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東臺,古稱西溪、東亭,簡稱東,外文名稱Dong tai,下轄14鎮4區,被譽為“黃海明珠”。位於江蘇省沿海中部,東抵黃海,西襟沃野,南依長江,北望徐淮,市域總面積3176平方公里,江蘇省縣域最大,總人口113萬,是江蘇縣域最大的城市。東臺依海而生,拓海而興,擁有85公里黃金海岸線,灘塗面積156萬畝(佔江蘇省的22%),並以每年150米左右的成陸速度向大海延伸,年新增土地超萬畝,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汙染的一塊處女地,素有“黃海明珠金東臺”的美譽。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東臺市位於江蘇省中部沿海,北緯 32°33′~32°57′,東經120°07′~120°53′,處於南通、鹽城、泰州三市交匯處,東與黃海相連,南與南通市接壤,西與泰州市毗鄰,北與鹽城市交界。東臺境內地勢平坦,地面高程1.4米~5.1米,大部分地區在2.6米~4.6米之間,204國道(范公堤)貫穿南北,將全市自然分成堤東、堤西兩大地塊:堤西屬蘇中裡下河碟形窪地東部碟緣平原,東北高平,西南低窪,為著名的時溱窪地;堤東地區為黃河奪淮後泥沙淤積形成的濱海平原,海岸線以東約50公里的東沙島已高出零線以上,為江(長江)淮(淮河)兩大水系衝擊迴流之沉積物。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東臺歷史悠久流長

  據《東臺縣誌》記載,東臺古屬海陵(泰州),其方位在海陵以東,地勢高於海陵,故取名"東臺"。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設海陵監於東如場。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設西溪鎮巡司於東臺場,隸屬泰州;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置東臺縣,由同知改為縣治從泰州分出,隸屬江蘇省楊州府。縣至東120裡為海,東西240裡,南北110裡;北連鹽城南接如皋西連興化,多湖蕩,地廣土平,與泰州為犄角之勢。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遠在春秋戰國前,西溪沿海一帶的先民們在漁獵維持生計的同時,已用海水煮鹽。到了西漢吳王劉濞在廣陵號召“東煮海水為鹽”時,西溪已走過從散戶鹽丁煮鹽到規模職業產鹽的漫長路程。悠久的海鹽歷史造就了一方文化,留下了深深的海鹽文化烙印。至今,東臺街巷村舍隨處都可以見到聽到當年海鹽生產、運輸、集散、管理的留痕遺蹟。筆者將東臺的海鹽文化遺產進行採集疏理,將其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個方面。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在東臺的新街、唐洋、三倉(新農)一帶,有這樣一群特殊的村民,他們在外講一口與本地人並無區別的堤東方言,彼此間卻操著讓本地人聽不懂的海門話。他們是19世紀初,張謇的大賚公司在新街成立後,被其動員過來匡圍土地佃地開荒,種植棉花的海門人的後代。從1910年至1921年十多年間,從海門、啟東一帶先後動員遷移20多萬人開發蘇北沿海,廢灶興墾,開河挖溝,種植棉花。其中海門人在我市新街、唐洋一帶的也有上萬人之多。歷史的長河已過去100多年,當年的開發者都已作古,而他們的第三代、第四代已溶入到當地的社會中,這些海門人為早期開發東臺沿海做出了積極的奉獻。幾十年間,他們的風俗習慣、生活習性影響了本地人,又漸漸地融入到本地人的生活當中,以其艱苦創業的精神,思想開放、富於創新的特質,為本地人所稱道。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東臺老街記憶深刻

  西溪早於東臺,曾為縣治所在地,官府衙署陸續建立於此,且名勝古蹟眾多,人文薈萃。每逢初一、月半香期,三里路上行人川流不息,晏溪河上小舟雲集,頗為繁華。由於路面狹窄,行人多為步行,偶有人力車、獨輪木車通行。五十年代後,始有自行車行駛,並常發生相撞之事,且時有連人帶車掉下河去,交通很不方便。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海春軒塔,江蘇第一古塔,為唐代建築物,位於距江蘇省東臺市古鎮西溪。海春軒塔為七層八角磚結構密簷塔,塔高20.8米,底層直徑7.2米,除底層外,每層均有8位佛像和佛龕,共48位,塔內為空,無樓梯可上。海春軒塔無地基,就建在泥地上,屢遭地震和水災,仍巍然屹立如初,堪稱建築界的奇蹟。塔的寶頂原是銅葫蘆,用“烽火銅”鑄成,隨著日照光線不同,能變幻成七種色彩。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記憶中的鼓樓——明崇禎五年(1632)由泰州分司湖廣人周際明主持修建。樓址位於當時城區中心,(現鼓樓路與東壩路的交接處,與舊縣衙相連)時為更鼓安放之處。鼓樓高約25米,寬8米,上下兩層,為磚砌單翅閣樓,有南西北三門,東進口為登樓木梯,翅閣樓頂盆為峰火銅所鑄,豎有劍頭朝上的寶劍三株,樓前有匾額,上嵌“聲聞四達”四個金色大字。東臺當時曾有“攬勝必登鼓樓,妙在斯樓”之說。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古鼓樓路僅是臺城主街道其中的一段。整個主街道東起陸家灘,西至大王廟,長3.5公里,俗稱“七里長街”,由東向西分成12條街,即迎春門街、縣府街、武廟街、鼓樓街、下馬牌街、新壩街、綵衣街、毓秀街、土地堂街、寧樹街、便民街、新盛街,街幅只有3米~4米,行人車輛常常堵塞,“綵衣街上人碰人”是當時的寫照。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1953年起,先後拓寬了鼓樓路(包括原武廟街、鼓樓街、下馬牌街)、人民路(包括原新壩街、綵衣街、毓秀街)、東壩路(包括原迎春門街、縣府街)以及寧樹路東段(即原土地堂街)。街幅均拓至11米,中間車行道7米,初為砂石路面,1970年後逐步翻建為瀝青路面;兩側人行道各2米,用小青磚輔成。1995年至2004年,東臺老城區進行大規模改造。1999年,對老大街亦進行全線拓寬。2007年12月18日《東臺日報》公佈:原東門路、東壩路、鼓樓路、人民路整合更名為鼓樓路,全長2750米,步行街為鼓樓中路,步行街東、西路段命名為鼓樓東路、鼓樓西路。新命名的鼓樓路,因此地舊時有一座鼓樓而得名。鼓樓東路西至海陵南路,東至範公南路(老204國道),長1300米,寬15米,路面質地水泥,道路等級三級;鼓樓中路(現步行街)西至鼓樓西路,東至海陵南路,長650米,寬18米,路面質地大理石,道路等級二級;鼓樓西路東至鼓樓中路,西至寧樹路,長800米,寬15米,路面質地水泥,道路等級三級。至此,寧樹街、北關路已不在鼓樓路的範圍以內。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東臺景點獨特優美

  東臺生態環境優美。空氣優良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環境質量指數位居全國前列,這裡有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森林——被譽為“天然氧吧”的黃海國家森林公園,有保留原始風貌的廣袤的灘塗生態溼地,有洋溢獨特水鄉風情的裡下河水網地帶,成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錄。

黃海國家森林公園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黃海森林公園地處江蘇省東臺市沿海,公園保留原始風貌的廣袤的灘塗生態溼地,有洋溢獨特水鄉風情的裡下河水網地帶,空氣優良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環境質量指數位居全國前列,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平原森林,被譽為休閒養生的“天然氧吧”。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黃海國家森林公園始建於1965年,承載著知青年代獨特的歷史記憶。公園總面積6.8萬畝,負氧離子平均達到3800個/cm³以上,具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寶貴資源,試想一下,在這裡呼吸一口空氣,要比北京的空氣好100倍。黃海國家森林公園內地勢平坦,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90%以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汙染的土地”。

西溪古城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西溪,位於臺城市郊古運鹽河畔,系東臺歷史文化的發祥地,兩淮海鹽文化的起源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董永傳說”的源頭地,素有“東臺之根”之雅稱。西溪人文薈萃,尤以“三相”著名。北宋晏殊、呂夷簡、范仲淹三任宰相都曾先後在西溪擔任鹽官。晏殊創辦的西溪書院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書院之一,晏溪河也因晏殊而得名;呂夷簡手植牡丹名聞遐邇,並建有牡丹亭;范仲淹主持修建了范公堤,並曾以“莫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參知兩丞相,曾向此間來”稱誦西溪。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西溪有2100多年的歷史,景區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保護和挖掘由來已久。如今,西溪已為東臺旅遊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區之一,在“文化鑄魂、創新拓伸、融合發展”理念指導下,正大力發展現代旅遊產業和新興文化產業。

安豐古街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安豐古街位於東臺市安豐鎮,由北向南延展七里,街面青磚鑲邊,麻石鋪就,組合成古街建築的渾然大觀。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的七里長街南段的“東淘古南街”,猶如恢弘壯觀的歷史畫卷,散發著傳承古今的文脈氣息,成為歷史文化名鎮的獨特風景。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安豐古街建築藝術堪稱一絕,居民住庭院,商賈開店鋪,士紳居堂廂,文人處齋館,和諧共生,各得其所。院呈四合,是晉商從中原帶來的聚財理念。牆立馬頭,是徽商從皖浙植入的安全要素。青磚小瓦,接榫勾灰,繼承著秦漢風格的理性。輪廓參差,造型寫意,依稀有隋唐造意的浪漫。沿範堤築街設市,市面生動活潑,後巷規格方正,間以樓居花園,則是典型的明清風韻。凝視屋脊上的灰雕、房簷下的瓦當,樑架上的雕花紋飾,門罩上的磚雕石刻,門板上的多姿多彩圖案,獨具匠心的窗槅設計,給人以絕妙的建築文化享受。

甘港老家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甘港老家景區位於東臺、大豐、興化三市交界處、東臺市五烈鎮境內。甘港村按照“生態家園、鄉村旅遊、專業市場”的發展定位,培植特色產業,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發展鄉村旅遊,彰顯生態之美,挖掘裡下河水鄉豐富的人文內涵,著力打造生態旅遊特色。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甘港旅遊景區核心區域以中國東臺村史館、百坊園、百果園、百草園為主體,生動展現鄉村的變遷、農家的風物、民居的淳樸。百草園地勢起伏,清翠欲滴,讓你領略到可以體驗農家生活的鄉村風情;百坊園彙集戲坊、豆腐坊、酒坊、手工坊、老街坊等作坊,現場展示傳統服飾、手工布鞋、竹編、箍桶、木雕、白鐵等手工工藝,讓你勾起對往昔歲月的回憶;百果園、開心農場、孔雀園成為你放鬆身心的好去處。

條子泥觀湖區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條子泥位於東臺市弶港鎮東部,是東臺百萬畝灘塗圍墾首期啟動項目,也是江蘇百萬畝灘塗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的啟動工程,匡圍面積40萬畝,靜態總投資約44.84億元。百萬畝圍墾工程使條子泥形成了一條獨特的觀海風景線,潮起一片汪洋,潮落一馬平川,吸引了很多遊客來看海。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由於一些道路狹小,不少車輛堵在來條子泥的路上。除了大壩上到處是人外,不少遊客還脫掉鞋子、捲起袖腿,三五成群,走下大壩到海灘、海水裡嬉戲,還有不少遊客光腳踩在泥濘裡拾貝殼、螃蟹等。在大壩上,豎著一個大指示牌,上面寫著條子泥每日漲時間表,記錄著一個月裡每一天具體的漲落潮時間,並提醒遊客不要下海。

西溪植物園景區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西溪植物園,即東臺市仙湖現代農業示範園,位於西溪旅遊文化景區北部,集現代農業與生態旅遊於一體,被認為首批“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園”、“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點”。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西溪植物園以仙湖為中心,園區以600畝人工湖“仙湖”為中心,分為現代農業展示區、高效園藝示範區和農業觀光旅遊區等三大功能區,是人們體驗農耕文化、迴歸自然和農業旅遊觀光的理想之地。現代農業展示區集中展示反季無土栽培、牆面栽培、多層栽培、樹型栽培等30多項農業栽培技術、新模式,成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示範載體和引領樣板;高效農業示範區分為綠色蔬菜區、西瓜精品區、花卉苗木區和超市蔬菜產品的專供區等區域,成為上海等大眾城市優質農產品的專供基地;觀光旅遊服務區設有體驗農耕文化的開心農場、品嚐農家樂趣的果品採摘區、休閒娛樂的垂釣中心等景觀設施。

永豐林農業生態園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江蘇永豐林農業生態園地處美麗的黃海之濱,核心區佔地面積6000餘畝,是一個以生態農業為基礎,集旅遊觀光、商務會議、拓展培訓、休閒度假、科普及環境教育於一體的蘇北最大的生態旅遊度假區。它緊鄰江蘇省黃海森林公園,這裡自然環境優美,海濱溼地風光獨特,被外界譽為“詩境家園”。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江蘇永豐林農業生態園生態旅遊景點眾多,遊樂參與項目十分豐富。目前園區已建成萬隻草雞場、萬頭生態豬場、生態酒坊、百鳥園、中華鱘館、生態主題雕塑群像、大型花卉雕塑“孔雀開屏”、植物園、“翠竹長廊”、水上大舞臺、宰相讀書亭、千寶湖、碧雅閣水上餐廳等30多個生態農業景觀和特色景點。

董永七仙女文化園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大型主題雕塑《董永與七仙女》,雙人站像,像高6.8米,臺高2米,由中國美術學院潘錫柔教授設計。漢白玉雕刻的董永七仙女雕塑神形兼備,在藍天白雲下默默演繹著傳頌千年的愛情佳話。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董永七仙女文化園規劃建設董孝賢祠、古戲臺、天仙茶館、十八里亭、老槐樹、鳳凰池、絲繅井等24個景點。整體定位為漢唐風格,圍繞孝賢文化和愛情傳說兩大主題,充分挖掘東臺市歷史文化淵源,努力彰顯西溪古鎮地方特色。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

海濱休閒觀光度假村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海濱休閒觀光度假村位於弶港鎮海濱村,東臨黃海,海景怡人,藍天大海相依,天然溼地環繞,228國道(臨海公路)穿越過境,距離國家5A黃海森林公園7.5公里。按照“濱海詩畫裡,美食水雲間”和“江蘇特色漁文化第一村”的理念形象重點開發建設高效農業區,高效海產品養殖區,風貌體驗區,沙灘休閒區,海景垂釣區,拾貝區和灘塗觀光區等特色旅遊景區。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風貌體驗區利用舊房改造為漁業文化展示館。結合當地傳統生活方式及遺留下來的生產器具,展示海濱獨有的“三漁文化”,三水灘休閒區著力開發海邊浴場,沙灘排球場等旅遊項目,同時加快完善旅遊服務功能。

明雅軒生態園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明雅軒生態園位於溱東鎮鮑莊村X210道路旁,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於2015年12月建設,總面積達170 畝,投資達500萬元,通過發展形成了集農家餐飲、休閒垂釣、田園採摘、觀光娛樂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明雅軒已形成了集餐飲、垂釣、休閒採摘為一體的綜合農業園。遊客們在這裡不僅能體驗採摘樂趣,還能品嚐健康綠色的無公害特色農產品。以享民俗民風、品地道美食、摘新鮮果蔬為重點,明雅軒讓廣大遊客重續綿長的鄉土情,重溫濃厚的鄉村夢、重拾悠遠的鄉野趣。

時堰時代農業觀光園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時堰時代農業觀光園,由上海虎浩貿易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投資2000萬元,現一期工程基本結束,投入1200萬元。該觀光園位於S610東側時堰鎮丁謝村,佔地面積260畝。建築面積達2000平方米。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目前已搭建連棟大棚35畝,標準鋼架大棚15畝,種植品種有櫻桃、彌猴桃、葡萄、草莓、藍莓和各種蔬菜。水面130多畝,養殖有青魚、草魚、鯽魚、鯿魚、甲魚等。建成種植、採摘、養殖、垂釣、餐飲、住宿、旅遊、休閒、觀光、度假一體的鄉村田園綜合體。

華亭生態農莊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東臺市華亭生態農莊位於東臺市域腹地南沈灶鎮兆豐居委會八組,352省道南側,緊鄰瀋海高速南沈灶出口,佔地125畝,其中水面70畝。2013年由上海客商陸衛國先生利用原352省道工程取土區投資建成。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農莊建設遵循綠色生態發展的理念,在佈局上設計了觀光垂釣、草料養魚、林下草雞、田園體驗、休閒採摘等項目,並投資建設商務樓1棟、休閒別墅4棟,提升商務接待功能,成為東臺鄉村旅遊352省道沿線的一個節點,是外地遊客和市鎮居民的好去處。

新街生態苗木示範園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新街綠化覆蓋率高達百分之六十幾,生態環境優越。目前,全鎮提出“生態新街,綠滿華夏”的響亮口號,把生態做成風景,把吸氧做成生意。將苗木產業從“賣樹”向“賣風景”的高端拓展,著力打造集生態旅遊、高效林業和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生態示範區、生活體驗區。

三倉現代農業生態園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三倉現代農業生態園將農業科技獨特的農業資源、農業科技成果、生態環境、地域農耕文化等轉化為旅遊產品,“生態東臺、長壽之鄉”和“新鮮三倉、瓜果飄香”的品牌效應不斷放大,遊客春夏秋冬來到生態園都能獲得不同的遊玩體驗。

頭灶鎮綠鮮農業產業園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頭灶鎮綠鮮農業產業園位於頭灶鎮徐灶小區。在頭灶鎮綠鮮農業產業園,偌大的草莓溫室大棚內,前來採摘草莓的遊客絡繹不絕。大家手提箱子或籃子,行走在田壟間,仔細採摘著一顆顆飽滿的果實,只見晶紅豔麗的草莓鮮嫩欲滴,煞是惹人喜歡,輕輕一咬,甜脆、酸甜的味道充斥口中。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草莓大棚內綠意盈盈,果實累累,成片的藤蔓綴滿鮮紅的草莓,置身於這樣的環境裡,大人們從繁瑣中走進寧靜,愉悅身心。小朋友們也感覺格外新鮮。

梁垛鎮現代農業展示中心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梁垛鎮現代農業展示中心位於梁垛鎮張倪村。梁垛鎮張倪村“盛之源”桃園是我市最大的桃園種植基地,50畝連棟大棚內桃花競相綻放,美不勝收。梁垛鎮積極推行“基地+家庭農場+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打造休閒觀光農業。梁垛鎮加快實施“夢想農莊”,培植省示範家庭農場紅芳花卉、盛之園桃園等典型,建成集休閒、觀光、娛樂、採摘、科普、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眾創示範基地。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東臺是一塊歷史悠久、傳奇厚重的紅色土地;東臺還是一塊風光旖旎、景色宜人的秀美土地。兩線交相輝映,形成了一條集旅遊觀光、登上朝聖、科考探險、休閒度假、訪古覽勝、傳統教育、民俗風情等各種旅遊形式並存的旅遊長廊。

  最難割捨的是故鄉情懷,最難忘卻的是故鄉山水,最想聽到的是鄉音鄉韻!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東臺!!!

  東臺是一塊發展迅速、充滿希望的火熱土地,今天美好、明天會更美好。

這裡是江蘇東臺,我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