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大人该不该插手?这个妈妈的做法人人称赞

东东的小伙伴壮壮来家里做客了,刚开始各自玩各自的相安无事,小朋友的塑料友谊,在一个玩具消防车面前就破碎了。东东正在玩的消防车,看起来真棒,壮壮过来抢了东东的消防车,两个孩子开始都开始大喊:“我的,这是我的。”出于尽地主之谊的想法,东东的妈妈强迫东东把车子给了壮壮,东东虽然让出去了玩具,但一直在小声的啜泣着。

东东的妈妈解决了问题吗?显然是没有。

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大人该不该插手?这个妈妈的做法人人称赞

1

孩子为什么会争抢玩具?跟孩子的成长阶段有关系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烦恼,孩子突然就开始争抢东西了,之前可不是这样的。争抢东西的行为,跟孩子的成长阶段有着很大的关系。学步期的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他们大多是“平行玩耍”,也就是各自玩各自的,他们聚在一起,在小伙伴的身边玩,但不一起玩耍。

随着慢慢长大,孩子开始进入到“自我中心”阶段(两岁以下的孩子,都处于这个阶段)。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世界上中心,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你说再多的逻辑也改变补了他们的看法,因为他们就是这么看待自己的。

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大人该不该插手?这个妈妈的做法人人称赞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上的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

这样的行为并非“自私”,在孩子的世界里,分享东西太难了。“全国0~3岁婴幼儿及家庭中心”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如果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做到分享,那么他们需要的是教和直到,而不是管教。

2

大人要不要插手?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兮兮和浩浩正在一起玩耍,浩浩刚拿起来一辆玩具汽车,就被兮兮抢走了。两个孩子开始争抢,互不相让尖叫着吵闹。

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大人该不该插手?这个妈妈的做法人人称赞

浩浩的妈妈走过来,温和的拿起了小汽车。“兮兮,你想玩这个小汽车吗?”兮兮:“我想要小汽车。”浩浩妈妈:“兮兮,如果你想玩这个小汽车,你可以怎么对浩浩说?”兮兮:“我想玩这个?”浩浩妈妈:“这是一个方法,但你还可以试着说,我可以玩这个小汽车吗?”

浩浩妈妈问浩浩,当兮兮向你要这辆小汽车时,你可以说什么?浩浩立马说:“可以,你玩吧。”并把小汽车给了兮兮。浩浩妈妈笑了:“你能分享真是太好了,如果你还没有玩够这辆小汽车,你可以怎么说呢?”

浩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他被难住了。浩浩妈妈转向兮兮:“你能帮忙想想浩浩可以说什么吗?兮兮”兮兮回答:“他可以说‘等一下再给你’。”浩浩妈妈:“这是一个好主意,他还可以这样说'5分钟后我给你,可以吗?兮兮'。”然后,浩浩妈妈鼓励浩浩练习说“我还没玩够”。

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大人该不该插手?这个妈妈的做法人人称赞

一、大人有必要插手,分享是需要教和练习的

上面的案例中,在妈妈的引导下,两个孩子探讨了可能的回应方式。如果没有任何说明,一个孩子他怎么会知道怎么做?分享是一种必须通过教和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帮助孩子提供必要的词语和训练方式,是练习的一部分。

鼓励孩子们解决问题“用话说”,是培养孩子社会能力很好的方式。练习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过程,父母要持续进行指导。不要期望孩子在经历一次后就能记住。

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大人该不该插手?这个妈妈的做法人人称赞

二、教孩子分享的方法

  1. 给孩子演示分享。把你觉得美味的食物分享给孩子,问他:“我和你分享了这个东西,你愿意和我分享什么东西?“
  2. 为孩子创造分享的机会。给孩子两个玩具,让他分享一个给他的小伙伴。
  3. 不对孩子进行批判。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要支持他的需要(我们自己不是也有一些不愿意分享的东西吗?)。帮助别的孩子找另外的玩具,或者多准备几个同样的玩具。告诉孩子“分享确实很难”,共情能减轻痛苦,为以后的分享做好铺垫。
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大人该不该插手?这个妈妈的做法人人称赞

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会影响孩子掌握的社会能力。经过大量的练习后,他们就在2岁到2岁半时就能开始独自进行分享了。


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评论转发支持,每天分享实用育儿知识,关注 看更多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