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女子胡广芬,从“打工妹”到企业家!

1989年初春的一天,一辆长途汽车缓缓驶进东莞汽车站,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背着行李从车上下来,用懵懂的眼神环顾着周遭的一切。彼时的东莞市,每天不知要迎来多少个像这样的外来打工妹。找一份工作挣钱,是她们共同的愿望。

然而,谁也没想到,30年后这个当年的“打工妹”,一步一步打造起属于自己的“辣椒王国”,现在她的公司资产过亿,已经成长为黔北最大的辣椒加工企业。她,就是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广芬。

从打工妹成长为企业家,胡广芬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遭遇坎坷

“公司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0万吨,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新蒲新区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胡广芬向记者介绍自己的企业。

谈起自己的成功,她毫不掩饰地说,这都跟她当年打工的经历有关,如果不出来打工,说不定自己仍是一名乡下妹。

事实上,早年的打工经历,赋予了她经验和坚韧,最终完成了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遵义女子胡广芬,从“打工妹”到企业家!

今年50岁的胡广芬,出生于绥阳县郑场镇的一户农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家里兄弟姐妹多,1989年,怀揣梦想的她和几名同乡一道南下广东,在东莞一家鞋厂打工。

胡广芬心灵手巧,不怕累,肯吃苦,很快掌握了从半成品到成品等一系列制鞋工序。那时候,年轻人跳槽是常态,但胡广芬在这家鞋厂一干就是7年,从一线工人干起,最后升到管理岗位任职。

1996年,有了一点积蓄的胡广芬辞职回到家乡,嫁给虾子镇一位青年,夫妻二人在镇上开了一家汽车保养场。

不过,胡广芬始终认为开保养场只是小打小闹,她想寻找更大的商机。善于观察的她发现,前来修车的大货车很多都是来拉辣椒的。“虾子辣椒一直就很出名,何不开一家辣椒厂?”胡广芬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说干就干,胡广芬开起了自己的辣椒厂。“说是厂,实际上当时就是一个小作坊,面积也就100多平米,员工不足10人”,胡广芬说。

遵义女子胡广芬,从“打工妹”到企业家!

和所有创业者一样,胡广芬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她的辣椒厂只有油辣椒一个品种,包装也很简陋,因此销路一直打不开。短短几年下来,她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几十万元外债。

怎么办?辣椒厂难道就这样垮掉不成?面对窘境,胡广芬没有气馁,她亲自带着几名员工走南闯北,到处跑销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她甚至端着辣椒罐站在农贸市场和超市门口让路人免费品尝。

市场是跑出来的。就这样,一个订单一个订单地做,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克服,渐渐地,胡广芬的油辣椒有了销路,生意走上了正轨,欠下的外债逐渐还清。

辣椒品牌走向全国市场

2003年,对于胡广芬来说是收获的一年。那一年,外地一家大型集团超市来她的辣椒厂实地考察后,与她签了一年的合同。

此时的胡广芬,觉得作坊式的工厂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此,她成立了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产品也由单一的油辣椒,增加为糟辣椒、香酥椒、辣椒面、泡椒等多个品种。

经营管理中,胡广芬秉承“诚信为本”的理念,重视产品研发,增强了竞争力,也赢得了更多的市场。

2017年,胡广芬再次创新,根据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推出新品牌“辣三娘”开胃佐餐系列产品。如今,这一系列产品已经走进了全国各地的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等零售终端。

经过十多年的坚持和打拼,胡广芬的辣椒食品赢得了市场认可,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也已成为黔北最大的辣椒加工企业,年产值超过两亿元。

遵义女子胡广芬,从“打工妹”到企业家!

虽然事业取得了成功,但在很多熟悉她的人看来,衣着朴素,做事低调的胡广芬和她亿万身家的“企业家气质”毫不沾边。

“一人富没什么了不起,能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才是让我更有成就感的事!”胡广芬说。

她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绥阳县、播州区以及贵阳、毕节等周边县(区、市)发展辣椒种植基地20万余亩,与椒农签订种植合同,设定保护价收购,带动10多万椒农走上了富裕路。

此外,胡广芬在做大做强公司的同时,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春晖行动”、“贫困大学生捐助”等帮扶活动,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从“打工妹”到企业家,胡广芬不仅成就了事业,还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今后的目标,胡广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5年内让公司实现主板上市,走集团化、国际化发展道路,把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打造成“百年老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