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忍不住吼孩子,该怎么办?

家长学堂


亲爱的,我完全理解你。

我也是一位妈妈,同时也是幼教工作者。

回顾日常生活,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1、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先看清他是为什么生气。

是真的无理取闹还是要生病了?还是敏感期到了?(就像我家小久久最近是秩序敏感期,出门要自己按电梯,看完电视要自己按。当忙碌的时候我也会忍不住,但是这是孩子的生长过程,我们需要尊重它,让它自然过渡)

2 、如果是无理取闹,那平时要加强规则意识教育。多试几次会好些,慢慢来,需要重复。

3、最后就是我们自己的情绪管理了。当孩子惹我们生气时,如果是原则问题,我们只要说明原因就可以了(妈妈说了,晚饭之前不能吃零食,不然就吃不下晚饭了。)

温柔而坚定,然后我们就让自己淡定。不管孩子怎么哭闹,也不要发脾气,不要生气。给孩子和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

慢慢的他会发现这样行不通,下次就不会了。我们也离理智的妈妈又近了一步了。

你觉得呢?


因为是麻麻


很多妈妈都是这样,包括我在内,遇到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忍不住就火冒三丈,大吼大叫,过后又后悔内疚。



后悔内疚对吼叫孩子的我们来说是无意义,只会增加我们的挫败感和低价值感,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只要我们有意识想改变,就是进步。

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为什么会对孩子吼叫?

1. 找到那些容易让你发脾气的日常原因

导致我们父母们情绪爆发的典型原因包括压力、疲劳、兄弟姐妹争斗以及孩子不听话,和淘气导致的烦躁,每天有太多的事情让人无法保持淡定。

2.吼叫成为习惯

对很多人来说压力和经常出现的情绪,会使得吼叫成为一种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变成了一种不加思索的行为,就像每天早上起来要刷牙一样,习惯是不需要思考,直接就会做出反应。

3.童年的伤害,家庭中的“遗传性吼叫”



几乎所有人在童年都受过伤,如果没有治愈这些创伤,就会阻止我们以真正希望的方式养育孩子,如果童年时期,你在某个方面受过创伤,你一定会发现在教育孩子时在这方面感到痛苦,从而给孩子造成创伤。如童年时期你的父母经常对你吼叫,你长大后也会对你的还哦子吼叫。

第二我们要了解吼叫对孩子的影响

冲孩子吼叫并不能改变他们的行为,尽管我们都知道吼叫在短期内会有效果,但总的来说,这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工具。

1.伤害亲子关系,导致孩子和父母有隔阂,孩子不能敞开心扉接受父母;

2.让孩子对家长的吼叫感到害怕,情绪非常糟糕;

3.模仿家长,遇到情绪问题也开始大吼大叫。

第三,如何避免对孩子吼叫

1. 承认你的情绪

我们面对孩子原始情绪产生的恐惧,实际上与我们的童年经历有关,将其斩斩草除根的唯一途径是,观察儿时它对我们的影响,对你不断上升的怒火说:“谢谢你在我年幼时保护了我,我现在已经长大,这些感受已经没有问题”。

2.停止、放下、深呼吸

每当你注意到自己提高嗓门或者将要提高嗓门,马上停止说话,闭上嘴巴,暂时不予理睬离开。做十次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放松心情。

3.帮助身体释放愤怒



当你感觉到愤怒时,需要设法释放出来,停止活动深呼吸,这并不是紧急事件,摆脱紧张的心情;

可以设法让自己笑起来,这样可以释放紧张的情绪,有效改变心情;

如果需要发出声音,可以小声哼哼,或者在没有人的地方大喊;

也可以挤压双手的针灸穴位空手切位置,强化镇定意愿。

4.改变想法

遇到孩子惹自己生气时,一定要提醒自己,他的行为像个孩子,因为他本身就是孩子,当孩子看是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正是最需要关爱的时刻。

5.跟踪你的吼叫



这是《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一书中的方法,追踪法——在这一段时间来注意你的吼叫触发器和你的反应,记录发生的事情,是改变行为的有效工具,

具体如下:

1.事件

  • 触发的事件
  • 日期
  • 时间
  • 地点

2.你的反应

  • 你的身体反应
  • 你的情绪
  • 你的升级想法

3.回应

  • 你对触发事件的回应(你做了什么)
  • 你的孩子对你吼叫的回应

4.后续情况

  • 在吼叫之后你的感觉如何?
  • 你的孩子感觉如何?

5.评估

  • 你还能有其他的处理方式吗?

丁妈亲子时光


谢谢提问。

我和你一样有过吼孩子的经历,吼完后的感受是内疚,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啊!我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因为曾经我也吼过孩子,知道到做到需要个过程,通过自我修行,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至少不要不动不动就吼孩子。

从事家庭教育的这些年,有无数的妈妈告诉我:“我知道不能吼孩子,但到了那个点就是忍不住,我该怎么才能忍住不吼孩子呢?”因为许多妈妈意识到,这对孩子不好,也参加过许多学习,那如何才能帮助自己做到呢?


吼孩子的时候是愤怒情绪的外在表现。

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减少吼孩子的频率。那些做到了到人都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后,通过不断觉察自己,调整自己才能做到减少吼孩子的频率的。


要真正做到不吼孩子,每个人需要经历刻意练习至少66天,如果有方法,又坚持做到去练习,这样就可以做到自己帮助自己了。

大部分人吼骂孩子后悔不已,但真正到了下一次还是忍不住。这些都是因为方法出了问题。

1、不了解情绪的来源

2、不知道如何处理情绪的方法

3、不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觉察情绪

当你下次吼孩子的时间,觉察一下,孩子的不当行为让你有一个什么情绪?是愤怒、恼怒、生气、沮丧、无助还是伤心、难过、失落等等。

真相:那些动不动就出来的情绪其实是自己小时候的情绪,和现在的孩子没有关系,许多人以为是孩子引发父母生气的,其实不是的。(觉察)

正确的做法: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第二步:接纳自己,了解孩子

孩子的不当行为背后有许多原因,推荐书籍《正面管教》、《造化》,了解孩子,才能做到接纳孩子,没有了解和接纳就一定会有不舒服的情绪,看问题看到背后的动机,而不是看表面。


第三步:找到方法,开始行动

坚持66天,每天写觉察日记, 和爸爸一起交流心得体会,或者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正能量的妈妈们一起来练习。

1、斟满自己的爱之杯(找到至少20个方法)

2、鼓励孩子,鼓励自己(每个人都需要的鼓励)

3、启发与思考(多思考怎么做)

4、探索行为背后的密码(看问题关注背后的目的,不看表面)

5、允许犯错(人人都不完美,孩子也是)

……


最好的学是去教授他人

我自己的亲身体会,这四年,帮助了几百位爸爸妈妈们学习到了管理情绪的方法,有效、有趣又有爱。

最好的情绪管理就是照顾好自己

学来学去,如果观念错了一切都错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向内看自己,而不是去找方法“治”孩子,孩子是没有问题的,要成长的是自己。

和孩子站在一起,搞定问题,而不是和问题站一起搞定孩子


以上是一部分关于如何不吼孩子的自我经验分享,希望可以启发到你。相信你会找到更多方法来照顾好自己,同时也学会如何照顾孩子的。一起加油吧!


我是灵动育儿,高育婴师培训讲师,从事教育十六年,一位终身成长型妈妈。每天分享你关心的育儿资讯,愿意陪伴你一起成长!

灵动育儿


其实,应该每一个父母都有过忍不住吼孩子的经历吧?我也一样。

我们任何一次情绪的崩溃都是因为我们童年时代留下的一个启动按钮,每一次被触发就会忍不住发泄出来。

比如,我就比较受不了孩子的吭叽,每次不合他意的时候,他都愿意通过缠着大人吭吭唧唧的方式去磨人,以达到目的。而我小时候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不能给帮忙添麻烦,因为我觉得自己的父母整天都在为哥哥的事情操心,我必须省心。

所以儿子每次这种表现的时候,我的内心马上出现三个字:不懂事。只要出现这三个字,我就会忍不住要发怒。

后来发现了自己的这个情绪按钮之后,在每一次相同场景再出现的时候,我就会内心有觉知,自己心里那个小女孩要出现了。我会先让自己平静下来,深呼吸几次,不要下意识地去做出反应。

接着,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孩子每一个让我们发怒的行为之下,也一定隐含着被倾听,接纳和引起关注等需求,我们只要放下评判,去用心地感受孩子此刻的心理需求,并接纳他们,允许他们去释放和发泄,内心情绪得以流淌,就会慢慢恢复,并且心也会被慢慢撑大了。

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都是边陪伴,边成长,出现了吼孩子的情况也不要过于苛责自己,如果真的是自己的不对,蹲下来向孩子真诚的道歉,就不会有什么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我是育儿领域创作者“一枚有墨香的书签”,感谢关注,见证成长。



一枚有墨香的书签


再也不吼孩子了!这样的誓言,大家发过吗?可是要做到,真难呀。下面三个小方法,可以帮助控制吼叫,不如试一试:


A. 吹熄心中的蜡烛每次想吼,就做个深呼吸,想象自己手上捧着一支蜡烛,然后呼气把它吹熄,这是无数心理学家倡导的平息愤怒、紧张的有效办法。

B. 找到事情背后的原因在一个二胎家庭里面,哥哥欺负妹妹,妈妈没有冲哥哥大吼,而是问了下哥哥:今天在幼儿园有人欺负你了吗?问完才知道,今天在幼儿园,有个小朋友推了他,他很生气,告诉了老师。他以为老师会好好管管那个小孩,但是老师只说了一句:知道了,所以哥哥更加生气了。哥哥没能处理好心中的愤怒,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同样地推了妹妹。一遇到让你不爽的事情就开吼,肯定是无法看到孩子行动背后的情绪原因的。

C. 1-2-3魔法暂停倒数321的方法,其实大家都用过。一对3岁的双胞胎,就是不肯停止玩玩具上床睡觉时,妈妈只是简单说,现在请停止游戏。如果他们不听,她就平静地说:我数到3,就得离开。她一开始数1,大多数时候,孩子就会开始行动了。用倒数的办法来代替吼叫,让很多妈妈停止了吼叫这种无用而伤人的坏习惯。


其实,要避免吼叫最终极的办法只有一个——刻意练习,这跟减肥一样,需要时间、决心、毅力,以及科学的办法。大家有什么控制吼叫的办法,欢迎留言分享。愿我们都成为不吼叫的妈妈。


年糕妈妈


我以前也经常吼孩子,现在孩子脾气也开始变得不好了,一不高兴就开始瞪眼睛,冲我发脾气。

我好像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另一个我,丑陋怪异的我,曾经我不喜欢母亲对我做的,现在我都用到了儿子身上。

痛定思痛,决定改正了。改正是很难的事情,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多看育儿书。选一本你认可的书,反复看,精看。我目前看的书是《有效管教指南》,反复看了很多次,很多段落是拉着儿子一起看的。我还经常把里面一些经典的案例读给老公听,然后,我们再讨论。看得多了,自己就从心底里接受了“吼孩子不对”的思想。以前,儿子磨叽的时候我就吼他,今天早上我催了他两次之后,脑子里的想法竟然是:迟到一点儿也没事。我没有吼他也没有再催他,也没有迟到。孩子大一点之后,自己应该可以把控节奏了。妈妈要做到,是安静的守候。多读书,加强认识,思想就能转变了。

二、多和人交流,头条是个不错的平台。我在一个问答里说自己是怎么对儿子的,被人骂的啊,我都觉得自己真是后妈。我很感谢那些骂我的人,真的是让我醒悟了。当我想发火的时侯,就会想起网友的评论,心情就会慢慢平复一些。孩子是我们最爱的,是我们的心头肉,我们怎么应该用对待仇人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呢?吼孩子是饼,必须得治!

三、多和孩子聊天,多接触孩子,多倾听孩子的声音,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交流的多了,你就能多理解他几分,吼他的机会也能少一些。

四、心里多给孩子留一下余量,适量降低一些对孩子的要求。比如说,你内心期望他考90分,你就告诉他你希望他考95分。结果他考了93,他有内疚感,你心里还有一些小满意。如果他考88,你也不会太失望。

总之,就是要多理解孩子。要多反省自己。


小宁大远


不邀自来,回答下。

这个问题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是读了很多育儿书,看了很多育儿理念,但是某些时刻,仍然会冲孩子发脾气。所以很理解你。

首先,我们不要过于自责,我们是妈妈,但我们也是人,是人就都有情绪,喜怒哀乐很正常,而且在孩子面前,与其掩饰真实的情绪,不如让孩子面对真实的妈妈。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书里说:”做父母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肆意对孩子发脾气。

作为父母,我们还是要修炼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妈妈的好情绪,会影响到一家人的心情。

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1、寻找合适方法,宣泄负面情绪

当妈之后,面对孩子的屎尿屁,生活中的一地鸡毛,真的难免情绪失控。

所以,找机会去外面散散步、看看电影,或者找闺蜜聊聊天,总之要找到释放情绪的方式。

我总是用看电影的方式释放情绪,心情不好了,找个喜剧电影看,看完乐完就没事了。

2、对孩子发了脾气,要及时补救

给孩子说对不起,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觉得孩子不在意你的对不起,道歉这件事,必须真诚,不能敷衍,即使是对着一两岁,还不太会说话的孩子,也要真诚,真心。

给孩子表达你的爱,告诉他,即使妈妈发了脾气,也依然爱他。

总之,吼了孩子之后,不要过于自责内疚,如何补救,如何修复你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才最重要!

我是唯妈养娃,家有三岁女宝一枚,养娃的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想跟我一起分享你的养娃趣事,或者听我分享养娃趣事,请关注我,一起哭一起笑!


唯妈养娃


我想,恐怕这问题得在这位妈妈你自己身上找原因了,这应该不是育儿书能解决的。

情绪这个东西,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它跟每一个人从小到大的经历有关,从前经历的种种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科学家通过对大脑的研究发现:情绪的爆发不仅独立于自己的思想,而且还先于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说,很多时候,当你还来不及思考时,你的脾气已经就发出来了。

如果你想改改自己的坏脾气,这个想法非常好,但如果你想马上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只能说你对自己太苛刻了。

你因为每一次爆发的脾气而后悔、而自责,能理解,但这都没有用,这种后悔很难帮你解决问题,与其这样,还不如先选择原谅自己,接受自己的“坏脾气”。

发脾气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有你无条件的自我接受,并且在内心深处认可拥有暴脾气的自我,并经常对自己重复这种自我认可,你才会慢慢喜欢自己!这样你才能从内而外的放松下来,自己放轻松了,你也会用轻松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

仔细想想,每一次发脾气,难道不是因为自己对别人、包括自己的孩子要求过高、期望过高的缘故吗?

这就好比自己身上有某个小缺点,你越不接受它,它越能伤害你,当你没把它当回事,反反复复的拿它来自嘲时,反而它再也无法弄疼你了。

如果你经常用严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情绪,你时刻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发点小脾气就开始自责、后悔、痛定思痛,然后接着发脾气,再自责、后悔......你进入了恶性循环了。这个时候,不是你脾气不好,任何人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都容易发脾气,所以你先放过自己吧。

连研究情绪的科学家都说,愤怒是最难控制的情绪,但是宽容、积极和移情会减少愤怒,对惹我们生气的事情琢磨的时间越长,会让怒火烧得越旺,远路无轻载,再小的事情放在心里的时间长了,都会变成大事。

如果你还想转变,那首先得学会原谅、饶恕自己,就算之前吼过孩子又怎样?只要你是爱宝宝的,你也不吝啬的向宝宝表达你的爱,难道天会塌?

放过自己的时刻,就是你改变的开始。

咱们仔细想想,如果现在的自己处于一个很平和、很安详的状态,没有一丝不舒服,这个时候,宝宝小小的捣蛋一下,你还会跟他发脾气吗?我觉得大概率应该不会吧?

有时候,发脾气的自己,不一定是孩子现在过分到无法容忍了,而是我们自己的状态不对,要么太疲惫、要么可能饿了、要么着急想去做什么事等等等。

研究发现,辛苦工作一整天的人,特别容易被家里的事情激怒,比如孩子太吵闹,或者他们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其实在正常情况下,这些事情都不足以引发这个人的情绪失控。

所以你知道,这种情况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发生,不单单是你!

所以如果你原本把某段时间是分配给孩子的,那么在那段时间之前,你要把自己先收拾清爽喽,尤其是心情!只有自己整理好了,才能完全放松的陪孩子玩。

比如,你在陪孩子玩之前可以听一段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缓解一下原先并不好的情绪,或者吃点自己很喜欢吃的东西,总之,一旦预感到自己可能会有坏情绪,提前做好措施就好,别顶着坏情绪陪孩子玩就行!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照顾宝宝,并且经常会特别累,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你跟家里人商量商量了,虽然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就算实在找不出人偶尔替代一下你,那么你也得努力做到让身边的人体谅你,明白你的辛苦,这比什么都没有要强太多了!

有时候不要奢望身边的人能自己看明白,如果对方没眼力劲,那就直白的说出来吧,别憋着委屈自己了。

最后,祝愿每一位宝宝都能在一个愉快的、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健康的成长,祝愿所有的父母都能生活顺利,心情愉悦,哈哈哈哈~


葡萄的超人妈妈


我们学到的大部分育儿法,都在告诉妈妈们“应该怎么做”,都在对我们提出要求,但是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因为“知道怎么做”是一种“知识”,是用脑子来理解的。而“做到”是靠 “能力”,是需要我们达到的一种“状态”,是需要能量才能实现的。这就像我们从生物学上清楚的知道如何动用肌肉搬起一张桌子,但是如果我们很饿,力气不够,还是无法实现。



那么,教科书里“要求”妈妈们做到的是什么呢?

爱,接纳,倾听,共情,理解孩子,支持,不指责,不发脾气,智慧的解决问题,对吗?要理解这些的重要性并不难,要做到这些,妈妈们需要的“状态”是什么呢?被爱,被接纳,被倾听,被共情…….我们需要的东西,跟我们需要给出的是一样的,没有人能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


如果当我们想“看见”孩子的时候,自己还心存被“看见”的渴望。我们就很难给到孩子在高质量的关注。当我们想给到孩子爱,我们心里还有一个想要爱的孩子没有满足。我们给孩子的爱就不够纯粹。当我们努力对孩子“不吼不叫”,我们心里正努力压抑着大吼大叫。我们的努力也会最终功亏一篑。所以我们“知道”,但是“做不到”。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心有很多没有满足的需求。

<strong>


为了满足她们,我们会到处要:跟父母要,跟老公要,甚至跟孩子要。其实,首先自己的需求被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付出被自己看到,自己的感受被自己关注到,自己的委屈被自己理解到,事情就已经不一样了。需求需要被表达,而不是压抑。

如何表达需求呢?以往,我们习惯了压抑情绪和需求,因为社会不允许,也因为害怕“引发冲突”。因为我们习惯的表达需求的方式总是指责:比如,如果觉得老公回家太晚,而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很辛苦,我们可能会对老公表达:“你还知道回来啊?你心里根本没有这个家,我就是丧偶式育儿!”如果老公听到这样的话,可能会觉得委屈,会反驳说“我工作也很辛苦,也是为了这个家……”


但是我们的辛苦让我们无法接受他的理由,所以我们会继续指责下去“家里什么活都是我干,你根本就不负责任!”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抱怨的确是会“引发冲突”的,因为彼此都在指责。这时候 ,我们不如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就好:“你连续一周都12点回家,我要一个人辅导孩子作业和给他洗漱,我觉得挺累的。”这样对方会更明白我们的需求,但是因为没有指责,所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会更小一些。

再比如,如果孩子起床很晚,你很着急上班,以往可能会说:“你太磨蹭了,时间都被你耽误了,太烦了你。”这样的话,孩子不开心,也不会配合,可能更耽误你的时间。不如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现在已经7点半了还没出门,妈妈很担心上班迟到,我真的特别着急。”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孩子可能更会配合。

当然,除了向别人表达,我们自己的需求,首先要被自己看到。

因为最终能满足我们自己需求的,只有我们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关系,首先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当自己能看到自己的需求,我们就不会觉得太委屈——即使这个需求最终没有实现,但是“看到”也比“压抑”更令人觉得安慰。

所以当下一次我们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可是就是做不到的时候,先别着急责怪自己。不妨暂停一下。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什么需求?问问自己有什么委屈,体谅一下自己的感受。当我们舒服了,才能用舒服的表达方式表达,才能给出让别人也舒服的爱。


家长学堂


1. 换位思考,如果你小的时候,五岁的时候,那么弱小,被自己最依赖的妈妈吼,狰狞的面孔,可怕的吼声,你的心都吓哆嗦了,你很委屈,也很害怕..........你忍心么?

2. 你的这种性格养成,恐怕你小的时候,也是被吼大的,你也想将来孩子长大,也变成你这样么?

3. 想想平常对待外人朋友同事时候的你,遇见那么多龌蹉事,也能忍住,淡然面对,对待外人尚能如此隐忍大度,那么对待自己的家人、骨肉,反而释放自我,任由负能量去伤害自己、伤害自己最爱的人和最爱你的人,何其糊涂!

4.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而不改,你自己合计吧。

言尽于此。莫待追悔莫及之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