為,一部是你從沒聽說過的品牌,你會選哪個?我想80%的人會選擇華為,為什麼?大品牌,售後放心!但是我們不能說另外一個品牌的手機就一定不好,因為所有的大品牌都是從小品牌開始的,但是,為了用的放心,還是等你的品牌被更多人認可了再說吧!

第二點,有人說輕度腦中風的問題,好,那我就來說輕度腦中風的問題,請各位有時間去看一下各家公司的賠付條件,“確診180天仍遺留一種或一種以上障礙”,哪幾種障礙呢?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體機能完全喪失

2、語言能力或吞嚥能力完全喪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無法獨立完成六項基本日常生活活動中的三項或三項以上

來來來,各位,你去醫院打聽一下,輕症腦中風治療後有幾個可以達到180天后還遺留上訴後遺症的!更準確的說,該項保險責任不是“輕微腦中風”而是“輕微腦中風後遺症”,這樣的僅存在於概念中的賠付項目,平安真的不屑做!因為要想賠付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1是確診輕微腦中風,2是治療後180天后仍有後遺症,這個要求明顯是拉低中國治療輕微腦中風的水平啊,各位好好想想吧




老吳聊保


要說好不好都要有個參考的對象,單說平安福產品好不好,細聽時代君略講一二:

一、優點:從平安福上市到現在經歷了少說6次的升級,要說次次的升級都要比升級前都要好,那是肯定的,畢竟中國平安算是國內最大的“綜合金融”集團了,為啥加引號?在我們的認知中,平安是家大公司,大公司生產的產品不會孬到哪裡去吧!要說平安的綜合金融好不好,確實好。要說平安的產品好不好,如果拿到市面上一比較,前十或許都排不上了。

二、缺點:平安是一款終身壽險,而這款產品裡面的主險包含了身價、重疾、意外三個險種,並且重疾和意外是以附加的形式存在:

1)如果客戶單純的想要一款重疾險,這款產品不合適,重疾險上面要加一個主險(身價),得了重疾需要從身價裡面等額減少,就是說主險做31萬,重疾險做30萬,得了重疾理賠了30萬,身價也就還有一萬。

2)因為如果單純的買身價,也不合適,需要捆綁重疾險和長期意外進行銷售。

三、缺點:保費比較

1)平安福2019針對於30歲的男性,選擇20年期繳保額(身價)31萬+31萬重疾+30萬長期意外,保費大約在10922元,重疾賠付一次身價變成1萬,但是感覺不對的是,在客戶投保的時候主險(身價)、附加險重疾是交了兩份錢的,主險保費5642,附加的重疾險保費3780元,就此時代君諮詢過平安的經理,得到的回覆是,3780的附加重疾險保費是買了客戶得重疾確診給付的一個資格,笑了,笑了,這種操作我還是第一次聽。

同樣是30歲的男性即可以有31萬的身價也能有31萬的重疾,市面產品7800元就可以做一份保單了,並且重疾還能賠付6次,每次保額31萬,時代君感覺非常划算呢。

2)相對於平安福長期意外險來說30萬的意外險保額,需要1500元的保費,並且意外險保障到70週歲,70週歲以後保障就沒有了,就是說1500元交了20年,保障了40年,總保費3萬元,而從市面上找一款單純的意外險30萬的保額,30週歲300元,按照增長費率,到70週歲的40年間,總保費也就12000元,作為一名保險代理人,是要為客戶著想還是為公司代言平安是一家大公司呢,我們都懂。

3)平安福2019的豁免,投保人豁免、被保險人豁免都需要額外加費,在上面計劃中,附加上兩種豁免還要附加輕疾豁免,光豁免的保費就要347元錢,而在市面上的產品,就沒有豁免加費一說,做為一名保險代理人完全可以給客戶省掉這部分錢。

三、缺點:平安福從上市到現在的2019,輕疾的種類裡面依然沒有高發症【輕微腦中風】【不典型心機梗塞】【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微創冠狀動脈搭橋】甚至【慢性腎功能衰竭】也沒有,而在市面的產品中,這些高發病在2015年已經非常的健全,甚至有的公司把【慢性腎功能衰竭】劃到了中症裡面,得了【慢性腎功能衰竭】可以賠付50%的保額。

並且平安福的輕疾賠付20%,3次,市面的產品已經賠付到了重疾的45%,4次,我想看數字都能看出來想買什麼樣的產品了。

另外加一個:平安福發生輕症後的身故保險金,70歲前得1次輕症,額外賠20%;得2次輕症,額外賠40%;得3次輕症,額外賠60%。可是我們知道70歲正是大病的高發期了,買了平安福需要選擇點時間再70週歲前得輕疾,要不然不賠的,不賠的,不賠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四、缺點:平安福沒有中症賠付,中症是2018年4月在市面產品新上的病種,針對於一個客戶生病後比輕疾重,又不能達到重疾的嚴重程度,那麼就屬於中症,賠付額度在50%,有的公司賠付的額度已經到了60%,活生生的例子兩次中症賠付,又給客戶多增加了120%的保額。

五、缺點,咋這麼多缺點呢,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癌症的多次賠付市面產品已經放款了很多,而平安福依然是單次賠付。

總結一下:保險代理人的職責、使命是代言著客戶,並不是代言公司,客戶是上帝,也是我們的朋友、家人,甚至是自己,想要一份高性價比的保險,不會看品牌,並且理賠的時候也是看條款,所說的大公司也只是體量大而已了。希望看到的朋友們擦亮眼睛已定選擇好產品,多看幾款產品比較一下,選老公還要多看幾個呢,何況是保險。


保險世代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沒有看前幾天的一個新聞,有一位買了平安福的客戶,因為做了支架手術,平安福並沒有理賠。

原因是平安福裡面所囊括的重疾輕症,不包含支架。

平安福這個產品,附加項目繁華,意外,疾病,保障,輕症多次賠付,豁免,理賠輕症後,在理賠重疾,保額額外增加。看上去非常好。

重大疾病不用說,每個公司包含的前25種是國家規定的!沒什麼好比較的!

所有保險公司的"優惠"都出在輕症上面,比如,多次賠付,輕症豁免。這樣看來,輕症裡面可以操作的空間比較多。

所有說平安福不好的,都是因為它的輕症。我們並不是專業的醫生,並不需要對所有的輕症都瞭解,我們瞭解常發的就可以。

眾所周知,所有的有一些高發常發重疾是有輕症,也就是前期狀態的,而且發病率很高。

簡單點來說,如果冠狀動脈堵塞,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開胸的搭橋,一種是非開胸的支架,我們會選擇什麼?

如果保險只賠付開胸的,微創支架不佩服,我們會選擇什麼?問題就出現在這裡。

早期惡性病變,包括原位癌和皮膚癌,而平安公司把他拆開了。當然了,也可以這麼說,我們多次賠付呀,一種癌症可以賠三次,多好!呵呵。

看圖說話


對比病種,一目瞭然,很多人都是願意花1000去買85%的風險,也不願意花100去買10%的風險。

就是這個道理。


突然胡說


對於平安福這款產品我簡單說下我的看法,我家的第一份保險就是平安福,當時就是覺得都說好就買了,也沒仔細看條款,直到今年又要買保險才開始研究保險,發現幾個問題,第一,平安福比同業的同類保險貴30%,這個大家都公認了

第二,保病不全面,

(1)輕症裡面最容易得的三種病,及早期惡性腫瘤(包括及早期惡性腫瘤,原位癌,皮膚癌)腦中風,冠脈結束手術,這三種輕症在所有病重的發病率高達90%以上,平安福只有及早期惡性腫瘤,並且是拆分三項

(2)白血病,白血病是兒童發病率最高癌症,白血病在醫學上根據病情嚴重情況分為三個級別,平安福的條款中在重大疾病裡重點強調了白血病,但是小字部分不包括第一類的白血病治療,只負責嚴重情況,而其他保險第一種情況放到輕症裡面,依然可以理賠,

最後提醒大家,買保險一定要仔細研究條款,一定要明確自己買的是啥,怎樣能理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