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后补贴时代”到来,众车企靠什么火力全开?

上海车展前夕,大众集团在黄浦江边的“品牌之夜”秀出旗下奥迪、斯柯达等品牌的电动概念车型,同时强调大众未来将进一步攻占新能源市场:原本计划在未来10年推出50款纯电动车,如今该数字上升至70款。集团CEO赫伯特公开表态:大众在电动车领域不会观望或跟随别人,而是要主动进攻!

新能源“后补贴时代”到来,众车企靠什么火力全开?

随后,在新能源补贴缩减之后的首个行业盛事-上海车展中,新能源和科技毫无疑问成为各家车企重点展示的主题。新能源汽车的“后补贴时代”已悄然而至,众车企似乎都在“神经紧绷”着。

补贴退坡不会改变 汽车行业转向新能源之势

虽然补贴政策退坡,但是新能源汽车仍然是车市的大势所趋。随着更加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国五排放标准升级为国六)和新能源积分政策的实施,大环境仍然会倒逼汽车企业转向发展新能源。所以,传统汽车巨头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新能源产品。本次上海车展中,日本丰田的量产纯电动车 C-HR EV与奕泽IZOA EV进行了全球首发,同时还展示了其旗下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MIRAI,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生产混合动力车辆的丰田在本次车展中表达了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决心。

新能源“后补贴时代”到来,众车企靠什么火力全开?

光吆喝还不够,车企巨头还热衷与新能源产业的上游源头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企图早早抓住该产业的核心技术和资源。大众在4月5日车展之前就对外宣布与一家锂原料供应商签订了长达十年的原料供应合约,以保证未来十年大众旗下电动车内电池原料的供应。

新能源“后补贴时代”到来,众车企靠什么火力全开?

巨头们纷纷“神经紧绷”,新能源汽车已经到了战前最后集结的时刻,爆发指日可待。

“后补贴时代” 入驻新能源领域需遵守市场游戏规则

如果说之前车企大量制造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国家补贴政策鼓励的因素,如今补贴缩减,新的政策则表明着国家对汽车行业的管理思路已经从“鼓励”转向“强制”车企转型。高度依赖政策的汽车行业里,企业取胜的关键转向了行业的另一端口:终端消费者。

新能源“后补贴时代”到来,众车企靠什么火力全开?

这也预示着,车企正式进入了“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不再是企业为了获取补贴的工具,而是真正成为获取市场认可,赚取经济利润的产品。市场化操作下,新能源汽车将以真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为基准,消费者会以购买行为来“投票”。要想取胜,用户体验则必须被提到企业考虑事项的第一位。

当前新能源汽车必须考虑 三个用户体验事项

新能源汽车当前如何取得好的用户体验,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需要从消费者目前最关心的三个方面出发:续航、充电以及科技配置。

1、续航关系到用户驾车的实用性。比如天气寒冷,汽车续航能力将会大幅度减弱。如果以手机做类比:天气热的情况下,充电8分钟,通话两小时;但是到了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充电8分钟,通话半小时。我国生活在大东北的消费者哪怕再喜欢新能源汽车,这样的续航能力,怕也是要退避三舍的。

新能源“后补贴时代”到来,众车企靠什么火力全开?

有部分车企目前已在续航方面加强了研发力度,吉利汽车旗下刚发布的纯电动车型几何A,其官方公布的资料信息中就强调了即使零下30度,几何A的电池仍然能够安全稳定的工作。此外,本次上海车展中,各大汽车零件商也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电动车热管理系统技术,该技术研发的出发点正是为了保障电动汽车在不同天气情况下续航稳定。

2、充电问题关系到用户驾车的便捷性。购买电动汽车需要保障用户周边有充足的充电桩,但目前国内充电桩的普及并不理想。在上海,只有充电桩安装完毕,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才能进入申请新能源车牌的流程,一环扣一环,使得充电桩成为用户聚焦的核心问题之一。2014年才成立的蔚来汽车主打灵活充电服务这一亮点为用户头疼的充电问题带来福音。蔚来提出了三种充电方式:通过换电站进行三分钟快速更换电池;充电站覆盖不到的地方提供了移动充电车以及全国17300多个充电桩。

新能源“后补贴时代”到来,众车企靠什么火力全开?

3、智能配置关系到用户驾车的舒适性。这一项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燃油车消费者会关注的重点。但由于新能源的科技感和先进性,对应的消费者从群体属性方面来看,必定会有这方面的高要求。以国内新能源汽车代表性品牌比亚迪为例,旗下车型AI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的应用、人车机三云合一等,让驾车过程中科技体验更佳,也为新能源车型增加了自身的亮点。

新能源“后补贴时代”到来,众车企靠什么火力全开?

“后补贴时代”,车企造新能源车的初衷由获取补贴变为将新能源车作为真正投入市场竞争的产品。想要荣登胜利的宝座,就必须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才刚刚拉开市场竞争的帷幕,接下来花落谁家,还是个未知数,传统巨头或是创业新贵,都有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