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美国小伙子的思维,我们拿什么借鉴?

卡尔的目标是把自己的商店经营成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从最初创建的小商店到现在的美国卡尔公司,卡尔始终 都在一步一步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这是一个美国小伙子的思维,我们拿什么借鉴?

1990年,19岁的卡尔带着自己多年积攒的500美元,来到波士顿谋生。一年以后,他遇到了一个叫荷顿的贩布小商人,两人合伙开了一个布店,这是卡尔第一次涉足商业。然而,卡尔与荷顿妹妹的婚姻使得他与荷顿分道扬镳了。卡尔另找了一间小房子,和妻子一起开了个小店,经营针线、钮扣等小商品。

最初卡尔以为小百货家家都要用,生意肯定会兴隆,可实际上针线等东西消耗量太小,一包针线卖出去后可以用上几年,要想赚钱很难。没多久,卡尔便把小店关了。

这是一个美国小伙子的思维,我们拿什么借鉴?

从失败中吸取了经验的卡尔决定经营热门货,不久他就开办了自己的布店。卡尔以为自己有经营布店的经验,能够轻车熟路,获得长足发展。可是,一经营起来,卡尔才发现情况并不像想像得那么好。布匹、服装虽是热门货,可顾客们却习惯同老布店打交道,并不信任卡尔这个外乡人,卡尔的店面显得冷冷清清。要吸引顾客就必须增加品种货色,做广告来扩大影响,可这些都需要大笔的钱。

正在这时,美国西部迅速发展,很多商人都到西部发展事业。卡尔也动心了,他把存货盘给了荷顿,带着妻子踏上了西去的旅程。

卡尔来到旧金山,看到了为争夺财富而拥挤的人群,便打定主意发挥自己所长,开一个小店,走百货经营的道路。他坚持经营热门货,并且走薄利多销之路。由于卡尔的商品价格便宜,很快便在当地享有了声誉,光顾的人也越来越多,卡尔也很快积累了一大笔资金。 一年之后,卡尔感到自己要想在商业上有所发展,还是应该回到东部去,只有在那些商业中心,才能开办一流的商店。他把旧金山的商店转让出去,带着一大笔钱和自己的经营之道,和妻子一起回到了马萨诸塞州。他们在哈佛山一带定居下来,开始尝试着用新的经营方法经商。卡尔在哈佛山开了一家布店,虽然店面很小,还是很快显示了他的不凡。他采取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办法经营小店,在他的小店中人们可以享受免费擦皮鞋以及保管大衣等服务,这些周到的服务很快赢得了顾客的青睐。

这是一个美国小伙子的思维,我们拿什么借鉴?

由于有了资金,卡尔可以增加商品种类来吸引顾客,因此,他在卖布的同时,还卖其他一些日用百货。此外,卡尔还在广告上大做文章,利用不同的报纸,登出了内容、形式都新颖的广告,令人们赏心悦目。卡尔的一系列措施,的确吸引了不少顾客。然而,哈佛山的地方太小,店面也不大,他的那种大家风范吸引来的顾客人数毕竟有限。很快,他便感到入不敷出了。

这时候,荷顿来找卡尔,希望和他再次联手经商,在波士顿开一家商店。荷顿认为,美国的经济正在起飞,只要有才能和魄力,就一定能使事业飞黄腾达。荷顿要卡尔和他一起到波士顿去共同创业,卡尔也深深地被荷顿的设想所打动,但他有更远大的设想,他要到纽约办一个全美国最大最好的商店。

这是一个美国小伙子的思维,我们拿什么借鉴?

卡尔终于在纽约14号街开了一个店面,开始用自己的经营之道,得心应手地经营。卡尔非常重视研究市场情况,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在卡尔公司,对店员的服务态度要求非常严格,店员不允许和顾客发生争执。卡尔还经常对每个店员进行不同形式的考验,有时他还请人到店里故意给店员出难题,以提高店员的服务水平。遇到了不合格的店员,卡尔便会毫不客气地将其解雇。由于经营有方,10年之后,卡尔公司便发展到了占纽约14号街半条街的规模。然而卡尔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直到今天,卡尔依然在为自己的目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