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生态环境局:持续保持严查重处高压态势

2018年,市生态环境局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在全省排名第一,受到省厅的通报表扬;2018年,市环境监察支队被生态环境部评为“2018年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市级)”。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力度,1—3月,全市环保领域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61起,同比增加117%,处罚2883万元,同比增加429%,其中查封扣押30起,停产限产3起,移送拘留4起。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坚持问题导向,严把工作标准,加大查处力度,以高效整合全市环保执法队伍为抓手,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大幅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用足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停产整治、移交公安等硬手段,始终保持严惩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

每次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后,市政府都会出台一系列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要求加大停限产企业监管,确保停产、限产到位。同时确保各类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转,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于全市执法队伍来讲,每一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就是一道战斗指令。敦促监督实时监控工业企业落实执行减排要求的重任,市环境监察支队全体成员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启动预警响应后,市生态环境局立即安排机关留守的执法人员,由局领导带队开展应急减排检查,在外执行其他任务的执法人员则立即就地转入应急减排检查,预警不解除,检查不停歇。同时,市生态环境局立即调度17个县(市、区)执法人员同步开展检查。对一些处于城市周边、敏感区域的企业,更是盯住不放,白天查、夜间查,有时,一天对1个企业就检查4、5次。

每次预警后,市环境监察支队的队员们都会马不停蹄星夜兼程地一家家往各县(市、区)的企业跑。一是看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另外则是调取企业的在线排放数据。如果只是黄色预警的话,检查范围基本锁定平川七个县(市、区),要是升级到橙色预警,那么17个县(市、区)就都会纳入应急减排检查的视野中,各县(市、区)的监察大队还要与市环境监察支队积极配合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2018—2019年秋冬防期间,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支队先后经历了12次、94天重污染天气预警的检阅洗礼——全市17个县(市、区)执法人员、市局执法人员、联合执法检查组、交叉检查组共检查企业11100余户次。其中工业企业4300余户次、施工工地1400余户次、餐饮企业2300户、煤改气(电)用户3100余户次、煤焦运输车辆检查站点230余户次、发现问题2168个。对发现的问题,除当场查封129户外,其余均交当地政府处理。

除了秋冬防期间雷打不动的攻坚行动,贯穿全年的专项执法行动,也是环境监察支队份内的重要职责。2018年,市生态环境局共开展了包括全市查处违法排污百日行动、全市制药化工等行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工作、全市环保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市环保领域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专项行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市重点行业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活动、群众举报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整治专项行动、纳污坑塘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全市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在内的25个专项执法检查。

在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中,市环境监察支队共出动执法人员39852余人次,检查工业企业18800余家次,有力地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促进了我市环境形势的进一步好转。

临汾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