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汉中一战,刘备已大败曹操锐气,为何依旧没有能力统一天下?

马虎李


汉中一战,刘备虽最终占领汉中,但并没有大败曹操锐气,更没有重挫曹军,汉中争夺战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建安二十年(219年)五月,持续了将近两年之久。刘备方阵亡吴兰、雷铜、任夔等,曹操方阵亡夏侯渊、赵颙等,所以从阵亡将领来看,曹操的损失较大。但刘备方前线兵力不足,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可见战争过程中,刘备方的局势也不是很乐观,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更别说以此统一天下。刘备当时条件并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我们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

【天时地利】

在汉中一战之时,刘备在益州才刚刚站住脚,诸葛亮带着赵云张飞等人从荆州进入四川,由于诸葛亮等人在汉中之战前期并没有加入,所以刘备在217至218年初,前线一直吃紧。直到诸葛亮在益州稳定时局后,北上调兵支援刘备后,刘备才慢慢扭转战局。所以在天时上,刘备这时没有统一全国的时机。加上偏居四川,东出北上都比较麻烦,地利上也不具备优势。

【拥有领土】

三国当中,刘备的蜀国地盘是最小的。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取荆南四郡,211年刘备入川,214年刘备拿下益州,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夺取汉中,步入蜀国最鼎盛时期,刘备拿下汉中称王后,关羽北伐襄樊前,鼎盛时期地跨荆、益两州,总国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后面孙权夺回荆州只有107万平方公里。而此时曹魏的国土面积约291平方公里,吴国的国土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地盘小意味着后发力量有限,一旦往外开拓疆土受限,弱小的地盘难以支持常年对外用兵。蜀国在诸葛亮率领下,常年北出祁山,攻打曹魏,最后导致兵员和后勤保障补给供应不上,在诸葛亮到死也没完成当年隆中对的战略布局。这就是土地多寡决定最后国运走势。

【人口基数】

此时魏国立国后,共有87郡及十二州,人口将近450万;吴国有32郡及3州(后增设广州),人口约250万;蜀国共有22郡,仅有益州一州,人口约94万。在古代,人口少就意味着兵员少,那战争持续就没法进行,所以蜀国在汉中一战后根本就无力往外拓展。

【兵员总数】

根据前面的人口数据,以及根据蜀汉投降时的文策,当时蜀国灭亡时其兵员只有10.2万人。而在蜀汉全胜之时,其兵力也很难超过15万人。所以无论是刘备能动用的兵力估计最多也就十万人左右。而吴国投降时其兵员总数是23万,由于经历过战争后才投降,因此推想其全胜时期的兵员可能达到过30万人。而魏国当时占据了中原地区,而且自其建国起中原便很少遭到兵祸,因此450万人口中,兵员估计有50万到60万。兵员总数也是刘备最少,这就注定没法继续对外用兵,从而统一全国。

因为三国演义是以刘备的正统角度去写的,所以大家对刘备的观感会比较好,但在历史上却是实力最弱的一方,注定完成不了统一全国的大局。


即刻观察


汉中之战的确是刘备胜,曹操败,但是实力对比并没有发生改变,依然是魏最强,蜀吴弱。

但是在同时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关羽北伐,前期进展顺利,但后方被东吴偷袭后,几乎是瞬间就土崩瓦解,刘备势力彻底退出荆州。其实关羽北伐真的是一个机会,如果成功,关羽能收了南阳郡基本就算可以了,然后就可以把刘封孟达的防线直接推进到宛城、新野,关羽坐镇南阳,然后派诸葛亮东入荆州,安抚、和好孙权。积聚实力,等待时机,实现隆中对的两路出兵北伐,那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但事实上,事情发展并不如意,首先关羽北伐失败,身首异处,荆州丧失,而刚刚经历过汉中大战的刘备还没有休养好,汉中虽然刘备胜了,但是也是兵疲民乏了,根本无力继续攻占更多地方,所有的希望都在关羽身上,关羽一死救已经注定了蜀汉不会再有更大的发展了。

虽然后面诸葛亮励精图治,但是国小人少,更加之蜀道艰难,运输不易,诸葛亮一生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没能再迈出汉中一步,蜀道难,易守难攻,但要想冲出去没有奇谋大才也是办不到的,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可以一试的,虽然成功几率不高。之前也有过案例,就是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夺得关中,固守函谷关,诸葛亮自然也明白,只要拿下关中,和益州连城一片,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就像当年的秦国,和楚汉之争的刘邦,只要能守住函谷关,就能守住根本,而函谷关却非常易守难攻,可是终蜀汉一代也没能取得关中地区,而实力最弱的蜀汉,又频频对外用兵,导致最先灭亡。

汉中之战,也可以说是汉中争夺战,赢了,获得汉中,但对曹操来说实力受损并不严重,而曹操也没有像官渡之后的袁绍那样就此一蹶不起,曹魏内部也是相当稳定的,所以汉中之战不足以撼动曹魏。


胡侃解密三国


刘备入主四川后,其统治的团队分为三个集团

:1、刘备原班人马官员。

2、荆州人马和官员。

3、益州人马和官员。

在古代,在三国时期,士族势利是很大的,

文化思想也根深蒂固(这点在商鞅变法就体现出来)。

人家原本占有这么多的土地和拥有这么多的权利。你刘备一来就损害了当地士族的利益了,

很多人愤愤不平。导致了蜀国的国内形势是刘备很难平衡和管理这三班团体.所以汉中抢夺战中,诸葛亮开始是没参加的,他的任务是:刘备把国内矛盾交给他这位天才国务院总理去制衡,和后勤补给。

到后期诸葛亮出祁山攻打魏国是无奈之举。由于国内矛盾严重,他没办法解决。就通过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的。

蜀国的人口土地都是最少的,资源最少的。

更难的是战争补给线太长。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刘备一样都没有,何来实力一统和攻打魏国?


成长154151310


汉中之战以后,蜀汉的军事实力已经成为了三国中的第一,若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方案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之所以没有统一天下的原因相比大家都知道。

其一,蜀汉控有荆州益州两大州,无论是面积,人口,军事实力都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佼佼者,甚至已经赶超了曹魏。但是,蜀汉的位置不是很好,尤其是荆州这个位置,四战之地,完全是古战场的发挥地。

其二,之所以没有统一天下,归根结底的目的就是荆州失陷,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各个国家恐怕都是心怀鬼胎,尤其是东吴,当汉中之战出现结果后,东吴就已经打算干掉关羽了。


历史小迷哥


汉中一战,刘备战胜曹操,实属侥幸。黄忠阵斩夏侯渊,给了曹军致命一击。但曹军推张郃领军,稳住了阵脚。

曹操占汉中时,己将汉中的百姓迁移,而刘备占汉中只是有土地而无人民。所以刘备的势力并没有增加多少,在三国中,刘备的势力是最小的,虽占有荆,益二州,人口是最少的。

而曹操所占的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是当时中丶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经济,人口都占优势,尤其曹操实行的屯田制,是三国中最好的,上马为军,下马为民,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如此情况,刘备坐拥荆益二州,也不可能统一中原。外加东吴势力不弱,刘备不可能也不会统一中原,只是一个美妙的囗号而己。


高兰i柱



希希希596


那赤壁之战后,孙刘已经大败曹操,为何没能瓜分曹操领土?


绿色八叶草


汉中之战并没有改变魏强蜀弱的格局。曹操并不是大败亏输,只是选择性地放弃了汉中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