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與張三丰之間有什麼故事?

愛你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感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不管他們是在對的時間遇見了對的人,或是在錯誤的時間遇見了對的人,都一樣讓人感動或感慨。郭襄與張三丰之間的故事也是如此。



郭襄是張三丰的暗戀對象,但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終其一生,心中只有楊過一人,而楊過心中只有小龍女一人,無論是郭襄的暗戀,還是張三丰的暗戀,都是沒有結局的苦戀,這不由讓人深以為憾。



郭襄與張三丰的初次相遇是在華山絕頂之上,當時,年僅仍十三歲的張君寶對郭襄一見鍾情,第二次相遇,張三丰為尹克西所傷,郭襄為其包紮傷口,並在臨走之時,送給他羅漢拳玩偶和一個鐲子,讓他去襄陽投靠郭靖,雖然後來張君寶因受一對小夫妻的啟發,下定決心要自立,並最終成長為一代武學宗師,但郭襄臨走時的殷殷關懷卻讓他銘記於心。 甚至在郭襄過世之後,張三丰百歲之時,武當山大敵壓境之際,張三丰猶拿出那一對珍藏在身邊的羅漢拳玩偶,告誡子弟們要好好關照郭襄所開創的峨眉弟子們。



武當與峨眉的這一段淵源,曾讓七俠中的五俠張翠山之妻殷素素脫口而出說道“這一位郭襄郭女俠,怎地又不嫁給張真人” 的話,到處許多讀者的心聲。二俠俞蓮舟做了解答:



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



縱是郭襄和張三丰二人都是暗戀,終身不得與相戀對象朝夕相處,但二人無疑都是豁達通透的,因此在武學上都有非常高的成就:郭襄開創了峨眉派,張三丰開創了武當派,都是江湖上聲名赫赫的武學大家。


萍風竹雨123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都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很美。現在,我是來特地告訴你,對我來說,現在你比年輕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顏。——杜拉斯《情人》



這可能是武當張真人在多少個不眠的夜晚想到的一個場景吧。

按說,張三丰和郭襄之間應該發生一點什麼才好,最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最好是喜結良緣才對我們的胃口。

只是,那樣的話,世間只是多了一對庸庸碌碌的模範俠侶,而少了兩個門派的奠基人。

那樣的話,對武林,對江湖,對整個宋元時期的政治格局,將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啊。

最主要的是,我們萬千的讀者將會失去欣賞更加波瀾壯闊的射鵰三部曲中“倚天屠龍”的畫面。

好在,郭二姑娘就是一個寧願為了一片樹葉而失去整片森林的世間奇女子。

她不在糾結於見或不見,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趁這功夫創立個峨眉派吧。

好在,張三丰也是生性豁達,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嘛!

擼起袖子加油幹,弄了個武當派。

所以,張三丰和郭襄之間,至始至終就是一對純潔的男女關係,除了那對鐵羅漢曾經測量過他們兩個的體溫。


田獲三狐


《倚天屠龍記》開篇就寫郭襄和張三丰的一段情。時年張三丰十七歲,郭襄十九歲,正是河豚欲上時。郭襄與無色禪師打聽楊過下落無果,循路下山,張君寶在她身後,相距五六步,不敢和她並肩而行。郭襄比張君寶只大幾歲,但儼然以大姊姊自居,道:“張兄弟,你也不必送我啦。”張君寶頗為依依不捨,卻又沒甚麼話好說。郭襄將手中那對鐵鑄羅漢遞了給他,道:“這個給你。”張君寶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這……這個……”郭襄道:“我說給你,你便收下了。”張君寶道:“我……我……”郭襄將鐵羅漢塞在他的手上,縱身一躍,上了驢背。這對鐵羅漢是無色禪師送給郭襄的生日禮物,郭襄轉送給了張三丰。

張三丰一百歲時,趙敏派假空相襲擊張三丰得逞,張三丰教了俞岱巖太極拳之後,從身邊摸出一對鐵鑄的羅漢來,交給俞岱巖道:“這空相說道少林派已經滅絕,也不知是真是假,此人是少林派中高手,連他也投降敵人,前來暗算於我,那麼少林派必遭大難無疑。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說著大袖一揮,走出門去。

張翠山夫婦從冰火島回來,半道遭到峨眉派攔截,俞蓮舟對峨眉派手下留情,並對殷素素說起峨眉派和武當派的淵源。這事張翠山早聽師父說過,殷素素卻是第一次聽到,極感興趣,說道:“原來峨嵋派上代與武當派還有這樣的淵源。這一位郭襄郭女俠,怎地又不嫁給張真人?”張翠山微笑斥道:“你又來胡說八道了。”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殷素素“哦”的一聲,不禁深為郭襄難過。

一對小小鐵羅漢,道出張三丰對郭襄萬種不可言說的風情。張三丰對郭襄的感情和郭襄對楊過的感情一樣,都被初見所誤。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張三丰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和郭襄分別後,為了躲避少林寺追捕,隱居武當山練了二十年武藝,等他學成出山,郭襄已經上峨眉山出家為尼,開創了峨眉一派。郭襄遁入空門,張三丰情無所託,只好把這份情埋在心底,也隨後出家當了道士。貼身藏著郭襄送他的鐵羅漢,與世俗情緣再無瓜葛。有清大詩人納蘭容若一首詞道出張三丰的心聲: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俞蓮舟一語道出張三丰對郭襄深沉的愛。張三丰之所以沒與郭襄修成正果,表面原因是二人從少林寺一別再沒有見過面。張三丰出武當山時,郭襄正好上了峨眉山,二人擦肩而過。其實深沉原因卻是,郭襄心中根本沒有張三丰,只把他當作大弟弟看待。就如楊過心中根本沒有郭襄,只把她當作小妹妹看待一樣。郭襄並非找不到楊過,而是即使找到了又如何?徒增傷感而已。就如郭襄開宗立派,張三丰作為舊日好友,難道找不到峨眉山?可惜物是人非,兩人除了相對唏噓,還能怎樣。不是那個年齡了。相見不如懷念。

看到這一段,小編忽然想起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沈濤二十五歲時選擇了煤老闆而不是煤礦工人,當然這是任何一個正常女人的正常選擇,無可厚非。煤礦工人在這場明顯實力懸殊的競爭中失敗,只好遠走他鄉,臨走時發誓再不回來了,並且把家門鑰匙扔到房頂上。十年之後,煤礦工人得了肺癌,回老家等死,沈濤已經和煤老闆離了婚,開了個小加油站獨自過活。兩人再見,相對唏噓。前塵往事湧上心頭,皆如過眼雲煙。沈濤掏出煤礦工人扔掉的鑰匙,以示十年來對煤礦工人還有一份愧疚,但是煤炭工人毫無表示。不悲不喜,不樂不哀。不是那個年齡了。再見不如不見。

其實從張三丰對峨眉派的態度和峨眉派對張三丰的態度也能看出來,雖然郭襄在張三丰心目中重愈千斤,但是張三丰在郭襄心中根本沒地位。張三丰時時告誡門人,一定要照顧峨眉派弟子,我跟郭襄女俠頗有淵源。但是峨眉派根本不領這個情,張三丰以百歲之尊給滅絕師太寫信,要求交流九陽功,卻被滅絕師太看都沒看退了回來。如果郭襄臨終特意交代峨眉派要跟武當派搞好關係,滅絕師太何至於如此絕情。可見絕情的並非滅絕,而是郭襄。

參考書目:《倚天屠龍記》《劍橋簡明倚天屠龍史》


唐風宋月


“華山絕頂”,楊過和眾人分別之際,覺遠大師闖入大家的視野,他手提一個少年在華山絕頂的懸崖絕壁上健步如飛,功力之深讓楊過等人都為之佩服!

楊過接著教了少年張君寶三招武功,擊敗尹克西,隨後楊過和小龍女與眾人分別,二人久別重逢,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時光。

郭襄眼裡只有大哥哥楊過,眼看著楊過的離開,郭襄獨自黯然神傷,眼淚卻要流了出來,她知道經此一別,下次相聚不知是何年何日,多年以後她才知道,華山之別竟然是一生之絕別!

少年張君寶眼裡只有小姐姐,他不懂這個漂亮的小姐姐為何滿臉哀愁,為何如此神傷!多年以後,他才知道,原來她已然住進了他的心裡,長達一百年之久,就像楊過住進了她的心裡一樣!

二人初見,就像卞之琳那首《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少室山下,郭襄騎著小毛驢,尋找楊過,卻沒有一絲線索,剛好碰到覺遠大師和張君寶,他好奇覺遠大師為何挑著大鐵桶水,追到少林寺!

面對崑崙三聖,覺遠大師與之一戰,化解少林寺的危機!而後,為了救郭襄和張君寶,覺遠大師耗幹精力,最終圓寂,而他圓寂之前朗誦《九陽真經》讓郭襄,張君寶和無色禪師大為受益,給他們內功打下基礎!

而後,張君寶無處可去,天涯無處可安身,郭襄看到張君寶前路迷茫,就讓他做個好男兒,像父親郭靖一樣為國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她推薦張君寶去襄陽找自己的父親,然後把一對“鐵羅漢”贈送給張三丰,而自己又騎著小毛驢隨處飄蕩!

郭襄眼中壓根就沒有張君寶的存在,崑崙三聖也好,張君寶也罷,都對這個小姑娘充滿了好感,只是她的心中早已被另一個人所佔領,再也容不下第二個男人。

張君寶依依不捨的離開,獨自一人相襄陽方向去,而當他經過武當山時,他在武當山坐禪,最終大徹大悟,明白自己也可以頂天立地,自己也不用依附他人,於是他在武當山勤修苦練,武功大成以後開宗立派,這就是後來武林的翹楚“武當派”!

而郭襄離開少室山以後,依舊浪跡天涯,她尋找的東西始終沒有得到一絲消息,而經歷了襄陽城破的人生鉅變,她也看來很多,最終四十歲在峨眉派大徹大悟,看破紅塵,一生常伴青燈古佛!


張三丰一生都沒有忘記曾經贈送自己“鐵羅漢”的那個小姐姐,忘不了她的哀愁,忘不了她的黯然,忘不了她的施捨,這些都在張三丰心中埋藏,一年,十年,一百年……

只可惜,郭襄心中卻只有大哥哥楊過,可能他壓根都記不起曾經在華山對其痴痴相望的少年,可能她早已忘卻他們二人分別坐在覺遠大師鐵桶中的場景,可能她贈送“鐵羅漢”只是無心之舉………

郎有情,妾無意!

只是,在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那隻能一輩子唏噓!愛情,本是兩相情願,只可惜,彼此心中都有人,只是都不是對方,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然而,錯誤的愛情卻成就了兩個影響深遠的門派,“武當派”和“峨眉派”!

誰曾想,愛情的悲劇造成這個結果,若能重新設定,我寧願看到二人成就一段完美的愛情,而不是留下兩個門派!



忠肝義膽嶽老三


誰的青春都藏著無盡的遺憾,才貌、家世皆是一等一的郭二小姐風凌渡“一見楊過誤終生”,從此孤獨終老;而當初年輕的的張三丰對她一見鍾情,終因自感身份卑微連表白都不曾有過,從此終身未娶,只是這份感情深埋心底一真沒放下過,後來他自創了江湖大派“武當派”,百歲高齡時聽說到“滅絕師太”時,仍不免“心頭微微一顫”,錯過的青春啊,要用一生的時間來買單……


週會567


《神鵰俠侶》結束時瀟湘子和尹克西偷了《九陽真經》被覺遠和小徒弟張君寶追趕,新五絕一行人看到了這一切,這一行人中就有郭襄。

《倚天屠龍記》開頭,郭襄騎驢閒逛來到少林寺。覺遠因丟失了《九陰真經》被少林寺處罰戴腳鐐提水,張君寶也在一旁。郭襄少女心性行事乖張 ,江湖上人稱“小東邪”。正在此時,崑崙三聖何足道來挑戰少林。少林寺難以應付,誰知覺遠大師四肢被困用大桶竟打得何足道連連倒退。何足道拼了,覺遠畢竟不方便,張君寶來助師父。結果何足道被十來歲的孩童打敗,真是何足道。何足道帶去了尹克西的話“經在油(猿)中”,便回了崑崙山。

打退強敵,並沒有得到少林寺的褒獎。相反,少林寺卻要將張君寶挑斷手腳筋。這一切都是以為“火工頭陀”事件的影響,而張君寶並沒有正式剃度出家只是一名雜役,沒有學習少林功夫的資格。在這危急時刻,覺遠大怒使出九陽神功的內力,與少林僧人鬥了起來。郭襄出手助張君寶師徒暫時脫險,少林寺有一名和尚也在暗中幫助這一行人。

少林僧人四處搜查也找不見覺遠師徒,覺遠其實並未修煉武功,他只無意中修煉了《九陽神功》。覺遠年事已高,加上一番打鬥元氣大傷,眼看不能活了。臨死之前,覺遠大師將《九陽真經》背誦一遍,斷斷續續就沒了氣息。郭襄、張君寶、還有那位和尚守在跟前零星記了一些內容,那位和尚料理了覺遠的後事。郭襄和張君寶逃下山去,臨分別郭襄讓張君寶去襄陽找她的父母收留。從此,兩人再未見面。

張君寶最後改名張三丰,他並沒有去找郭靖黃蓉,而是經過努力開創了武當一派。但那份恩情張三丰記在了心裡……








醉臥沙場君莫笑啊啊啊


郭襄和張三丰之間的故事在金庸的小說中並沒有直白的披露。

但是呢,在字裡行間已經隱隱的透露出來了。

簡單的說,就是張三丰暗戀郭襄。

在懵懂少年張君寶情竇初開的時候碰到了郭襄,然後,就這麼暗戀了一輩子。

在《倚天屠龍記》的開篇有些描寫。

郭襄和張君寶第一次見面是在華山之巔,

第二次則是在三年後,是二十歲的郭襄上少林拜訪無色禪師,那時候的張君寶還是少林管書僧覺遠大師的徒弟。而後因為誤會,張君寶被認為是來少林寺偷師的。覺遠無奈大發神威帶著張君寶和郭襄逃跑了,因為覺遠沒有學過武功,空有無上內力,無法引導,導致手足俱損,最後在夢中口聳《九陽真經》圓寂。當時在場的張君寶、郭襄、無色禪師分別聽了悟出了少林九陽功、武當九陽功和峨眉九陽功。

在少室山分別後,張君寶再未見過郭襄。郭襄行走天下尋找楊過未果,在四十歲的時候大徹大悟出家為尼創下峨眉一派。張君寶也逐漸的變成了張三丰,創下了武當一脈。

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可以說張三丰對郭襄的感情是很純粹的了,我愛你,愛了一百年了。

(PS: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版本的郭襄)


悠然歲月


郭襄和張三丰,放眼所有新派武俠作品,也是當之無愧的上上人物。

如此人物,在黃易的筆下,自然是“惟能極於情,方能極於劍”,演出一幕幕悲歡離合與恩怨情仇。

然而在金庸老先生的筆下,對於愛情總有一種幻滅的描寫。

郭靖和黃蓉是金書第一神仙眷侶,也難免殉國於襄陽;

楊過和小龍女,一非完整、一非完璧,一在地上、一在地下,苦守著絕望的十六年之約;

韋小寶倒是娶了七位如花似玉的老婆,然而他的愛更多是性慾、而不是愛……

老先生太入世了,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自許,因此兒女情長在其筆下已淪為小道,通常的結局都是“東西永隔如參商”。於是小昭揚帆大海、徑赴波斯時,已只剩下:

狂風掠帆,猶帶嗚咽之聲。

此時他的筆觸是冷靜的,但也是絕情的。

老先生的絕情之處就在於,殘忍的擊碎那哪怕一絲一毫的花好月圓的可能,而將求而不得的餘情美放大至人生況味的地步。

此,即是所謂人生八苦;

亦即老爺子的高明之處。

換句話說,我們千萬次的想象郭襄和張三丰的天人風姿,彌補二人大團圓的結局,而實際上,每一次的想象和彌補,都是對老爺子近乎狡黠的人生智慧的輕視、乃至於無視。

縱觀二人人生的交集,也只有華山絕頂的初見;

少室山頂的二見;

以及那一對鐵羅漢。

而已。



王事情


那年在華山之巔,張君寶還只十二三歲的年紀,隨師父追尋盜經賊人,遇上了楊過、郭襄等一干人。

張君寶與尹克西相鬥,頭被打破了,郭襄為張君寶包紮傷口。少年人最難忘懷這種少年時期小姐姐的溫柔。正如周芷若在船上給少年張無忌餵飯,用手帕給他擦眼淚,張無忌就忘不了周芷若一般。郭襄給張君寶包紮傷口,張君寶是不會忘記的。


這樣的年紀,自然不懂得什麼情愛,那是一種天然的對美好的親近和懷想。不懂得情愛,只是喜歡和她一起玩,想親近她。


張君寶當時心中感激,卻忽然發現郭襄淚光瑩瑩,原來卻是楊過和小龍女帶著大雕離開了,楊過說「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只是大家都知道,這「他日江湖相逢」,卻是不知何年何月了。張君寶年紀還小,不明白眼前的溫柔小姐姐怎麼就哭了,不知說什麼才好。

三年後,張君寶也十六歲了。郭襄來到了少林。


郭襄是來打聽楊過下落的,但張君寶見了郭襄也很高興,張君寶甚至還不知道什麼叫「喜歡」,這是一種不知所起的情愫。


無色禪師送郭襄下山,張君寶遠遠在後面跟著,卻不敢靠近。郭襄發現了張君寶,就開玩笑說,張兄弟,你也來送客啊。張君寶被郭襄發現了,就臉上一紅,說了聲「是」。


送到山下,郭襄召喚青驢,書中言:

「張君寶頗為依依不捨,卻又沒甚麼話好說。」

這句話寫少年情愫,真是再精準不過了。


張君寶對於情愛之事,大概還很朦朧,就只是想和郭襄多待一會兒。但這一切,似乎又沒什麼理由。張君寶和郭襄說來也不過是萍水相逢,見過兩次面而已。郭襄下山,張君寶連相送都遠遠跟在後面,不敢上前,好像跟人家的交情還沒到那個地步。郭襄真要走了,張君寶捨不得,可也沒話好說。說什麼呢?這樣的身份,這樣的關係,說什麼都多餘,說什麼也都顯得唐突。


郭襄臨走時,把她的鐵羅漢送給了張君寶。這也讓張君寶有了個念想。想念郭襄姑娘的時候,就拿出鐵羅漢看一看。

後來覺遠圓寂,張君寶也不能再回少林,郭襄也要繼續她的尋找之路了。初經大變的張君寶沒了容身之處,顯得惶恐不安。師父死了,自己長年所在的少林寺也回不去了。這個十六歲少年一夜之間失去了家和親人。張君寶對郭襄說:

「郭姑娘,你到哪裡去?我又到哪裡去?」

郭襄讓張君寶去投奔她的父親郭靖,張君寶就去了。他那時實在是六神無主,不知怎麼辦。


快到襄陽的時候,張君寶聽了一對鄉下夫婦的對話,他改變主意了。

「這對鄉下夫婦尚能發奮圖強,我張君寶何必寄人籬下,瞧人眼色。」

就是在這一天,張君寶成長了。他沒有去投奔郭靖,而是獨自面對自己人生的困頓,自主的安排自己的人生道路。張君寶成了張三丰,他變得從容、開闊。


後來的張三丰,自然明白當年郭襄在華山之巔為何落淚,也明白自己為何對郭襄依依不捨。張三丰平靜的理解這一切,從容的接受這一切。


張三丰接受他無法忘懷郭襄這件事,他接受他與郭襄不能有進一步的故事,他接受這一切無法改變的結果。他不會像一般少年人那樣,明知不可能也要閉著眼瘋狂一把,他不使那意氣。他也不會像一般少年人那樣,不願接受這樣的結果,問天問地,把自己封閉於痛苦之中。張三丰從容平靜的接受這一切。


這是一種更開闊,更豁達的態度。

當年那個明媚的少女,一直珍藏在張三丰的心裡,正如他一直珍藏著郭襄送給他的鐵羅漢。在舊版《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在武當讓張無忌當峨眉掌門,交給張無忌郭襄手書的峨眉秘籍書冊時,書中言:

「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孫虛白


在金庸先生的筆下,峨眉派和武當派非常有淵源,這中原武林的兩大著名門派,幾乎同時建立,又在同一時期發揚光大。


武當派的第一代,創派祖師是張三丰,峨眉派的第一代,創始人是郭襄。張三丰和郭襄就有說不盡的情緣,張三丰暗戀了郭襄,而郭襄心裡只有別人。



郭襄和張三丰的相識相遇,是在《神鵰俠侶》結尾和《倚天屠龍記》開始的時候。特別是在《倚天屠龍記》中,郭襄為張三丰打抱不平,不惜得罪少林寺,最終兩人共患難,在覺遠大師的幫助下,逃出了少林寺,郭襄的這一系列舉動,讓張三丰情根暗種。


但是張三丰也知道,郭襄是名滿天下的郭靖黃蓉的小女兒,自己只不過是少林寺的一個棄徒,無家可歸,自身都難保,根本配不上郭襄,更何況郭襄心裡一向只愛她的大哥哥楊過,所以張三丰一直都沒有向郭襄表白。但他一生都把對郭襄的這份情意裝在心裡,甚至在一百歲後,還時時想起那個聰慧可愛的少女郭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