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各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據 the verge 援引華爾街日報的消息,英特爾 CEO 在訪問中表示,英特爾將會繼續為 iPhone 提供基帶芯片服務。英特爾已宣佈退出 5G 基帶業務。所以我們可以推測,2019 年的iPhone 將會繼續使用英特爾基帶。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也就是說,購買 iPhone XR 以及 iPhone XS 的用戶,你們不是絕版英特爾基帶擁有者。而今年的 iPhone 將更具收藏價值,畢竟,絕版英特爾基帶 iPhone ,多有誘惑力呀!

怎麼樣,想不想收藏一臺!說不定絕版英特爾超常發揮,終於趕上了旗艦機的正常水平了呢?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各位,不要以為使用了高通基帶,iPhone 的信號就能夠變好~iPhone 在信號上,可以說已經數次翻車,不知道是不是翻車翻多了,早已變得百毒不侵。信號差儼然都快成了蘋果的賣點之一了。

很多人在談到 iPhone 的時候,仍舊會想起喬布斯在發佈會上高舉 iPhone 4 的場景。作為蘋果公司的一個里程碑的產品,iPhone 4 上有一個致命的短板,被戲稱為“死亡之握”。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因為 iPhone 4 採用前後雙面玻璃加金屬邊框設計,這是蘋果第一次採用這個的設計,由於天線設計上的不成熟,當用手緊握手機左下角時,手機的信號會急劇下降,甚至連打電話的中間也會中斷信號。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而 iPhone 4 當時搭載的就是高通基帶,自此,iPhone 開啟了信號翻車之路。

在 iPhone 7 的時候,蘋果選擇了高通、英特爾混用,結果英特爾這豬隊友實在太差勁,機智的蘋果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限制高通基帶的性能,這樣不就平衡了嗎?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誰知道,這次英特爾雖然略微翻車了一下,但是蘋果在iPhone設計上還是疏忽大意了,主板的硬件問題出了紕漏,iPhone 7 信號門一再發酵。

至今,因為 iPhone 信號門被坑的用戶還在美國打官司。而到了 iPhone XS 時候,英特爾基帶+蘋果天線設計,讓蘋果再一次面臨了信號問題。

那麼各位是不是會很好奇,為什麼蘋果作為一家萬億市值的大公司,既然做的了芯片,為什麼會搞不定基帶呢?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蘋果做芯片,其實一直走的是研發+收購的模式。

蘋果在 芯片領域已經秘密潛伏了10年之久,從2008年就開始砸下少說十幾億美元收購了76家公司,其中有超過40家跟半導體、AI、AR有關。

正是這些年陸陸續續收購過來一眾公司和技術,蘋果才逐漸建成了如今的萬億市值帝國。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2008年,這一年裡,蘋果以2.78億美元收購了加州高性能低功耗處理器製造商PA Semi。從這一年開始,蘋果開始發力手機芯片領域。

2010年,在 iPhone 4 發佈會上,喬布斯帶來了蘋果首款參與研發設計的芯片——A4。採用來自ARM的Cortex-A8,擁有800MHZ,採用45納米工藝製造,而gpu則來自PowerVR SGX 535(如今iPhone芯片上的gpu已由蘋果自主設計)。當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顆芯片並不能算作蘋果自主研發的成果。蘋果在A4上進行了相當的優化和定製,並且加大了二級緩存以提高性能。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隨後在2010年,蘋果又以1.21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德州半導體邏輯設計公司Intrinsity,專注於設計較少晶體管、低能耗同時具備高性能的處理器。

2011年底,蘋果以39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以色列閃存控制器設計公司Anobit。

而在 Intrinsity 的研發設計下,蘋果在 2012 年發佈了自己首款自主研發的芯片—A6,採用了創新的架構設計,32nm工藝製程,最高主頻為1.3Ghz。而gpu則集成了一顆三核芯的PowerVR SGX 543MP3圖形處理單元,圖形性能相比前代A5翻倍。而在一系列的跑分軟件中,iPhone 5也輕易登頂,蘋果第一次向世人證明了並不是單純的核越多性能越強。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2013年8月1日,蘋果收購了加州Passif半導體公司,其專長於低功耗無線通訊芯片。

而在2015年底,蘋果又用1820萬美元收購了一所加州芯片製造工廠。這座工廠原屬於芯片製造商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讓蘋果終於擁有了芯片製造能力,而且工廠地址跟三星半導體捱得很近。

在2015年,蘋果收購了AR引擎巨頭德國Metaio公司,Metaio和Vuforia當時是AR引擎屆的兩大霸主,相當於肯德基跟麥當勞的關係,也為ARkit奠定了技術來源。

在AI方面,蘋果在2018年2月收購了以色列AI創企RealFace,該公司開發了一種獨特的AI面部識別技術,可以將真實面部映射回虛擬世界——蘋果今年6月推出的Memoji就是其技術的最好驗證。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從蘋果的收購之路也可以看得出來,在研發芯片的同時,蘋果也一直在致力佈局打造 AI 芯片,從而讓 iPhone 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化。

而去年的蘋果的 A12 仿生芯片,可以清楚看到它在 AI 芯片領域的優勢,尤其是這種優勢不僅僅停留在芯片硬件本身,還有圍繞芯片打造的 IOS 操作系統、APP 應用、AI 機器學習框架等等。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所以蘋果能夠在芯片領域做的順風順水,除了持續投入研發之外,還有通過不斷收購企業,獲得新技術,從而整合到A系列芯片上。

那麼為什麼蘋果沒有辦法做好基帶呢?

第一,蘋果沒有通信技術的積累,蘋果自始至終都沒有進軍過通信市場,所以在通信技術上並沒有多少專利積累,自從初代 iPhone 發佈以後,就標誌著功能機時代的落幕,智能機時代的到來。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智能手機之所以智能,一是系統和生態,二是通信能力,而通信能力的實現就是靠著基帶來完成的,而基帶主要靠的是通信方面的專利和技術。

很多在功能機時代順風順水的半導體巨頭一旦到了 4G 時代,就全部折戟沉沙,就是因為通信專利技術的缺失,如博通、英飛凌等。2012年,掌握大量 2G/3G/4G專利的高通在3G和4G LTE市場上收益佔比已經達到了86%。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拿高通的老對手德州儀器來說,德州的芯片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基於ARM的芯片沒有3G/4G模塊的調製解調,這就是說,選擇德州的機器必須另外再配備其他芯片,這樣成本就會上升。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還有英特爾和英偉達,在芯片設計上的水平足夠高超,但在通信方面的專利和技術就並不高超了,所以當處理器集成基帶,並且基帶越來越重要時,弱點就暴露出來了。如果買基帶來集成到手機處理器中,然後再來賣處理器,那麼估計完合作沒利潤,甚至還有可能虧本,尤其高通的專利授權這麼坑的情況之下。而英特爾靠著蘋果的支持,還勉強苟延殘喘,但是也被用戶罵得狗血噴頭~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第二,就是蘋果並沒有辦法通過收購方式來獲取通信專利技術,我們知道,通信市場準入門檻特別高,需要大量的人才、資金以及多年的技術積累。就目前來說,通信市場就只有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高通幾家,另外三星、聯發科還有些技術積累,能夠設計基帶。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這裡面刨除了中興、諾基亞、愛立信,因為他們並沒有基帶研發部門,如果收購還需要重新組建基帶研發部門,投入太大。那華為、高通、三星、聯發科這幾家,哪一家收購的可能性都不太大。聯發科看起來如今存在感不高,可是在低端市場,聯發科芯片賣的可比高通好。

另外,就是即使你收購了通信技術專利,還需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即使做 5G 基帶,你還需要用到 2G/3G/4G的技術,比如現在 Volte 還沒有完全普及,還需要利用 2G 網絡打電話。那麼你還需要再給高通這些廠商交一大筆專利使用費,投入成本太高了,如果不想交,那邊2G/3G/4G/5G專利買下來,起碼是一個天文數字。對於蘋果而言不可能的。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而華為造芯片也需要給高通專利費,因為高通在2G/3G的技術積累非常強,但是高通也需要用到華為的通信技術專利,交叉授權,就可以降低專利費用減少成本。但是蘋果可沒有通信技術儲備。

雖然如今蘋果像高通購買 5G 基帶,還是需要像愛立信、華為、 諾基亞交專利費,但是這可比造基帶付出的專利費便宜多了。所以收購不現實,收購了造基帶依然不現實。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第三,蘋果沒有自己加工手機的經驗,蘋果手機是自己研發設計,然後找富士康代工,蘋果從來沒有加工手機的經驗,很多時候蘋果設計的 iPhone 製造圖在真正製造的時候會出現差異的,蘋果幾次在信號上翻車,就是因為蘋果的設計問題,iPhone 4 時候是因為前後雙面玻璃加金屬邊框設計,而 iPhone 7 時候是因為主辦設計出了問題,iPhone XS 時候是因為天線設計出了問題。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vivo加工廠

所以蘋果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加工手機的經驗,很多時候 iPhone 的設計就容易脫離實際情況,畢竟實驗室情況和現實加工是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導致了蘋果自己在設計 iPhone 的時候屢屢翻車。

小米也沒有加工廠,為什麼沒有翻車,那是因為高通給他搞定了,高通是集成基帶,所佔手機內部空間更小,而 iPhone 是外觀基帶,所佔手機內部空間更大,本來英特爾就不給力,設計出現一點點小的問題就很容易放大。華為是自己就有加工廠,對於加工流程瞭然於胸,在手機研發完畢之後,會在生產線進行試產,從而進行及時調控改進。蘋果雖然也有試產環節,但是畢竟對於加工流程不熟悉,加工廠的人也只是負責加工而已。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綜上而言,這些都是蘋果無法自己做基帶的原因,據說蘋果想要和聯發科一起研發 5G 基帶,雖然聯發科基帶比起華為、高通、三星都弱,但是可比英特爾好多了。而且藉助聯發科的技術積累,也會少了很多限制。

蘋果與信號的愛恨情仇,為什麼市值萬億的公司解決不了基帶問題

不知道大家是否期待 iPhone 擁有自己的基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