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了嗎?中國古人燒不出大缸?

傷心淵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聽過,但事實上他砸的並不是缸,而是甕,是一種陶製的甕。

《宋史》原文是這樣記載的:“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關於司馬光“砸甕”的故事,馬未都老師在一期節目中有提到,他認為司馬光所在的宋朝不具備燒製大尺寸容器的技術,所以司馬光砸缸的真相還有待考證。關於這個問題,我從兩方面來回答,一個是司馬光的故事,另一個是大型容器燒製問題。

司馬光的故事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被很多人質疑過,有人懷疑這個故事是否真實存在,也有人提出能淹一個小孩的容器,口徑最少要一米以上,這樣大的容器宋朝無法燒製,而就在前段時間,某小區出現了“司馬光砸缸,罰款二十”的宣傳畫,更是把司馬光的故事推到了熱議的浪潮中來。

我個人認為,司馬光的故事是真實的,理由如下:

一、最早記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應該是成書於北宋時期的《冷齋夜話》,後來《宋史》對此事也有記載,特別是《宋史》是官方編寫的史書,真實性還是比較高的;

二、能夠淹到小孩的容器,開口不一定要一米以上。對於司馬光的故事,很多人覺得這麼大的容器,小孩為何要爬上去,又為何會掉進去?我個人認為,當小孩在玩耍,而他們所玩的玩具被拋入這個盛水的容器中的時候,肯定會爬上去撿。如果容器中的水不是滿的,而玩具又能浮上來,這時候小孩就會一手扶著邊緣,另一隻手伸進去撈,這樣很容易掉進去。這種情況下,容器開口不需要一米以上也可以使小孩掉入裡面;

三、宋朝時期對司馬光所砸的容器都記載為“甕”,到了清朝才出現了“砸缸”的記載,當然並不是說清朝之前沒有缸,應該是從清朝時期開始,大家對甕和缸有了一些混淆,就像現在很多人都會把甕說成是缸,因為都屬於大容器,只是開口大小不一樣。據《天工開物》記載:“凡陶家為缶屬,其類百千。大者缸甕,中者缽孟,小者瓶罐,款制各從方土,悉數之不能。”由此可見,缸和甕都屬於大容器。如果尊重史實,司馬光砸的應該是甕,如果只是要表達司馬光救人的勇氣和精神,那是甕是缸已無關緊要了,如果因為這點而否認整個故事的真實性,那就有點不講理了。

宋朝是否能燒製大容器?

答案是肯定的,宋朝具備燒製大容器的能力。

有一個成語叫“請君入甕”,說的是唐朝時期周興和來俊臣的故事。

周興因為被人指控謀反,武則天就叫來俊臣負責審理這個案子。來俊臣與周興交談過程中問道:“現在很多犯人都不肯承認自己所犯罪行,有沒有什麼辦法讓他們承認呢?”周興說:“這很容易,去找一個大甕來,把這個犯人放進大甕裡面,然後在底下燒火,沒有人能夠忍受得了,自然就會承認了。”來俊臣便按照周興所說,一切準備就緒,然後對周興說:“我現在要審問你,請你進入甕中去吧。”周興嚇得連忙下跪認罪。

這個故事來自唐朝,說明唐朝時期已經有了能夠容納一個成人的甕了。而在唐朝還有一個記載也能說明當時有大甕的存在。

據《舊唐書·后妃傳上·高宗廢后王氏》記載:“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蕭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甕中,曰:‘令此二嫗骨醉!’”

這就是武則天發明的“骨醉之刑”,從記載中可以看出,當時的酒甕可以容納一個被截去手足的成人,這個容量也是完全可以淹到小孩的。

結束語

有人說歷史沒有真相,但我認為歷史是有真相的,通過史料分析、考古認證,很多歷史事件都會被還原,或許所還原的未必與真實完全一致,但資料越充分,與真相就會越接近!


水煮汗青


就你會信那些小報編輯和馬未都的胡扯!

大缸有什麼技術難度!

司馬光砸缸是在正史裡面出現的,寫史書用得著在小事上撒謊嗎?

而且,請君入甕這個成語聽說過吧,那是唐朝的歷史真實事件,唐朝有裝成年人的甕,大缸,宋朝就沒有?

馬未都和我國部分電視以及報紙媒體記者編輯,你們需要補習中學課程了

缸:形聲。從缶( fǒu),表示與瓦器有關,工聲。( hāng)本義:瓦制長頸容器,可受十升)

大口而常無頸的陶器

醯醬千缸。——《史記·貨殖列傳》

又如:水缸;缸硯(用酒缸碎片製成的硯臺);缸面酒(用缸釀製的酒)

像缸的器物 [jar-like vessel]。

如:汽缸;菸灰缸

用同“釭”燈;油燈 。

如:缸花(燈花)

缸瓦 。

如:缸胎(胎土粗厚的瓷器)

同甕



東北虎男323


宋神宗年代開始編撰《資治通鑑》,“組長”王安石,編寫組共100多人,並編撰完畢,但皇帝未及審稿,死掉了。書稿最後由宋哲審稿,這時候,宰相換成了司馬光。他下令重新修改一邊,將前組長王安石的意見大量推翻。從這個事件看,司馬光砸缸屬於好事者投其所好並非不可能,明顯的拍馬之作。

《技術史》且不是我們常見的按需寫作的東西,我相信它的真實性,它的內容記錄有時間、地點、人名,有考古證據,有的乾脆就是專利證書,比那些靠文字胡編亂造的故事可信。


胡氏口語文


鸛魚石斧彩陶缸 新石器時代!



起早去練車


缸、缸不同,陶、瓷不同,陶的燒成溫度低,應力小,尤其是土陶燒成溫度更低,應力更小,燒大(1米)缸完全可以,另外,陶的成品率高,成本低。瓷的燒成溫度高,應力大,成品率低,成本高。不要說宋代,就是近代,燒1米的大瓷缸也不容易。某人不懂,裝。


老頭無票15


他認為缸和甕不一樣

一是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遺留下來大缸

二是那麼大的缸不是一個幾歲孩童能砸爛的。

三就是他認為趟口為缸,緊口為甕。

被傳出來就變成造不出缸了 嗯 這下被罵了。
當然 宋史原文也寫的是砸甕,他肯定偷看了。”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不過成語變成砸缸了。

說甕的話那我們就有很多出土的了, 一米多的都有。


悟色的悟空


這個古人造就燒大缸了,陶土的儲備糧食的容器,魏晉時代流傳廣東地區的田螺姑娘,就是已經能燒陶土水缸了,要不然這個故事沒基礎,說明陶土大缸已經非常有年頭了。有些人不要不學無術,大缸燒製不難,或許在商朝就能燒製了。


傳說111781981


大缸應該比較早出現。

特別在龍山文化中後期。


2019年的硃紅兵


商周時就能燒青銅大鼎,陶土大缸是很高深複雜工藝嗎,好逗!


天馬雲影


特麼閬中市博物館有三國時候的文物,張飛駐軍時期,就有這種大缸,形狀都跟現在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