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东北也有内陆河

乌裕尔河,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嫩江左岸的较大无尾河流,为黑龙江省内最大的内陆河。金代在乌裕尔河流域设置蒲峪路,称"蒲峪路河"。元代称"忽兰叶河"。《清一统志》称"呼雨哩"、"呼裕尔河",又称"乌雨尔"、"瑚裕尔"、"乌羽尔"河等,均为女真语一音之转,"涝洼地"之意。建国后在有关资料和图籍中并用乌裕尔河和呼裕尔河。


原来东北也有内陆河


乌裕尔河发源于小兴安岭西侧,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3110平方公里。乌裕尔河自源地流向西北,至北安城南折转向西南,经北安、克东、克山、拜泉、依安、富裕等6县,于富裕县雅州附近折而南流,尾阍逐渐消失在齐齐哈尔市以东、林甸县西北的大片苇甸、湿地之中,变成潜伏状的广阔沼泽地。它原为齐齐哈尔市境内、嫩江东部的一条支流,近一、二百年由于河口淤塞,成为一条内陆河,上游属上溪性河流特征,有明显的河床,下游河水排泄不畅,失去河床,河水四溢,形成广阔无垠的沼泽——扎龙自然保护区。

乌裕尔河


主要支流


乌裕尔河的主要支流有轱辘河、鸡爪河、闹龙河、鳌龙沟、润津河等。

乌裕尔河


水文特征


乌裕尔河北安境内主干长98km,特点是支流较多,河网密布,水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势起伏甚缓,河谷比降小,河道弯曲,断面窄,流量小,汛期洪水排泄不畅,易于泛滥成灾。近年来,乌裕尔河流域由于土地开发、砂石开采等,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乌裕尔河平均年径流量5.7l亿立方米,水量较少,但年际变化很大。年径流 量变幅在18.95亿立方米(1961年)到0.56亿立方米(1976年)之间,最大值为最小 值的33.8倍;年最大流量变幅在1 320立方米/秒(1962年)到24.8立方米/秒 (1976年)之间,最大值为最小值的53倍;年最高水位变幅在194.06米(1972年) 到192.06米(1968年)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2.1米。流量和水位的年内变化 山很大,27年中每年最小流量均为0,有18年出现连底冻现象(河水全部冻到底)。

乌裕尔河水是市区东南低洼闭流地区广阔连片的芦苇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也 是扎龙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省最大的芦苇生产基地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乌裕尔河 径流量偏小,冬季经常断流,导致扎龙门然保护区人然供水量严重不足。近年来芦 苇退化.由于水浅许多鱼类无法越冬,采取人工补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另一 方面由于雨季河流流量剧增,水位高涨,形成洪水,汛期长达一个月 (1962年长 达 36天),不仅使芦苇沼泽地区大片芦苇被水浸泡导致减产,而且洪水灾害波及低 漫滩地带。


原来东北也有内陆河


乌裕尔河原为齐齐哈尔市境内、嫩江东部的一条支流,近一、二百年由于河口淤塞,成为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条内陆河,也是中国第二大内流河。

乌裕尔河在距今约1.5万年前,原是嫩江的一条支流,其下游即今塔哈河,因 受晚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松嫩凹陷大湖盆继续沉降的吸引和嫩江河道西移的影响,河 道遂由今富裕县城东南,折向南流注入湖盆而与塔哈河分离,成为独立于嫩江水系 的一条内流河。正常年份,乌裕尔河与嫩江之间有分水高地相隔,无地表水联系, 但乌裕尔河出现高水位时则有部分洪水溢出河床,借塔哈河道进入嫩江,其下游芦 苇沼泽地带洪水,又通过杜尔伯特连环湖流入嫩江,形成乌裕尔河同嫩江此种藕断 丝连的奇妙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