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當下的人們總是喜歡談論未來,對未來世界充滿著無限幻想,猶如科幻電影裡的場景,總希望有一天能在現實中出現。
其實,我們在談論未來的時候,未來已來,科技的力量總是讓人覺得神奇又遙遠,不過它卻總是能悄無聲息地滲透和改變人們的生活。
去年成功掀起“科技熱”的《我是未來》節目,今年又給觀眾帶來新的驚喜,這一檔由湖南衛視和唯眾傳媒聯合出品、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特別支持的青少年科普高能科技秀不僅有科技,更有科技的應用場景和運行原理,滿足了觀眾獵奇體驗外還用科技的手法傳遞了科學精神,讓觀眾真正“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我是未來》內容涵蓋各種奇思妙想的科技奇觀,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人機交互、生命科學和超材料等時下大熱的高能科技都一一展現,節目的科普意義及其所傳遞的正向價值觀,成為電視熒屏的一道獨特風景。
開播以來,《我是未來》在4-23歲學齡人群收視率多次在同時段排名第一,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為了讓更多青少年看到這檔節目,湖南衛視決定將《我是未來》從第九期開始由原來的每週四22:00播出改為每週日19:30播出,這一調檔體現出湖南衛視對科技類節目的信心,對推進青少年科普的決心。
一、場景化的科技,看得見的未來
1.未來生活的“預告片”:生活方式場景化呈現
說到未來世界,每個人的腦子裡的畫面都不一樣,想象力豐富的青少年們更是對未來世界憧憬不已,然而,沒有實物展示,沒有場景應用,小朋友們腦海中構建的未來世界終歸缺乏完整性。《我是未來》則將科技融入到生活場景中,為我們構建了一個真實可觸摸的“未來世界”。
機器人是很多好萊塢大片裡都會出現的角色,但如果機器人真正出現在我們身邊,到底會做些什麼呢?節目中,路萌機器人的出現解答了大家的疑問。機器人不僅會寸步不離地跟著主人,行走,坐電動扶梯,還自帶“防拐技能”——當導演組假扮壞人想拎走路萌時,立馬就發出報警聲。
我們常說“科技造福人類”,節目中“天使眼鏡”的表現無疑是最好的印證。讓視障人士如何像正常人一樣出行?管理員矇眼體驗了一把,戴上“天使眼鏡”後,機器會發出路況,位置和方向等具體行走指示;在花店購物時,“天使眼鏡”還可以幫助管理員識別鈔票面額。
在天災面前,很多人力救援往往顯得無能為力,而科技卻改變了這一切,在模擬火災的場景中,濃煙滾滾,消防員根本無法得知受災者被困於何處,三一消防無人機的出現,使得困難迎刃而解,消防員通過遙控及遠程視頻,可以看到受災建築內部的清晰影像,不僅可指導消防員避險找到救援最佳路徑,也為受災群眾爭取到寶貴時間。
《我是未來》擺脫了科技綜藝灌輸和說教的刻板印象,從青少年的角度出發,不是說教,不是表演,而是構建真實的未來場景,包括出行場景下的斑馬增強現實輔助駕駛;烹飪飲食場景下的炒菜機器人;運輸場景下的京東智能配送機器人。
在“重新定義未來”、“升級未來生活”、“科技頭號玩家”等不同主題的“場景化構建”呈現之下,《我是未來》打破了傳統科技綜藝的侷限,擺脫了科技綜藝灌輸和說教的刻板印象,從青少年的角度出發,展示科技產品,闡述科學原理,讓青少年在沉浸式的環境中感知科技,感知未來。
2.最極致的實景展示,教孩子如何探索未來世界
作為大眾媒介之一,打造科技文化類節目,體現的是主流平臺的社會價值和責任擔當,但太過垂直、嚴肅的節目往往在受眾群方面有一定的侷限性。《我是未來》節目賦予科技以“硬知識、軟著陸”的創意表達,將科技以及青少年最想了解的部分以最直接的形式送到眼前,讓他們真正瞭解,這個科技是什麼,是怎樣起作用的,為往後他們對科技的興趣打下基礎。
殺死癌細胞似乎是個世紀難題,化學療法、靶向療法、免疫療法等治療手段層出不窮,觀眾卻對具體運作原理知之甚少,節目中,製作組為大家完整展示了北科培養的免疫細胞從血液提取、分離、凝萃等一系列過程,並用電子顯微鏡投射到大屏給觀眾更清晰的呈現。
3D打印無疑是最近熱門技術,並且陸續在很多地方進行實踐運用。眾所周知,小提琴等樂器對精密度的要求極高,3D打印技術除了可呈現出精美雕刻的外部造型,連對發聲要求極高的雙音孔也可以精確設計,最終達到完美的聲色演奏效果。
隨著美顏技術的普及,很多人都可以在手屏幕裡呈現一個完美的自我。但是,人們對於美顏已經不再滿足,轉而追求身材的美化修飾。那麼,這一技術到底可否實現呢?商湯科技的一款軟件,就可以讓愛吃又不愛運動的人照樣變“瘦”。
《我是未來》節目組在內容設置上,並不簡單地停留在“表演秀”和“演講秀”階段,不是簡單的感性感嘆或者理性的公式解釋,而是通過真實產品、真實場景、真實科技,鏈接觀眾與節目的關聯性,一步步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拉近科學與民眾的距離。
除了核心的科學知識,節目中還有通俗易懂的嘉賓、主持人以及觀眾互動環節,可以跨越不同年齡階層來推廣普及科學知識,提升普通民眾科學素養,實現科普效益最大化。
二、有趣且接地氣,詮釋科技改變生活
“古代的人生活美好還是現在的人生活美好?”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一千年前人們的生活因為簡單而苦命,他們相互之間的聯繫需要通過飛鴿傳書,從上海到北京也是跋山涉水,一路艱辛。若是患上了肺炎,便是無藥可醫只能全家祈福。
現在的人們充實而快樂,發展至今的醫療技術,已經攻克了很多重大疑難疾病,擁有更多的時間去拓展生命、享受生命。人類在探索與發明的同時也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福祉。
古今生活的巨大變化,皆源於科技的力量。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科技類節目也在不斷地創新發展。與以往節目相比,《我是未來》最大的特點就是接地氣,它緊扣生活且內容有趣,科技年輕化,真正落實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可以說,科學節目有著天然的壁壘,因此想要打破這層壁壘,臺階之一就是讓科學實驗與國計民生相關聯,做到讓外行人也能聽懂內行人的話。
《我是未來》的內容設置,涵蓋了科技創新運用於實際生活的各個領域,吃的方面,有能製作出比手工烹飪還好吃的回鍋肉的炒菜機器人,有可以改變食物味覺和觸覺的智能飲料杯,喝牛奶可以給你吃火鍋的味覺,一杯在手,味覺任選。睡的方面,有能實時調控溫度的智能睡毯,兩位科技管理員也在節目現場親身體驗了一小時睡眠以證明其顯著效果。醫療方面,有吸納了上百部醫學著作,上千萬的醫學論文,通過大數據向2000萬次的醫生問診學習的搜狗明醫“巨型萌犬”,現場為病人診斷疾病。
《我是未來》從生活的各個角度出發,體驗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更能讓青少年們可以感覺到,這種科技的展示是可觸碰的,可擁抱的,可以讓人們實際感受“科技改變生活”的。
三、青少年的科技啟蒙導師,構建未來藍圖
當人類文明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與教育交匯,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這是全世界都好奇和關注的話題。
現如今孩子們終日沉浸於各類習題和輔導班。但世界變化快,孩子們會比以往面臨更多更復雜的問題,更早接觸前沿科技,將知識轉化為思考、創新和動手的能力,才是決勝未來世界的關鍵素質。
未來將會是怎樣一個世界?這也是眾多科學家在極力探尋的方向,青少年時期正是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我是未來》做的所有的呈現都是想為他們構建一個未來藍圖,讓他們可以真正明白,怎樣的科技是可觸摸的“未來夢”。
《我是未來》第二季節目形態做了全新升級,“未來號”飛船變身為“未來科技館”,節目以“科技館”納新館藏為線索,遴選出優秀高能的科技產品。每期節目設置統一主題,由三支科學家團隊參與科技比拼,完成各自的極致挑戰任務,競爭一個入館資格。極致的挑戰環節讓節目更具專業性與可看性。
本季節目,製作組不僅向觀眾傳遞了積極的“未來觀”——即堅信科技賦能人類,每個面向未來的人,都應當以包容的姿態,不斷學習,與科技攜手,共同創造無限可能的美好生活;還通過專業的內容表現手法,化不解為理解,化理解為認同,化認同為樂觀。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科技創新正加速推進,並深度融合、廣泛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重塑世界格局、創造人類未來的主導力量。湖南衛視《我是未來》鎖定青少年,深耕科普,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打開青少年的眼界,帶他們領略未來世界,對科技有更加全面的認知,激發更多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對科技感興趣,肩負起了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助力我國的科技強國和人才興國戰略。
可以說,這是一檔兼具實用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正能量綜藝,讓廣大青少年在觀影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埋下學好科技的理想信念,這也是創造我們美好未來的核心驅動力。
寫在最後:身處一個科技改變未來的時代,《我是未來》很好地詮釋了“我”和“未來”的關係。舞臺上的科學家正在創造未來,而現場的青少年做的是接棒未來。中國的電視熒幕上需要更多這樣的節目去呵護和守護住這一份初心。這些青少年才會真正從現在這一代科學家手中完成接棒去一代一代傳承創造更好的未來。這是節目所呈現的意義,也是聯合出品方湖南衛視和唯眾傳媒的初心,節目已播出八期,接下來的內容是否會更精彩呢?讓我們一起期待。
◆ ◆ ◆ ◆
湖南衛視 唯眾傳媒
第二季《我是未來》
I'm coming!
◆ ◆ ◆ ◆
閱讀更多 唯眾傳媒官方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