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之舒兰」法特农场水田开发始末

「稻之舒兰」法特农场水田开发始末

法特农场在舒兰市法特镇北部,东、南、西与法特镇的杨林村、五里村、楼上村相连,北部与榆树市大坡镇接壤,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这里原是一片放眼无际、水草茂盛、土壤肥沃的千顷草原。首起东南五里村的老山头,西北走向至王大村的黑鱼泡、楼上村的莲花泡,形似半椭圆状,群众称之为十里湾。这里过去是一片没法耕种的低洼湿地,然而,随着水稻农业的发展,人们便把开发的眼光投向了这里。

早在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的开拓团为掠夺我国的财富,选中了包括十里湾在内的广大松花江东岸平原,作为水田开发区。1942年,由伪满铁道部水利株式会社规划、设计,1943年,由日本人长谷川组成大柜、二柜施工组织,从舒兰、永吉、榆树、五常等县抓来劳工,经过两年时间,修建了由永吉县艾屯小江子至双印通14公里长,13米宽的引水总干渠,分水渠进水闸、抽水站等水利工程项目。当年,先后由永吉县乌拉街、大口钦迁来54户朝鲜族农民开发耕种水田。1944年,已经开发耕种水田33.67公顷。1945年,达到120公顷,当年由于“八一五”光复,日本无条件投降,那里的朝鲜族农民搬走了,所有设备和厂房全部被当地群众拆毁,现在仍可以看到遗存的旧址。从而使这片荒原重新回归了祖国人民的怀抱。

197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102部队的54名指战员在部队首长刘廷富的带领下,驻进法特镇楼上村的七社和八社,执行垦荒生产任务,垦荒面积达10公顷左右,收获了早熟作物。由于收效甚少,于当年12月奉命撤回部队,终止了垦荒生产。

1973年8月11日,舒兰县委、县革委会组成筹建法特农场踏查荒原领导小组,组长刘毅(原方法特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副组长刘廷会(原农业局专业技术干部)、成员有程纯斌、迟俊田、贾臣等,主要任务是圈边定界,实地踏查,拿出垦荒建场的可行性方案和规划。为了便于工作,领导小组把办公食宿地点设在离垦荒草原一里多地的杨林一队。

领导小组的第一个任务是认定边界,从8月12日起,同舒兰、榆树两县的杨林、五里坡、相公、楼上、黄鱼、黄山嘴、城南、老河深八个大队领导实地踏查,确定各自边界。由于各自都想多占一些荒原,所以争议较大,经过一周时间,基本上确定了农场同各村社的边界线。接着是探查草原状况。8月19日,领导小组的5个人分成两个小组,开始向草原腹地进发。

踏查草原是非常艰苦的,进了草原就得走一天,中间是不能出来的,否则即多走路,多挨累,又浪费时间。每天从早到晚,挽着裤腿,光着脚,因为鞋子湿了以后,踩进泥水里就难拔出来,而且荒草甸子里到处是沼泽,随时就可以踩进淤泥里。每走一步,都非常吃力,只好光着脚走才省劲。累了也没地方坐,柱棍站一会儿就算休息了。中午饿了,把带来的玉米面饼拿出来,一口饼一口水,嚼点咸菜条子,就算进了午餐。那个时候,每人每月只供应4斤细粮,主要留给老人和孩子吃,青壮年人是舍不得吃的。每个人拄着一根两米多长的木棍,像瞎子探路似的,深一脚,浅一脚,试探着往前迈步边走边看地形,腿脚被茬子扎,蚂蝗叮,草叶子划,血迹斑斑、伤痕累累,苦不堪言。傍晚,蚊子小咬直往脸上糊,咬的脸上肌肉都苍起来。遇到雨天就更难了,露水大,草又滑,脚踩在塔头上,稍不留心就掉进了红眼哈塘里,这时,手中的木棍就发挥了作用,成了考查人员的救命杠,往两头一横,横在甸子上,使人不再下沉,人往杠子上一趴,同伴一拉手就又站起来了。就这样,经过几天的踏查,发现塔头密实的地方是岗梁,塔头稀少的地方是泥塘,从而找到了踏查捷径,加快了踏查进度,用了19天时间,横穿草原几十个往返,走了四五百里路,每个成员都浑身是伤,但终于摸清了哪块能开垦,哪块通过治理再开垦,哪块可用作养鱼塘。经过汇总分析,反复探究,领导小组于8月20日向县委、县革委会上交了先开垦350公顷,缓开350公顷,可发展养鱼水面150公顷,放牧地和收弃耕地200多公顷的“垦荒建场可行性方案”。9 月3日,县革命委员会召开了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研讨论证会,统一了开荒建场思想,使大家认识到,建设法特农场,开垦千顷良田,可以安排一大批人(下乡知识青年和复原转业军人),锻炼一批干部,又可以致富一方。最后,县委书记张世荣(军代表)同志在会上宣布了开荒建场的决定,同时要求,县直机关的相关部门要保证建场物资的调拨和运送;主管财经的副县长汤德义同志要做好后盾,积极支持,资金扶持到位;组织部要给予干部上的帮助,配备能吃苦,有干劲的干部搭班子,法特公社党委书记杜海同志负责推选大队干部,贫下中农骨干,下乡知识青年到农场安家落户;县有线广播站要及时有力宣传报道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会后,县委组织部任命刘毅同志为法特农场党支部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刘廷会、张立权为革委会副主任,人事局调农机局干部迟俊田为政工干部,关树勋为会计,调法特公社干部樊玉恕为总务。班子配齐后的分工情况是:刘毅主持筹建农场的全面工作,副主任刘廷会负责财经和场建及后勤工作,副主任张立权负责农机和开荒生产。当年县委拨给建场资金12万元全部到位,副主任张立权和法特农机站机务吴绍安到县农机公司提回县拨给的两台东方红 75 链轨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有五桦犁、圆盘耙、镇压器、开沟犁、油压悬挂、一台胶轮28带拖车,并招聘农机驾驶员杨玉秋、国凤田,付泽涛、张玉学、李洪哲等人成立了农机队,马学文为队长,杨玉秋为机务。在机车磨合期间运砂石料,用一周时间修成一条宽8米,长3华里从场区到荒原的砂石路,为开荒造田创造了有利条件。9月13日,在法特公社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杜海同志公布了第一批农场开荒创业的职工干部名单,他们有:贾臣、赵玉清、关树勋、贾凤恩、李维成、韩凤君、马效文、袁世忠、王永勤、李智林、王春清、杨玉峰、马长生、张玉学、国凤田、孙繁有、樊玉恕计22人。并通知自带行李、劳动工具、粮食、蔬菜,于次日早8时到杨林一队踏查办报到。第二天,22名职工干部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刘毅等场领导和干部热情接待了大家,并带领大家到三华里外的荒原东边开阔地上,也是后来建场房地点,召开了第一次全场员工大会。刘毅同志讲了建设法特农场的指导思想,以农为主、以农兴工、以工副养农、农工商一体的发展规划。自己动手,艰苦创业,以场为家,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建场方针。大家很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建设好农场的决心和信心。大家一致表示再苦再累也决不当逃兵,发扬主人翁的爱场精神,为建场创业献出智慧和力量。接着,召开共有16名党员的党支部大会,选出了7名党支部委员,组成第一届支部委员会。刘毅任书记,王力珍为副书记,迟俊田为组织委员,刘廷会为宣传委员,张立权为生产委员,另两名委员分别负责青妇和民兵工作。选举结果上报法特公社党委批复后生效。然后就地划定临时简易住房的具体位置,宽6米、长30米、一坡水,南北走向,两头开门,房内中间过道两侧搭床,房盖铺条帘子,苫洋草,墙用成捆芦苇搭干垒。大家动手,各操工具,就地干起来,有的进草原割草、运料,有的挖坑、埋柱脚,有的铺板搭床,大家忙了两天,一栋草木结构的180平方米的简易住房就建成了,大家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

9月末,法特公社东岭、相公、法特大队四队共四个集体户16人来农场安家落户。接着又安排复员军人15人。房子住不下,只好再建房。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吃的是玉米面,没有菜,没有油,只好喝“三省汤”,在这样的条件下,也没人叫苦。天气越来越冷了,为了在封冻前把房子盖好,大家就起大早,贪大黑,常常晚上干到10至11点钟才睡觉。终于在11月末建成了60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职工宿舍,使大家有了住处。在建房的同时,还完成了开荒任务63公顷。并开了3米宽、1.5米深、3公里长的顺水渠,为来年的耕种做好准备工作。从此,开荒者有了新居和场建办公室。县委根据农场急需用电和各种物资的报告,向有关部门下达了通知后,农电站帮助架设了供电线路并通了电;水利局送来了打井、修路用的水泥管;林业局送木料;二轻局送砖瓦……,各种建场物资陆续到位,为建设标准的农场做好了物资准备。

9月20日上午,县委书记张士荣,法特公社党委书记杜海等领导同志来检查指导工作时,看到了新修的路,新建的房摆放有序的机车、农机具,非常满意地说: “从县委决定建场到现在,仅半个月的时间,你们就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值得表扬!你们抓得紧,行动快,干得好!”

1974年4月,舒兰县农业局制定的《国营舒兰县法特农场设计任务书》确定:农场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实行两级管理,统一核算,耕地面积为1500公顷,在生产管理上实行定额管理。这一年,购进一台手扶式拖拉机,一台“东方红”牌60马力推土机,一台“解放牌”载重汽车,实现开荒面积122公顷,粮食总产量14.75万公斤。

1975年3月,农场建立一个小型酒厂,购进一台“五十铃”牌载重汽车。4月份,舒兰县劳动局分配给农场22名转业军人。6月,《江城日报》在三版头条报道了国营舒兰农场艰苦创业的事迹。9月,经舒兰县煤管部门批准,农场在舒兰矿务局三井附近建成一处小煤矿并投产。10月,又购进一台“红旗”牌100号推土机。这一年,农场基建队先后修建了一栋500平方米的职工食堂,26栋职工宿舍,一栋200平方米的仓库,全部交付使用。

「稻之舒兰」法特农场水田开发始末

1976年10月,县委任命雷恩举为农场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刘殿武、刘廷会、慈恭为副书记。农场耕地已达218公顷,粮食总产量实现16.54万公斤。虽然开荒不少,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较低,主要是新开荒的耕地不适宜水田插秧,只能实行漫撒籽,所以每公顷只产250多公斤水稻。1977年末,雷恩举、刘殿武相继离任。1978年,继任的华荫廷、刘科等组建了农场第一届党总支委员会。7月,农场实行党领导下的场长负责制,刘廷会仍然担任场长职务,8月,农场子弟小学开学,10月,自来水管道工程结束,开始用上自来水。到年末,农场耕地总面积237公顷,总产量35.8万公斤。比1976年翻了一番还多。

改革开放以来,法特农场生机盎然,经过八十年代的开发,开荒面积已达4000多公顷,农场将4200公顷水田划分为莲花、十里、新垦等三个农业分场,并全部包给了职工干部,年生产水稻460万公斤;水产养殖水面150公顷,生产鲜鱼37.5万公斤;先后兴办了羽绒厂、防腐材料厂等企业;设立了养殖开发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资供应站、粮食管理所、百货商店等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发展需要,农场增加了内设机构,设立了企管办、行政办、党办、生产科、计划财务科、劳动人事科、工业科、卫生科、派出所,机关行政人员40多人,从业人员达875人,场部办公楼、标准教学楼、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整个农场呈现出一片崭新的面貌。1999年,农场归属吉林市农业局管理。

「稻之舒兰」法特农场水田开发始末

编辑/张 蕾 供稿/政协舒兰市委员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