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四月天, 讓東干丈村山常綠人長笑!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四月,在林徽因的眼中是“希望”,同樣在賽罕區榆林鎮東干丈村的貧困戶心中也充滿了希望。當帶著無限“希望”的樹苗被一棵棵種在東干丈村北的荒山上,村民臉上的笑容也如同四月燦爛的陽光一樣,溫暖而明媚。

62歲的牛改英就是這群人中笑的最開心的一個,說起山上植樹的事兒,牛改英一改往常的沉默,與記者娓娓而談。“為咱們鄉村振興,人們都是自願來乾的,就是想表示感謝,感謝各級黨委政府、感謝黨的好政策!”

“希望”的四月天, 讓東干丈村山常綠人長笑!

樸實無華的話語,流露出牛改英內心深情。東干丈村是賽罕區18個革命老村之一,傳統種植業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雖然這裡是二級水源保護地,但也依然改變不了靠天吃飯的情況。這裡土地貧瘠,在其它地方能夠畝產1500斤左右的玉米,在這個地方只能畝產五六百斤左右,所以“貧困”一度成了這裡的標誌,“漏室”成了這裡群眾的心結,村民高俊清做了最簡單的講述。“以前的危房總是這樣,夏天漏雨,外頭下了家裡也下。”

2014年,賽罕區全面開展脫貧攻堅,東干丈村精準識別了246人97戶貧困戶,大部分都是因房致貧或是缺乏勞動力、沒有收入來源。如今,通過政府的危房改造工程,現在像牛改英這樣的貧困戶都住進了亮堂舒適的磚瓦房中。“以前是土房,後來改成磚房了,你看我們村裡紅豔豔的,紅瓦白牆可漂亮了。”

“希望”的四月天, 讓東干丈村山常綠人長笑!

生活基礎設施改造完了,各項扶貧政策也接踵而來,庭院種養殖也發展起來。牛改英高興地說,“精準扶貧給了一隻大羊一隻小羊,現在生下八九隻羊。”

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如今的東干丈村只剩下72戶脫貧享受政策的貧困戶,所以村委會考慮到要把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萬畝園林項目,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村裡的荒山荒坡上變為現實。

東干丈村委會主任高利兵站在山頭,向記者介紹到,“我們規劃實施的萬畝園林,主要是種植大杏和李子樹等經濟林,林下還能養殖大紅公雞。這樣不僅能做大村集體經濟,給老百姓帶來更大的收益,同時也能通過產業扶貧提高貧困戶收入。初步設想是拿出貧困戶的地,讓他們集體入股,種植經濟林、藥材,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以上來打工,這是長期效益。”

對於這個項目,貧困戶和村民都是舉雙手贊成,山間土坡都是他們忙碌的身影。“現在政策好了,咱們就做啥也好做了。以前咱們村風沙大,村裡簡直不像樣。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再種上點樹,風景也好了,風沙也小了,挺好的事,所以我們就是掙錢不掙錢也得來,只要能行動的人就都來了。”(新媒體中心:吳樂 趙恩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