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和纸质书你更喜欢读哪一种?

安環消衛


电子书和纸质书,对于每个年代的人,意义应该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个80后,小时候都是从纸质书开始的,养成习惯好多年后,才慢慢有了电子书,存在一个接受的过程。


但看看现在的小孩子,生在数字化的年代,从一出生甚至妈妈肚子里,就接触着电子读物,出生后也是电子和纸质混杂在一起,所以到底喜欢哪一种,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前段时间看一个数据,中国成年人2018年平均读纸质书好像是4.3本,虽然较以往有所提高,但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当然这里没有把电子书统计进去。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会觉得自己更喜欢纸质书。但仔细回忆一下,就会发现,我读电子书一般都是工具书,就是技能习得的书;而读纸质书一般都是人文历史,用来放松怡情的,所以第一反应是自己喜欢纸质书。


其实,场景不同,读书的形式也不一样,没有更喜欢哪一种,而是有些书的确适合电子版在碎片时间消化,而有些书注定要洗手泡茶,闻香阅之。


曾几光阴


我当然更喜欢纸质书。为什么?一,我从十多岁起就跑图书馆。后来成了图书馆的志愿者(那时没有志愿者六十年代初),一有空闲时间就去帮图书馆服务,打扫卫生,为读者服务…。目的只有一个能拼命读书。也是从那时起爱上了纸质书。二,文化大革命中图书馆虽然基本关闭,但也不能阻挡我读书。有机会去借书,淘书,到废品收购站去买书。这期间我淘到了哲学辞典,契诃夫小说集,阿托尔斯泰的加林多体线体,莫泊桑的俊友等。三,六九年我参加了工作。一有时间就去新华书店,用微薄的工资狠心去买书。值得买得了了无几。这期间我随着出版顺序买了二十四史和一些杂书。四,后来我听说有了内部发行书,我想方设法熟悉这个部门,经常去光顾,先后买了战争与和平,一千零一夜,苦难的历程,围困,期刋译文,文史资料,金陵春梦等。还买了台湾版的中文大辞典等。五,开放搞活后,我几乎有空就去书店,即使到外地,无论城市与县城只要有书店就是我的首选。因为每个书店我都能发现入眼的新书。近六十年里我收集到了近万册书。我比较喜欢的:民国丛书五百册,笔记小说大观,红杂志全订本,礼拜六合订本,良友画报全合订本,中国美术全集,中文大辞典,还有几乎囊括所有外国名家名著文集全集和中国名家文集全集等万余册。倾注了我一生的心血。你说我能不喜欢纸质书吗?另外纸质读起耒方便,特别是只要读过,查找名篇名句方便。电子书名篇名著少,时令作品多,快炙人口,教育启发感染人的情节语句少之又少。我觉得读纸质书的收获会更大一些。爱好电子书的朋友千万不要忽视对纸质书的阅读,特别是对名家名著的阅读,定下心来读过一段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孙举海sunjuhai


我觉得我应该是会选择纸质书吧!

从上小学开始,每年最期待的时间就是,刚开学的时候发新书,闻着新书特有的纸质油墨的香味,对人来讲是一种极大的满足,那时间,物质还算贫乏,书还不像现在这么泛滥这么多,所能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名著,或者说是很有影响力的书籍。书在眼里面是神圣的。

那时间如果说是得到一本书是要花很长时间把它看完的,细细的读上一遍,因为也没有手机去打扰,更没有许多无效的社交去占用你碎片化的时间,那么当你闲下来的时候也就只有看书,才能够打发和消磨时间。所以基本上,我看过的书都是在上上学的时间看的。

当工作了以后,应酬开始多起来,时间虽然也多了,但是更多的把时间花费在其他的事物上面,在想,沉静下来看一本书,就显得10分不容易了,电子书我也有一本,是亚马逊的kindle,的确是薄薄的一本儿,里面能放好多书,也不是十分回眼,但是每次拿起来总感觉少了纸质书的那种感觉,所以我每年都会定期买很多书,只是说再也没有像小时候那样认认真真,如饥似渴的认真读过了。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人类带来的好处固然是非常多的,但是,或许在有些方面对人类,却是一种退化,比如说手机的出现,让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上面,翻阅着和自己毫不相关的新闻,回答着和自己毫不相干的问题,而没有把这些时间拿出来,去认认真真的读一下书,把自己带入进去,在书籍的世界里面,肆意的畅想。

是我的宝贵和人的重视程度,其实是和稀缺性有关联的,当你发现书来得太容易的时候,随便在网上,花一块钱就能下载几千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书籍的时候,那么你就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去认真的去读或者去对待了,人对得来非常容易的东西总是不在乎的,而纸质书,你需要花钱把它买回来,那么,付出的代价和电子书就截然不同了,而且纸质书拿在手里面,你只能专心的去看一本书,而不是像电子书一样,这一本看了半天突然想起来里面还有其他的,又关掉翻开其他的书,这样不能让人心无旁骛的去,认真对待。

我想纸质书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和冷冰冰的数据和电子产品,中间隔着一层人性和温暖。

这是我4月23日读书节新买的书。虽然可能有些书我永远不会看完。…




温雅楠


电子书,我基本没有看过。首先,觉得看电子书很费眼睛,其次,如果趴在电脑上看,坐时间长了会腰疼。我还是喜欢看纸质的书籍,喜欢听翻书的沙沙声,喜欢看到一半时夹上一个漂亮的书签,喜欢闻纸张上印刷的油印味道。比如,最近我在看张爱玲的散文全编一书,正看到《爱》这篇,篇幅不长,却印象深刻。看了几遍,记住了这句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的小说,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她的散文也不错,我喜欢读散文,喜欢写散文,虽然写的不是很好,但都是自己的真情流露。

纸质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随意的翻看任意一页,可以反反复复的读书中的任意一篇文章,可以把自己需要的重点用笔勾勒出来。

不知回答的是否全面,只是自己的一点点观点而已,谢谢。



shuiguoalan


我不请自来哈。

我曾看过一段时间电子书,是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不行啊,眼睛难受得很,眼睛离开屏幕再看周围实物,模糊得很。电子书虽方便,但真的很伤眼睛。

相对电子书,我还是更喜欢纸质书,休闲之处捧上一本书,细细品读,好句好词好段用笔划出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y莹爱生活


先说说我吧,上学的时候读的电子书挺多的,主要是以电子书为主,但是慢慢发现,电子书还有个最致命的缺点,如果没电了就没办法看了,看多了有损眼睛,对视力影响挺大,整天抱个手机看,成为低头族,影响不太好!上班之后慢慢就开始喜欢阅读纸质书籍。还有阅读纸质书籍和电子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1、电子书没法呈现纸质书的漂亮装帧,也没有纸质书的质感。

2、阅读纸质书拥有一种幸福感,在翻页中找到指引我的字句,在指尖触碰中感受与作者的共鸣,在迷茫困惑中找寻到内心平静。这些都是电子书无法给予的。

3、电子书比纸质书便宜,方便,但人们更愿意买纸质书。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纸质书可作为室内装饰品,给居室增添书香气息

4、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喜欢看电子书,主要还是以学生为主。但仍然会为纸书买单。

5、原因三:纸质书读来踏实静心,电子阅读往往匆忙。



建议还是少看电子书,多阅读纸质书籍。回家抱着电子产品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为了给孩子做好榜样,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拿起书籍,看书学习提升自己!


酸柠萌ing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我们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电子书与纸质书有什么差别?

首先,电子书和纸质书都是书,不管你选择看电子书还是纸质书,都是看书。其次,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两者之间只是承载文字的媒介不同,因此而产生了个体不同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喜好。明晰这个前提,对于我们的问题讨论十分重要。

二、这是你真实的阅读喜好吗?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感到很纳闷,我自己就是喜欢读电子书或者说读纸质书,怎么就不是我真实的阅读喜好呢?答案在你从小的阅读习惯上。从小到大,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纸质书,经过长期的纸质书阅读培养,我们的身体自然形成了对纸质书的心理依赖。而电子书也只是在10年左右才火起来的,因为电子书的便捷,环保等优点越来越被广大人民接受,但电子书现在并不会取代传统的纸质书,因为深受纸质书影响的我们不会淘汰纸质书。

三、历史与未来

中国文字的载体演变过程是从甲骨,陶器到布帛,竹简再到纸张。载体的变化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离不开的。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书的产生,应用和普及是时代大势所趋的。据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书市场。2010年上半年中国出货量占全球总量超两成,仅次于美国,全年预计可达1000万台。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电子书,喜欢电子书。


Surpass成长


纸质书,电子书不习惯。


海椰风韵


都喜欢啊 电子书方便

纸质书有那种真实的翻阅的感觉


宇宇l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