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殘疾漢子中年喪妻,為養兒女不惜“飛簷走壁”,40多年未失手


“飛簷走壁”這種功夫好像只存在於金庸先生的小說中,那麼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呢?在貴州格凸河畔處就有著這樣一群人,古時的時候因為需要“洞葬”,所以需要專人運送,於是就有人練就了這種攀巖絕技,而這其中就包括“主人公”黃小寶的祖輩。黃小寶今年五旬多了,中年喪妻的他,為養兒女不惜“飛簷走壁”,40多年來從未失手。

黃小寶是土生土長的貴州苗族人,三歲的時候因為一場意外導致他患有小兒麻痺症,由此導致他左腿殘疾萎縮,落下了殘疾。為了生活,他12歲的時候跟隨自己的父親學習攀巖,那時他和父親的目的是為了收集巖壁上的燕子糞和硝石,燕子糞用於種地,硝石可以做炸藥,而這些正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好掙錢的副業。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需求也是慢慢的減少,而黃小寶也是結婚有了一兒一女,本想著生活可以繼續幸福下去,然而到了黃小寶中年的時候,妻子不幸去世。


為了養活一雙兒女,黃小寶除了尋找珍貴的藥材之外,還兼職攀巖表演賺取一點生活費用。靠著代代相傳的訣竅,加上艱苦磨礪,持之以恆,黃小寶練就了懸崖峭壁上“舞蹈”的本領。

在攀崖的時候黃小寶就像山裡的獼猴一樣,不借助任何的設施和工具,只要是又一個凹凸點,有腳可踏,有手可攀的地方,徒手光腳就能上到幾乎與地面垂直的百米懸崖絕壁上,然後再安全返回地面。

雖然腳部有著殘疾,但黃小寶臂力十分的強悍,仔細看黃小寶的雙手,關節已經變形突起,手指滿布厚繭,猶如鷹爪。

對於攀巖黃小寶說:學攀巖至少要5年才能出師,攀巖需要勇氣,技巧,更需要全神貫注。雖然看似時間不長,但卻很少人願意去學,這其中的原因無非與吃苦,還有著就是利益少。未來,黃小寶說他希望將這一項技術傳承下去,不要毀在他的手裡,這樣也算是對得起祖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